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1页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2页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3页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4页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增长 仅仅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 (一季度、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等)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加。 经济发展 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 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 文教卫生、 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 实际生活质量指数 (PQLI, physical qualityof life) 1977 由莫里斯提出, 是一个衡量一国人民经济福利和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 由识字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三项组成。 配第克拉克命题(法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 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事农业的人数比起从事工业的人数将相对减少, 从

2、事工业的人数比起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又将相对减少。 经济剩余 (大卫李嘉图) 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扣除付给最低工资后的差额。 “静态的插曲” 由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把经济进步视为由积累力量形成的动态模式的看法, 转变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对既定资源的静态配置的特别关心。 在这一时期中, 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在经济思潮中成为主流。 寻租行为 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 知识经济 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 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有保证的增长率是 “与人们想要进行的那个储蓄以及人们拥有为实现其目的而需要的资本货物额相适应

3、的” 增长率, 其公式可表达为: Gw= Sf /Cr 实际增长率单位时间内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它是由实际发生的储蓄率与实际发生的资本产出比决定的。即: G= s/C 自然增长率 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允许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长期最大增长率,它反映了人口与劳动力增长、 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经济增长的关系。 公式为: Gn =Sn/Cn 中性技术指技术进步使产出水平提高了,但并不改变资本与劳动的边际替代率,即资本 劳动比不随技术进步发生变化。 起飞 指一种产业革命, 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方法的剧烈变革。从经济角度讲,起飞意味着工业化的开始或经济发展的开端, 是一国经济从停滞落后向增长发达过渡的重要转

4、折点。 物质资本 是指长期存在的生产物资形式,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等。物质资本是投资过程的结果,它代表着本期的生产能力, 并同其他互补性生产要素结合代表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 资本深化 新资本的生产率提高或资本劳动配合比例增大 (劳动投入减少) 。 “低水平均衡陷阱” 只要人均收入处在很低的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 , 国民收入的增长就会被更快的人口增长所抵消, 使人均收入退回到维持生存的水平上, 并且是固定不变的。 人力资源 又称人力资本,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 如果发挥出来了, 它就变成了现实的劳动生产力; 如果这种能力没有发挥出来,这就是潜在的劳动生产力。 “后

5、晚期”工业经济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时, 一些新发明出来的产品和新兴工业将取代重工业而迅速发展起来。 如电子工业。 农业剩余 是指农产品的剩余, 即农业总产量与农民总消费量之间的差额。 诱致性技术与制度变革 要素供给的相对稀缺导致要素价格的变化,要素价格的变化导致技术进步的变化,实现廉价的(丰富的)要素对相对昂贵的(稀缺的)要素的必要替代。 政治市场 由社会需求引起的公共品供给, 是由旨在使不同的利益集团对公共品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的政治过程决定的。 均衡失业率 在城市劳动市场上,在 , 这些参数不变的条件下, 就业概率充当了一个调节机制, 使得城市失业率趋向一个稳定的水平。 这个水平就是均衡失业

6、率。 一个不平等指标一套准则, 通过它给出国民财富的每一种可能分配方式的不平等程度。 吉尼系数 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是比例数值, 在 0 和 1 之间, 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贫困线 一个关于收入、消费,或更一般地讲,对产品或服务可得性的门槛,在此门槛之下的人们被认为是穷人。那么,贫困线就是在特定时点、特定社会中的一个最低的、“可接受的” 经济参与水平。 资本广化 是指实际资本的增长率与劳动力 (或人口)的增长率相等, 从而总资本和总劳动的比率得以保持不变。 贫困人头数低于贫困线之下的所有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霍夫曼比

7、例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 资本品工业净产值资本积累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 新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由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递增,劳动分工以及专业化干中学等。 公开失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由于劳动市场供求不平衡导致的失业。 内在智力外流身体在国内, 脑袋已经迁到发达地区的专家学者, 他们所研究的问题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不相干。 外在智力外流穷国的高级人才在国内完成学业后迁移到另外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移民活动。 绿色革命 以种子改良为中心, 大规模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活动 洛伦茨曲线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一个时代财富不

8、平等的曲线。以 “最贫穷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组成。倒u型假说一一用人均收入衡量的经济进步,最开始将伴随着不平等程度增大而增大, 但随着经济发展的好处逐渐扩散到更多人时, 这些不平等将最终消失。 平衡增长 一一在整个工业或者国民经济中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业和国民经济在各个部门中按照同一比率或者不同比率全面得到发展。 不平衡增长 一一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产业, 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 带动产业发展。 前向联系 一一一个产业同吸收它的产出 (购买其产品) 的部门之间的联系。 后向联系 一一一个产业同它提供

9、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 增长极 一一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者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 这些中心具有生产中心、 金融中心、 信息中心、交通运输中心、 服务中心、 决策中心等功能。 知识失业 一部分受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或者屈身做原来较低文化程度的人所从事的工作。 无限的劳动供给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一个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 即在现行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无限供给。发展中国家共同特征, 1、生活水平低下2 生产率水平低下3 人口增长率高和赡养负担据沉重4 城市发展极不平衡, 失业和就业不足问题日益严重5 严重依赖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出

10、口, 6 市场不发育与市场体制极不健全。 7 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经济发展包括结构变化: 1 投入结构变化 2 产出结构变化 3 产品构成变化和质量的改进4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5 分配状况的改善。此外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变迁。后发优势表现: 1 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优势2 制度学习和制度模仿优势3 结构转换优势4 社会意识优势经济发展限制与发动因素:限制。首先指那些长期制约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方向、速度、 和格局的最本源的因素。 其次不要把经济落后的表现与限制因素混为一谈。 发动因素,指那些能够直接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生变革、 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的根本性的决

11、定力量。公平内涵:机会均等,过程公平、结果均等。机会均等,竞赛从同一起跑线开始, 过程公平核心是对一切合法经营者得财产和其他权利有效保护。 结果均等指收入和财富的均等化分配。贫困原因: 1 以贸易为基础的权利 2 以生产为基础的权利 3 自己劳动的权利 4 继承和转移的权利 5 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和替他途径获得救济。 平困产生原因归根结底是交换权利的恶化。减少平困和收入不均的政策选择: 1 通过调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政策, 改变收入的功能分配2 制定一套促进财力, 权利, 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的分配最终发生结构性转变的长远政策。 3 制定一套改善收入的规模分配的政策。影响经济发展的几种主要制度。产

12、权制度、市场制度、国家制度、意识制度。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证;市场机制是一个较为可取的经济发展工具。 首先竞争性市场具有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市场制度是分散决策的有效的调节手段, 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无论市场是否完全竞争, 这一功能都是存在的,具体1 调节的灵活型和自动性2 鼓励创新,促进增长。 3 相对价格反应相对成本, 4对非均衡的自我纠正。 5 分散权力。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应遵循一条基本原则,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换言之, 政府作用应该致力于促进市场的发展, 政府应该是就业和经济活动的推动者。 应该是关键性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给者。 经济工作重点应如下1 对人

13、力资本投资2 使微观经济充满竞争3 促进对外开放 4 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5 保护环境。什么是人力资本?简述人力资本形成途径。 答:通常定义为人来所拥有的知识和有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即:(1)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2)在职培训,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3) 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 (4)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事习计划; ( 5)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 贫困性循环: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1953 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

14、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认为: 在供给方面, 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 很少用于储蓄, 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 储蓄能力低, 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 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 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 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 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 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 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 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 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 生产率低下, 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

15、成低收入”恶性循环工业化发展战略; 运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基础设施的投资, 而基础设施在工业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对基础设施的战略选择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超前论, 即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使其生产能力过剩, 从而引致对直接生产活动的投资,而是压力论,即优先投资直接生产活动,使基础设施处在短暂的状态下,迫使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发展极”理论"发展极"(development poles)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F. Perroux)于1955年提出来的。他主张把国民经济分解为部门、 行业和工业项目, 主张以非总量的方法安排计划。 佩鲁认为,从空间上看, 增长在不同地区

16、是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的。 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增长速度最快, 这些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 会形成一种中心, 这种中心就是指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 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自身增长迅速, 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一些地区和区内大城市中心。这些中心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如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等等。通过这些中心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然后再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 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 这些中心地区就是所谓 “发展极” 。英美经济学界通常把“发展极”称为“增长点” (Growth Point ,国内也译作“生长点” ) 。增长点理论更强调厂商

17、与行业间的亲和 (Proximity) 作用,即它们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 增长点一旦出现, 有利于形成厂商之间和行业之间在工业化中的网络关系, 会进一步扩大外部经济效益。 回波效应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 (G Myrdal) 用“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说明“发展极”对其他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所谓“回波效应”,是指资本、人才、 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 “回波效应”使落后地区由于失去人才而进一步放慢发展的步伐。 经济迅速增长地区, 由于需求扩张较快,不断拉动投资增长, 投资扩大又反过来增加收入和需求, 导致另一轮投资扩张,

18、 如此循环积累将使贸易也成为把落后地区的储蓄转移到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的工具。 区域贸易的发展有利于经济迅速扩张地区而不利于落后地区, 竞争的结果会严重影响落后地区的企业经营, 甚至引起倒闭。 扩散效应 “回波效应”也是有限度的,当“发展极”达到一定程度后,它还会产生“扩散效应” (spread effect) 。因为发达地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引起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从而引起生产成本上升,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资本必然向其他地区寻找出路,这时,会出现资本技术向落后地区扩散的现象。同时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减缓也有利于价格的回落,刺激落后地区需求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1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和区别?答

19、:从概念的内涵上看,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的发展问题。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涉及到非经济方面的诸多问题。从学科角度看,经济发展所关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落后状态向发达状态过渡的经济演变过程,而经济增长则侧重于研究和反映某种成熟状态度经济进步的动态化问题。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又是极为紧密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将是不可能的。2 、收入分配不公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增长必要条件,

20、有无道理,试分析答:我感觉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使资源有效集中,尤其是地区与地区之间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利于增长极的形成,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地区经济经济发展到一定时候必然产生辐射效应,最终对整体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有了很大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由 1978 年的 190 美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2770 美元,增长了 13.6 倍。与此同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都呈明显的扩大趋势,反映农村、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由 1978 年的0.212、 0.160 上升到 2008 年的 0.412、 0.398。

21、但从其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趋势看,二者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另外我觉得在收入分配不公中还可以增加低收入人群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更有激情和创意改变自己的工作处境,劳动人民积极性提高了,使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劳动效率提高从而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还有的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在长远发展问题上,容易引起社会动荡和问题的矛盾化及尖锐化。处于这样的考虑,政府不得不在经济的区域发展问题上做出一定有效的措施,避免社会矛盾的发生。这样政府就不得不在区域贫困地区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从这方面考虑,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公,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这只限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经

22、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收入分配不公就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3、结合中国国情,讨论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答: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有很大难度,这就需要政府对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行之有效的调整。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做出了重大决策,具体战略包括: ( 1)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着力支持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加速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和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 2 )继续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搞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等,做好部分城市和国有企业厂办改革试点工作。 ( 3)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现代装

23、备制造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4 )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此外,国家斩落也加大要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等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发达地区要采用多种方式帮助湖人带动欠发达地区。4、论述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怎样的人口政策?答( 1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美国经济学家勃斯鲁普认为人口增长可以刺激资本需求,产生明显的人口“推动力” ,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 2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麦多斯等认为:一切

24、国家的济发展阶段都呈现出经济发展决定人口增长,人口增长阻碍经济发展, 特别是阻碍人均收入的提高,人口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没有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原因。( 3)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性。著名数理统计经济学家库滋涅茨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而言,没有显示出有统计意义的正的或负的相关关系,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是中性的。 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存量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并且着重强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4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不同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曹新等认为:从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历

25、史进程看,一方面,人口增长带来了就业和生活需求压力,加速了世界的工业化进程和技术进步,这主要因为人口增长引起了劳动的社会分工、合作以及新的生产领域的不断开发。发展中国家应采用的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必须清醒地认识人口过量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实行积极有效的人口控制计划 , 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缓解生态恶化、资源耗竭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口控制实质上是政府对家庭生育决策的调控,其控制机构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直接控制。即政府制定法律 , 发布通令 , 规定结婚年龄,限制子女生育数量,对节育或少育的父母实行各种奖励等。 这些政策在短期内对生育率下降产生直接效果。 二

26、是间接控制 ,主要是政府的公共政策,诸如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 从而能在长期对生育率下降产生效果。为了在短期内降低出生率, 还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有效的控制措施。5、我国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会遇到哪些障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答: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作为世界第三国家,我国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障碍。 1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低下。但现代农业是一种高度集中化、科技化、工业化了的农业,它主要是受农业科技发展影响,这和以前传统的农业靠天吃饭是有很大区别的; ( 2 )农业生产模式。我国农业发展主要是小农经济型,但现代农业的组织模式主要是合作化的组织模式,一般都是采取农业生产互助、联盟等形式来实现合作化,而不再是以前传统农业的小农分散经营的模式。我国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 ( 1) .努力农业科技的发展。科技水平提上去向现代农业转型才有可能性(2)改变农业组织模式。我国农村地区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销售模式为主,这严重限制我国农业的竞争力,我国要实现农业的发展就必须改革农村体制机制,实现农业生产、销售的组织化。(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