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探究_第1页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探究_第2页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探究_第3页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探究_第4页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探究在工业化过程中,尤其是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 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任何 一个国家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农民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 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因此我们给 其一个特殊称谓""失地农民。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民失 去土地,成为城市居民。农民进城后,能否适应城市生活? 为此,课题组于2015年5月-6月对北川新县城被征地农民 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被征地农民在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和社 会交往等方面的适应性较差。因此,课题组建议从政府、社 会和个人层面努力,提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关键词:

2、失地农民北川城市适应性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征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城市周边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 地农民。从经验数据来看,一般每征用1亩耕地,就产生1.5 个失地农民。按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我国每年将有1000 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超过1亿。土地是农民生活和工作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民对土地有着非常强的依赖性和恋土情结。土地不仅是农民最基本 的经济来源,更承载着农民的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功能。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不仅会失去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和就业岗 位,还会失去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农民失地进城后,由于城 市和乡村之间的巨大差异,必

3、然涉及到对城市生活的适应问 题。因此,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问题是近年来政府和学术界 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课题组深入北川新县城被征地拆迁失地农民集 中居住小区-沐曦社区和新川社区,以被征地农民为调查对 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他们的城市适应性进行调查和分 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二、研究背景5.12特大地震,北川老县城被夷为平地,县城被迫迁 至20多公里外的原绵阳市安县板凳桥。根据2009年2月3 日印发的北川新县城和北川-山东工业园征地拆迁补偿安 置办法(以下简称补偿安置办法),原属安县的温泉、 顺利、红旗、东鱼、常乐、红岩等6个村的土地被征用,共 涉及6个村3984户、11869

4、名农民。2010年12月18日, 这6个村的村民通过摇号形式搬进了由山东省统规统建的安 置小区。如今,这些被征地农民搬进新居已五年有余,他们 是否已经适应了城里的生活呢?为此,课题组于2015年5 月-6月,深入这两个社区进行调研。三、研究设计1、问卷设计表1 被征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维度 本问卷在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梅伟娟的''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调查问卷”为参考,结合笔者 对失地农民在城市适应方面的思考,确立了失地农民城市适 应的维度以及问卷结构并形成初始问卷(见表1)。经过初测、 个别访谈,对问卷内容的贴切性、清晰性等进行了评价检测, 删掉其中内容不准确、语

5、义模糊、容易产生歧义的项目,送 交专家审阅后,最后形成正式问卷。为保证样本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保证抽样过程中样本 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各层次的所占比例适当。本研究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了沐曦社区的3幢、10 幢和新川社区的1幢、6幢、13幢的101名被征地农民参与 调查。调查组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将这101名被调查 者分别集中在这两个社区的活动室。调查过程中,测试人员 首先讲解有关测试要求,被调查者在完全理解答题要求之 后,在问卷上进行作答。问卷回收后,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回 答完整性与真实性检查,对漏答或雷同项目超过5题的问卷予以剔除。最终,发放问卷101份,回收101份,问卷

6、回收率为100%o其中有效问卷95份,问卷有效率为94%o从95份有效问卷看,男性48人,占50.5% ,女性47人,占49.5%;18岁以下3人,占3.1% , 19-40岁46人,占48.5% , 41-60岁38人,占40.0% , 61及以上8人,占8.4%;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21人,占22.1% ,初中53人,占55.8% ,高中或中专以上21人,占22.1%o3、分析方法课题组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编号,将相关数据输入 spss16.0中。数据录入时设置字段有效性检验,保证录入 质量。确保数据输入无误后,以spss16.0为分析工具,对 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四、结果分析k北

7、川新县城被征地农民的经济适应性分析经济层面的适应是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生活的基础。在参照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次调研的实际情况,课题组选 取了就业状况、收支情况、作为评价指标。1.1就业状况从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状况看,在95个有效样本中,没有工作的24人,占25.3%;有临时工作的60人,占63.2%;有固定工作的只有3人,占3.2%;学生或离退休人员为8人, 占8.4%。在关于“您认为找工作容易吗?啲回答上m 43.2% 的人认为找工作比较难,有22.1%的人认为找工作非常难。 可见,由于学历不高,经验不足,北川新县城被征地农民找 到工作比较难,就业率不高;即使找到工作,也只能从事技术 含量较低的

8、临时性工作。1.2收支状况经济收入决定失地农民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 平。在95份有效问卷中,家庭月收入和月支出均在1000元 以下的为6人,占6.3%;而家庭月收入低于家庭月支出的有 8人,占8.4%o在访谈中,很多人反映:进城后,什么都靠 买,加上目前物价水平较高,生活成本增加,很多人觉得在 城里并不好过。2、北川新县城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方式适应性分析失地农民从农村到城市,在居住形式、休闲方式和物 业管理方面,都与在农村生活时截然不同。2.1居住形式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农户在被征地之前就自家 的宅基地上修建了 2-3层的“小洋房”。因此,从调查情况看, 大部分被征地农民对现在的居住形式

9、比较适应。在95个有 效样本中,有14.7%人对居住高楼非常适应,31.6%的人觉 得比较适应,36.8%的人觉得一般适应,14.7%的人觉得不 太适应,只有2.1的人觉得非常不适应。2.2休闲方式失地农民闲暇时间的活动是他们适应城市生活的另外 一种方式和途径。从调查情况看,进城后,由于进城后没地 可种,加上现在工作难找,空闲时间就比在农村时多得多, 于是他们只好选择打牌、看电视、上网、散步、闲聊来打发 时间,久而久之也觉得无聊。2.3对物管的认可小区物管是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 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组织,它的存在有利于改善小区居民的 生活和工作环境。沐曦社区和新川社区都是由山东省

10、统规统 建的安置性住房,刚搬进新居时两个小区均配有物管,但是 由于物管费的原因,沐曦社区居民曾经于2012年3月把小 区的物业管理公司轰走。在95个有效样本中,有77.9%的人认为物业管理“有 必要,小区生活秩序需要管理”,但是仍有16.8%的人认为小 区物业管理公司没必要,5.3%的人认为无所谓。3、北川新县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交往适应性分析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而这一本质属性则是通过人 与人的交往来实现的。通过社会交往,被征地农民才能学会 城市生活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获得城市生活所应具备的 素质,最终成为城市人。而交往对象、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 象以及被征地农民与城里人的关系反映了他们社会交往的 能力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