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闭环调速系统ASR和ACR_第1页
双闭环调速系统ASR和ACR_第2页
双闭环调速系统ASR和ACR_第3页
双闭环调速系统ASR和ACR_第4页
双闭环调速系统ASR和ACR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名称: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设计题目: 双闭环调速系统 ASR和 ACR 结构及参数设计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双闭环调速系统 ASR和 ACR结构及参数设计 (5) 一设计目的: 掌握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转速调节器和电流 调节器,加深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理解。 二设计内容: 有一个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 装置供电,已知电动机数据如下: 550kW,750V,780A,375r/min, Ce=min /r,允许电流过载倍数,主回路总电阻 R= ,Ks =75,TL=

2、,Tm=, 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 Toi=, 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 Ton=, ASR最大最 大给定值和输出限幅值为 12V, ACR最大输出限幅值为 12V。 设计要求:稳态无静差,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i 5 %,电机 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 n 1 0%,ASR按典型型系统 设计,并取.。 三时间安排: 查阅相关资料; 按要求设计相关内容,完成设计文本 考核答辩 四参考书目: 1.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第 3 版)陈伯时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电力电子技术(第 4版) 王兆安黄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 自动控制理论刘丁主编机械工业出版 社 4. 电机及拖动基础(第 3版

3、) 顾绳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 绪论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 2 二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3 电流环结构框图的化简 3 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4 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5 校验 6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7 三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8 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 8 转速环结构的化简和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9 转速调节器的参数的计算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校验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校核转速超调量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转速调节器退饱和时转速超调量的计算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总结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绪论 在单闭环

4、直流调速系统中,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是专门用来控制电流的, 但 它只能在超过临界电流值 Idcr 以后,靠强烈的负反馈作用限制电流的冲击 , 并不能很理想地控制电流的动态波形。而采用转速负反馈和 PI 调节器的单闭环 直流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 但是,如果对系统 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例如:要求快速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小等等,单闭 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 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 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 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 二者之间实行嵌套 (或称串级)联接如下图所示。 图中,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

5、的输 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 UPE。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 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 调速系统。 TA Ui ASR iU*+ - ACR Uc UPE Ud Id Un TG 图 1-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结构图 ASR转速调节器 ACR电流调节器 TG测速发电机 TA电流互感器UPE电力电子变换器 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 应用工程设计方法来设计转速、 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两个调节器。 按照设 计多环控制系统先内环后外环的一般原则, 从内环开始, 逐步向外扩展。 在双闭 环系统中, 应该首先设计电流调节器,

6、 然后把整个电流环看作是转速系统中的一 个环节,再设计转速调节器。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实际动态结构图绘于图 1-2,它与前述的图 1-1 不同之处 在于增加了滤波环节,包括电流滤波、转速滤波和两个给定信号的滤波环节。 电流内环 U*n ASR 1 T0ns+1 ACR U i 1 T0is+1 Tss+1 Uc Ks 1/R Tl s+1 Ud0 R Tm -IdL s 1 C Un U*i Id Ee T0ns+1 T0is+1 图 1-2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T0i 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 T0n 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电流环结构图的简化 1)忽略反电动势的动态影响 在

7、按动态性能设计电流环时,可以暂不考虑反电动势变化的动态影响,即E 0。这时,电流环如下图所示。 1 + ACR Uc (s) Ks Ud0(s) 1/R T0is+1 - Tss+1 Tl s+1 U*i(s) Ui (s) Id (s) 图2-1a 电流环的动态结构图及其化简 2)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 如果把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两个环节都等效地移到环内,同时把给定信号改成 U*i(s) / ,则 电流环便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图 2-1b)。 U*i(s) Uc (s) T0is+1 ACR Ks /R Id (s) (Tss+1)(Tl s+1) 图 2-1b 3)小惯性环节近似处理 最后,

8、由于 Ts 和 T0i 一般都比 Tl 小得多,可以当作小惯性群而近似地看作是一个 惯性环节,其时间常数为 2-1) T i = Ts + Toi ci 简化的近似条件为 TsToi 电流环结构图最终简化成图 2-1c。 图 2-1c 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从稳态要求上看,希望电流无静差,以得到理想的堵转特性,由图 2-23c 可 以看出,采用 I 型系统就够了。从动态要求上看,实际系统不允许电枢电流在 突加控制作用时有太大的超调, 以保证电流在动态过程中不超过允许值, 而对电 网电压波动的及时抗扰作用只是次要的因素,为此,电流环应以跟随性能为主, 应选用典型 I 型系统。 1)电流调节器选择

9、 WACR(s) Ki( is 1) 2-2) 图 2-1c 表明,电流环的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要校正成典型 I 型系统, 显然应采用 PI 型的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 is 为了让调节器零点与控制对象的大时间常数极点对消,选择 则电流环的动态结构图便成为图 Tl 2-3) 2-24a 所示的典型形式,其中 iR 式中 Ki 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校正后电流环的结构和特性 (2-4) i 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 a) 动态结构图 : U i (s) KI Id (s) s(T is 1) 图2-2 校正成典型 型系统电流环动态结构框图 图2-3 校正成典型 型系统电流环开环对数幅

10、频特性 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表 2-1 典型 I 型系统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由式2-2可以看出,电流调节器的参数是 Ki 和 i ,其中 i 已选定,待定的只 有比例系数 Ki ,可根据所需的动态性能指标选取。 设计要求电流超调量 i 5%, 由表2-1,KT=KIT i 0.5可选 0.707,且已知T i Ts Toi =0.0017 0.002 0.0037s , 因此 电流环开环增益:K I 0.5 0.5 135.14s 1 I T i 0.0037 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中,当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时。各变量之间的关 系: Un Un n n0Ui Ui Id I

11、dm 已知两个调节器的输入和输出最大值都是 12V ,额定转速 nN 375r / min ,额 定电流 I N 780A, 过载倍数1.5 , 则 转速反馈系数: Un 12 0.032V min/ r nN 375 电流反馈系数: Ui 12 0.01V / A IN 1.5 780 由式( 2-3)和 ( 2-4 ),且已知 TL 0.03s, R 0.1 , Ks 75 ,则 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K i KITl R 135.14 0.03 0.1 0.54 Ks 75 0.01 校验 1)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 TL 0.03 T i 0.0037 8.108 ,参照表 2-

12、2的典型型系 统动态抗扰性能都是可以接受的 表2-2 典型 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T1 T m1 T2 T2 1 5 1 10 1 20 1 30 C Cmax 100% Cb 55.5% 33.2% 18.5% 12.9% tm/T 2.8 3.4 3.8 4.0 tv/T 14.7 21.7 28.7 30.4 电流截止频率: ci K I 135.14s 2)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 11 3Ts 3 0.0017 196.1s ci 满足近似条件 3)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已知Tm 0.084s 3 1 0.084 0.03 59.76s ci

13、满足近似条件 4)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11 3 TsToi 11 3 0.0017 0.002 180.8s ci 满足近似条件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含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的模拟式 PI型电流调节器原理图如图 2-4,图中 Ui 为 电流给定电压, Id 为电流反馈电压,调节器的输出就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 制电压 Uc 根据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原理,且已知 R0 40k ,可以容易地导出: Ki Ri R0 Ri KiR0 0.54 40 21.6k ,取20k RiCi Ci Tl Ri Ri 0.03 3 1.5 20 103 10 6 F 1.5 F ,取1.5 F 14 R0Co

14、i Coi 4TRo0i 0.0023 2 10 7F 0.2 F ,取 0.2 F 40 103 Ui R0 2 R0 2 Id C oi R0 2 R0 2 R bal R iC Coi 图 2-4 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 PI型电流调节器 按照上述参数: Ri 20k ,Ci 1.5 F ,Coi 0.2 F ,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 态跟随性能指标为 i 4.3% 5%(见表 2-1),满足以上要求。 三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 电流环经化简后可视作转速环中的一个环节, 为此需要求出它的闭环传递函 数Wcli (s) ,由图2-2可知: KI Id(s) Wcli(s)

15、Ui (s)/ s(T is 1) 1 s(TKisI 1) 1 T i 2 1 i s s 1 KI KI 3-1) 忽略高此项, Wcli (s) 可降阶近似为: 3-2) 1 Wcli (s) 1 s1 KI 接入转速环内,电流环等效环节的输入量应为 Ui (s) ,因此电流环在转速环 中应等效为: Id (s) Wcli (s) U i (s) s KI (3-3) 这样,原来是双惯性环节的电流环控制对象, 经闭环控制后, 可以近似地等效成 只有较小时间常数 1 K I 的一阶惯性环节。这表明,电流的闭环控制改造了控制 对象,加快了电流的跟随作用。 转速环结构的化简和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

16、择 用电流环的等效环节代替图 1-1中的电流环后,整个转速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 框图如图 3-1所示。 n(s) 图3-1 用等效环节代替电流环 和电流环中一样,把转速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环节移到环内,同时将给定 信号改成 Un(s)/ ,再把时间常数 1/KI 和Ton的两个小惯性环节合并起来,近似 成一个时间常数为 T n的惯性环节,其中 T n 1 Ton ,则转速环结构框图可化简 KI 成图3-2。 图 3-2 等效成单位负反馈和小惯性的近似处理 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在负载扰动作用点前必须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应该包 含在转速调节器中。 现在扰动作用点后面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 因此转速环开

17、环传递函数应共有两个积分环节, 所以应该设计成典型 系统,这样的系统同时 也能满足动态抗扰性能好的要求。 至于其阶跃响应超调量较大, 那么线性系统的 计算数据,实际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饱和非线性性质会使超调量大大降低。 由此可见 ASR也应该采用 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WASR ( s) K n ( ns 1) 3-4) 式中 Kn 转速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转速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 这样,调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Wn(s) Kn( ns 1) R/ Kn R( ns 1) ns CeTm s(T ns 1) n CeTms (T ns 1) 令转速环开环增益 KN 为: KN n C e

18、T m 3-5) Wn(s) KN ( ns 1) 2 s2(T ns 1) 3-6) Un(s) Ks2N(T( nnss 11) n(s) 图3-3 校正后成为典型 系统 在典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中,时间常数 T 是控制对象固定的,待定的参 数有 K 和 。为 了分析方便,引入一个新的变量 h ,令 3-7) 图3-4 典型 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和中频宽 转速调节器的参数的计算 已知KT=K I T i 0.5,T i 0.0037s,则 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 1 KI 2T i 2 0.0037 0.0074 s 已知Ton 0.02s ,则 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的时间常数为: T n

19、1 KI Ton 0.0074 0.02 0.0274s 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 h 5 ,则 ASR的超前时间常数为: hT n 5 0.0274 0.137s 由式可知 转速环开环增益为: KN h1 22 2h2T2n 5 1 1 2 2 159.84s 1 2 52 0.0274 2 由式可知 ASR K (h 1) CeTm Kn 2h RT n 6 0.01 1.92 0.084 2 5 0.032 0.1 0.0274 11.04 校验 由式可知 转速环的截止频率为: KN cn 1 K N n 159.84 0.137 21.90s 1) 电流环传递函数化简条件 1

20、KI 1135.14 3 T i30.0037 63.70s cn 满足简化要求 2)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1 KI1 3 Ton3 135.14 0.02 27.4s cn 满足近似条件 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根据图3-5,已知 R0 40k ,则 R KnnRnKnR011.04 40 441.6k ,取 Rn440k nR0nn 0 n n RnCnCn n 0.137 3 3.114 10 7 F 0.3114 F Cn 0.3 F Rn 440 103 Ton 1 R0ConCon 4Ton 4 0.023 2 10 6F 2 F ,取Con 2 F 4R0 40 103

21、校核转速超调量 表3-1 典型系统阶跃输入跟随性能指标(按 Mrmin 准则确定参数关系) h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tr / T ts/T k 3 2 2 1 1 1 1 1 当 h 5 时,由表 3-1 ,37.6%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实际上,由于表 3-1 是按线性系统计算的,而突加阶跃给定时, ASR饱和,不符合线性系统的前提, 应该按 ASR退饱和的情况重新计算超调量 四转速调节器退饱和时转速超调量的计算 计算退饱和超调量时, 起动过程可按分段线性化的方法来处理。 当 ASR饱和 时,相当于转速环开环,电流环输入恒定电压 Uim ,如果忽

22、略电流环短暂的跟随 过程,其输出量也基本上是恒定值 Idm ,因而电动机基本上按恒加速度起动,其 加速度为 dn dt ( I dm IdL) CeTm 4-1) 这个加速过程一直延续到 t2时刻 n n 时为止。取式( 4-1 )的积分,得 t2 CeTmn (I dm IdL )R 4-2) 考虑到 K n (h2h1)RCTenTm和Un n ,UimI dm ,则 t2 ( 2h ) KnU n (h 1) UimIdL Tn 4-3) ASR退饱和后,转速环恢复到线性范围内运行,系统的结构框图见图3-1。 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和前面分析线性系统的跟随性能时相同, 只是初始条件不同 了。

23、分析线性系统跟随性时,初始条件为 n(0) 0, Id(0) 0 讨论退饱和超调时, 饱和阶段的终了状态就是退饱和阶段的初始状态, 只是把时 间坐标零点从 t 0移到 t t2时刻即可。因此,退饱和的初始条件是 n(0) n , Id(0) I dm 由于初始条件发生了变化, 尽管两种情况的动态结构框图和微分方程完全一 样,过渡过程还是不同的。 因此,退饱和超调量并不等于典型 系统跟随性能指 标中的超调量。 当 ASR选用 PI调节器时,图 3-1所示的调速系统结构框图可以绘成图 4-1。由 于感兴趣 的是在稳态转速 n 以上的超调部分,即只考虑 n n n ,可以把初始条件转化 为 n(0)

24、 n , I d (0) I dm 。 由于图 4-2的给定信号为零, 可以不画,而把 n的反馈作用反馈到主通道第 一个环节的输出量上,得到图 4-3。为了保持图 4-3 和图 4-2 各量间的加减关系 不变,图 4-3中的 Id和IdL 的+、-号相应的变化。 Un(s) IdL (s) Kn( ns 1) Id (s) R ns(T ns 1) CeTms n(s) 图4-1 调速系统的等效动态结构框图以转速 n 为输出量 Kn( ns 1) Id (s) Id(s) d R ns(T ns 1) CeTms IdL(s) n(s) n(s) 图4-2 调速系统的等效动态结构框图以转速超调

25、值n 为输出量 IdL(s) Kn( ns 1)I d(s)Id(s) ns(T ns 1) R CeTms n(s) 图4-3 调速系统的等效动态结构框图图 4-2的等效变化 可以把退饱和超调看作是在 Id I dm的负载下以 n n 稳定运行,在t t2 时刻 负载由 Idm 减小到 IdL ,转速产生一个动态速升与恢复的过程。可利用表 4-1给出 的典型 系统抗扰性能指标来计算退饱和超调量,只要注意n的基准值即可。 h 3 4 5 6 7 8 9 10 Cmax /Cb % 775% % % % % % % tm/T tv/T 表4-1 典型 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在典型系统抗扰性能指标中, C 的基准值的为 C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