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城北新区二号路初步设计—毕业设计中期报告_第1页
清镇城北新区二号路初步设计—毕业设计中期报告_第2页
清镇城北新区二号路初步设计—毕业设计中期报告_第3页
清镇城北新区二号路初步设计—毕业设计中期报告_第4页
清镇城北新区二号路初步设计—毕业设计中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开题报告预定内容及进度安排1.熟悉毕业设计任务,收集资料,道路等级,主要技术指标确定 (第3-5周) 2.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 (第5-7周) 3.路基设计 (第7-8周) 4.路面设计 (第9-10周) 5排水设计 (第10-11周) 6交通工程设施设计 (第11-12周) 7附属设施设计 (第12周) 8.施工组织设计 (第13周) 9主要工程数量计算与概算编制 (第13-15周) 10文件检查、编写总说明、装订 (第15周) 11.答辩 (第16周) 2.目前进度与成果 2.1目前进度 本设计严格按照开题答辩拟定的内容及进度安排进行,至今已完成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

2、计以及路基路面设计,与进度安排完全一致。 2.2目前成果 2.2.1选线部分如图:拟定红黄蓝三条线,并比较他们的修建成本、占地面积、工程数量、线路长度等,选定一条相对最合理的线路1.修建成本:由于三条道路中黄线所属区域地势起伏较大,若选择此条线进行修筑,秀进行大量大的填挖方及各种防护处理,且设计难度较大,部分地区自然地形根本无法满足设计需要,只能进行大量挖隧道或者架桥处理,并且当地自然灾害频发,不宜对自然地形地貌进行较大改动,修建成本自然较高,故而此条线不合适。蓝线所在区域工厂较多,且大多数是沙场,石材厂等,一方面以此条线路修建征地成本较大,另一方面沙场石场有大量大型运料车辆进出,对道路使用寿

3、命影响巨大,同时增加了每年的养护费和损耗,故而此条线路也不适合修筑。红线附近区域地势相对较平坦,几乎不需要进行架桥或者挖隧道处理,无大型货车路过,沿线除少量农田外均为难开发地段,不需支付或只需少量支付征地费用,对于防护设施只需简单设计即可,故而修建成本是最低点的。2.其他 项目线路占地面积工程数量线路长度沟通村镇黄多多 长 6个 红少 少 短 8个 蓝 多 多 长 7个线路长度,沟通村镇数量:有图可得工程数量:根据线路长度及地形情况,地势较平坦的红色线路在线路填挖方量,防护工程数量,标志标线,照明设施数量等均少于其他两条线路占地面积:线路越短,地势越平坦,则占地面积越少。综上所述,选择红色线路

4、(中间的)进行设计及修建。 2.2.2平纵横部分 此部分全以鸿业市政道路软件进行设计,对设计成果以图片展示 1 平面裁图 平面裁图是设计完成之后对总的路线进行等长度分段,然后分段装在图框中2纵断绘制图 纵断绘制图是对总的纵断面进行拉坡设计,并显示道路纵断线形。 3纵断面图纵断面图:取纵断面的其中一段,对自然标高,填挖方高度等进行详细介绍4横断布置图5横断面图6平曲线表7竖曲线表8.土方总量计算表9.占地面积表10逐桩坐标表11总里程及断链桩号表12.边坡工程统计量表2.2.3路基设计部分1路基设计原则: (1)路基设计遵循“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理念,力求把各类路基结构与整条高速公路有机统

5、一在一起。(2)路基设计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执行,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生态环境的影响。(3)路基设计结合路线设计力求避免高路堤和深路堑。(4)路基防护设计遵循“安全、生态、景观、和谐”的原则,尽可能采用草、灌混播的植草生态防护形式。(5)高速公路的排水自成体系,并与当地的泄洪、灌溉系统有机的结合;在水源保护区路段,充分考虑到环保的需要,路面水不得排入水源保护区内,路面水、坡面水通过不同的两套排水系统来排泄。对于排水设施,边沟、截水沟尽可能采用生态型边沟。所有的排水设施泄水能力均应足够。(6)软土路基、高液限土、陡坡路堤设计需结合工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比选,优选适合本项目的经济、实用的方

6、案。同时,软土路基、高液限土、陡坡路堤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2清镇地质灾害及路基病害 作为全省地质灾害较严重地区之一的清镇市,地质防治的难度大、任务重、防治要求高。目前(2012年12月5日)清镇市通过地质灾害区划调查,共排查出各类地质灾害隐患279处,其中滑坡145处、崩塌51处,地面塌陷37处,地裂缝40处、泥石流6处,共威胁(危害)到4578户19173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甚至有部分为人为地质灾害隐患,地下采煤就是导致地面塌陷、崩塌、地下水位下降等地质灾害的主要人为因素。我市部分煤矿因采煤影响当地村民的房屋开裂,危岩体崩塌、地下水位下降等,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7、,甚至威胁到其生命财产的安全,从而导致矿群矛盾(清镇市国土资源局我市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保民生”工作) 路基病害未查3路基断面形式,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3.1路基断面形式3.1.1路堤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路堤的几种常用横断面形式:1、矮路堤(填土高度低于1.0m者)2、高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8m(土质)或20m (石质)3、一般路堤(填土高度介于两者之间)4、浸水路堤5、护脚路堤6、挖沟填筑路堤3.1.2路堑路堑是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路堑横断面的几种基本型式:全挖式路基、台口式路基、半山洞式路基。3.1.3半填半挖路基当原地面横坡大,且路基较宽,需一侧开挖另一侧填筑时

8、,为挖填结合路基,也称半填半挖路基。在丘陵或山区公路上,挖填结合是路基横断面的主要形式。3.2路基断面形式设计 由于本段城市道路设计位于贵阳清镇,根据其地形信息可以看出,其下辖村镇虽然距离不远,但相互之间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地理点高差最大可达近1000米,故而采用路堤+路堑+半挖半填路基组合式根据道路标注的里程桩号区分:采用路堤(护脚路堤)形式的路段为:bk1+100bk1+320bk1+500bk1+575 bk3+010bk3+230 bk3+675bk3+725 采用路堑(全挖路堑)形式的路段是: ak0+000bk1+025 bk1+320bk1+500 bk1+575bk1+675 b

9、k1+775bk2+100 bk2+130bk2+900 bk3+230bk3+450 bk3+480bk3+675 bk3+775bk4+000 采用半填半挖(矮挡土墙路基)形式路段的是: bk1+025bk1+100 bk1+675bk1+775 bk2+100bk2+130 bk2+900bk2+010 bk3+4450bk3+480 bk3+675bk3+775bk4+030bk4+046.9143.3路基宽度名称长度(m)行车道中央分隔带人行道路肩总计3.5x42x13x21.25x224.53.4路基高度见纵断面图4边坡形势与坡度 4.1路堤边坡 对于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边坡

10、形式宜用阶梯型,边坡坡率应按规定由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本设计无边坡超过20米的路堤,故而不进行考虑) 对于边坡高度未超过20米的一般路堤,道路沿线有大量天然石块和路堑开挖的废石方,边坡坡度一般用1:1 对于陡坡上的路基填方采用砌石 本设计中砌石高度一般15米,所以选择内坡坡率1:0.6,外坡坡率1:0.754.2路堑边坡 根据其边坡高度,土的密实程度等确定 本设计路线所在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土质不良,且路线在地下水位以上,远离地面水,因而取中密,边坡坡率1:15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5.1路堤填料 可采用煤渣,高炉矿渣等(本地区煤矿资源丰富),但应避免环境污染。 也可采用沙土,并在使用时掺入粘性大的

11、土(当地有多家沙石厂)5.2压实标准 路基土压实标准按重型,轻型两种标准的击实试验方法确定6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 全线路堑和半填半挖挖方侧设置梯形边沟,边沟底宽0.4米,深0.6米,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砂浆强度采用m5 在路堑道路两侧的自然山坡上布置截水沟,沟底宽度0.6米,深度0.7米,并在靠近道路的一侧做成2%的向沟倾斜横坡,沟底纵坡0.3%以上。 边沟和截水沟都将聚集的水引到沿道路线附近的高程低点处,并由排水沟排出,排水沟横断面采用梯形,沟底宽0.8米,高1米与边沟和截水沟锐角相交7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 对于路堤和半填半挖的填方部分,坡面防护采用植物防护,用片石铺砌成方格网

12、平铺于坡面上,并在方格网内铺8cm厚的种植土层,选择根系发达,中茎低矮,多年生长,植株密度大的草种进行人工种植。 对于路堑和半填半挖的挖方部分,采用工程防护中的喷浆防护,先在坡面用铁丝网进行加筋处理,再对坡面进行喷浆施工,喷浆厚度为10cm,喷浆材料为水泥,石灰,河沙及水按质量比1:1:6:3调制喷浆坡面应设置排水孔,喷浆后应进行拍浆,抹平和养生处理。8附属设施设计8.1取土坑与弃土堆 由于本路段设计挖方路段长度大于填方路段长度,且由于地形起伏较大,挖方填方路段交替出现,总的挖方量远大于填方量,故而只设置弃土堆,不设置取土坑,弃土堆应选择挖方路段沿线相对低洼处,弃土堆必须平整,顶面具有不小于2

13、%的横坡,距边坡距离为8米,并设于道路迎风面。 建议设置位置:ako+100 bk0+950 bk1+400 bk2+7508.2护坡道与碎落台 本设计不独立设计护坡道,将护坡道与人行道合并。 在路堑部分和半填半挖的挖方部分,选取其中坡高超过2.5米的部分设置碎落台,碎落台置于坡脚处,宽度1米。2.2.4路面设计部分1.设计标准 1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2设计年限:15年 3设计拉弯强度:4.5mpa2路面设计22cm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二灰碎石基层+20cm粗砂 碎石垫层=62cm 3.路面材料要求 3.1水凝混凝土面层 3.11水泥 采用4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技术要

14、求应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表3.1.1和表3.1.2的规定(交通等级取中交通,龄期取2d),集中搅拌,摊铺机摊铺施工,最小单位水泥用量300kg立方米。 3.1.2粗集料 混凝土混合料中的粗集料(4.75mm)宜选用岩浆岩或未经风化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要求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表3.3.1的规定,其中技术要求指标应不低于ii级,我国公路水凝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明确规定对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要求:卵石不大于19.0mm,碎卵石不大于26.5mm,碎石不大于31.5mm,粒径小于0.075的石粉含量不大于1%。31

15、.3细集料 细集料(4.75mm)应采用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本设计采用天然砂),其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表3.4.1技术要求为不低于ii级的规定,并且采用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中砂。 3.1.4 水 采用洁净的水,可从附近老马河,老宋河获取。 3.1.5水泥混凝土配比 水:水泥:河沙:碎石=0.51:1:1.81:3.68 混凝土强度为c303.2二灰碎石基层 3.2.1材料配比及压实度 材料配合比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61282。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0.8mpa,压实度不小于98% 3.2.2石灰与粉煤灰 依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二灰碎石基

16、层所采用的石灰质量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4.2.2规定的iii级消石灰或iii级生石灰的技术指标。粉煤灰中的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不小于70%,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应超过20%,比表面积大于2500cm2/g,采用湿粉煤灰的含水量不超过35%,且粉煤灰中so3的含量不得超过1%。 3.2.3碎石 对二灰碎石结构层的碎石集料,根据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不大于3%,小于4.7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20%,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详细要求见下表。(滨州市路网工程

17、二灰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求)3.3粗砂 碎石垫层3.3.1 砂石。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细砂或石粉(粒径小于0.075mm的部分不超过总重的9%)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对湿陷性黄上地基,不得选用砂石等透水材料。 3.3.2 粉质粘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亦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4混凝土板厚度设计 根据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中表6.3.6中的规定,取交通等级为中等,城市次干路,变异水平中等,得水泥混凝土

18、面层厚度应大于200mm,又本设计所在地区地质灾害频发,为稳定路面结构,对其进行加厚,取220mm。5.混凝土板平面尺寸与接缝 5.1混凝土板平面尺寸 混凝土板长宽比不超过1:1.3,以行车道宽度为混泥土板宽度,即宽3.5米,长5米。 5.2接缝设计 5.2.1接缝位置设计 纵向接缝的间距应按路面宽在3.0-4.5米范围内确定,板设计以车道宽为纵向间距,即3.5米,横向接缝的间距按照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中表6.3.5的规定,以为4-6米,本设计为了与板面尺寸相一致,横向接缝间距取5米。 5.2.2接缝接缝构造设计 5.2.2.1横缝的构造 在与其他道路相接处和纵坡变换处设置膨胀缝,缝隙宽20mm,缝隙上部5mm深度内灌注沥青填缝料,下部设置富有弹性的嵌缝板,板厚中央设置传力杆,如图。 在其他部分设置收缩缝,一般采用假缝形式,即只在板的上部设缝隙。缝隙宽约5mm,深度6cm,假缝内需浇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