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_第1页
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_第2页
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_第3页
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_第4页
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5章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 5.1 土壤培肥 5.1.1 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 (1) 良好的土体构造 土体构造是指土壤在1m深度内上下土层的垂直结构,它包括土层厚度、质地和层次组合。 (2)适量协调的土壤养分 (3)良好的物理性质 5.1.2 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 (1)增施有机肥料,培育土壤肥力 (2)发展旱作农业,建设灌溉农业 (3)合理轮作倒茬,用地养地结合 (4)合理耕作改土,加速土壤熟化 (5)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资源 5.2 土壤污染与治理 土壤污染是指当加入土壤中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或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量超过土壤基准量,而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即称为土壤污染。 当从外界

2、环境进入土壤中的各种污染物质,被土壤胶体所吸收,使其毒性降低,或土壤微生物和小动物对污染物质的分解,使有毒变为无毒, 这个过程叫做土壤净化。 5.2.1 土壤背景值 土壤背景值是指未受人类污染影响的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 (1)土壤背景值的表示方法 (2)异常值的判断http:/ 5.2.2 土壤污染源 (1)污水灌溉 (2) 施肥 (3)施用农药 (4)工业废气 (5)工业废渣 5.2.3 土壤污染的防治 (1)加强对土壤污染的调查和监测 (2)彻底消除污染源 (3)增施有机肥料及其它肥料 (4)铲除表土或换土 (5)生物措施 (6)采用人工防治措施 5.3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

3、土壤生态系统是土壤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http:/土壤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 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食和 被取食的食物营养关系依次联接成一定的序列,这 种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基本单元。 由多个食物链组合在一起构成食物网。 5.3.1 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特征 (1)农田生态系统受人类的控制 (2)农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高 (3)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简单 (4)农田生态系统食物链短缺 (5)农田生态系统是开放性系统 (6)农田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7)农田生态系统同时受到自然与社

4、 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约 土壤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 (1)土壤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分配与消耗 (2)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http:/ 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氮素循环 农业生态系统中氮循环过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如图5-4 的模式。(2)磷循环 (3)钾循环 (4)农田土壤的养分循环 系统中养分暂时固定或贮存的场所称为养分库。养分库可分土壤库、植物库和物质库三部分。 (5) 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水循环 (6)土壤水量平衡 土壤水量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的土壤生态系统中水分的收支状况。 土壤贮水量变化 = 收入水量 - 支出水量 = (降水量子+ 灌溉水量

5、子+ 地下水补给量)- (蒸发量 + 蒸腾量 + 径流量 + 渗漏量) 5.3.2 农田生态类型及建立 农田生态类型根据主体生物的不同可分为:农业型、农林型、农牧型、农渔型、综合型、能源型等。 根据生物地理和自然地理状况不同可划分为:山地生态农业、丘陵生态农业、平原生态农业、水网生态农业、城郊生态农业等。 根据能量物质转化的特点可分为五类: (1) 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利用 (2)物质转化与再生 (3)水陆物质能量交换 (4)农业与工业结合的物质转化利用 (5) 多功能系统的完全代谢过程 根据生态设计和生态工程性质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将生态农业分为四种类型: (1)补缺利用型 (2)多层利用型

6、 (3)综合利用型 (4)净化利用型 根据产品生产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第一生产型 (2)多级生产型 (3)综合利用型 5.4 土壤资源评价 土壤资源是具有农、林、牧业生产力的各种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不可代替的自然资源。 5.4.1 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是地球表面由空气、土壤、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人类过去和当前活动结果所组成的经济综合体。 土地评价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亦即对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大小的鉴定。 土壤评价是依据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等各种因素的差别进行的土壤等级的评定。 5.4.1 .1 土地质量评价 (1)土地的适宜性 (2)土地的限制

7、性 (3)土地利用现状 (4)土地生产水平及潜力 土地生产水平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土地生产能力的大小; 土地生产潜力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达到的生产水平,即在克服了某些限制因素后,土地生产力可能达到的程度。 5.4.1 .2 土地评价的内容 (1)土地评价因素和指标 ( 2)土地质量的评级 一级地、二级地、三级地、四级地、五级地、六级地、七级地、八级地。http:/ (3)土地评价图的编制 5.4.2 土壤资源评价 土壤资源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1)土壤属性是土壤资源评价的基础 (2)土壤的利用方向和适宜性是土壤资源评价的中心 (3)土壤生产力是土壤资源评价的标准 土壤资源评价方法(自学) 5.4.3 土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土壤资源有五个特点: (1)土壤资源极其丰富 (2)山区土壤资源占的比重大 (3)土壤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4)人均耕地面积小,宜农荒地土壤资源不多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