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练习卷及答案_第1页
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练习卷及答案_第2页
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练习卷及答案_第3页
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练习卷及答案_第4页
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练习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湘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练习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2、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h fe2+ cu p2o5 fe3+ 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c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3、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ch2最多,co最少dch4

2、最多,co最少4、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o2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a木炭b硫磺c红磷d铁丝5、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8、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9、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

3、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bbccdd10、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ebn2chd2o211、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a bc d1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

4、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3、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b9c10d1914、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a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15、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若该

5、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7、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1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sibalcodfe20、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a氮元素和氧元素 b氢元素和氧元素c氮元素和碳元

6、素 d氮元素和氢元素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1)煤、石油和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 。(3)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 (填字母序号,下同)。a甲醇() b甲酸() c乙醇() d乙酸()(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2、下列

7、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_ ,化合物的是 _ ,纯净物的是 _ ,混合物的是 _ ,氧化物的是 _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3、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填“酸性”或“碱性”)。(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填孔穴序号,下同)。(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8、(1)经检验,电解水只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_和_组成的结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于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中_和_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4)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相同的,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如下:气 体氢 气氧 气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1.63103g4.34103g则相对更易溶于水的气体是_;由此你认为在水的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氧气的

9、体积比可能_2:1(填“大于”或“小于”)。2、下列是初中化学的四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若实验a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则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2)图b中的实验现象是_。(3)实验c,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_。(4)图d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后生成_色固体,该实验需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原因是_。(5)图e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_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_色火焰;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

10、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 g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68.00.166.5请计算:(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g。(2)求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_。2、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取40g碳和氧化铜的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31.2g,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x)的

11、比例式 。(3)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 。(4)若碳完全反应了,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b3、c4、c5、a6、c7、c8、d9、d10、a11、c12、a13、b14、b15、c16、c17、b18、a19、c20、d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天然气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使煤燃烧更充分) a、d a 2、a d ad bce d3、碱性 2、5 3 2naoh + h2so4= na2so4+ 2h2o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氢元素 氧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 氢原子 氧原子 2h2o2h2+ o2 1:8 氧气 大于2、小于 p+o2p2o5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白色沉淀)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黑 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淡蓝 蓝紫 氧气浓度不同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