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_第1页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_第2页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_第3页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    李永强摘要:研究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旨在从世界范围内此二者间的对应规律中发现当前我国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探讨优化二者关系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普遍性关系,阐释了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间的问题,并就进一步优化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关系的举措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策略。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发展;适应性关系:d632.1 文献识别码:a :1001-828x(2017)007-00-01就在这两天的媒体报道中,上海关于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线的新闻又成为了不

2、少人关注的焦点。虽然具体的调整数额还要等到年中前后才能得知,但不少离退休人员已经开始了期望和遐想。这不仅已是上海连续二十四次上调了基本工资,而且也表明这一东部沿海最发达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前列。新闻报道除了让人们的眼球聚焦在上海市民的钱袋子上,也让不少专业人士或热心群众再度关注起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来。一、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普遍性关系根据国际国内的理论研究,通常情况下,社保水平和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关系。即当经济发展只能满足国民最基本生存的要求时,社保水平也属于最初级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开始高出基本生存要求

3、时,社保水平开始起步。但以上两种状态仍是社保水平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关系。只有当生产总值远超基本生存要求时,社会保障水平快速提高,此时最易达到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状态。但若继续发展到社保水平超越了经济发展,则二者的关系会出现反转,此时又会出现不适应的关系。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间的问题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社保存在失衡现象是较典型的问题。即当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体量未能及时体现在社保水平的提高上,社保发展出现滞后现象。同时,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不发达地区的社保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对全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阻碍性。三、进一步优化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关系的策略(

4、一)在法律层面进一步加强社保建设作为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的保障系统建设,惟有从法律层面做到全面、详尽与周全才能实现根本上的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最佳适应。中国在近年来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对社会保障的立法和修订行动持续不断,已经较上世纪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有了相当程度的超越与突破。但是,法律的严谨细致也必然导致其构建和完善始终与现实发展变化的频繁与快速存在不小的差距。故而当前我国法律层面涉及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关系的条款与内容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在当前和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法律层面进一步加强社保建设,使社会保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乃是实现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更好适应的

5、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其中。(二)形成更加丰富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可否认,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持续深入,近年来我国社保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最近若干年扩大社保范围、减轻交费负担等动作频频,已经充分体现了国家管理层对提高社保水平的竭尽全力。只是,中国国土面积广阔且国民数量众多,不仅东西部、南北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甚大,甚至一个大省的省会城市和边远三四线县城都会存在不小的经济差距,这无疑给社保水平的全面提高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实现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更好适应还需形成更加丰富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与程度。特别是相对偏远的农村和山区,这些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限于经济发展的

6、落后,本就难以通过财政支持实现社保水平的全面覆盖,更不用说普遍性提高。故在既有社保形式与内容基础上,针对这些较特殊区域采取更加个性化的社保方案就显得十分必要。比如可否尝试在现有针对农村的社保形式基础上再细分出针对偏远农村或山区的社保新项目等。即使最终制定的社保数额极低,但至少使保障范围涉及到了这些最易被忽略的节点。(三)优化财政结构使社保待遇进一步提高要着眼于全局化的社保水平提高,避免“马太效应”的不良影响。尤其应对尚未足够覆盖到的区域给予更多关照。比如在最落后的乡村与山区,那些依然得不到社会基本保障的地方。可以尝试挂靠或者支援等方法,让周边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或地区给予更大力度的帮扶或政策倾斜

7、,从本地财政中适当挪出一部分用于乡村与山区的社保覆盖等。根据经济学的“木桶理论”,惟有最短那块板得到延伸,才能让整个桶里的水量更加充足。让最基层的社保水平进一步提高,才能让整個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均衡、良好。四、结语即使是非专业的普通人,也能对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关系具有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那就是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保障水平就会越高。如同水涨船高的基本道理一样,经济是基础,当这一基础的水平线提升时,其水平面上的上层建筑必然不会下沉。可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乃是相辅相成、彼此影响的两个关联因素。但是,虽然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却依然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不少失衡问题。而优化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不仅关系到国民生活品质,更决定着未来经济走向。故新时期下中国社会需要放眼国际国内经济与社保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不断通过创新优化达到社保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适应状态,这既是提高国民生存品质的要求,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参考文献:1杨翠迎,何文炯.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2,01:79-85+96.2曹艳春.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