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1_第1页
第二章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1_第2页
第二章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1_第3页
第二章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1_第4页
第二章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九章第九章 血浆蛋白质检验血浆蛋白质检验第一节第一节 血浆蛋白质血浆蛋白质一、血浆蛋白质的功能和分类一、血浆蛋白质的功能和分类 (一)血浆蛋白质的功能(一)血浆蛋白质的功能1.1.营养、修补作用;营养、修补作用;2.2.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3.3.作为血液作为血液pHpH缓冲系统的一部分;缓冲系统的一部分;4.4.载体蛋白;载体蛋白;5.5.抑制组织蛋白酶;抑制组织蛋白酶;6.6.催化作用催化作用7.7.参与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参与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8.8.免疫防御功能免疫防御功能(二)血浆蛋白质的分类(二)血浆蛋白质的分类 最简单:分为清蛋白和球蛋白最简单:分为清蛋白和

2、球蛋白较实用:由电泳获得血浆蛋白质概貌较实用:由电泳获得血浆蛋白质概貌功能分类:比较复杂,但方便研究功能分类:比较复杂,但方便研究1.1.电泳分类法电泳分类法 醋纤膜电泳或琼脂糖电泳:醋纤膜电泳或琼脂糖电泳: 清蛋白清蛋白 1 1球蛋白球蛋白 2 2球蛋白球蛋白 球蛋白球蛋白 球蛋白球蛋白 分辨率高时:分辨率高时: 可有可有1 1和和2 2 2 2中也可有两条中也可有两条如果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如果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分出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分出3030多个多个区带。区带。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示意图及其扫描曲线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示意图及其扫描曲线 2. 2.功能分类法功

3、能分类法 运输载体类运输载体类补体蛋白类补体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凝血蛋白类凝血蛋白类蛋白酶抑制物类蛋白酶抑制物类血清酶类血清酶类蛋白激素类蛋白激素类(三)影响血浆蛋白质浓度的因素(三)影响血浆蛋白质浓度的因素 1.1.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APP): 对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反应,血浆蛋白质如对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反应,血浆蛋白质如1 1- -抗胰抗胰蛋白酶、蛋白酶、1 1- -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铜蓝蛋白、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铜蓝蛋白、C4C4、C3 C3 、纤、纤维蛋白原、维蛋白原、C-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 A等浓度

4、显著升高或升等浓度显著升高或升高,而血浆高,而血浆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浓度则出现相应下降。浓度则出现相应下降。这些血浆蛋白质统称为这些血浆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APP)。)。这种现象称为这种现象称为急性时相反应(急性时相反应(APRAPR)。)。增加超过增加超过25%25%的蛋白质称为的蛋白质称为正向正向APPAPP,下降,下降25%25%以上的蛋白质称为以上的蛋白质称为负向负向APPAPP . .APRAPR的机制的机制l是对炎症的一般反应。是对炎症的一般反应。l损伤部位释放的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损伤部位释放的细胞

5、因子,包括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和、干扰素以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发肝细胞中、干扰素以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发肝细胞中APPAPP合成量合成量的改变。的改变。l正向正向APPAPP是机体防御机制的一个部分,尤其是活化补体、蛋是机体防御机制的一个部分,尤其是活化补体、蛋白酶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控制、触珠蛋白对被破坏红细胞中释放白酶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控制、触珠蛋白对被破坏红细胞中释放HbHb的保护作用等。的保护作用等。l作为营养蛋白的负向作为营养蛋白的负向APPAPP此时合成减少,可为合成正向此时合成减少,可为合成正向APPAPP提提供更多的氨基酸原料供更多的氨基酸原料 。APRAPR的时相的时相uC-

6、C-反应蛋白首先升高反应蛋白首先升高u1212小时内小时内1 1- -酸性糖蛋白也升高酸性糖蛋白也升高u然后然后1 1- -抗胰蛋白酶、触珠蛋白、抗胰蛋白酶、触珠蛋白、C C4 4和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原 升高升高u最后是最后是C C3 3和铜蓝蛋白升高和铜蓝蛋白升高u通常在通常在2 25 5天内这些天内这些APPAPP达到最高值达到最高值APPAPP的临床应用的临床应用 帮助监测炎症发生及过程和观察治疗反应帮助监测炎症发生及过程和观察治疗反应 尤其是那些尤其是那些升高最早和最多的蛋白质。升高最早和最多的蛋白质。 疾病时血浆蛋白质的浓度变化被体内类固醇激素的疾病时血浆蛋白质的浓度变化被体内类固

7、醇激素的状态复杂化,包括类固醇激素治疗、妊娠和口服避孕药。状态复杂化,包括类固醇激素治疗、妊娠和口服避孕药。2.2.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二、血清蛋白质电泳组分的临床分析二、血清蛋白质电泳组分的临床分析 醋纤膜电泳正常百分含量醋纤膜电泳正常百分含量清蛋白:清蛋白: 575768681 1球蛋白:球蛋白:1.01.05.75.72 2球蛋白:球蛋白:4.94.911.211.2 球蛋白:球蛋白: 7 71313 球蛋白:球蛋白: 9.89.818.218.2 各电泳区带的主要蛋白质及其含量各电泳区带的主要蛋白质及其含量前清蛋白前清蛋白 前清蛋白前清蛋白0.20.20.4g/L0.4g/L清蛋白清蛋

8、白 清蛋白清蛋白353555551 1- -球蛋白球蛋白 1 1- -抗胰蛋白酶抗胰蛋白酶 1 1- -酸性糖蛋白酸性糖蛋白 甲胎蛋白甲胎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0.90.92.0 2.0 0.50.51.51.53 310105 51.71.73.253.252 2- -球蛋白球蛋白 触珠蛋白触珠蛋白 2 2- -巨球蛋白巨球蛋白 铜蓝蛋白铜蓝蛋白0.30.32.02.01.251.254.14.10.20.20.50.5-球蛋白球蛋白 转铁蛋白转铁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C4C4 2 2- -微球蛋白微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C3C32.02.03.53.50.60.6

9、1.551.550.0010.0010.0020.0022.02.04.04.00.70.71.51.5-球蛋白球蛋白 IgAIgA IgGIgG IgMIgM C- C-反应蛋白反应蛋白0.70.74.04.07.07.016160.40.42.32.30.0080.008正常图谱正常图谱 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肝硬化(-桥桥) 肝硬化肝硬化(不典型不典型-桥桥) 高浓度的甲胎蛋白高浓度的甲胎蛋白可表现为清蛋白与可表现为清蛋白与1 1区带间区带间一条清晰的新带。一条清晰的新带。C-C-反应蛋白异常增高反应蛋白异常增高可出现特殊界限的可出现特殊界限的区带。区带。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

10、可出现由于溶菌酶异常增多的可出现由于溶菌酶异常增多的后区带。后区带。其他异常区带其他异常区带 浆细胞病与浆细胞病与M蛋白蛋白正常血清蛋白电泳上显示的宽正常血清蛋白电泳上显示的宽区带主要成分区带主要成分:免疫免疫球蛋白。球蛋白。发生浆细胞病发生浆细胞病(plasma cell dyscrasia)时,异常浆时,异常浆细胞克隆增殖,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细胞克隆增殖,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或重链片段,病人血清或尿液中可出现结构单一链或重链片段,病人血清或尿液中可出现结构单一的的M蛋蛋白白,在蛋白电泳时呈现一个色泽深染的窄区在蛋白电泳时呈现一个色泽深染的窄区带,此区带较多出现在带,

11、此区带较多出现在或或区,偶见于区,偶见于区。区。浆细胞病的电泳图浆细胞病的电泳图电泳条带由上至下依次为电泳条带由上至下依次为Alb, 1, 2, , 区带区带 箭头所指为可疑箭头所指为可疑M区带区带血清蛋白电泳图血清蛋白电泳图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IgGIgG型型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IgAIgA型型 三、三、血浆蛋白主要组分的生物化学检验血浆蛋白主要组分的生物化学检验1.1.前清蛋白前清蛋白 2.2.清蛋白清蛋白3.3.1 1- -抗胰蛋白酶抗胰蛋白酶 4.4.1 1- -酸性糖蛋白酸性糖蛋白5.5.触珠蛋白触珠蛋白 6.6.2 2- -巨球蛋白巨球蛋白7.7.

12、铜蓝蛋白铜蓝蛋白 8.8.转铁蛋白转铁蛋白9.C-9.C-反应蛋白反应蛋白 10.10.2 2- -微球蛋白微球蛋白(一)前清蛋白(一)前清蛋白 (prealbuminprealbumin,PAPA) 1.1.性质:性质:2.2.前清蛋白的临床意前清蛋白的临床意义义 营养不良的指标营养不良的指标 肝功能不全的指标肝功能不全的指标敏感敏感 负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负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二)清蛋白(二)清蛋白(albuminalbumin,AlbAlb)分子量分子量66.2kD66.2kD不含糖,高度溶于水不含糖,高度溶于水的血浆蛋白质的血浆蛋白质在生理在生理pHpH环境中为负离子。环境中为负离子。肝

13、实质细胞合成肝实质细胞合成T T:19d19d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1.1.性质:性质:2.2.清蛋白的生理功能清蛋白的生理功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75%75%80%80%由由AlbAlb维持维持血浆中主要的载体蛋白,具有结合各种配体血浆中主要的载体蛋白,具有结合各种配体分子的能力分子的能力缓冲酸碱,维持酸碱平衡作用缓冲酸碱,维持酸碱平衡作用营养作用营养作用3.3.清蛋白的临床意义清蛋白的临床意义1 1) 降低降低 AlbAlb合成不足合成不足 AlbAlb的分布异常的分布异常 AlbAlb过度丢失过度丢失 AlbAlb分解代谢

14、增加分解代谢增加2 2)升高:少见)升高:少见蛋白质摄入不足蛋白质摄入不足肝功减退肝功减退(三)(三)1 1- -抗胰蛋白酶抗胰蛋白酶(1 1 antitrypsinantitrypsin,AAT AAT )分子量分子量52kD52kD;pIpI为为4.84.8含糖含糖10%10%12%12%在醋纤膜电泳中位于在醋纤膜电泳中位于1 1区带(区带(11区带的主要组分区带的主要组分)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单核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上皮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单核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也能合成细胞也能合成1.1.性质:性质: AATAAT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主要对抗多形主要对抗多形核白

15、细胞起吞噬作用时释放的溶酶体蛋白水解核白细胞起吞噬作用时释放的溶酶体蛋白水解酶。所以当酶。所以当AATAAT缺乏时,可使蛋白水解酶过份缺乏时,可使蛋白水解酶过份地作用于肺泡壁的弹力纤维而导致肺气肿的发地作用于肺泡壁的弹力纤维而导致肺气肿的发生。生。2. 2. AATAAT的生理功能的生理功能 AATAAT发挥作用具有发挥作用具有PHPH依赖性:中性或弱碱依赖性:中性或弱碱性时,显示最大抑制;性时,显示最大抑制;PH4.5PH4.5时活性表失。时活性表失。AATAAT具有多种遗传表型,其中以具有多种遗传表型,其中以PiPiMMMM型(正常的型(正常的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最多见,占人群的最多见,占

16、人群的90%90%以上以上根据等位基因出现频率的不同,缺陷变体可进根据等位基因出现频率的不同,缺陷变体可进一步分为常见和少见两部分,最常见的缺陷变一步分为常见和少见两部分,最常见的缺陷变体为体为Z Z和和S S型型, , 可表现为以下遗传分型:可表现为以下遗传分型:PiZZPiZZ、PiSSPiSS、PiSZPiSZ、PiMZPiMZ、PiMSPiMS。以以MMMM型型的蛋白酶抑的蛋白酶抑制能力作为制能力作为100%100%,ZZZZ型型的相对活力仅为的相对活力仅为15%15%、SSSS为为60%60%、MZMZ为为57%57%、MSMS为为80%80%,SZSZ为为35%35%。 3. 3.

17、 AATAAT的遗传表型的遗传表型PiPiZZZZ型、型、PiPiSSSS型甚至型甚至PiPiMSMS型常伴有早年出现的肺气肿型常伴有早年出现的肺气肿低血浆低血浆AATAAT可发现于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发现于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PiZZPiZZ表型会发生肝损害,导致肝硬化表型会发生肝损害,导致肝硬化3. 3. AATAAT的临床意义的临床意义 AATAAT属属APRPAPRP,在炎症、感染、肿瘤、肝病时均显,在炎症、感染、肿瘤、肝病时均显著增加。著增加。1 1)AATAAT缺陷:缺陷: 2 2)AATAAT增加增加: (四)(四)1 1- -酸性糖蛋白酸性糖蛋白分子量约分子量约40kD 40kD

18、 ;pIpI为为2.72.74.04.0属血浆中含糖量最高(达属血浆中含糖量最高(达45%45%)、酸性最强的糖蛋白)、酸性最强的糖蛋白典型的典型的APRPAPRP主要在肝脏产生主要在肝脏产生, , 某些肿瘤组织也可产生某些肿瘤组织也可产生可结合利多卡因和普萘洛尔等药物可结合利多卡因和普萘洛尔等药物1.1.性质性质:2.AAG2.AAG的临床意义的临床意义 雌激素使雌激素使AAGAAG降低。降低。 AAGAAG目前主要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指标,目前主要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指标, AAGAAG增高是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最可靠的指标之一。增高是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最可靠的指标之一。糖皮质激素增加,可引起糖

19、皮质激素增加,可引起AAGAAG升高升高。在营养不良、严重肝损害、肾病综合征以及在营养不良、严重肝损害、肾病综合征以及 胃肠道疾病致蛋白严重丢失等情况下胃肠道疾病致蛋白严重丢失等情况下AAGAAG降低。降低。(五)结合珠蛋白(五)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aptoglobin,HapHap)(触珠蛋白)(触珠蛋白)一种一种APRPAPRP和转运蛋白(和转运蛋白(与红细胞释放与红细胞释放的游离的游离HbHb结合结合,每分子,每分子HpHp可结合两分可结合两分子子HbHb,结合不可逆结合不可逆)。)。电泳中位于电泳中位于2 2区带。区带。个体间有多种遗传表现。分子中有个体间有多种遗传表现

20、。分子中有、亚基,形成亚基,形成2 22 2 四聚体。四聚体。1.1.性质:性质:2.2.结合珠蛋白的功能结合珠蛋白的功能 运输血管内运输血管内游离游离HbHb到网状到网状内皮细胞降解,防止内皮细胞降解,防止HbHb从肾从肾脏丢失而脏丢失而为机体保留铁,并能为机体保留铁,并能避免避免HbHb对肾脏的损伤。对肾脏的损伤。3. 3. 结合珠蛋白的临床评价结合珠蛋白的临床评价HpHp下降下降:溶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HpHp参考范围较宽,参考范围较宽,须连续观察溶血是否处于进行状态。血管须连续观察溶血是否处于进行状态。血管外溶血不会使外溶血不会使HpHp发生变化。发生变化。 严重肝病患者严重肝病患者,

21、HpHp合成减少。合成减少。HpHp升高升高:属:属APRPAPRP,烧伤和肾病综合征等情,烧伤和肾病综合征等情况下,血况下,血HpHp常明显升高。常明显升高。触珠蛋白的几种遗传表型触珠蛋白的几种遗传表型 表表 型型亚单位的结构亚单位的结构组组 成成Hp1-1Hp1-1(1F1F) )2 22 21F1F1S1S 2 2(1S1S) ) 2 2 2 2 分子量约为分子量约为80kD80kD,链含氨基链含氨基 酸残基酸残基8383个,个,链含氨基酸残链含氨基酸残 基基245245个个Hp2-1Hp2-1(1S1S2 2 2 2 )n )n(1F1F2 2 2 2)n)n 分子量为分子量为120k

22、D-200kD120kD-200kD的聚合的聚合 体,由于体,由于n n不同,可以在电泳不同,可以在电泳 中出现多条带中出现多条带Hp2-2Hp2-2(2 2)n )n N =3-8 N =3-8 分子量为分子量为160kD-400kD160kD-400kD,由于由于n n 不同,可在电泳中出现多条带不同,可在电泳中出现多条带(六)(六)2 2- -巨球蛋白(巨球蛋白(2 2-macroglobulin,-macroglobulin,2 2-MG-MG) 血浆中分子量最大的糖蛋白,血浆中分子量最大的糖蛋白,相对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质量约为720kD720kD,由肝细胞、单核细胞和星,由肝细胞、

23、单核细胞和星形细胞合成,半衰期约形细胞合成,半衰期约5d,5d,1.1.性质:性质:2.2.2 2- -巨球蛋白的功能巨球蛋白的功能2 2 MGMG分子内部有内环硫酯键,能与多种离子和分分子内部有内环硫酯键,能与多种离子和分子结合,特别是能与蛋白水解酶结合,结合的复合子结合,特别是能与蛋白水解酶结合,结合的复合物引起物引起2 2MGMG的分子构象的改变,从而抑制了的分子构象的改变,从而抑制了propro水水解酶的活性,导致酶不易作用于大分子底物。(酶解酶的活性,导致酶不易作用于大分子底物。(酶未失活)未失活) 若底物为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则能被若底物为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则能被2 2MG-MG-蛋

24、白酶蛋白酶复合物所催化而水解。复合物所催化而水解。 因此,因此,2 2-MG-MG可选择性地保护某些蛋白酶的活性。可选择性地保护某些蛋白酶的活性。2 2-MG-MG增高增高:低清蛋白血症,尤其是肾病综合:低清蛋白血症,尤其是肾病综合征时,显著征时,显著增高。增高。2 2-MG-MG降低降低:严重的急性胰腺炎和进展型前列:严重的急性胰腺炎和进展型前列腺癌治疗前。腺癌治疗前。3.2-3.2-巨球蛋白的临床意义巨球蛋白的临床意义(七)铜蓝蛋白(七)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ceruloplasmin,Cp,CERCER)含铜的含铜的2 2球蛋白,肝脏合成球蛋白,肝脏合成每分子结合每分

25、子结合6 68 8个铜原子,因含铜而呈蓝色个铜原子,因含铜而呈蓝色95%95%的血清铜存在于的血清铜存在于CpCp中,其余中,其余5%5%呈可扩散状态呈可扩散状态血循环中的血循环中的CpCp可认为是铜的无毒性代谢库可认为是铜的无毒性代谢库1.1.性质性质:2.2.铜蓝蛋白的功能特征铜蓝蛋白的功能特征血浆铜的转运血浆铜的转运具有氧化酶活性:对铁(可催化具有氧化酶活性:对铁(可催化FeFe2+2+氧化为氧化为FeFe3+3+)、多胺和多酚类底物有催化其氧化的能力。)、多胺和多酚类底物有催化其氧化的能力。具有具有抗氧化作用抗氧化作用,可防止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和,可防止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的生成

26、,特别在炎症时具有重要意义。自由基的生成,特别在炎症时具有重要意义。 3.3.铜蓝蛋白的临床评价铜蓝蛋白的临床评价CpCp浓度减少有关的疾病:包括浓度减少有关的疾病:包括WilsonWilson病、病、营养性铜缺乏和营养性铜缺乏和MenkesMenkes病(遗传性铜吸收病(遗传性铜吸收不良)。不良)。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妊娠、感染、在妊娠、感染、创伤和肿瘤时血浆浓度增加。但在营养不创伤和肿瘤时血浆浓度增加。但在营养不良、严重肝病及肾病综合征时往往下降。良、严重肝病及肾病综合征时往往下降。 4.Wilson4.Wilson病的诊断标准病的诊断标准定义:定义:Wilson

27、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患者血浆即患者血浆CpCp含量明显减少,血浆游离铜增加,含量明显减少,血浆游离铜增加,铜沉积在肝可引起肝硬化,沉积在脑基底节的铜沉积在肝可引起肝硬化,沉积在脑基底节的豆状核则导致豆状核变性,因而该病又称为豆状核则导致豆状核变性,因而该病又称为肝肝豆状核变性。豆状核变性。 WilsonWilson病诊断标准:病诊断标准:CpCp下降,血清总铜浓度降下降,血清总铜浓度降低、游离铜增加和尿铜排泄增加,肝中铜的含低、游离铜增加和尿铜排泄增加,肝中铜的含量升高。量升高。(八)转铁蛋白(八)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ansfe

28、rrin, TRF TRF )分子量约分子量约79.5kD79.5kD;pIpI 5.5 5.55.95.9;半寿期为;半寿期为7d7d为单链糖蛋白,含糖量约为单链糖蛋白,含糖量约6%6%电泳位置在电泳位置在区带区带主要由肝细胞合成主要由肝细胞合成能可逆地结合多价阳离子,每分子能可逆地结合多价阳离子,每分子TRFTRF可结合可结合2 2个个FeFe3+3+血浆中血浆中TRFTRF的浓度受食物铁供应的影响的浓度受食物铁供应的影响1.1.性质性质:2.TRF2.TRF的功能的功能3. 3. 转铁蛋白的临床意义转铁蛋白的临床意义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和对治疗的监测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和对治疗的监测作为营养

29、状态的一项指标作为营养状态的一项指标TRFTRF是负性是负性APPAPP,而妊娠和应用雌激素时则增高,而妊娠和应用雌激素时则增高(九)(九)C-C-反应蛋白(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eactive protein,CRPCRP)是一种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是一种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C-多糖的蛋白质多糖的蛋白质(19411941年发现),命名为年发现),命名为C-C-反应蛋白(反应蛋白(C-C-reactiveproteinreactiveprotein,CRPCRP)。)。肝细胞所合成的肝细胞所合成的APRPAPRP,含,含5 5个相同的亚单位,非共个相同的亚

30、单位,非共价地结合为盘形多聚体价地结合为盘形多聚体相对分子质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15140kD140kD电泳分布在电泳分布在慢慢区带区带,有时可延伸到,有时可延伸到区带区带 1.1.性质性质: 在钙离子存在下,在钙离子存在下,CRPCRP可结合卵磷脂和核酸及多种细胞、可结合卵磷脂和核酸及多种细胞、真菌、原虫等体内的多糖物质。真菌、原虫等体内的多糖物质。 结合后的复合体具有对补体系统的激活作用,引发对侵入结合后的复合体具有对补体系统的激活作用,引发对侵入细胞的免疫调理作用和吞噬作用,而表现炎症反应。细胞的免疫调理作用和吞噬作用,而表现炎症反应。 CRP CRP也可识别和结合由损伤组织释放的

31、内源性毒性物质,也可识别和结合由损伤组织释放的内源性毒性物质,然后将其进行去毒或从血液中清除,同时然后将其进行去毒或从血液中清除,同时CRPCRP则自身降解。则自身降解。2. 2. C-C-反应蛋白的功能反应蛋白的功能3. C-3.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第一个被认识的第一个被认识的APRPAPRP,APRAPR的一个极灵敏指标的一个极灵敏指标 CRP CRP是非特异性指标,主要用于结合临床监测疾病:是非特异性指标,主要用于结合临床监测疾病:筛查微生物感染;筛查微生物感染;评估炎症性疾病的活动度;评估炎症性疾病的活动度;监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和外科手术后并发的感监测系统

32、性红斑狼疮、白血病和外科手术后并发的感染染监测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监测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分子量:分子量:1.181.18万,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万,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特别是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并由此释入血循环,特别是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并由此释入血循环,半衰期约半衰期约2h2h。能完全透过肾小球滤过膜,肾小管几乎全部重吸能完全透过肾小球滤过膜,肾小管几乎全部重吸收并分解。收并分解。1.1.性质:性质:(十)(十)22微球蛋白微球蛋白(2 2MicroglobulinMicroglobulin,2 2-MG)-MG)监测肾脏功能监测肾脏功能2. 2-MG2. 2-MG的临床意

33、义的临床意义: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时,血中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时,血中2 2-MG-MG上升上升第二节第二节 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的检测 一、血清蛋白质的分析测定一、血清蛋白质的分析测定 1.总蛋白测定方法学概述总蛋白测定方法学概述 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参考方法参考方法 双缩脲法:双缩脲法:是临床测定血清总蛋白首选的常规方法是临床测定血清总蛋白首选的常规方法 酚试剂法酚试剂法紫外吸收法紫外吸收法染料结合法:氨基黑、丽春红、考马斯亮蓝、邻苯染料结合法:氨基黑、丽春红、考马斯亮蓝、邻苯 三酚红钼三酚红钼(一)血清总蛋白测定(一)血清总蛋白测定(二)血清总蛋白(二)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双缩脲法测定原理测

34、定原理 血清中蛋白质的两个相邻肽键(血清中蛋白质的两个相邻肽键(-CO-NH-CO-NH-)在碱性)在碱性溶液中能与二价铜离子作用产生稳定的紫色络合物。溶液中能与二价铜离子作用产生稳定的紫色络合物。生成的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血清蛋白质含量成正生成的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血清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比,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三)总蛋白测定方法学评价(三)总蛋白测定方法学评价 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优点:优点:准确性好,回收率达准确性好,回收率达101.54 % ; 精精密度高,密度高,CV%为为0.85%缺点:缺点:操作流程长,程序复杂。各种蛋操作流程长,程序复杂。各种蛋

35、白质含氮量在疾病状态差异较大白质含氮量在疾病状态差异较大 等等。 该法主要用作血清蛋白质标准品定值及参考性工作,该法主要用作血清蛋白质标准品定值及参考性工作,血清总蛋白常规测定中很少使用。血清总蛋白常规测定中很少使用。双缩脲法双缩脲法优点:优点:显色稳定性好,干扰物质少,显色稳定性好,干扰物质少,试剂单一,方法简便试剂单一,方法简便缺点:缺点:灵敏度较低灵敏度较低优点:优点:呈色灵敏度较高,达到双缩脲法的呈色灵敏度较高,达到双缩脲法的100100倍左右,有利于检出较微量的蛋白质。倍左右,有利于检出较微量的蛋白质。缺点:缺点:费时较长,试剂配制复杂,且专一性较费时较长,试剂配制复杂,且专一性较差

36、,大部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均有不同程差,大部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作用。度的干扰作用。且酪氨酸色氨酸各蛋白且酪氨酸色氨酸各蛋白质质比例不同。比例不同。 酚试剂法酚试剂法优点:优点:简便而常用,因未加任何试剂和处理,简便而常用,因未加任何试剂和处理,可保留制剂的生物活性,多用于纯化的蛋可保留制剂的生物活性,多用于纯化的蛋白质样品。白质样品。缺点:缺点:准确性不如双缩脲法,因而不能作为常准确性不如双缩脲法,因而不能作为常规方法广泛使用。规方法广泛使用。紫外吸收法紫外吸收法芳香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280nm280nm吸收峰:但因为各种蛋白质中芳香族氨基酸吸收峰:但因为各种蛋白质中芳香族氨

37、基酸的含量与比例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且尿酸和胆红素在的含量与比例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且尿酸和胆红素在280nm280nm附近也附近也有干扰,故该法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有限;有干扰,故该法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有限; 肽键肽键220220225nm225nm强吸收峰:强吸收峰: 但太高而需要大量稀释但太高而需要大量稀释 。 氨基黑、丽春红氨基黑、丽春红常作为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常作为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或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染料。薄膜电泳或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染料。氨基黑氨基黑对不对不同蛋白质的结合力不一致同蛋白质的结合力不一致( (清球相差清球相差20 %)20 %),因此,因此, ,在临界浓度时可能在临界浓度

38、时可能会会对临床判断带来误诊对临床判断带来误诊。丽春丽春红红对清球蛋白质的结合力较一致对清球蛋白质的结合力较一致, ,且色质鲜艳且色质鲜艳, ,但但灵敏度较低灵敏度较低, ,适合适合染色后扫描定量。染色后扫描定量。染料结合法测定方法学评价染料结合法测定方法学评价 考马斯亮蓝考马斯亮蓝常用于需更高呈色灵敏度的蛋白电泳常用于需更高呈色灵敏度的蛋白电泳中,也可用于测定尿液、脑脊液等的蛋白质。中,也可用于测定尿液、脑脊液等的蛋白质。优点:优点:简便、快速、灵敏。简便、快速、灵敏。缺点:缺点:不同蛋白质与染料的结合力不一致,且比色杯不同蛋白质与染料的结合力不一致,且比色杯对燃料有吸附作用对燃料有吸附作用

39、, ,不适宜自动化分析。不适宜自动化分析。 邻苯三酚红钼邻苯三酚红钼可用于测定尿液、脑脊液等蛋白可用于测定尿液、脑脊液等蛋白质,该法克服了考马斯亮蓝法易吸附于比色杯的缺质,该法克服了考马斯亮蓝法易吸附于比色杯的缺点,具有简便、稳定等优点,可用于自动化分析仪。点,具有简便、稳定等优点,可用于自动化分析仪。染料结合法染料结合法-国内最常用方法是溴甲酚绿(国内最常用方法是溴甲酚绿(bromcresolbromcresol greengreen,BCGBCG)法,还有溴甲酚紫()法,还有溴甲酚紫(bromcresolbromcresol purple, purple, BCPBCP)法。)法。BCPB

40、CP法比法比BCGBCG法受其他血浆蛋白的干扰少,但灵法受其他血浆蛋白的干扰少,但灵敏度较低,且与非人源性清蛋白结合力相当弱,不适合于敏度较低,且与非人源性清蛋白结合力相当弱,不适合于测定动物样本中的清蛋白,故测定动物样本中的清蛋白,故BCPBCP法法临床应用较少。临床应用较少。 电泳法电泳法免疫法免疫法( (免疫扩散法、免疫比浊法和免疫扩散法、免疫比浊法和RIA)RIA)电化学测定法电化学测定法(一)血清清蛋白测定方法学概述(一)血清清蛋白测定方法学概述 二、血清清蛋白测定二、血清清蛋白测定(二)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清蛋白(二)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清蛋白 血清清蛋白血清清蛋白(pI4.7)(pI4.7)在在pH4.2pH4.2的缓冲液中带正电的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