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题总结_第1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总结_第2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总结_第3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总结_第4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探究题总结一平面镜成像 1、如图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                 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

3、160;     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所成像     (填“变大”、“变小” “不变”).2、如图2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  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

4、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

5、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

6、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3、如图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雨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_、 _(2)实验中对蜡烛1和蜡烛2有什么要求? (3)实验前,小雨他们猜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你能帮他们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吗?_(填正确或不正确)&#

7、160; ,请写出你的方法法_(4)用刻度尺量出像和物体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有什么关系?_为了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你还应该怎样对实验进行改进? .4、如图4: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可以研究

8、像与物      的关系。(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4)本次实验中应用到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叫       法。(5)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调整蜡烛B位置,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5、小明同学欲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为此他准备了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一张纸,一个光屏,一把直尺和火

9、柴,并设计了下列方案.(1)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有无像.(2)将相同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和蜡烛的大小关系.(3)用直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小明同学的整个操作过程如图5请回答:(1)这里的玻璃板相当于_(2)图(b)研究_关系, 得到的结论是_。(3)若他把一只同样大小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后方的桌面上怎样移动,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他经过重新调整后找到像的位置发现像和点燃的

10、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4)在步骤三中他将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在实验中,在竖直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可以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以看到放在后面的蜡烛,前者是     形成的像,后者是        形成的像.二凸透镜成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q

11、uot;的实验中,如上图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烛焰的像。(1)将蜡烛向 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填"上"或"下")(2)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

12、透镜成像规律. 由图6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1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_的烛焰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7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_

13、(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 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8、小明用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如图8所示,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将光屏向   

14、;      (选填“左”或“右”)移动,在光屏中心偏上的位置可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2)将蜡烛放在距透镜15 cm处,通过透镜在蜡烛的同侧看到正立、放大的      像,若将蜡烛稍微远离透镜,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9、在

15、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9,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10、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 他的实验装置如图10所示,如果你是

16、他的合作者,请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17、60;            ; 。(2) 错误改正完毕,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是:                            

18、;。(3)后来小明拿了一块凹透镜,发现用它来观看远处清多了,可见小明的眼睛存在_视问题,你认为该透镜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的理由是_                      。11、烛焰上的发光点A发出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点A(如图11所示)(1)小泳判断:A是发光点A的实像,她判断的依据是:_(2)请在图11中作出发光点A发出的c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光路图(3)若蜡烛沿主

19、光轴的水平方向远离凸透镜,烛焰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 牛顿第一定律12、为了探究力是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小刚做了下面的3次实验,如图是小车从相同的斜面上滑下,分别在木板、毛巾、棉布表面前进一段距离后停下来的情况。由图12可知实验1是小车在     表面,实验3是小车在           表面。小刚用什么方法使小车在进入不同的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

20、160;                。 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        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会越        。推论:如果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小车将           &

21、#160;                       。 13、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下表实验序号 “路面”材料 小车运动的路程(cm):1、棉布 40; 2、木板 70; 3、玻璃 110。(1)要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需控制小车从斜

22、面上由静止滑下;(2)通过比较,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3)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玻璃“路面”上运动的路程;(4)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四摩擦力14、星期天我校某班同学骑自行车去效游,小明同学用同样大小的力推两名骑自行车的同学,结果发现质量较小的同学速度增加较快,质量较大的同学速度增加较慢爱思考的小明猜想: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可能与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和其他同学到实验室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13所示(实验桌面光滑

23、,摩擦不计):在实验过程中,每次都用同一个重物拉动小车的目是 ; 这是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实验序号小车及砝码的质量m(kg)开始的速度v0(m/s)1秒末的速度v1(m/s)2秒末的速度v2(m/s)每秒速度的增加量v(m/s)10.501212100.513200.250.50.25将上表中所缺的数据补充完整分析实验数据,他们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并得出物体每秒速度的增加量v与其质量m之间的关系式是: 五二力平衡15、如图14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在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可以忽略小卡片的      

24、0;  。(2)要验证作用在小卡片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作用在一条直线的”力是否平衡,实验中的操作是将小卡片            ,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25、#160;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你认为小华和小明的方案中,     的方案更好,另一方案存在的缺陷是                    六液体压强16、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

26、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15(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

27、中,如图(c)和(d)所示. 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                         .17、如下图所示,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气压(填“大于”、“小于”

28、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3)比较c、d图实验,说明;(4)比较d、e图实验,说明;(5)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是否相等,他应如何操作,说出你的方法:(6)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10N/kg),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Pa(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为28mm),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

29、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原因: 七浮力18、(1)下图17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_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2)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_(选填代号即可)。(3)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的“物理小博土”为同学们做了如下图18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探究的因素是:_。选用的图是:

30、.(填图中的序号)。探究的结果是:_。   19、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研究,如下图19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下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2)分析下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31、;    N.(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一小团橡皮泥、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橡皮泥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橡皮泥团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a)小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团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第二次呈“碗状”时受到的浮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b)同组的小红不同意小明得出的结论,她指出小明的实验有一处错误,所以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的改变,

32、没有控制物体都要        。 八杠杆20、如图20所示,晓月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若干钩码等实验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她应该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_调节,(2)接着晓月在杠杆的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3)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获取三组测量数据(如下表),可以减少实验的_,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下表中的空格处数据为_。实验测量数据记录表:2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

33、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2)如图21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个。(3)如图21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九比热容22、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22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34、#160;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23、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

35、据记录: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有关。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十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24、小强同学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设计了如上图23所示的电路,请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1)把电流表分别放在A、B、C三处测电流,其读数分别如下图甲、乙、丙所示,请你在虚线框内帮小强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并

36、将数据填入你设计的表格中。(2)分别用IA、IB、IC表示A、B、C处的电流值,分析实验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用公式表示:               ;用文字表达:               。(3)小强在实验后有一个设想,能否只用一个电流表,只接一次线就能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及其数量是  

37、             。在下图24中的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部分电路,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25、一实验小组用如图25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用三节干电池串联供电,他们选择了两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L1、L2,其中L1电阻值已知,L2电阻值未知(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2)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连接器材时,开关应      

38、 (3)小明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电压时,直接选用0-3V的量程,小悦说这样不行,规范的操作方法应该是                      (4)在测量L2两端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为0,用电压表检测L1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出现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9、60;               (5)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为了得出串联电路电压关系的普遍规律,他们还应                              (6)

40、另一实验小组的小宝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电压U2随电压U1变化的图象,请你根据该图象写出电压U2和U1的关系式:U2=         26、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刚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26所示:(1)小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发现两个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并且指针总在晃动,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     。(2)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是2V,电流表的读数是0.4A现将阻值为10的电阻R换成阻值为20的电阻接入电路来研究,则下一步应

41、进行的操作是      。(3)该实验中,某同学测得的一组数据如下表,分析此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小刚在实验中想把电压表的示数降到1V,但无论怎样调节都无法达到要求,其原因是     。(5)若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A,40”,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下面还有30;25;20;15四个电阻可用供选择,为了能使实验顺利进行,该选择的电阻是    ,    。27、某负温度系数(NTC)的温敏

42、电阻R,其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现用该电阻测量环境的温度,实验电路如图甲:(1)据图27甲将图27乙连接完整,且使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2)该温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_(3)当温敏电阻在某环境中放置足够长时间后电压表读数为2V,电流表读数为0.5mA,此时温敏电阻的阻值是_,该环境温度是_ 十一.电功率28、小雷想知道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始探究(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28所示的电路图,将下图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2)若小

43、雷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灯L1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       (选填“A、B”或“C、D”)接线柱接入了电路(3)小雷排除故障后,按上图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实验: 闭合开关,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 请将记录数据时遗漏的物理量和单位填入表格的空格处(4)小雷注意到灯L1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结合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

44、越亮,它的实际功率越       (5)用L2替换L1重复上面的实验时,需要改变       表的量程,发现灯L2的亮度变化规律与灯L1相似(6)小雷在实验结束后与同学们讨论:有同学认为“用上表中灯L1的3次电阻的平均值代表它的电阻更准确“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小雷忽略了       对小灯电阻的影响有同学认为“把灯L1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这种说法  &#

45、160;    (选填“正确”或“错误”) 29、某实验小组有一个小灯泡,上面只能看清“25 V”的字样,他们想知道小灯泡的功率是多少,找来的器材如图所示。(1)将图29中所给器材,按照实验的要求用线连接起来。 (2)在闭合开关以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 端。(3)实验中的电源用 节干电池串联即可如果灯泡的电阻约为9 ,电流表选用的接线柱应为 和 。(4)当灯泡正常发光时,请你在图29(甲)中的表盘上画出指针的位置。(5)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29(甲)中的表盘所示,这个小灯泡的电功率为 。 参考答案1、(1)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

46、物体到镜面和像到镜面距离的大小;(3)大小;(4)不能,虚;(5)不变。2、(1)较黑暗 蜡烛B  (2)相等 垂直  相等 (3)B 3、4、(1)看到B蜡烛好像也被点燃     (2)到平面镜距离    大小   (3)不能  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4)等效替代法   (5)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5、(1)平面镜  (2)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玻璃杯与桌面不垂直  相等。

47、(4)不变   (5)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6、(1)上  (2)缩小   (3)变小 7、15  同一高度       等大       放大  缩小      照相机        D  蜡烛放在焦点上(或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等)完整的像8、(1)右 、上  (2)虚、变大9、

48、解:(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光屏的中央(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所以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这是因为:凸透镜是会聚透镜,去掉凸透镜的时候,光线会聚的弱,所以应该使光屏远离透镜故答:光屏的中央;放大;远离10、(1)蜡烛烛焰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

49、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凸透镜应该放在光屏和蜡烛的中间(2)蜡烛刚好放在了焦点的位置上了(3)近     戴上凹透镜刚好使物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上11、(1)由实际光线会聚得到的像是实像(2)作图(3)变小12、(1)毛巾  木板(2)同一斜面同一高度(3)摩擦阻力   长(4)做匀速直线运动13、 解:(1)要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需控制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2)由表格中数据知,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大于在棉布上滑动的距离,可知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小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3)由上知,路面越光滑,小

50、车运动得越远,所以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大于在玻璃“路面”上运动的路程;(4)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会一直运动下去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小车在水平路面滑动距离;小于;(3)大于;(4)一直运动下去(或做匀速直线运动)14、略 15、(1)重力 (2) 转动一个角度  (3)剪断小卡片 (4)小华   摩擦力的影响16、(1)大于   B  (2)软管或橡皮膜漏气(3)不可靠,应保证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一样。17、(1)如图(a)所示的情景:说明出现了液面

51、差,即液面上的压强大;因此,要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橡皮膜内外压强一样,选B;(2)图(b)压强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液面差的大小不受压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是橡皮管或橡皮膜漏气;(3)比较c、d图实验,说明 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4)比较d、e图实验,说明: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_;(5)他的操作方法是取密度不同的液体,深度相同,比较液面差的高低即:取一杯盐水和一杯清水,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一深度处,观察U型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压强(6)p=gh=1.0×103kg/m3×10N/kg×0.03m=300pa;p2=gh=1.0×103kg/m3×10N/kg×0.028m=280pa;原因:橡皮膜由于发生形变,自身产生一个向外的压强故答案为:(1)大于,B;(2)橡皮管或橡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