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3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3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3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3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3例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评价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术前误诊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手术病理证实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临床检查、术前诊断、手术所见等,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术前确诊16例,确诊率为69.5%;误诊7例,误诊率为30.6%。分别误诊为十二指肠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输卵管妊娠破裂、卵巢黄体破裂、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等。为月经后1周左右突发下腹疼痛,伴腹膜刺激症状,后穹窿穿刺回抽出咖啡色液体,无闭经、阴道不规则流血及休克,血、尿HCG阴性。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发病呈上升趋势,误诊率高,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定期随访预防

2、复发。 【关键词】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急腹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是妇科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率随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的增加而上升1,巧克力囊肿破裂也日益多见。因其起病急,易误诊,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后果严重,应予重视。现对本院1992年9月2004年12月收治的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所致急腹症23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2年9月2004年12月本院共收治巧克力囊肿破裂患者23例,其中4例由外科手术时转入本科,年龄2438岁,平均34.2岁;均已婚,未育1例,足月经阴道分娩19例,剖宫产3例;有人工流产史6例,放置宫内节育器5例

3、;月经正常18例。4例于外科手术时转入本科。 1.2 临床表现 除外科转来4例,19例中突发性下腹疼痛18例,并伴恶心、呕吐,进行性加剧,其中15例自下腹一侧逐渐发展至全腹,1例腹痛自上腹部开始。13例有明显肛门坠胀感,2例伴腹泻。19例血压均正常。10例体温37.538.2,1例体温39.3,19例有不同程度腹膜刺激征阳性反应。8例移动性浊音阳性。11例经期发病,8例经期前后1周内发病。 1.3 临床检查 除外科转来4例外,19例术前行妇科检查,16例有宫颈举痛,7例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部位有触痛结节。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正常,19例白细胞(1020)×109/L。血清CA 12

4、5均升高,平均6.2g/L。B超提示有不等量的腹腔积液,17例行后穹窿穿刺,13例阳性,阳性率76.5%,腹穿4例均阳性。16例B超提示有附件区囊肿或团块影。 1.4 术前诊断 术前诊断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16例(69.5%);误诊7例(30.6%)。其中2例分别误诊为“十二指肠穿孔”及“阑尾炎”;误诊为急性化脓性腹膜炎2例;误诊为输卵管妊娠破裂、卵巢黄体破裂、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各1例。 1.5 手术所见 术中见盆腔内黏稠的巧克力样液体100ml 6例,100500ml 11例,1000ml 4例,1000ml 2例,其中1例达2800ml积液,呈淡咖啡色,盆腔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黏连。 2 讨

5、论 2.1 病理特点 巧克力囊肿的病理特点是异位的子宫内膜受雌激素的影响,发生反复周期性出血从而导致病灶周围组织纤维化,最后形成结节或包块。切开包块及结节可见陈旧性出血及瘢痕,镜检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中,卵巢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位置。如病变仅限于卵巢表层,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囊肿,囊肿可以是单侧,或双侧,最大直径可10cm,在囊肿内含有褐色糊状液体,故也称卵巢巧克力囊肿。较大的巧克力囊肿被认为来源于卵泡或黄体囊肿的间变,也可能是卵巢表面异位内膜向下生长的结果。囊肿表面常有出血或破损,以致整个囊肿与邻近脏器发生黏连,并固定于阔韧带后叶,或嵌入子宫直肠陷凹内。此外子宫直肠陷凹

6、内部腹膜及子宫骶韧带亦是常发生的部位,病变部位呈紫褐色出血点或小结节。镜下则可见到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组织。由于子宫内膜周期性增生、剥脱、出血,因此,在异位处仍每月反复出血,越积越多,相互黏连,结为一硬块,形成“子宫内膜瘤”。 2.2 诊断 本病术前诊断较困难,主要依靠临床医生对这类新型急腹症的认识并结合B超、腹腔镜等辅助手段,来提高确诊率,但仍有近50%的病例被误诊。本文术前确诊率为69.5%。要提高对本病的确诊率,首先应了解本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特征。由于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囊壁一般质脆且缺乏弹性,异位的内膜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发生出血,导致囊腔内贮血量增多,囊内压增高,发生破裂。若破口较大,大

7、量的囊内容物流入腹腔,引起严重的腹膜刺激症状,导致化学性腹膜炎的发生,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本文23例均于经期或经后1周内发生囊肿破裂,其临床特征为:(1)既往有原发或继发痛经史,原发或继发不孕史,或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史;(2)育龄妇女在经期或近经期突发性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或肛门坠胀感,有腹膜刺激症状;(3)无闭经史、无不规则阴道流血、休克;(4)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后位,活动受限,后壁不平,附件区触及活动性差的包块,并具有触痛,在子宫骶韧带及子宫直肠陷凹处触及痛性结节;(5)后穹隆穿刺抽出较黏稠咖啡色液体是诊断的可靠依据;(6)可伴体温升高,一般38;(7)血、尿HCG阴性;(8)B超、CT、M

8、RI可发现盆腔积液,或发现位于宫旁、卵巢、子宫直肠陷凹、直肠阴道隔及乙状结肠等处有异位灶。 2.3 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以急腹症就诊,常易与急性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输卵管妊娠破裂、黄体破裂、出血性输卵管炎相混淆,应予鉴别。本文1例误诊为十二指肠穿孔。因临床表现不典型,突发腹痛从上腹开始发展至全腹,另1例外伤后突发剧烈腹痛。若卵巢巧克力囊肿破口小,内容物流出少或粘稠者,后穹隆穿刺也可为阴性。本文行后穹隆穿刺有2例阴性占(13.3%),术中仅见盆腔脏器及肠管表面有咖啡色黏稠液体。另外巧克力囊肿破裂声像图改变缺乏特异性,常与一些盆腔疾病的超声征象有重叠。因此,在患者高度怀疑本病时,不能因后穹窿穿刺阴性或单一因素轻易排除,应进一步检查,综合分析提高确诊率。 2.4 处理 除个别病例症状较轻、囊肿很小或病情自动缓解外,均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以避免或减少异位内膜继发种植和因囊液刺激引起腹腔黏连2。手术原则与一般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同,术中彻底冲洗流入腹腔内的巧克力样液;尽可能清除腹腔内的一切异位内膜病灶,对年龄较大已有子女者,为避免急发,以切除子宫为宜;对年轻未生育患者,应尽力分离黏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