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白汤_医学入门卷七_减法方剂树_第1页
四白汤_医学入门卷七_减法方剂树_第2页
四白汤_医学入门卷七_减法方剂树_第3页
四白汤_医学入门卷七_减法方剂树_第4页
四白汤_医学入门卷七_减法方剂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白汤_医学入门卷七_减法方剂树四白汤_医学入门卷七_减法方剂树11.原方61.1.组成:白术1钱,白芍1钱,白茯1钱,扁豆1钱,人参1钱,黄耆1钱,甘草5分。61.2.功效:色疸。61.3.来源:医学入门卷七。62.保元汤62.1.减:白芍、白茯、扁豆62.2.组成: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甘草3分。62.3.功效:痘痈出脓之后,脾胃虚弱,脓清不敛者。气血虚弱,痘痈留经络中,发无定处肿不红。62.4.来源:外科正宗卷四63.理中丸63.1.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63.2.组成:人参、甘草、白术(炒)各等分。63.3.功效:中气虚热,口舌生疮,不喜冷饮,肢体倦怠,饮食少思。63.4.

2、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64.温中丸64.1.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64.2.组成:人参(切去顶,焙)2两,甘草(锉,焙)2两,白术2两。64.3.功效:小儿胃寒泻白,腹痛肠鸣,吐酸水,不思食;及霍乱吐泻。中气虚热,口舌生疮,不喜饮冷,肢体倦怠,饮食少思。74.4.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75.团参黄耆散75.1.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75.2.组成:人参、黄耆各等分,甘草减半。75.3.功效:肺虚热,咳嗽气急,胸中烦悸,肢体倦疼,口燥咽干,情思不乐,多唾涎沫,或有恶物,肢瘦发热,盗汗,减食嗜卧。75.4.来源:鸡峰卷十一76.白术黄耆汤76.1.减:白芍、白茯、扁豆、人参76.2.组

3、成:白术1两,黄耆7钱,甘草3钱。76.3.功效:服芍药汤,痢虽已除,犹宜此药和之。76.4.来源:保命集卷中77.调中丸77.1.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77.2.组成:白术5分,人参5分,甘草(炒)5分。77.3.功效:小儿脾胃虚寒。77.4.来源:保婴撮要卷九78.六一汤88.1.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88.2.组成:白术12两,甘草2两,人参2两。88.3.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御医撮要89.黄耆六一汤89.1.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89.2.组成:黄耆(半生,半蜜水炒)6钱,甘草(半生,半炙)1钱5分,人参1钱。89.3.功效:流注溃后,脓水出多,口干作渴,烦躁不宁。89.

4、4.来源:外科正宗卷三810.白术膏810.1.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甘草810.2.组成:白术1斤,人参4两。810.3.来源:摄生众妙方卷二811.参术膏811.1.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甘草811.2.组成:人参、白术各等分。811.3.功效:脾胃虚弱,食少泄泻,消瘦;并治妇人阴脱,产后淋沥。811.4.来源:外科枢要卷四812.参术汤912.1.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甘草912.2.组成:人参6分,白术6分。912.3.功效:呃逆,胃伤阴虚,相火直冲。912.4.来源:嵩崖尊生卷九913.黄耆甘草汤913.1.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人参913.2.组成:黄耆4两

5、(生),甘草8钱。913.3.功效:老年溺尿,玉茎痛如刀割,不论年月深久。913.4.来源:医林改错卷下914.黄耆六一汤914.1.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人参914.2.组成:黄耆(去芦,蜜炙)6两,甘草(炙)1两。914.3.功效:气虚津伤,肢体劳倦,口常干渴,面色萎黄,不思饮食;或先渴而后生疮疖,或患痈疽之后而口渴;或卫虚自汗;或痔漏脓水不绝。914.4.来源:局方卷五(宝庆新增方)915.白芍甘草汤915.1.减:白术、白茯、扁豆、人参、黄耆915.2.组成:白芍1两(醋炒),甘草3钱。915.3.功效:胃气痛,证属阴虚血燥,肝气妄动,木克土者。其痛在脐腹以上,胸膈之间,时作时愈

6、,愈则安然无恙,偶有拂逆,则复作。1015.4.来源:医门八法卷三1016.六一散1016.1.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人参1016.2.组成:黄耆6两(炙),甘草1两(炙)。1016.3.功效:咯血,发寒热。1016.4.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九1017.玉屑膏1017.1.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甘草1017.2.组成:黄耆、人参各等分。1017.3.功效:尿血并五淋、砂石,疼痛不可忍。1017.4.来源:三因卷九1018.六一汤1018.1.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人参1018.2.组成:黄耆6钱,甘草(炙)1钱。1018.3.来源:医学纲目卷三十七1019.六一汤1019.1.

7、减:白芍、白茯、扁豆、人参、黄耆1019.2.组成:白术6两,甘草1两。1119.3.功效:脾胃不和,心腹痞闷,胁肋胀,口苦无味,呕哕恶心,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肠虚自利,肌体瘦弱,膈气翻胃。1119.4.来源:鸡峰卷二十五1120.人参白术汤1120.1.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甘草1120.2.组成:白术1斤,人参1两。1120.3.功效:产及一月,其人素虚而患疟者。1120.4.来源:梅氏验方新编卷四1121.人参汤1121.1.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黄耆1121.2.组成:人参1两,甘草(半生半炙)1两。1121.3.功效:消渴,初因酒得。1121.4.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八1

8、122.芍甘汤1122.1.减:白术、白茯、扁豆、人参、黄耆1122.2.组成:白芍3钱,甘草1钱。1122.3.功效:诸腹痛。1122.4.来源:简明医彀卷五1123.圣愈汤1223.1.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甘草1223.2.组成:人参、黄耆。1223.3.功效:恶露不下,面色黄白,不胀疼。1223.4.来源:一见知医卷四1224.托中散1224.1.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人参1224.2.组成:黄耆(切)1两,甘草(微炙)半两。1224.3.功效:瘰疬。1224.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七1225.甲乙化土汤1225.1.减:白术、白茯、扁豆、人参、黄耆1225.2.组成:白

9、芍5钱,甘草3钱。1225.3.功效:出血后,脾阴虚,脉数身热,咽痛声哑等。1225.4.来源:血证论卷七12121. 原方1.1. 组成:白术1钱,白芍1钱,白茯1钱,扁豆1钱,人参1钱,黄耆1钱,甘草5分。1.2. 功效:色疸。1.3.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2. 保元汤2.1. 减:白芍、白茯、扁豆2.2. 组成: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甘草3分。2.3. 功效:痘痈出脓之后,脾胃虚弱,脓清不敛者。气血虚弱,痘痈留经络中,发无定处肿不红。2.4.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3. 理中丸3.1. 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3.2. 组成:人参、甘草、白术(炒)各等分。3.3. 功效:中气虚热,

10、口舌生疮,不喜冷饮,肢体倦怠,饮食少思。3.4.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4. 温中丸4.1. 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4.2. 组成:人参(切去顶,焙)2两,甘草(锉,焙)2两,白术2两。4.3. 功效:小儿胃寒泻白,腹痛肠鸣,吐酸水,不思食;及霍乱吐泻。中气虚热,口舌生疮,不喜饮冷,肢体倦怠,饮食少思。4.4.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5. 团参黄耆散5.1. 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5.2. 组成:人参、黄耆各等分,甘草减半。5.3. 功效:肺虚热,咳嗽气急,胸中烦悸,肢体倦疼,口燥咽干,情思不乐,多唾涎沫,或有恶物,肢瘦发热,盗汗,减食嗜卧。5.4. 来源:鸡峰卷十一6. 白术黄耆

11、汤6.1. 减:白芍、白茯、扁豆、人参6.2. 组成:白术1两,黄耆7钱,甘草3钱。6.3. 功效:服芍药汤,痢虽已除,犹宜此药和之。6.4. 来源:保命集卷中7. 调中丸7.1. 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7.2. 组成:白术5分,人参5分,甘草(炒)5分。7.3. 功效:小儿脾胃虚寒。7.4. 来源:保婴撮要卷九8. 六一汤8.1. 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8.2. 组成:白术12两,甘草2两,人参2两。8.3.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御医撮要9. 黄耆六一汤9.1. 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9.2. 组成:黄耆(半生,半蜜水炒)6钱,甘草(半生,半炙)1钱5分,人参1钱。9.3. 功

12、效:流注溃后,脓水出多,口干作渴,烦躁不宁。9.4.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10. 白术膏10.1. 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甘草10.2. 组成:白术1斤,人参4两。10.3. 来源:摄生众妙方卷二11. 参术膏11.1. 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甘草11.2. 组成:人参、白术各等分。11.3. 功效:脾胃虚弱,食少泄泻,消瘦;并治妇人阴脱,产后淋沥。11.4. 来源:外科枢要卷四12. 参术汤12.1. 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甘草12.2. 组成:人参6分,白术6分。12.3. 功效:呃逆,胃伤阴虚,相火直冲。12.4. 来源:嵩崖尊生卷九13. 黄耆甘草汤13.1. 减:白术

13、、白芍、白茯、扁豆、人参13.2. 组成:黄耆4两(生),甘草8钱。13.3. 功效:老年溺尿,玉茎痛如刀割,不论年月深久。13.4. 来源:医林改错卷下14. 黄耆六一汤14.1. 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人参14.2. 组成:黄耆(去芦,蜜炙)6两,甘草(炙)1两。14.3. 功效:气虚津伤,肢体劳倦,口常干渴,面色萎黄,不思饮食;或先渴而后生疮疖,或患痈疽之后而口渴;或卫虚自汗;或痔漏脓水不绝。14.4. 来源:局方卷五(宝庆新增方)15. 白芍甘草汤15.1. 减:白术、白茯、扁豆、人参、黄耆15.2. 组成:白芍1两(醋炒),甘草3钱。15.3. 功效:胃气痛,证属阴虚血燥,肝气

14、妄动,木克土者。其痛在脐腹以上,胸膈之间,时作时愈,愈则安然无恙,偶有拂逆,则复作。15.4. 来源:医门八法卷三16. 六一散16.1. 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人参16.2. 组成:黄耆6两(炙),甘草1两(炙)。16.3. 功效:咯血,发寒热。16.4.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九17. 玉屑膏17.1. 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甘草17.2. 组成:黄耆、人参各等分。17.3. 功效:尿血并五淋、砂石,疼痛不可忍。17.4. 来源:三因卷九18. 六一汤18.1. 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人参18.2. 组成:黄耆6钱,甘草(炙)1钱。18.3. 来源:医学纲目卷三十七19. 六

15、一汤19.1. 减:白芍、白茯、扁豆、人参、黄耆19.2. 组成:白术6两,甘草1两。19.3. 功效:脾胃不和,心腹痞闷,胁肋胀,口苦无味,呕哕恶心,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肠虚自利,肌体瘦弱,膈气翻胃。19.4. 来源:鸡峰卷二十五20. 人参白术汤20.1. 减:白芍、白茯、扁豆、黄耆、甘草20.2. 组成:白术1斤,人参1两。20.3. 功效:产及一月,其人素虚而患疟者。20.4. 来源:梅氏验方新编卷四21. 人参汤21.1. 减:白术、白芍、白茯、扁豆、黄耆21.2. 组成:人参1两,甘草(半生半炙)1两。21.3. 功效:消渴,初因酒得。21.4.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八22. 芍甘汤22.1. 减:白术、白茯、扁豆、人参、黄耆22.2. 组成:白芍3钱,甘草1钱。22.3. 功效:诸腹痛。22.4. 来源:简明医彀卷五23. 圣愈汤23.1. 减:白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