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_第1页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_第2页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作者: 学号: 专业: 实习时间: 2011-7-10实习路线: 九乡实习内容: 一、九乡实习的内容1、观察沉积岩岩性特征(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构造、球状风化构造)沉积岩的岩性特征。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吓,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所形成的松散沉积层,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其组成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列关系。沉积岩最主要的是层理构造,另外还包括波痕、结核和缝合线。由于季节性气候的变化,沉积环境的改变,使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称为层理构造

2、。2、学会运用地质学理论知识进行野外观测,掌握野外勘察技术路线、方法和技术;同时学会使用地质勘察工具(罗盘、钉锤、放大镜、皮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加强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观测沉积岩地层产状、节理产状。4、观察、了解岩溶地貌的形成与发展。二、九乡九乡溶洞:发育于6亿年前的震旦纪,拥有上百座大小溶洞,为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溶洞景观最奇特的洞穴群落体系,被专家们誉为“溶洞博物馆”。有被称为“史前奇观”的古海洋微生物化石-叠层石,倒石牙,生物喀斯特(亦称生物造礁奇景),边石湖群、地下广场大厅、暗峡谷、鱼背石、卷曲石、涡穴等多种水文地质奇观及立体层型洞体和多层洞穴景观等典型剖面和景点。有的

3、是国内罕见的绝景,有的是世界地质学教科书上从未有进的实例,因而备受国内外名家的赞誉。一:荫翠峡清幽迷人。峡长600米,可划船游览,两岸古崖苍苍,浓荫摇弋,一泓碧水,清幽迷人,如诗入画的景观致使人流连忘返。许多诗人作家在荫翠峡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诗篇,荫翠峡又名情人谷。二、惊魂峡惊心动魄。峡长700米,是目前国内所发现的最为壮观的地下大峡谷,两岸刀劈斧削一般,峡底到洞顶将近百米 ,峡中最窄处仅只三、四米宽,游人走过无不感到惊心动魄 。三、雄狮厅地下广场。雄狮大厅总面积15000平方米,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广场大厅,可容上万人在这里联欢,更为神奇的是,整个大厅顶部有一个完整的板块

4、构成,板块上嵌有几个窝形的漩涡,整个顶部板块可谓天衣无缝。四、神女宫玲珑剔透。为典型的喀斯特地下风光代表,其中的钟乳石玲珑剔透,或依或偎,或坐或卧,宛如一群仙女在此轻歌曼舞,云集宫中,作争奇斗艳,给人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五、雌雄飞瀑惊天动地。为地下双飞瀑,两条瀑布由三十多米高的悬崖上匐然而下,潭深10余米,飞瀑直下,震耳欲聋,瀑布最大流量每秒320立方米。那雄浑壮丽的气势惊天动地,犹如两位浪漫的情侣难舍难分,为国内洞穴中仅有的一大奇观。六、神田天造奇观。神田是大型边石湖群,面积100多平方米,深达10余米,错落有致,景观奇伟壮丽,为世界上罕见的一大奇观,被国际洞穴专家誉为世界之最。七、林荫寨浓

5、郁风情。在深达100米的地下世界中,蕴藏着独特的彝家风情的景观,密枝林 ,土司城堡等,反映了古彝先民们淳厚的民族风情特征。八、蝙蝠洞地下倒石林。蝙蝠洞的特点是钟乳石倒悬垂挂,如同石林倒长一般,这些钟乳石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石林倾斜幅度大,不规则,细究起来,是因为空气流向不同而造成的,于是在九乡又添了一个风吹石弯的神奇景致。三、岩溶地貌的形成条件,岩溶地貌地表及地下类型岩溶的概念: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地表及地下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以化学熔融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为辅的溶蚀作用、侵蚀-熔融作用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堆积作用的总称。在岩溶作用下所产生的地表形态和沉积物,称为岩溶地貌和岩

6、溶堆积物。在岩溶作用地区所产生的特殊地质、地貌和水文特征,概称为岩溶现象。岩溶也称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形成条件:一、可溶性岩石:可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硫酸盐岩> 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 ,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二、岩石透水性: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

7、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三、岩石透水性: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流水作用:1. 流水的溶蚀作用: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

8、。2. 流水的流动作用:流动的水溶蚀性更强烈一些,这是为什么?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巩固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这样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深入。四、气候影响:比如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岩溶形态类型:地表:溶沟、石芽、峰丛、峰林、孤峰、干谷、盲谷、溶蚀洼地、溶蚀平原、岩溶湖。地下:垂直溶蚀形态溶蚀漏斗、落水洞及竖井。 水平溶蚀形态溶洞、暗河、地下湖、溶隙、溶孔。 堆积物形态石柱、石钟乳、石笋、残积红土。四、岩

9、溶地貌的影响1、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防治:由于地表岩溶深度不一致,基岩岩面起伏,导致上覆土厚度不均匀,使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在工程上,对不均匀沉降的处理,当土层较浅时,可挖掉大部分土层,然后打掉一定厚度的石芽,在辅以褥垫材料,也可采用换填法或灌浆法加固土层。当土层较厚时,可设桩基,使基底荷载传至岩基上。也可以挖掉部分溶沟中较厚土层,将基底做成阶梯状,使相邻点可压缩层厚度相对一致或呈渐变状态。2、地基稳定性与坍塌问题及其防治在岩溶地区,由于地表覆盖层下有石芽溶沟,岩体内部有暗河、溶洞,建筑物的地基通常是很不均匀的。上覆土层还常因下部岩溶水的潜蚀作用而坍塌,形成土洞。对于溶洞或土洞分布密度很密、且溶洞或土洞的发育处在地下水交替最积极的循环带内,洞径较大、顶板薄、并且裂隙发育,此地不宜选择为建筑场地和基地。在有溶洞或土洞的场地,特别是土洞大片分布,如果进行地下水的抽取,由于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使保持多年的水位均衡遭到急剧破坏,大大地减弱了地下水对土层的浮托力。3、渗漏和突水问题的防治在岩溶发育地区修筑水坝时,库水常沿溶蚀裂隙、岩溶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