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鉴赏_第1页
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鉴赏_第2页
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鉴赏_第3页
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鉴赏_第4页
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鉴赏摘要: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培养他们 具有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对于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精神 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是很有益处的。鉴赏古诗词是有方法 可寻的。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意境古代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先秦的 诗经楚辞,魏晋的乐府古诗以及唐诗颂词元曲,历史为我 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 量的古代诗歌,培养他们具有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对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是很有益 处的。古诗词鉴赏具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同时,由于诗 的本质所决定又具有自己的特殊

2、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引 导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而言,诗歌 鉴赏主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反复诵读,品出诗味;体会 意境,把握情感;品析语言,领悟旨趣。一、反复颂读,品出诗味读是理解诗歌的最直接的方式。诗的情感、诗的语境、 诗的意想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 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使静 止的诗歌行动起来,变成听得见、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将 我们更快更深入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摇荡心灵的思想 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把 诵读放在首位。在课堂上,可通过单人读、双人读、分组读、角色读、 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达到熟读成诵。诗歌

3、与音乐又有着 与生俱来的缘分,不妨把音乐引进来,给诗歌配一段音乐 朗诵,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感情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 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可以让学生 伴乐诵读,也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让学生把自己对 诗句意思的理解变成美丽的画面,透过画面领悟到诗人寄 托的感情。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融视听于一体,增强学 生的感受来理解诗歌的内涵。诗歌的节奏感较强,这些节奏往往是诗人心境的体现。 明快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轻松的心情;急促的节奏,往 往表现作者昂扬的情绪;低沉的节奏,则大都表现为悲观 的情调。例如杜甫的春望描写的是安史之乱后长安城 荒芜、残破的景象,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内心的伤

4、感与 悲痛在朗读时就应该读出来。再如李白的行路难,诗歌 叙述的是诗人离开京城时,对朝廷黑暗、仕途艰难的抑郁 不平的激愤之情,也反映了诗人不屈不挠的追求与探索精 神。诗歌的感情起伏跌宕,大开大合,时而苦闷低沉,时 而激昂奋进。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要突出感情的变化, 让学生在这种变化中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用古人的话来 说就是"感之与外,受之与内”。诗歌以其细腻含蓄的情感 见长,这更需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感情去体验、 去品味。这种感受是非常精细、微妙的。因此需要给学生 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去感受、去咀嚼,反复诵读,读出诗 味来。二、体会意境,把握情感意境是诗的艺术境界,它是作者的思想、

5、感情及其所 描绘的画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统一体。它是“意象合一”的 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其“境”是诗人主 观情感体验的景物;其“意”是经过物象化处理的情思, 即将抽象的情思表现为具体的景观。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创造了什 么意境,是如何创造的,进而深入地体味意境,再现意境。 诗歌意境的分析,要求教师把原诗意境和再造意境,以饱 满的感情,用准确而又有启发性的语言讲给学生,使他们 在感受和熏陶中唤起大脑的形象思维,在他们的心中就会 出现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在体会意境中,学生就能把 握诗歌的感情线索,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由于 “意境”是一个“可意会而难言传”的艺术世

6、界,因此, 启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般而言,诗的意境是“实”的形象与“虚”的想象 的总和。在这个过程中,启发、调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是十分重要的。天净沙秋思虽短短几行,留给读者的 想象却无穷无尽。“藤枝是那么干枯,树干是那么苍老,停在枯枝上的 乌鸦是那么昏暗,在这个肃杀凄凉的世界中,弯弯的小桥, 潺潺的流水,依稀的人家,突然闯入了眼帘,这怎能不勾 起游子对家乡温馨生活的怀念。然而,寂寞荒凉的古道、 寒冷透骨的西风、疲惫不堪且瘦弱无助的老马将把游子载 向何方?此时天色已晚,太阳徐徐落下,这夜晚的来临好 似人生之秋的无奈。当年离家时壮志满怀,今天归家时寂 寞冷清,人生得意

7、与失意又该怎样去衡量,这古道是归途, 还是漂泊的继续?这一切如何不令人伤心断肠!”当我们在 这"实”的形象(漂泊的游子)中展开想象与联想时,诗的 意境便纷呈叠出,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也就显现出来。三、品析语言,领悟旨趣古诗高度概括,言简意丰,用极少的文字来表达非常 的内容。古人十分注重练字,往往一词一句,就生动地描 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内容。“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人在诗 歌写作中对语言千锤百炼的功夫,因一字而尽传精神。在 鉴赏时要特别注意在语言上的品析,进而领悟诗歌的旨趣。品析语言即认真地咀嚼把握诗中的关键字眼,领略其 中的精妙之

8、处。把学生引入诗歌表达的艺术境界中去,和 诗人的情感共鸣。抓住“诗眼”即能纵观全篇,对诗的言 外意、话外音、景外情有深入的领会。比如“僧敲月下门” 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 意闹”中的“闹”,它们的妙处早已为人们所称道。再如 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里的“知”、"乃”、“潜”、“润”、 “细”几个字,诗人不仅赋予了春雨以人的情感,表现出 它了解人们的意愿,适时而降,而且从听觉上描绘了春雨 的形与神,深含着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又比如赵师秀的 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句中一个“敲”字,这是 一个细节性描写,想象

9、一下那一个不停“敲”击棋子的动 作细节,与前面“闲”字联系品味,就能感受出客人久久 不至时焦躁不安的情绪。在品析语言时,要善于抓住诗眼, 从而领悟诗歌的旨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 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诗歌 的特质决定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要顺利地承担这一重任,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美学修养和 较宽的知识积累,同时,要善于寻找恰当的教学方法。上 述的三个环节是最基本的,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当然,诗 歌的鉴赏方法多种多样,远不止这些,更好的方法有待于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积累和总

10、结。参考文献: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xx.2 吴咏芳,余建华初中语文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 力的策略与研究j.今日湖北(理论版),xx (6).3 张雨仁“涵泳法”和“比较法”一一提高文学鉴 赏能力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xx(15).a bstract:le adingstude ntstoreads omeancientpoemssoastocultivatetheirabilityofappreciatingancientpoemsishelpfultotheimprovementofculturalquality,thecultivationofspiritualsentimentandthestrengthenofaestheticawareness.therearemanymethodsof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