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陆地平专家达成共识-课件_第1页
苯磺酸氨陆地平专家达成共识-课件_第2页
苯磺酸氨陆地平专家达成共识-课件_第3页
苯磺酸氨陆地平专家达成共识-课件_第4页
苯磺酸氨陆地平专家达成共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修改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作者:郭艺芳 2010-3-26 文章号:W034980关键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钙通道阻滞剂(CCB),冠心病,高血压,手性药物编者按: 为了进一步规范并推广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同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起草、讨论并正式颁布此共识。本共识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证据,对左旋氨氯地平在高血压与冠心病治疗等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性复习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合理应用提出推荐建议。钙通道阻滞剂(CCB)是一类重要的心血管活

2、性药物。长期以来,此类药物在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氨氯地平属于1,4-二氢吡啶类,是第三代L-型CCB的代表产品。临床应用二十余年以来,该药已积累了充分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使得其临床地位得以不断巩固。迄今为止,氨氯地平已成为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降压药物之一,同时也已成为冠心病治疗中的一类常用药。氨氯地平是由左旋氨氯地平和右旋氨氯地平以1:1的比例构成的外消旋混合物,其心血管活性作用主要来自于其左旋体,后者的降压作用相当于右旋体的1000倍左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我国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抗高血压药物,该药采用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去除了氨氯地平中右旋成分,仅保留了其左旋体。近年来国内外

3、学者围绕着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作用进行了一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初步论证了该药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可靠作用。 为了进一步规范并推广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同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起草、讨论并正式颁布此共识。本共识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证据,对左旋氨氯地平在高血压与冠心病治疗等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性复X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合理应用提出推荐建议。 一手性药物的基本概念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药理学特性(本部分由黄仲义教授修改) 二临床作用与疗效 1降压疗效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降低血压是患者获益的根本保障。长效C

4、CB是一类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可靠的降压作用业已被大量临床研究所证实。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证实通过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去除右旋体后,左旋氨氯地平有效的保留了外消旋氨氯地平的降压作用。 由于专利保护方面的原因,目前关于左旋氨氯地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包括韩国、印度以及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Kim等以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应用左旋氨氯地平(2.5-5.0mg/d)或氨氯地平(5-10 mg/d)治疗8周可以使收缩压分别降低17.6±11.2 mmHg和18.6±12.3mmHg(p>

5、0.05)12。由Pathak等完成的以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为受试者的研究也发现,左旋氨氯地平(2.5 mg/d)与氨氯地平(5mg/d)具有相同的降压作用13。2007年印度所公布的左旋氨氯地平上市后市场监测资料进一步论证了前述研究结论14。 在以我国人群为基础的研究中,也证实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胡大一等完成的一项随机化、双盲、平行组研究显示1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作用相似,治疗8周后两种药物分别使收缩压降低12.64±9.18 mmHg 和10.86 ±8.38mmHg,两组间血压降低幅度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两种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6、84.91和77.45。与此同时,本研究还观察了药物漏服对于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显示两组患者在药物漏服24和48小时后,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增高,但仍低于140/90mmHg。这一结果提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均具有相似的长效持久的降压作用。一项以我国作者所发表的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所进行的随机化降压治疗对照试验为基础的系统评价研究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幅度和降压治疗有效率至少等同于其他常用降压药物16。 降压达标是高血压患者获益的重要保障,而联合使用降压药物是提高达标率的有效手段。由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上市时间较短,目前尚缺乏关于此药与其他将药物联合应用的大型随机化临

7、床试验。然而,近年来国内学者通过一些小规模的观察性临床研究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17、倍他乐克20、卡维地洛21或氢氯噻嗪22等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时,可以进一步增加降压效果。 上述研究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单药或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降压治疗时,均具有可靠的降压作用。 2靶器官保护作用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降压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因血压增高所致的靶器官损害危险性,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初步研究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时,有助于逆转左心室肥厚和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21,23、保护肾脏功能20,24,25、改善胰岛素抵抗2

8、6、增进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27,还可能有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等作用28-30。对于冠心病患者,该药还可以显著降低临床缺血事件发生率31。此外,孙宁玲等还研究发现,对于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晚上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以较好地纠正夜间的高负荷血压,提高夜间血压达标率32。 3安全性与耐受性 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因此降压药物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是提高治疗依从性并保证血压持久达标的重要因素。由于去除了其右旋成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有效保留外消旋氨氯地平的降压活性的同时,使服药剂量减少了50,理论上讲可以降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9、使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近年来国内外所完成的多项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设。目前已经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外消旋氨氯地平相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过程中水肿和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耐受性更好14,16。Thacker等所报道的数据显示14,与5 mg/d剂量的氨氯地平相比,2.5mg/d剂量的左旋氨氯地平外周水肿发生率显著降低(1.39对1.732)。更为重要的是,在因外周水肿不能耐受氨氯地平治疗的患者中,改用左旋氨氯地平后多数患者水肿消失从而使其能够继续坚持治疗。 三临床应用建议 1适应证 -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联合应用。b-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联合应用,以保证血压

10、达标。用于治疗心绞痛时,该药可与b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主要用于高血压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及合并有高血压的心绞痛患者则是其优先选择的适应证。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可首选本药单药治疗。对于血压明显升高或具有其他高危因素者,可与一种或多种其他降压药物(利尿剂、 2用药方法 用于降低血压与治疗心绞痛时,其起始剂量为2.5 mg/d,若血压不能达标或心绞痛症状控制不满意,可将其剂量增加至5mg/d。由于此药属于长效降压药物,其最大疗效一般出现于用药2周以后,因而用于降压治疗时其剂量调整间隔不应短于2周。3注意事项 虽然左旋氨氯地平去除了右旋成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

11、在临床应用中仍可能出现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在服用2.5mg-5mg/d的治疗剂量时,患者可能发生下肢水肿、头痛、头晕、面部潮红和心悸等。若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并非停药指征,可以在密切监视下继续用药。随着用药时间延长,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可自行消失。 此外,在用药过程中还需注意:1老年患者用药剂量与一般成年人相同,但开始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若患者能够耐受可逐渐增加至治疗量;2.由于关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安全性的资料尚少,故在无其他更安全的代替药物和疾病本身对母子的危险性更大时才推荐使用本品。 四结语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保留了外消旋氨氯地平的活性治疗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市后的相关研究表明,该药在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均具有可靠疗效。有别于其他降压药物的是,左旋氨氯地平在亚洲人群中拥有着更多证据,为其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与同类产品相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