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培训教材_第1页
生产管理培训教材_第2页
生产管理培训教材_第3页
生产管理培训教材_第4页
生产管理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生生 产产 管管 理理 2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教材: 生产管理学生产管理学 许统邦许统邦 华南理工出版社华南理工出版社 参考书:参考书: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 陈荣秋、马士华编著陈荣秋、马士华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本课程共本课程共42学时,每周学时,每周3学时,前学时,前14周周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 (考试课考试课) 考试成绩占考试成绩占70%; 考勤占考勤占30% 注意:缺课注意:缺课1/3以上没有考试资格以上没有考试资格 4 第一章 生产管理概论 n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 n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n生产管理的内容与目标 n现代生产

2、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5 1.1 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 一一、社社会会组组织织 所所谓谓社社会会组组织织, 是是指指具具有有特特定定目目标标和和功功能能的的社社会会化化生生产产要要素素 的的集集合合体体。 组织的性质有所不同,可分为: 非赢利性组织(nonprofit) 赢利性组织(for-profit) 任何社会组织都必须有输出,如果不提供输出或提供的输出不为社 会所接受,那么这个社会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社会组织的输 出主要是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product)或服务(service)。 要提供输出,就必须要有输入。 把把输输入入转转换换为为输输出出,是是一一切切社社会会组组

3、织织的的基基本本活活动动。(如如下下图图) 6 生产过程 输入 人员、设 备、 物料 能源、 资 金 、信息 输出 产品 服务 决 策 预 测 订 货 市场 用户 快 好 安 高 准 柔 快准 多 好 快 低 少 信息反馈 快准全 内部 控制 企业生产系统结构 (圆圈中文字表示对该环节追求的目标) 7 二、基本职能活动二、基本职能活动(basic functions) 1生产/运作(production/operations) 生产/运作是社会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2理财 (financing) :筹措资金与运用资金。 3营销 (marketing) 发现和发掘顾客需求,把产品和服务

4、送到顾客手中。 其它职能活动其它职能活动 会计(accounting) 采购(purchasing) 供应(supplying)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设备管理(maintenance)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人力资源管理(personnel) 8 三、生产与运作概念的扩展: 过去:有形产品的制造 production,提供劳务的活动 operations。 现在:两者均称为 operations 或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生产: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过程。 几种典型社会组织的输入、转换和输出 社会组织 主

5、要输入转换的内容主要输出 工厂原材料加工制造产品 运输公司 产地的物质位移销地的物质 医院病人诊断与治疗恢复健康的人 大学高中毕业生教育教学高级专门人才 机修站损坏的机器修理修复的机器 9 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 制 造 业服 务 业 产品是有形的、耐久的产品无形、不可触、不耐久 产出可储存产出不可储存 顾客与生产系统极少接触顾客与服务系统接触频繁 响应顾客需求周期较长响应顾客需求周期很短 服务范围广泛主要服务于有限区域范围内 设施规模较大设施规模较小 质量易于度量质量不易度量 10 (一)从企业的经营活动看(一)从企业的经营活动看,生产活动是企业活动不可生产活动是企业活动不可 缺少的重要一

6、环缺少的重要一环。 市市 场场 产品开发产品开发生产生产 概念工程师概念工程师销售工程师销售工程师 技术工程师技术工程师生产工程师生产工程师 经营管理经营管理 营销管理营销管理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 技技 术术 开开 发发 管管 理理 1.2 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二)从企业的的管理系统看,生产运作管理 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企业目标 经营决策 销售管理生产管理技术开发 保证保证 反馈反馈 决策系统执行系统 1.2 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1.与经营决策的关系 (1)经营决策是生产管理的先导. (2)生产管理是经营决策的基础

7、.是企业的根本力量所在. 2.与技术开发管理的关系 (1)技术开发管理是生产管理组织生产活动,实现计划 任务的前提条件; (2)生产管理为技术开发管理提供信息和条件。 3.与销售管理的关系 (1)生产管理是销售管理的前提,更是销售管理的坚强 后盾; (2)销售管理为生产管理提供信息。 13 1.31.3 生产管理的内容、目的生产管理的内容、目的 计划计划 预测预测 决策决策 年度计划年度计划 作业计划作业计划 生产要素的合生产要素的合 理配置与组合理配置与组合 设施选址设施选址 设施布置设施布置 物流系统设计物流系统设计 产品或服务的选产品或服务的选 择与设计择与设计 生产与服务准备生产与服务

8、准备 进度控制进度控制 产量控制产量控制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库存控制库存控制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 生产调度生产调度 一、生产管理的内容一、生产管理的内容 生产系统运行生产系统运行 生产系统设计生产系统设计 生产系统控制生产系统控制 14 二、生产管理的目的:二、生产管理的目的:高效、低耗、灵活、准时高效、低耗、灵活、准时 1. 确保交货期确保交货期 2. 缩短生产周期缩短生产周期 保证按期交货 减少在制品占用,降低产品成本 在制品占用量 = 生产周期 平均生产速率 3. 减少在制品库存减少在制品库存 4. 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5. 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6. 稳定地生产出用户要求的质量

9、稳定地生产出用户要求的质量 7. 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 降低成本 缩短生产周期 暴露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5 一. 现代生产系统的功能 (1)主要功能是制造产品 用户对产品的要求: (2)具体功能 品种、质量、数量、成本、交货期、服务 创新 质量保证 弹性 成本控制 按期交货 继承性 1.41.4 现代现代生产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生产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16 二 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 结构化要素: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生产系 统的集成等. 非结构化要素:人员组织生产计划库存控制质量 管理设备维护 结构化要素的内容及其组合形式决定生产系统的结 构形式;非结构要素的内容及其组合形式决定

10、生产系统 的运行机制. 1.41.4 现代现代生产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生产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17 第二章 生产类型和生产过程 n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分类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分类 n生生 产产 类类 型型 n生生 产产 过过 程程 18 2.12.1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分类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分类 生产生产/运作系统运作系统(production/operations systems) 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 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狭义的狭义的生产生产/运作系统运作系统 指企业内部的生产/运作系统 广义广义的的生产生产/运作系统运作系统 指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组成的系统 19 一

11、、一、根据产品根据产品/服务的标准化程度及产量的大服务的标准化程度及产量的大 小分类小分类 n 项目型:项目型:目标单一,活动复杂。如卫星发射、 大型建筑、新产品开发等 n 单件生产单件生产:根据用户的特定要求组织生产或服务, 如船舶制造、医疗保健等 n 重复生产:重复生产:大批量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标准化 产品 n 连续型生产连续型生产: 按工艺流程的特征,生产过程不能 中断。如石油冶炼、炼钢、化工产品生产等。 20 二 、根据满足需求的方式分类 存(备)货型生产存(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 mts) 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 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通过成品

12、库存随时满足 用户需求。例如,家用电器、标准件、汽车等的 生产。 订货型生产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 mto) 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用户提出各种各样的要 求,包括产品性能、数量、等,经过协商确定出 价格和交货期等要素,然后组织设计和生产。如 船舶、大型工业锅炉等。 按订货装配(按订货装配(make-to-assemble,mta) 21 mts与与mto的主要区别的主要区别 项项 目目存货生产(存货生产(mtsmts)订货生产(订货生产(mtomto) 产品产品标准产品标准产品非标产品非标产品 对产品的需求对产品的需求可以预测可以预测难以预测难以预测 价格价格事先确定(生产企

13、业)事先确定(生产企业) 订货时确定(双方)订货时确定(双方) 交货期交货期不重要,可随时供货不重要,可随时供货很重要,订货时确定很重要,订货时确定 生产依据生产依据按预测生产,有库存按预测生产,有库存按订单生产,无库存按订单生产,无库存 设备设备多采用专用高效设备多采用专用高效设备多采用通用设备多采用通用设备 生产类型生产类型大量流水生产大量流水生产单件小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 22 三、三、根据输出物的性质分类根据输出物的性质分类 1. 制造型生产制造型生产(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根据生产的工艺流程不同,将制

14、造型生产划分为: 连续型(流程式)生产 离散型(加工装配式)生产 2. 服务型生产服务型生产(service operations) 服务型生产又称非制造性生产,其基本特征是不制造有形 产品,但有时为实现服务而必须提供有形产品。 根据是否提供有形产品,服务型生产可划分为: 纯服务 一般服务 根据顾客是否参与服务过程,服务型生产可划分为: 高接触度服务 低接触度服务 23 2.22.2 生产类型生产类型 一、生产类型的划分一、生产类型的划分 除了前面介绍的方法以外,还可以按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除了前面介绍的方法以外,还可以按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 程度及产量大小来划分生产类型。程度及产量大小来划分生产

15、类型。 按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及产量大小,制造型和服务型按产品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及产量大小,制造型和服务型 组织都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生产类型:组织都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生产类型: 1. 大量生产大量生产 大批生产大批生产 中批生产中批生产 小批生产小批生产 2. 成批生产成批生产 3. 单件生产单件生产 大量大批生产大量大批生产 单件小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 24 三种生产类型的特点比较三种生产类型的特点比较 项项 目目大量生产类型大量生产类型 多品种中小批多品种中小批 量生产类型量生产类型 单件小批订货单件小批订货 生产类型生产类型 产品种类产品种类少且固定少且固定有数十种以上有数十种以上 繁多

16、而不固定繁多而不固定 设备及其布置设备及其布置使用专用设备使用专用设备 对象原则对象原则 两种设备均有两种设备均有 混合原则混合原则 通用设备通用设备 工艺原则工艺原则 零件移动方式零件移动方式平行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平行顺序移动 顺序移动顺序移动 生产周期生产周期短短较长较长长长 生产效率生产效率高高较高较高低低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低低较高较高高高 生产系统柔性生产系统柔性差差较好较好好好 生产管理重点生产管理重点在制品控制在制品控制批量确定批量确定生产日常控制生产日常控制 25 二、划分生产类型的方法二、划分生产类型的方法 1. 工序数目(工序数目(m)法)法 生产类型生产类型 大量生产

17、大量生产 类型类型 成批生产类型成批生产类型 单件小批单件小批 生产类型生产类型 大批大批中批中批 1个工作地所承担个工作地所承担 的工序数目的工序数目 1-22-1010-2020以上以上 2. 工作地负荷系数(工作地负荷系数(k)法)法k = 1 / m 生产类型生产类型 大量生产大量生产 类型类型 成批生产类型成批生产类型 单件小批单件小批 生产类型生产类型 大批大批中批中批 工作地负荷系数工作地负荷系数0.5以上以上0.1 - 0.50.05- 0.10.05以下以下 26 二、划分生产类型的方二、划分生产类型的方 法法 确定工作地的生产类型确定工作地的生产类型 ( 工序数目法工序数目

18、法or工作地负荷系数法工作地负荷系数法 确定生产线的生产类型确定生产线的生产类型根据大多数工作地的生产类型根据大多数工作地的生产类型 确定车间的生产类型确定车间的生产类型 确定企业的生产类型确定企业的生产类型 根据大多数生产线的生产类型根据大多数生产线的生产类型 根据大多数车间的生产类型根据大多数车间的生产类型 27 生产过程的组成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2基本生产过程 3附助生产过程 4生产服务过程 5附属生产过程 2.32.3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 (p11) 28 一、产品生产过程的概念及构成一、产品生产过程的概念及构成 产品生产过程:产品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产的全过程。通从原材料投

19、入到成品出产的全过程。通 常包括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等待存储过程和自然常包括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等待存储过程和自然 过程。其中,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最基本的部分。过程。其中,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最基本的部分。 对于机械产品而言,其工艺过程可划分为三个工艺阶段:对于机械产品而言,其工艺过程可划分为三个工艺阶段: 毛坯制造毛坯制造机械加工机械加工产品装配产品装配用户 用户 原材料原材料 铸铸 锻锻 切切车车 铣铣 刨刨 磨磨 工序工序 29 二、组织生产过程的原则二、组织生产过程的原则 1. 工艺专业化原则:按照工艺特点设置生产单位。工艺专业化原则:按照工艺特点设置生产单位。 是将

20、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里,是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里, 对多种不同的零件进行相同工艺的加工。对多种不同的零件进行相同工艺的加工。 如锻造厂、铸造厂、热处理车间、车工工段、磨床组等。如锻造厂、铸造厂、热处理车间、车工工段、磨床组等。 2. 对象专业化原则:以产品(零件或部件)为对象对象专业化原则:以产品(零件或部件)为对象 来设置生产单位。来设置生产单位。 是将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的不同类型的设备、是将生产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的不同类型的设备、 工装和工人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里,以完成该种产品(零部工装和工人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里,以完成该种产品(零

21、部 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 如发动机厂、连杆车间、变速箱车间、水泵工段等。如发动机厂、连杆车间、变速箱车间、水泵工段等。 30 工艺专业化与对象专业化的比较工艺专业化与对象专业化的比较 评评 价价 项项 目目工艺专业化原则工艺专业化原则 对象专业化原则对象专业化原则 1. 1. 零件运输零件运输 次数多,路线长次数多,路线长 次数少,路线短次数少,路线短 2. 2. 在制品数量在制品数量 多多少少 3. 3. 生产周期生产周期 长长短短 4. 4. 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低低高高 5. 5. 生产系统的可靠性生产系统的可靠性 较高较高较差较差 6. 6. 工艺及设

22、备管理工艺及设备管理 方便方便较复杂较复杂 7. 7. 生产管理的复杂性生产管理的复杂性 较复杂较复杂较简单较简单 8. 8. 生产系统的柔性生产系统的柔性 较强较强较差较差 31 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n1. 1.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是指物料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连续运动的状态,是指物料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连续运动的状态, 没有或很少有不必要的停顿与等待现象。没有或很少有不必要的停顿与等待现象。 n2. 2. 生产过程的平行性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是指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平行交叉作业(平行移动或平是指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平行交

23、叉作业(平行移动或平 行顺序移动)。行顺序移动)。 n3. 3.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是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生产能力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各是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生产能力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各 环节能力趋于平衡,没有环节能力趋于平衡,没有“瓶颈瓶颈”。 32 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n4. 4. 生产过程的均衡性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是指产品从投料到完工能按计划均衡地进行,在相等的是指产品从投料到完工能按计划均衡地进行,在相等的 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大体相等。没有前松后紧的现象。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大体相等。没有前松后紧的现象。 n5. 5. 生产过程的柔

24、性生产过程的柔性 是指生产过程具有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市场需要是指生产过程具有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市场需要 什么产品就能生产出什么产品。什么产品就能生产出什么产品。 n6. 6. 生产过程的准时性生产过程的准时性 是指生产过程的各环节都能按照后一环节的需要生产。是指生产过程的各环节都能按照后一环节的需要生产。 即在后一环节需要的时候,按照后一环节需要的数量,生产即在后一环节需要的时候,按照后一环节需要的数量,生产 后一环节所需要的产品或零部件。即准时准量(后一环节所需要的产品或零部件。即准时准量(jit)。)。 33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 的组织的组织 生产过程的生产过程的 空间组织空间组

25、织 生产过程的生产过程的 时间组织时间组织 设施选址设施选址 设施布置设施布置 零件的移动方式零件的移动方式 作业排序作业排序 34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 三种典型的移动方式:三种典型的移动方式: (一)顺序移动方式(一)顺序移动方式 (二二) 平行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 (三三)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第一节第一节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移动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移动 方式方式 (p54) 第三章第三章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35 一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才整批地转移到下道一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才整批地转移到下道 工序继

26、续加工。即零件在工序间是整批地移动。工序继续加工。即零件在工序间是整批地移动。 工序 m1 t4 t1t1t1t1 t2t2t2t2m2 m3t3t3t3t3 m4t4t4t4 时间 tp nt1 nt4 nt3 nt2 tp = nt1 + nt2 + nt3 + nt4 故:故: tp = n t i m i=1 (一)顺序移动方式(一)顺序移动方式 36 (二)平行移动方式(二)平行移动方式 每个零件在前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立即转移到后道每个零件在前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立即转移到后道 工序去继续加工。即零件在工序间工序去继续加工。即零件在工序间1 件件1 件地移动。件地移动。 工序 m1 m

27、2 m3 m4 时间 t1t1t1t1 t2t2t2t2 t3t3t3t3 t4t4t4t4 t1t2t3 t4(n-1) t3 to to = t1 + t2 + t3 + t4 +(n-1) t3 故:故:to = t i + (n-1) tl m i=1 37 (三)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三)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方式下,零件搬运次数少,设备连续加顺序移动方式下,零件搬运次数少,设备连续加 工,利工,利 用率高,但加工周期长;平行移动方式下,加工周期短,用率高,但加工周期长;平行移动方式下,加工周期短, 但但 零件搬运频繁,设备间歇性加工,不便利用。零件搬运频繁,设备间歇性加工,不便利用

28、。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既要求每道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既要求每道 工序的设备连续加工,又要求各道工序尽可能平行地加工。工序的设备连续加工,又要求各道工序尽可能平行地加工。 (1)当)当ti 0, 则为拖期 当 f(i)d(i)0, 则为按期,拖期时间为零 45 单台设备的排序问题( 1n ) 二 最短工时优先原则(spt) k(i)123456 i325641 p(i)1246810 w(i)0137132145 f(id(i)641081415 l(i)000571628 46 单台设备的排序问题( 1n ) 三 交货期优先原则(

29、edd) k(i)123456 i236541 d(i)468101415 p(i)2164810 w(i) 0239132148 f(i)23913213179 l(i)001371627 47 四 按期完成作业项目最多的原则排序(又称摩尔more法则) 这种方法使拖期项目达到最少,如期完成作业项目最多。 它是在edd原则的基础上排序,依次计算每项作业是否拖期。 如果拖期,则将该作业移到最后加工,然后再检查任务是否 拖期,直到第一次向后移的任务仍然拖期为止。 k(i)123456 i23(6)5(4)(1)641 d(i)46(8)10 (14) (15)81415 p(i)21(6)4(8

30、)(10)6810 w(i) 02(3)3(7)(7)7132146 f(i)23(9)7(15) (17)13213177 l(i)00(1)0(1)(2)571628 48 单台设备的排序问题( 1n ) 四种优先原则的排序比较表 优先原则 等待时间 w(i) 完成时 间f(i) 拖期l(i) 总天数项目数 1先到先安排 81112605 2 spt 4576283 3 edd 4879274 4 more 4677283 (1)按spt法,可使零件的等待时间,总加工时间最短 (2)按 edd法,可使任务拖期时间减少 (3)more法则可使拖期的作业项目达到最少 49 二 多台设备的排序问

31、题 2n 排序问题 3n 排序问题 mn 排序问题 50 多台设备的排序问题 一一 2n 流水型排序问题流水型排序问题 n项任务在两台机床上加工,该问题使用约翰逊-贝尔曼 规则,可求出最优解(总工时最小的排序)。 约翰逊-贝尔曼规则为: (1)检查tai, tbi的各数值,找出最小值。其中tai为零件 在机床a上加工的单件时间, tbi为零件在b 机床上加工的 单件时间,a为第一道工序,b为第二道工序。 (2)若最小值为tai, 则该零件排在设备a上最先加工,若 tbi为最小值,则该零件在b机床上最后加工。 (3)将上述已排序的零件除去,重复上述两个步骤,直 至全部零件排完为止。 51 一一

32、2n 流水型排序问题流水型排序问题 例:a,b两台机床,加工6种零件,单件工时如下,求最 优排序。 j1j2j3j4j5j6 a214713166 b472051014 零 件 代 号 单件工时 时.件1 机床 j2j1j6j3j4j5 52 j1j2j3j4j5j6 a 加工开始 02125324561 结束 212532456166 b 加工开始 212532526171 结束 253252716085 j1j2j3j4j5j6 a214713166 b472051014 j2j6j3j5j4j1 a 加工开始 0410173346 结束 41017334667 b 加工开始 411254

33、55567 结束 112545556071 53 二二 3n 流水型排序问题流水型排序问题 n项任务依次在a,b,c三台机床上加工,设 tai, tbi ,tci为第 i 种任务(零件)在a,b,c机床上的单件工时。排序方法有两种: 1。当符合下列两个条件之一时,可将三台机床的排序转化 为两台机床排序问题。 (1) mintai maxtbi (2) mintci max tbi 设有机床g与h,设 tgi, thi分别为g与h的单件加工时间,则 tgi = tai + tbi thi = tbi + tci 上述问题变换为g,h两台机床的排序问题。 54 例:a,b,c三台机床,加工6种零件

34、,单件工时如下,求 最优排序。 j1j2j3j4j5j6 a 865876 b 456231 c 6876910 j1j2j3j4j5j6 g 12111110107 h 10131381211 j4j6j5j2j3j1或j6j5j3j1j2j4 55 j6j5j2j3j1j4 a 加工开始加工开始 0613192432 结束结束 61319243240 b 加工开始加工开始 61319243240 结束结束 71624303642 c 加工开始加工开始 71726344147 结束结束 172634414753 按上列排序顺序,安排三台机床加工零件的顺序: 2。 3n 问题在不符合上述条件下

35、,按mn问题求解。 56 二二 mn 流水型排序问题流水型排序问题 mn 流水型排序问题常用关键零件法关键零件法,步骤如下: (1)在n种零件中,求出总工时最大的零件,作为关键零件 jc。 (2)除去关键零件jc,将满足ti1tim的零件,按tim值的大 小,从大到小排列在jc之后。 (4)若ti1=tim ,则相应的零件可排在jc之紧前,也可排在jc 之紧后。 57 例:有7种零件在5台机床上加工,工艺顺序均相同, 工时如下,求较优工序。 j1j2j3j4j5j6j7 m13465724 m22571656 m35332285 m42342522 m52685443 142128152421

36、20 j6j2j4j3j5j7j1或j6j2j3j4j5j7j1 58 作业: 1。有9种零件在一台设备上加工,加工工时、交货期如下, 试分别用spt法,edd法,more法安排投产顺序。 任务编号 i123456789 作业时间p(i)673145281 交货期d(i)1215105861320 25 59 2 。a,b两台机床,流水加工7种零件,单件工时如 下,求最优排序。 j1j2j3j4j5j6j7 a10683426 b2763584 作业: 60 作业: 3。a,b,c三台机床,流水加工6种零件,单件工时如下, 求最优排序,并计算加工周期。 j1j2j3j4j5j6 a 10812

37、679 b 367465 c 871012911 61 第四章第四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设施选址设施选址(facility location)就是要)就是要 解决在何处建厂或建立服务设施。解决在何处建厂或建立服务设施。 n选址的重要性选址的重要性 n影响选址的因素和选址的一般步骤影响选址的因素和选址的一般步骤 n选址的评价方法选址的评价方法 62 第一节第一节 选址的重要性选址的重要性 (一)选址对(一)选址对投资投资的影响。的影响。 (二)选址对(二)选址对成本成本的影响。的影响。 (三)选址对(三)选址对职工职工的影响。的影响。 (四)选址一旦确定,(四)选址一旦确定,

38、改变困难。改变困难。 63 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选址的因素影响选址的因素 和选址的一般步骤和选址的一般步骤 一一 影响选址的因素影响选址的因素 1 经济因素(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 (1)运输条件与费用)运输条件与费用 a 接近原材料产地接近原材料产地 b 接近消费市场接近消费市场 (2)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 (3)能源可获性与费用)能源可获性与费用 (4)厂址条件和费用)厂址条件和费用 64 2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 :国家的稳定、法制、税收国家的稳定、法制、税收 3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居民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居民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 宗教信仰、

39、生活水平宗教信仰、生活水平 4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 5 地理条件地理条件 6 发展余地发展余地 7 三废处理因素等等三废处理因素等等 65 二二 选址的一般步骤选址的一般步骤 设施选址遵循宏观到微观的原则,步骤如下:设施选址遵循宏观到微观的原则,步骤如下: 1.选择某一个国家选择某一个国家 根据产品的特点,考虑政治因素、社会因素选根据产品的特点,考虑政治因素、社会因素选 择投资建厂的国家择投资建厂的国家 2.选择某一地区选择某一地区 (1)城市设厂城市设厂 (2)农村设厂农村设厂 (3)城郊设厂城郊设厂 3.选择适当地点选择适当地点 (1)考虑厂区平面

40、布置考虑厂区平面布置,留有适当扩充余地留有适当扩充余地 (2)整理场地环境的费用整理场地环境的费用 (3)职工生活方便职工生活方便 4.对多个所选的方案进行比较对多个所选的方案进行比较 66 一一 选址的难度选址的难度 1 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 又相互矛盾。又相互矛盾。 2 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很难确定和度量。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很难确定和度量。 3 不同的决策部门利益不同,所追不同的决策部门利益不同,所追 求的目标也不同。求的目标也不同。 4 判别的标准会随时间变化,现在判别的标准会随时间变化,现在 认为是好的选址,过几年可能就认为是好的选址,过几年可能就

41、 不一定是好的了。不一定是好的了。 67 二二 选址的评价方法选址的评价方法 (一)量本利分析法(一)量本利分析法 (二)评分法(二)评分法 (三)线性规划运输法(三)线性规划运输法 68 ( (一一) )量本利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盈亏平衡点分析法) fc2 fc1 tc2 tc1 收入pq 销售量q 成本 o q0 q1q2 r1 r2 69 例 某一机动汽化器制造商考虑将新建一处生产制造 厂,在a、b、c三个城市进行选择,条件如下表(元): 方案固定成本 单位 变动成本 预测销量 预计 销售价格 a30万75020001200 b60万45020001200 c110万2502000120

42、0 解 tca = 300000+750*2000 = 1800000 tcb = 600000+450*2000 = 1500000 tcc = 1100000+250*2000 = 1600000 lb = 1200*2000-1500000 = 900000 30万 110万 60万 0 70 (二)评分法(二)评分法 1. 一般评分法 (见例1) 2. 加权评分法 (见例2) 步骤: (1)列出相关因素清单 (2)制定权重 (3)制定评分标准 (4)打分 (5)加权评分 (6)进行选址 71 例例1 1 一般评分法一般评分法 选址因素选址因素 最高最高 分数分数 候选厂址候选厂址 a

43、ab bc c 未来燃料可获性未来燃料可获性 水源供应的充足程度水源供应的充足程度 劳动力供应情况劳动力供应情况 生活条件生活条件 运输的灵活性及前景运输的灵活性及前景 环境污染法规环境污染法规 税收稳定性税收稳定性 300300 100100 250250 150150 200200 5050 5050 200200 8080 220220 120120 160160 3030 3030 250250 9090 200200 120120 160160 4040 4040 220220 8080 200200 100100 140140 3030 3030 合合 计计110011008408

44、40900900800800 有三个候选厂址:有三个候选厂址:a a、b b、c c,它们经济因素相当,现,它们经济因素相当,现 按按7 7个难以量化的因素进行进一步比较。个难以量化的因素进行进一步比较。 72 例例2 2 加权评分法加权评分法 有三个候选厂址:有三个候选厂址:a a、b b、c c,现按,现按5 5个难以个难以 量化的因素对厂址的影响不同量化的因素对厂址的影响不同, ,进行进一步比较。进行进一步比较。 选址因素选址因素权重权重 m 备选厂址备选厂址 a a m*a b b m*bc c m*c 交通条件交通条件0.25 7017.5100258020 土地状况土地状况0.10

45、 80870710010 停车场地停车场地 可获性可获性 0.20 701460129018 公众态度公众态度0.25 9022.580209022.5 扩展潜力扩展潜力0.20 901880168016 合计合计 1.00 808086.5 73 工厂工厂 生产能力生产能力 ( (吨吨/ /月月) ) 到各仓库单位运费到各仓库单位运费( (元元) ) p pq qx xy y a b c 2400 2400 1800 15 27 45 27 12 24 48 24 9 51 27 15 ( (三三) )线性规划运输问题算法线性规划运输问题算法 1.1.供应过程运费最少问题供应过程运费最少问题

46、 例例33某公司有三工厂某公司有三工厂:a:a、b b、c,c,在三个城市;有两在三个城市;有两 个仓库个仓库p p、q q,位于不同城市。每个仓库月需供应市场,位于不同城市。每个仓库月需供应市场 21002100吨产品。为更好的服务顾客,公司决定再设一新仓吨产品。为更好的服务顾客,公司决定再设一新仓 库。经调查确定库。经调查确定x x和和y y两个点可建仓库。根据以下资料请两个点可建仓库。根据以下资料请 选择其一。选择其一。 74 工工 厂厂 仓仓 库库 能能 力力 pqx虚拟仓库虚拟仓库 a 15 27 48 02400 b 27 12 24 02400 c 45 24 9 01800 需

47、需 求求210021002100300 解首先,假定x选中,其解如下表。月总运输 费用为: 210015 + 210012 + 30024 + 18009 = 80100(80100(元元) ) 1800 2100 2100 300 300 75 解其次,假定y选中,其解如下表。月总运输 费用为: 210015 + 210012 + 30027 + 180015 = 9180091800(元)(元) 工工 厂厂 仓仓 库库能能 力力 pqy虚拟仓库虚拟仓库 a 15 27 51 02400 b 27 12 27 02400 c 45 24 15 01800 需需 求求2100210021003

48、00 最后,两者比较,选择x较好。 2100 1800 2100300 300 76 现有工厂现有工厂 和备选工和备选工 厂厂 生产能力生产能力 (台(台/ /月)月) 到仓库的单位运费(元)到仓库的单位运费(元) u uv vw w a b x y 2800 2000 2400 2400 10 20 30 40 24 16 22 30 36 14 12 8 各仓库的需求(台各仓库的需求(台/月)月)220014002600 2.2.产品发运过程运费最少问题产品发运过程运费最少问题 例例4 4 某公司有两个工厂某公司有两个工厂a a和和b,b,三个仓库三个仓库u u、v v、w w, 分别位于

49、不同的城市。为求得发展,决定选择某城分别位于不同的城市。为求得发展,决定选择某城 市建一新厂。现有两个备选厂址市建一新厂。现有两个备选厂址x x和和y y,位于不同城,位于不同城 市,基本条件如下,请做出选择。市,基本条件如下,请做出选择。 77 工工 厂厂 仓仓 库库 能能 力力 uvw虚拟仓库虚拟仓库 a 10 24 36 02800 b 20 16 14 0 2000 x 30 22 12 02400 需需 求求2200140026001000 解解 首先首先, ,假定假定x x选中,其解如下表。月总发运选中,其解如下表。月总发运 费用为:费用为: 2200220010+140010+1

50、40016+20016+20014+240014+240012 12 = 76000 = 76000 2200 2400 200 1400 600 400 78 工工 厂厂 仓仓 库库 能能 力力 uvw虚拟仓库虚拟仓库 a 10 24 36 02800 b 20 16 14 02000 y 40 30 8 02400 需需 求求2200140026001000 其次其次, ,再假定再假定y y选中,其解如下表。同样,月总发选中,其解如下表。同样,月总发 运费用为:运费用为: 2200220010+140010+140016+20016+20014+240014+24008 8 = 64400

51、= 64400 最后,最后,两者比较,选择两者比较,选择y y较好。较好。 2400 2200 2001400 600 400 79 一、影响布置的因素及典型布置形式 第五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三、布置设计的定量分析 二、车间布置和库房布置方式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是指合理安排企业或某 一组织内部各个生产作业单位和辅助设施的相对 位置与面积以及车间内部生产设备的布置。 80 第一节 影响布置的因素及 典型布置形式 一一 生产单位的组成及影响因素生产单位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一) 生产单位的组成 1.生产技术准备部门 2.基本生产部门 3.辅助生产部门 4.生产服务部门 5.附属生产部门 81 第

52、一节 影响布置的因素及 典型布置形式 (二) 影响生产单位组成的因素 1.产品品种、结构及工艺特点 2.企业的专业化形式与协作水平 3.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 4.企业的生产规模 82 第一节 影响布置的因素及 典型布置形式 二二 布置决策布置决策 (一)布置的目标 1. 应满足工艺流程设计的要求,并有助于最大限度 的提高生产率,尽量减少迂回、停顿和搬运。 2. 保持灵活性,具有适应变化和满足未来需求的能 力。 3. 有效地利用人力和占地面积。 4. 有利于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有助于提高士气,便 于员工相互沟通。 5. 为良好的设施管理和维护保养提供方便。 83 第一节 影响布置的因素及 典型布置

53、形式 (二)布置的影响因素 1.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避免相互交叉、迂回运 输。 2.生产联系和关系密切的单位应靠近布置。 3.充分利用现有运输条件。 4.按生产性质、防火和环保要求合理划分厂区。 5.力求占地面积小。 6.有扩建的余地。 84 第一节 影响布置的因素及 典型布置形式 3 3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 (一) 物料流程形式 85 第一节 影响布置的因素及 典型布置形式 (二) 布置类型 1. 固定式布置 2. 按产品布置 加工设备 加工设备 86 第一节 影响布置的因素及 典型布置形式 3 按工艺过程布置 产品a 产品b 钻床组 车床组 磨床组 装配组 喷漆组 检验 发

54、送 存 储 区 域 87 第一节 影响布置的因素及 典型布置形式 4 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 lg gddl pgll 原 材 料 成 品 库 单元1 单元2 单元3 88 一 企业内部生产单位布置主要考虑因素 1.企业厂房的布置应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以避免互相 交叉和迂回运输,从而缩短生产周期,节约生产费用。 2.生产联系和协作关系密切的车间应相互靠近,比如 机械加工和装配车间应安排在相临位置。 3.充分利用现有运输条件,如铁路、公路及供电、供 水等公用设施。 4.按照生产性质、放火和环保要求,合理划分厂区。 如热加工车间。冷处理车间、动力设施区。为了减 少生活区的工业污染,企业生活区应设在上风

55、方向。 5.在考虑放火和卫生的条件下,总平面布置力求占地 面积小。 6.企业布置应考虑有扩建的余地。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 89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 二 厂区布置的常用方法 ( 一) 物料流向图法 (二)物料运量图法 1 统计车间内物料流量,绘制物料运量表。 0102030405总计总计 01721414 02628 0345110 04628 0522 总计总计01114107 90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 (2)优先安排运量最大的车间,然后将与它流量最 大的靠近布置,以此类推。 (3)最后,考虑其它因素进行改正和调整。 01 0403 0502 7 10 4 4 11 2

56、 2 1 91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 (三)作业相关图法 根据关系密切的原因确定出各单位密切程度。 代号 密切程度 a绝对重要 e特别重要 i重要 o一般 u不重要 x不予考虑 代号关系密切原因 1使用共同的原始记录 2共用人员 3共用场地 4人员接触频繁 5文件交换频繁 6工作流程连续 7做类似的工作 8共用设备 9其它 关系密切原因 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 92 例一快餐店欲布置其生产和服务设施。该快餐店共分6个部分,计 划布置在23的区域内。 a a x u o e x o a a u i a a x 部门1 部门2 部门3 部门4 部门5 部门6 1。列出关系密切程度(a、x) a:

57、1-2,1-3,2-6, 3-5,4-6,5-6。 x:1-4,3-6,3-4。 2。编制主联系簇(如图1) 3。考虑其它有a联系的部门 62 5 4 图1 62 5 4 3 1 图2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 93 4。画出x关系图(如图3) 5。安置各部门(如图4) 1 6 3 4 126 354 图3 图4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 94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 代号 密切程度得分 a绝对重要6 e特别重要5 i重要4 o一般3 u不重要2 x不予考虑1 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 95 未经整理的方块表未经整理的方块表 1 部门12 部门23 部门34 部门45 部门56 部门6 与其

58、 它单 位的 关系 关 系 积 分 与其 它单 位的 关系 关 系 积 分 与其 它单 位的 关系 关 系 积 分 与其 它单 位的 关系 关 系 积 分 与其 它单 位的 关系 关 系 积 分 与其 它单 位的 关系 关 系 积 分 a- 2,3 o-6 u-5 x-4 12 3 2 1 a-1,6 e-3 i-5 u-4 12 5 4 2 a- 1,5 e-2 x- 4,6 12 5 2 a-6 o-5 u-2 x- 1,3 6 3 2 2 a- 3,6 i-2 o-4 u-1 12 4 3 2 a- 2,4,5 o-1 x-3 18 3 1 合计合计182319132122 96 第二节

59、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 三 库房布置 原则: 在充分利用存储空间的同时维持尽可能低的 物 料 运送成本。 法则:(1)等面积存储法则 (2)非等面积存储法则:搬运次数与所占用 面积之比值 97 例:七种产品,14个货区,搬运次数和占用 面积如下: 物品种类物品种类 搬运次数搬运次数 占用面积占用面积物品种类物品种类 搬运次数搬运次数 占用面积占用面积 a 280 1 e 800 4 b 160 2 f 150 1 c 360 1 g 100 2 d 375 3 通 道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 98 ceefdbg 通通 道道 aeeddbg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c: 360

60、 a: 280 e: 200 f: 150 d: 125 b: 80 g: 50 第二节 车间布置与库房布置 各种产品搬运次数与所需货区数量比值如下: 99 第三节 设备布置的定量分析 从至表法(from-to) 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求物料总运量最小的布 置方案的方法。比较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生 产的情况。 (1)选择典型零件,制定典型工艺路线, 确定机床设备。 (2)制定初始方案,统计设备间移动距离。 (3)确定零件在设备间的移动次数和单位 运量成本。 (4)用实验法确定最满意的方案。 100 第三节 设备布置的定量分析 例一金属加工车间有六台设备,已知其加工 的零件品种及加工路线,零件在设备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