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瑞兽葡萄镜_第1页
浅析唐代瑞兽葡萄镜_第2页
浅析唐代瑞兽葡萄镜_第3页
浅析唐代瑞兽葡萄镜_第4页
浅析唐代瑞兽葡萄镜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析唐代瑞兽葡萄镜    刘仁慧摘 要:唐代是铜镜发展的鼎盛时期。瑞兽葡萄镜是唐代铜镜中较为典型的一类,瑞兽和葡萄枝蔓组合形成的纹饰主题,体现了唐代的盛唐气象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包容。作者在对唐代铜镜进行分析时,发现瑞兽葡萄镜是唐代主要镜种之一,纹饰较为独特,流传时间长,当代很多学者对此类镜尤为感兴趣,并对其分析研究。但这些研究较为分散,综合各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文章对唐代这一典型铜镜的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介绍,并对其艺术特色加以分析。关键词:瑞兽葡萄镜;纹饰;审美思想1 瑞兽葡萄镜名字的由来及起源瑞兽葡萄镜又称“海兽葡萄镜”,也有人称“海马葡萄

2、镜”,至于这些称呼从何而来,历年来学术界多有争论。中国古代文献中曾出现“海马葡萄镜”“海兽葡萄镜”等词,其中清代的西清古鉴一书中出现过“海兽葡萄镜”一词;宋代的宣和博古图出现“海马葡萄镜”一词。那么,这些“海马”“海兽”到底是什么呢?最初出现此类词语的文献并未对其加以说明,目前也没有统一的解释。德国学者在早些年提出一种观点,他们认为“海马”是古代伊朗的一种植物,与祭祀有关,称haoma,译为“海马”。也有一些学者根据字面意思将“海马”解释为海外的马。以上几种观点各有依据,但笔者认为将“海马”解释为海外的马这一观点实属望文生义。仔细观察已经出土的瑞兽葡萄镜的图案,发现并非所有的瑞兽都是马的形状,

3、有些造型更似兽或狮子,所以笔者认为海兽乃是一种以狮子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的动物,因其造型奇特生动,又称“瑞兽”,取其吉祥富贵之意。关于瑞兽葡萄镜最早出现的年代,学术界也有较大争论。关于其流行时期,博古图录将其划入汉代,西清古鉴也采用这种划分方法,所以几百年来,专家学者一直认为瑞兽葡萄镜是汉代的镜子。直到近代,随着对铜镜研究的深入和考古发掘的收获,人们对此类镜种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美国学者劳弗尔认为它出现在六朝时期;日本学者原田淑人认为它流行于六朝末期到唐玄宗时期1;高桥健、冈崎敬等日本学者以及中国学者钱玷也认为它是唐镜;孔祥星、刘一曼先生在1979年出版的中国古代铜镜一书中对瑞兽葡萄镜做

4、了全面详细的论述,认为瑞兽葡萄镜的流行时代大致为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最早出现的年代上限应不早于高宗时期;1994年徐殿奎先生在其文章中也论证了这一观点。20世纪70年代初于陕西郑仁泰墓出土的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瑞兽葡萄镜,应该是目前发掘出土最早的瑞兽葡萄镜。在这一时期,四神十二生肖镜逐渐消失,瑞兽镜与瑞兽葡萄镜正在兴起。2 瑞兽葡萄镜的发展及演变2.1 瑞兽葡萄镜的分类瑞兽葡萄镜,又称“海兽葡萄镜”“海马葡萄镜”,也有的被称为“神兽葡萄镜”。主纹饰为葡萄纹,间以海兽作为装饰,有的分为内外区,用圆圈作为装饰隔开。有一种纹饰被称为“过架葡萄”,葡萄的枝蔓由内区向外区伸展开来。大多海兽葡萄镜的钮

5、为兽钮。2.1.1 葡萄蔓枝镜葡萄蔓枝镜大多为圆形,圆钮,有的分为内外两区,以高浮雕的圆圈隔开。内区以葡萄枝叶作为装饰,外区以铭文作为装饰,还有的以连云纹和忍冬纹作为装饰。内区是花叶纹,外区是葡萄枝蔓。还有的铜镜整个纹饰为一幅完整的画面,内区的葡萄枝蔓一直伸展蔓延到外区,整个画面协调统一(图1)。2.1.2 瑞兽葡萄镜瑞兽葡萄镜主体纹饰为瑞兽和葡萄枝叶。它的主要形式基本有两种:第一种是圆钮加圆钮座,同时饰有瑞兽。瑞兽的形象与一般铜镜相似,但是在每一个瑞獸之间还饰有葡萄枝叶。铜镜的外区是飞禽和葡萄枝叶(图2)。第二类是典型的海兽葡萄镜,大多饰有兽钮。分内外两区,各种形态的瑞兽分布在葡萄枝叶间是内

6、区的特色,瑞兽的数量也不等,多的有十几个。镜背的纹饰由内区伸展到外区,内外区的纹饰协调统一,构成一幅生动的图案(图3)。2.1.3 瑞兽鸾凤葡萄镜瑞兽鸾凤葡萄镜大多是圆形,一般为伏兽钮。内外两区以连珠纹高圈分割开。内区在瑞兽葡萄纹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鸾凤、孔雀等纹饰(图4)。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收藏有一面孔雀瑞兽葡萄镜,这一面铜镜可以说是盛唐时期铜镜的代表之作,也可以说是铜镜中的一朵艺术奇葩。2.2 瑞兽葡萄镜的演变形式前面已经提到,瑞兽葡萄镜最早出现于高宗时期,武则天时期盛行于世,后慢慢被其他镜种替代,唐玄宗时期也发现有少量的瑞兽葡萄镜,但是大多沿用前期铜镜的形制。从已出土的几面瑞兽葡萄镜的纹饰上

7、可以看出,其演变由简单到复杂,纹饰中瑞兽数量由少到多。2.2.1 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瑞兽葡萄镜最主要的特点是镜缘有锯齿,瑞兽数量较少,圆形镜较多,还未出现方形及菱花形镜。已出土的几面镜子纹饰也基本相同,只铭文不同。2.2.2 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瑞兽葡萄镜纹饰日渐完善,出现了方形和菱花形镜,镜体有的也较前一期的稍大。纹饰上,内区瑞兽数量增多,同时也掺杂有与其他动物的组合,葡萄枝叶形式也变得复杂(图5)。总之,瑞兽葡萄镜在这一时期逐渐成熟,制造数量剧增,成为人们喜爱的镜种之一。2.2.3 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瑞兽葡萄镜这一镜种最大的演变特点是突破以往的内外区分区布局,出现了跨区的整体布局,葡萄叶在内

8、外区绵延,这样的设计打破传统内外区观念,彰显了唐朝人民的想象力和对艺术的创造力。2.2.4 转型时期瑞兽葡萄镜在这一阶段发展基本停滞,纹饰、镜种等方面一直沿用以前,没有突破。这一阶段也预示着瑞兽葡萄镜这一镜种的衰落,自此之后,瑞兽葡萄镜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3 瑞兽葡萄镜的审美特色3.1 大唐气象唐代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瑞兽葡萄镜上独特的造型和纹饰向我们展示了大唐盛世繁荣开放的气象。在瑞兽葡萄镜的纹饰中,瑞兽俊朗挺拔,葡萄纹行云流水,如此雄浑壮美、充满动感和张力的生命气质,是唐代开创中华文化新纪元的见证。不仅这一镜种如此,从唐代铜镜的纹饰

9、上可以看出,唐代艺术品包罗万象,各种纹饰应有尽有,展现了唐代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以及对外交流的频繁。3.2 东西融合唐代与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是其开放的气魄,在当时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下,民族之间融合加剧。瑞兽葡萄镜不仅继承了传统文化,还吸收借鉴西方文化,将传统玄学中的瑞兽纹和西方的葡萄纹有机结合。因此,瑞兽葡萄镜被学者称为“凝结了欧亚大陆文明之镜”,认为它是东西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这一镜种的出现和流行,正体现了唐代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吸收,宣示了唐朝时期东西方文化的融合。3.3 人性之光人性化是瑞兽葡萄镜纹最明显的一个艺术特点。汉代及汉代以前,神兽纹表达的是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到了隋唐时期,瑞兽的神性渐渐变成为人性,瑞兽的造型逐渐演化得生动活泼,充满趣味和人情味。人们对瑞兽的情感由神秘主义的崇拜逐渐转为赋予其吉祥和幸福的含义,反映了崇尚积极向上的世俗生活的美好愿望。葡萄具有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寓意,而瑞兽代表祥瑞吉利,从表面形式上看,瑞兽与葡萄的结合是一种华丽张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的积极态度的表现。瑞兽葡萄镜也正是反映了唐代文化的开放与人性。4 结语瑞兽葡萄镜反映了中国唐朝强大帝国的形象,其纹饰以独特的图案形式和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