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_第1页
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_第2页
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_第3页
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_第4页
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一、    区位及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武夷新区南部童游组团。距离武夷山机场约48公里,距离高铁武夷山东站(在建)约12公里,距离建阳城区约6公里,紧邻浦南高速公路建阳出入口。规划区东至峰福铁路,西至规划改线浦南高速公路,南至童游大道,北至林后大桥。规划总用地面积10.5平方公里。二、功能定位南林片区是武夷新区的核心区和重点建设片区,重点发展行政办公、居住综合、商业金融等现代服务功能。三、规划规模(1)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1054.61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895.88公顷,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81.44平方米。(2)

2、人口规模规划居住人口规模为11万人。  四、功能结构规划形成“一带、两轴、六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带:崇阳溪滨水景观带。崇阳溪滨水景观带是规划区南北向的滨水特色生态景观带,纵向串联了整个武夷新区,是武夷新区最主要的绿道,展现了武夷新区独特的山水风貌。两轴:即公共服务轴和滨水活力轴。公共活力轴纵向串联市民中心、市民广场和中央公园,沿线布置主要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充分展现武夷新区核心区现代化的城市风貌。滨水活力轴横向串联中央公园、“水之廊”、“城市阳台”等重要的公园和商业服务业设施,充分展示武夷新区核心区富有人气和活力的城市景象。六组团:北部居住区、行政办公综合区、医疗

3、教育综合区、北部商贸区、会展综合区和赤岸居住区。五、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城乡用地(规划总用地)1054.61公顷,其中建设用地900.75公顷,占城乡用地的85.41%,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和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均为城市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主要为规划浦南高速公路改线用地;非建设用地153.86公顷,占城乡用地的14.59%,包括水域和农林地,水域主要是指崇阳溪,其支流算入沿线绿地范围内,农林用地主要为规划区内保留的自然山体,可结合林相改造,提升为城市山地公园。表1 规划城乡用地统计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公顷)占城乡用地的比例(%)H建设用地900.7585.

4、41其中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895.8884.95区域交通设施用地4.870.46E非建设用地153.8614.59其中水域58.745.57农林用地95.129.02城乡用地1054.61100.00规划区内城市建设用地895.88公顷,占城乡用地的84.95%。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和综合用地。表2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用地代号用地性质面积(公顷)占建设用地()大类中类R居住用地178.6119.94R1一类居住用地7.21R2二类居住用地167.94R22服务设施用地3.46A公共管理与公

5、共服务用地135.4315.12A1行政办公用地13.94A2文化设施用地21.27A3教育科研用地63.50A4体育用地9.71A5医疗卫生用地24.94A6社会福利设施用地2.07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25.5914.02B1商业设施用地80.68B2商务设施用地40.22B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4.69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95.9221.87S1城市道路用地184.33S3交通枢纽用地3.84S4交通场站用地7.75U公用设施用地5.590.62U1供应设施用地3.58U2环境设施用地0.64U3安全设施用地1.37G绿地与广场用地186.4820.82G1公园绿地113.52G2防护

6、绿地66.78G3广场用地6.18综合用地68.267.62城市建设用地895.88100.00 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武夷新区南林核心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按“市级街道级基层社区级”三级进行配置。以规划城市道路或自然河流为界划分为溪仔边、丁墩、南林西、丁墩东、新村西、南林、新村、林后、底詹、江厝十个基层社区,原则上每个社区居住人口0.8-1.2万人。七、绿地系统规划结合水域、山体、道路等构筑绿地系统网络,以公共绿地为主核心,规划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规划绿地广场用地面积186.4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0.82%。绿地系统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一心、一带、两楔、多节点”的绿地系

7、统结构。“一心”是指市民广场与中央公园形成的城市绿心;“一带”是指沿崇阳溪形成的滨水绿化景观带;“两楔”是指市民中心北部保留的自然山体与规划控制绿地连成的生态绿楔、新村西社区保留的自然山体与中央公园、水之廊连成的生态绿楔;“多节点”是指多个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1)“点”: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大小不一的街头公园或街头小游园,形成公共交流的平台,并通过慢行网络与主题公园相连接。(2)“线”:保留自然山体,打通生态绿楔,形成带状生态绿脉;控制城市主干路和主要次干路两侧防护绿带和公园绿地,串联各个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形成布局均衡、结构完整的绿化网络。(3)“面”:着力打造市民广场中央公园城市绿心,使

8、其成为南林核心区的主要的绿色公共开敞空间。规划主要公园有2处城市公园(广场)、2处滨水带状公园和 10处社区公园。八、道路交通系统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195.92公顷(其中城市道路用地184.3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1.87%,规划区内道路总长为69.08公里。(1)道路网骨架规划区形成“四横四纵”的城市主、次干路网框架。“四横”由南至北依次为童游大道、南林大道、纬三路和纬一路;“四纵”由东至西依次为嘉禾北路、经九路、快速通道和经二路。规划主次干路的走向原则上不允许调整,道路的具体线型可局部微调。在满足区内交通需要的前提下,可对规划支路进行适当调整。(2)规划区道路

9、规划规划区路网基本呈方格网状。规划将现状浦南高速公路改为城市快速通道,现状浦南高速公路道路两侧各控制30米防护绿地,可作为道路拓宽空间,其道路断面形式待浦南高速公路明确改线方案后再进行确定。主干路规划控制红线宽度为40米,次干路为24-30米,支路12-18米。滨江西路红线控制宽度为28米,局部不对称断面适当放宽。滨江东路红线控制宽度为30.5米。(3)慢行系统规划规划构建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慢行通道,连接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开敞空间和主要交通换乘点。(1)慢行交通系统应较机动车交通系统拥有更大的通行优先权。通过加密路网、交通拥挤收费、提高停车收费标准、交通进出时间段管制等手段限制社会机

10、动车辆大量进出和穿越,营造良好的公交、步行、自行车行驶环境。伴随武夷新区南林核心区的发展,可在局部特别重要的地区,宜根据周边用地布局因地制宜的设置全日制或分时段步行街、步行区。(2)在主干道、滨水道路及以下级别的道路建设需考虑独立的步行空间。在主干道、滨水道路及以下级别的道路断面设计上提供独立的步行系统,并形成系统和网络,联系生活区、工作区及主要公园、绿地等。(3)沿崇阳溪和其支流沿岸,结合地形地貌、用地布局设置专用的休闲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在生活区、行政办公区设置通勤公共自行车道。九、城市景观格局形成“一带、两轴、三心、多廊多点”的整体景观格局,构筑“山依水、水融城”、“城在景中,景在城内”,

11、山水城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一带崇阳溪滨水景观带 ,是规划区南北向的滨水特色生态景观带,纵向串联了整个武夷新区,是武夷新区最主要的绿道,展现了武夷新区独特的山水风貌。两轴公共服务轴和滨水活力轴。公共活力轴纵向串联市民中心、市民广场和中央公园,展现武夷新区核心区现代化的城市风貌。滨水活力轴(水之廊)横向串联中央公园、“水之廊”、“水之门”等重要的公园和商业服务业设施,展示武夷新区核心富有人气和活力的城市景象。    “三心”片区主要景观中心,包括行政中心、“水之厅”及“水之门”滨水景观中心。多廊多点多条通山达水的景观通廊串联各景观节点,形成完整的景

12、观结构。十、建筑风格(1)控制原则规划区内建筑风格以融入传统元素的地方建筑风格为主。新城建筑富有时代感,同时能够体现武夷地方特色,延续历史文脉。(2)控制要求性质相同和相似的建筑保持建筑风格和色彩的统一;位置相邻的不同风格建筑之间注意过渡和延续,避免在整体形象上产生强烈反差。(3)建筑风格指引规划区建筑主要分为以下三种风格:新地方主义风格融合、概括地方建筑元素的现代建筑风格,具有强调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倾向。新现代主义风格具有现代主义建筑严谨的功能性和理性特点,但外观设计具有地域性的象征元素,注重外表有机性和场地特色。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外观设计尊重建筑内部结构和空间逻辑性,线条简洁,没有多余

13、装饰的建筑风格。十一、建筑色彩核心区公建部分建筑色彩采用主色调统一控制的方法,主色调的基色以白色为主,在此基础上再以暖色等中色作为辅助色,如:木构件的棕色;玻璃的反射光影成为自然活跃的元素,使立面雅致而丰富。居住性建筑色彩采用闽北民居主色调白、灰为基调。在此基础上点缀黑、棕红作为辅助色,如黛瓦、红瓦屋顶等。(1)控制原则 青山、碧水、蓝天”是武夷新区的自然主色调,“青砖、白墙、灰瓦”是武夷民居的主色调。综合自然和历史人文因素,规划区建筑色彩控制原则为清新、和谐,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富有地域建筑景观特色。      (2)控制分区根据不同性质及功能,划分为重点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重点控制区城市重点地段,包括行政中心区、商务区、崇阳溪滨水地带等。一般控制区重点控制区以外地段,包括居住片区、文教区、会展商贸区等。(3)控制手法以主色调、辅助色、点缀色三个方面来控制主色调:建筑外观立面中占主要比例的色彩,如建筑主体墙面色彩。辅助色:建筑外观立面中占次要比例的色彩,如屋顶、裙楼等部位的色彩。点缀色:建筑外观立面中仅占少量比例的立面色彩,如门窗框、线脚、立面装饰线的色彩。根据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