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一生中的九部交响曲.doc_第1页
贝多芬一生中的九部交响曲.doc_第2页
贝多芬一生中的九部交响曲.doc_第3页
贝多芬一生中的九部交响曲.doc_第4页
贝多芬一生中的九部交响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贝多芬一生中的九部交响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 9 首编号交响曲、 35 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 32 首带有编号)、 10 部小提琴奏鸣曲、 16 首弦乐四重奏、 1 部歌剧、 2 部弥撒、 1 部清唱剧与 3 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C 大调第一交响曲;D 大调第二交响曲;降 E 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降 B 大调第四交响曲c 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 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 大调

2、第七交响曲;F 大调第八交响曲d 小调第九交响曲 合唱(欢乐颂)一、继承先师传统第一交响曲顾名思义,第一交响曲是贝多芬伟大一生中的第一部交响曲体裁的作品,但事实上早在1788-1789 年间,也就是贝多芬20 岁不到的时候,他就曾经试图创作交响乐,但是没能获得成功。 第一交响曲真正问世已经是十年以后的 1800 年,贝多芬当时已经三十岁了。这是一部“充满了海顿和莫扎特一辈所特有的音调,在很多方面继承了海顿交响曲传统”的作品。二、摆脱死亡的阴影第二交响曲贝多芬在 1802 年 10 月左右回到了维也纳, 并马上创作了第二交响曲 。第二交响曲 是贝多芬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首赞歌。

3、对于这部作品的看法,不同的评论家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整部作品洋溢着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以及对生活的渴望。但也有人认为,第二交响曲 的前两个乐章 “光明与黑暗始终在进行着搏斗,黑暗似乎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直到第三、第四乐章才是真正的属于欢乐、胜利的旋律,他们称这部作品走了两个极端。但无论如何,在思想性上第二交响曲已经超越了第一交响曲 ,他更富有内涵和哲理。而在艺术性上,则依然稍稍带有莫扎特、 海顿时期的影子,但属于贝多芬自己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了。在经历了死亡的阴影后,作曲家对人生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所以在独创性方面也显得越加个性化和大胆。总之我觉得,第二交响曲虽无出名的乐章和

4、段落, 也没有很大名气, 但其将思想和旋律的冲突性融为一体,很能体现贝多芬坚韧的个性风范!三、属于英雄的时代强音第三“英雄”交响曲1803 年,距离上一部第二交响曲一年不到,贝多芬开始正式写作这部策划已久的交响曲。这年夏天, 作曲家来到维也纳郊外杜布林中的一个葡萄园, 在一间农舍中开始了创作。 宁静的田园几乎与世隔绝, 就在这样的封闭环境下, 一部大作悄然问世。 第三交响曲 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两部,最终长度是仅次于第九交响曲的超长作品, 而在艺术成就上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此时,发生了一个变故拿破仑背叛了革命。拿破仑推翻了法国封建王朝之后,并没有实行人们期盼已久的“共和”,而是重新恢复帝制,

5、自己当上了皇帝。更加丑陋的是, 在加冕典礼上他自己为自己戴上了皇冠。 这种背叛革命的行为,使得所有向往自由的革命志士痛心疾首。 而这个消息传到贝多芬这里的时候,作曲家已经完成了 第三交响曲的创作,并且特意命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 ,还恭恭敬敬地写了献给拿破仑的题词。 此刻,当得知拿破仑如此卑劣的行径之后,简直无法表述自己当时愤怒的心情,贝多芬冲动的撕下了写有题词的交响曲总谱首页,大骂拿破仑是“凡夫俗子、野性暴君”。经过了这次打击,贝多芬对拿破仑的好感似乎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据说为此还病了一场, 所以也就耽误了第三交响曲的发表。一直到1804 年4 月才在维也纳第一次上演, 1806年总谱出版

6、发行, 而这部曾经是为拿破仑“夺身定做” 的交响曲标题也被改为了“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后来有人分析说,虽然拿破仑不再是贝多芬心中的“神”,但是在某些方面贝多芬依然尊重他。贝多芬曾经说过, 英雄交响曲是他最钟爱的作品之一,不难看出这部交响曲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事实上, 最初公演的时候, 它并没有受到听众乃至当时同仁们的广泛认可。为什么呢?因为英雄的与众不同!正是在这部大作中, 贝多芬完全发挥出了属于他独特个性的非凡艺术气息,无论在乐章的编排上还是在旋律的构造上,他都完全突破了以往莫扎特、海顿所开创的传统模式, 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而这种艺术构思的来源,可以说恰恰来自作品主题

7、所蕴含的“自由、革命”精神!真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 作品将法国大革命这场人类历史上永载史册的大众运动,以及其中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用交响曲这一艺术手段进行了记载、加工乃至升华,所以不得不承认第三“英雄”交响曲注定将是名垂青史的!也正因为这部作品, 贝多芬的交响曲风格开始趋于成熟,也走入属于他自己的轨道, 一部又一部更加精彩的作品在作曲家的心中孕育、产生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英雄!一个里程碑!四、青春的礼赞、生命的高歌第四交响曲如果说,第一交响曲体现了贝多芬无与伦比的天分、对前辈传统的良好继承;第二交响曲 表现出作曲家内心不屈不挠的个人奋斗历程;英雄交响曲 将贝多芬崇尚自由、信仰革命的

8、高尚精神洋溢的淋漓尽致,那么第四交响曲则是一曲大师对生命、对生活予以充分肯定、赞美的颂歌。为什么深受病痛折磨, 同时又对现实社会异常不满的贝多芬,突然会写出这样一部充满明朗色彩的作品?答案只有一个当时的贝多芬正在恋爱!第四交响曲正是处于恋爱时节中的贝多芬才华横溢的体现,而其主题就正是赞美生命和爱情。时间定格在1806 年,当时贝多芬的恋人是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 那应该是贝多芬感到最幸福的光阴。特雷泽曾与贝多芬订婚,而且感情维系了 4 年左右, 可以说是贝多芬一生中最稳定的一段感情生活。 所以他的创作热情特别高, 才思敏捷。 贝多芬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在这时候写成的。此后的第四钢琴协奏曲也

9、是迅速的落笔,迅速的完成,而被誉为“塑造贝多芬情人形象”的一部作品。我个人非常喜欢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漫长、忧郁,甚至有些阴暗的引子部分长达两分钟。 但突然, 这令人感觉迷惘的旋律, 在两个激烈的和弦中被冲破!然后激烈、澎湃、热烈的音符被彻底解放出来。有人因此评价,这个乐章是贝多芬所有交响曲中最 “热闹” 的一章!其实在这热烈背后,隐藏了作曲家对于美好生活的赞美、 美好爱情的歌颂。 其后的三个乐章无论是慢版、快板,都体现出两个字“欢快” 。再者,这部作品是用“降 B 大调”写成的,德国人将“降 B 大调”比拟为“最和谐的音调” ,足可见这部作品的总体风格。 在贝多芬的前三部交响曲中, 我们听

10、到更多的是斗争性、革命性、处处洋溢着奋进向上的作风。但在第四交响曲中,这些激昂的主题被一扫而空,贝多芬在旋律中享受着自己美满的爱情生活,而美好的爱情也赋予了这部充满情趣的作品更多浪漫、 温馨、愉悦的赞美。 贝多芬在这时候仿佛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 第四交响曲无愧于“青春赞歌”的美誉。五、冲破命运的枷锁第五“命运”交响曲在很多人心目中, 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 。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 贝多芬的伟大, 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 第五“命运”交响曲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自身妥

11、协的精神! 命运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最早是从1803 年开始有意写作这部作品的。他没有被不公平的命运所击退, 他战胜了自己。 尔后,重新回到维也纳继续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中,贝多芬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他感觉自己不能屈服于命运,而应该勇于发起挑战!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 真的,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当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敲门!是啊,开门见山, 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遗。或许这四个音符给所有人的影响真的太深刻了, 所

12、以音乐一开场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感觉!我想,这正是贝多芬音乐才华与他个人精神最充分结合的表现!接下去, 我们好似看到了一幅激烈战斗的场面,每一个音符, 每一段旋律似乎都在舞刀弄剑、奋勇拚杀!你可以把主角想象成贝多芬乃至任何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或革命斗争史实。但我觉得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听众而言,主角应该是你自己!那么敌人是谁, 很明了命运! 因为我想, 每个人都有面对命运考验的时候。主题在重复着, 恐怖的声音依然在回荡, 似乎斗争者并没有征服这个强大的“命运对手” !我想很多听众在这里会感到一丝精神上的疲乏。正在这时, 第二乐章舒缓的旋律传来了, 似乎是一位母亲伸出了双手来抚慰刚刚经历了一

13、场恶战的儿子, 也好像是几名携手斗争的勇士在大战之后对敌人、对未来进行交流、思索。虽然音乐是平缓的,但是内在含有一种催人奋进的默默力量, 好像在不断的鼓动战士继续前进。 在经历了第一乐章激烈的挣扎之后, 听众们在这里得到了片刻的休息, 好似是一剂疗伤药。 第三乐章是快板谐谑曲,但是却听不到任何“幽默、谐谑的成分”。在这里战士重新拿起了武器,回到了阴云笼罩的战场,音乐的气氛也突然从平和转为阴暗。好像战士脚踏着牺牲者们的血迹在一步一步朝命运之神逼近,不断积累着力量和勇气。第四乐章的大幕即将徐徐拉开!在此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命运交响曲的第三、第四乐章是连续演奏的,从第三乐章最后一部分那平静、忧郁的缓

14、慢突然跳跃到第四乐章一开始那突如其来、 如同山洪暴发一般的合奏。 其实这个手法来自于 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从引子转到正题的那一部分。正是由于成功写下了第四的首乐章,才给命运的终曲乐章带来了灵感。我想任何一个听众面对着如此汹涌而来的凯旋之声, 心中应该无不感觉激荡黑暗被打破了、命运被征服了、 阳光重新照耀大地! 战士在庆祝自己的胜利、 人群在欢唱胜利的颂歌! 听众也可以送一口气, 甚至为作品的伟大而感到一丝快慰和激动。我想这正是为什么几百年来,有许多人可以从命运交响曲中获取力量、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压力、人生挑战的重要原因!六、回到大自然第六“田园”交响曲如果第四交响曲 中表现出来的青春气息, 依然

15、带有一份年轻的冲动和炙热,那么从第六交响曲开始,作曲家向我们更多的展示出一种音乐上的返璞归真和自然韵律。 从作品号上可以看出, 编号 68 的第六交响曲是紧接着命运之后立刻创作出来的。 而贝多芬亲自为这部作品加上了 “田园” 这个表达作品主旨的副标题。 在经历了与命运之神的搏斗之后, 作曲家显然想通过这部作品来让自己获得轻松, 从充满斗争的战场回到安定祥和的大自然。非常喜欢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第一次听, 就被它深深吸引! 第二乐章是慢板,标题为“溪畔小景” 。贝多芬曾经说过,这个乐章是在户外创作完成的,地点是在一个被称作“维森山谷”中的一棵大树下面。贝多芬就是在这里体味着大自然的气息, 即

16、使他的听力已经非常微弱, 但依然感受到了很多自然声响。 所以在柔和而温馨的第二乐章, 您可以听到通过各种各样乐器模拟出来的风声、鸟鸣声、波涛声。如此的简约,却又如此的打动人心。第三乐章开始到曲目结束是连续演奏的。贝多芬首先打破了交响曲一贯以来“四大乐章”的典型格局,使田园具有了五个乐章,随后他又让后三个乐章连续不断的演奏,可见贝多芬是多么的勇于创新,也可见第六交响曲与其他作品的与众不同点。第三乐章的主题是“乡民欢乐的聚会”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舞曲节奏的跳跃, 人们欢乐而无忧无虑的狂欢。 可以说, 通过前两个乐章的铺垫, 贝多芬把在田园的惬意感受, 全部积累了起来, 放在这第三乐章来进行描述。

17、突然旋律转向阴暗,似乎天空云层密布、阳光被遮挡,紧接着两声巨大的轰鸣由定音鼓发出第四乐章 “暴风雨” 接踵而至, 发出咆哮! 紧接着的旋律如同夏天的雷阵雨一般, 倾泄而下, 在经过了最磅礴的雨势之后,慢慢趋于舒缓。这时候,应景的第五乐章“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兴奋的心情” 开始奏响了。 一切恢复了平静, 雨过天晴、 似乎还有一轮彩虹,人们迅速从从第四乐章的惊恐、 躲闪中缓过神来。 优美而抒情的旋律重新把人们带回田园生活的美好, 旋律中蕴含着泥土的芳香, 全曲在无比柔和中悄悄的结束了,甚至让人感觉无声无息 七、疯狂的交响舞蹈第七交响曲1809 年 5 月,曾经被作曲家所崇拜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命令法军进攻

18、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炮声隆隆, 战局紧张。 贝多芬早年的先师海顿也在此时去世了 .。经历了几年的甜蜜以后,恋人们逐渐远离了他,使贝多芬重新陷入孤独和寂寞当中,可以说这是贝多芬失去创作灵感以及动力的一个较大原因。其次, 来自于耳朵疾病对他的折磨, 其实当时的病情已经发展到几乎让贝多芬完全丧失听力的程度。 同时维也纳的经济萧条依然继续着, 生活条件日渐艰苦, 贝多芬不得不为衣食住行而拖累。 不少知心好友也在这段时间相继离开了贝多芬, 或是因为去世, 或是去往其他地方发展,这让作曲家的生活越加苦闷。 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贝多芬在1810 到 1812 年,只写出了几部并不成功的作品,数量寥寥无几。不

19、过从 1812 年开始,这头“音乐雄狮”开始复苏了!而复苏的标志则正是他的第七部交响曲!虽然这时候的贝多芬依然生活的不怎么愉快,但是这部第七交响曲 却拥有非常独特的舞蹈风格,可见作曲家已经可以做到抛弃凡尘俗念对他思想的折磨和困扰,只要一沉浸在音乐创作中,他就可以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威力!贝多芬是特立独行的, 他也不想让自己作品风格有所重复,尤其是对于交响曲这个表现形式。在第七之前的四部交响曲可谓部部经典、成功英雄的讴歌、青春的赞颂、命运的斗争、田园的纯朴。这时候贝多芬想到了用快乐、 疯狂的舞蹈性的节奏来作为新作的创作主题。第一乐章, 似乎是一切快乐的源泉,优雅而欢快,充满一丝明亮。第二乐章是忧郁的

20、小快板,带有葬礼进行曲的风格,虽然旋律并不快速,但是依然不乏舞蹈的节奏感。第三乐章, 一上来就表现出愉快的感觉,会让人不由得跟随他手舞足蹈,跳跃的热情一轮高于一轮!然后第四乐章上来了,舞蹈开始趋于疯狂, 似乎有酒后起舞的味道, 高潮迭起, 让人感觉呼吸都会跟随急促起来!贝多芬用最迅捷、最激昂的手法,写出了这个十分出名的快板,似乎是天下无双的!八、快乐应该属于音乐第八交响曲似乎第七交响曲 重新带给了贝多芬自信和灵感,继 5 月份创作出了第七交响曲之后, 1812 年的 10 月,作曲家又完成了第八交响曲的创作。贝多芬采用了明快的F 大调,而在他其他交响作品中同样采用F 大调的还有第六“田园”交响

21、曲,可见其风格也应该是清丽、自然、快乐的。在篇幅上, 第八交响曲是九部作品中比较短小精悍的,似乎很不起眼,但是却也含有十分独到的特点。第一乐章一上来就容易让人联想到田园,虽然旋律有很明显的不同,但是表现出来的意境是如此的近似明亮、轻盈而带有朝气蓬勃的向上精神。第二乐章是整部作品最富有代表性的一章,虽然它短小的可以称得上是贝多芬所有交响曲乐章中篇幅最小的乐章之一 (第二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同样短小),但是和它的篇幅特点所一致,这个乐章轻盈而欢快,并且带有十分明显的复古色彩。 第三乐章依然是精悍的, 小步舞曲风格, 带有鲜明的宫廷气质。有人说在这个乐章中,贝多芬故意写出了几段“走板”片断,用中国传统的

22、语言来表达就是“卖几个破绽” ,为的是把小步舞曲这种音乐形式通俗化,大众化。因为那几段“走板”听上去的效果好像就是乡村乐手因为技巧不熟练而弹奏失误所引发的, 十分有趣吧。 终曲乐章在逐渐加强的主旋律中向听众奔涌而来, 这是一个急速的快板。 这里把第八交响曲 倡导的“快乐主义”发扬到了极致,这里没有英雄中的豪迈音符、也没有命运中的磅礴气势,这里拥有的只是蕴含着属于平凡的快乐感情。九、经久不衰的欢乐颂歌第九“合唱”交响曲1814 年到 1818 年这段日子内,贝多芬几乎没有惊世的音乐问世,只有少数几部作品诞生,且其中后来比较出名的只有一部钢琴奏鸣曲。1818 年开始,贝多芬开始从沉默中醒来,一部又

23、一部重量级作品被不断谱写出来!庄严弥撒 、 C 大调三十三首钢琴变奏曲 以及作曲家的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第 30、31 和 32 号)是贝多芬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其中的庄严弥撒更是前后花了 4、 5 年时间创作才得以完成。而且这部作品诞生的时候,距离贝多芬去世只有三年光阴。似乎作曲家已经提前预知了死神的来临,因此写下了这部具有神圣意义的宗教音乐作品。但是贝多芬显然不想用这种方式来了结自己的艺术生涯, 在他心中还有更加重要的理想没有完成, 那正是至今传唱不衰的欢乐颂 !第九交响曲一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 小调, 2/4 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

24、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 而后逐渐加强, 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 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 作曲家一上来就用一种严肃、 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 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勇士们不断冲击关口,前赴后继企盼胜利的景象。紧接着的第二乐章, 按照传统通常应该是慢版, 但是贝多芬打破了这一惯例,居然用了极活泼的快板, d 小调, 3/4 拍,而且是庞大的诙谐曲式。整个第二乐章主题明朗振奋, 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 似乎让人们一下子在阴云密布的战场上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同时主旋律中带有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特征,和谐而具有舞蹈性。但是仔细品味,大家不难发现,到了乐章最后,旋律重新开始急促起来,隐约透露出非常不安的气氛。第三乐章倒是慢板乐章了,如歌的柔板,降B 大调, 4/4 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 可见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作了创新。这个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安详了许多,旋律虽然平缓,但是不失柔美。法国着名作曲家、乐评家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第三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