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碳谱分析讲解_第1页
核磁共振碳谱分析讲解_第2页
核磁共振碳谱分析讲解_第3页
核磁共振碳谱分析讲解_第4页
核磁共振碳谱分析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ionanotextile 4.1 碳核磁共振谱简介 4.2 13C的化学位移 4.3 偶合谱 4.4 碳核磁共振谱中的实验技术 4.5 碳核磁共振谱的解析及其应用 在有机物中,有些官能团不含氢, 例如C=O, C=C=C和N=C=O, 官能团的信息不能从1H NMR谱 中得到,只能从13C NMR谱中得到 含氢主要内容 Bionanotextile 4.1 核磁共振碳谱的特点 v 灵敏度低:为1H 的1/6700,13C的天然丰度只占1.108%, 所以含碳化合物的13C NMR信号很弱,需借助FT-NMR。但 PFT-NMR扭曲了信号强度,不能用积分高度来计算碳的数目 v 分辨能力高:谱

2、线之间分得很开,容易识别 v 化学位移范围大:0 300 ppm,1H NMR谱的20 30 倍 v 自然丰度低:不可能同时有两个13C出现在一个分子中, 不必考虑13C与13C的偶合,只需考虑1H-13C偶合 v 无法区别碳上连接的1H核数目 v 掌握碳原子(特别是无H连接时)的信息,确定碳原子级数 v 容易实现双共振实验 v 准确测定驰豫时间T1,可作为化合物特构鉴定的波谱参数, 帮助指认碳原子 Bionanotextile 氢谱与碳谱 Bionanotextile 4.2 13C的化学位移 v化学位移: v1) TMS为参考标准,C = 0 ppm v2) 以各种溶剂的溶剂峰作为参数标准

3、 Bionanotextile 13C的化学位移:屏蔽常数 v = d + p + a + s vd项反映由核周围局部电子引起的抗磁屏 蔽的大小 vp项主要反映与p电子有关的顺磁屏蔽的大 小,它与电子云密度、激发能量和键级等 因素有关 va表示相邻基团磁各项异性的影响 vs表示溶剂和介质的影响 Bionanotextile 顺磁屏蔽 v抗磁屏蔽,Lamb公式: v顺磁屏蔽,Karplus与Pople公式: v(E)-1: 平均电子激发能的倒数 vr-32p: 2p电子和核距离立方倒数的平均值 vQAA: 所考虑核的2p轨道电子的电子密度 vQAB: 所考虑核与其相连的核的键之键级 v负号表示顺

4、磁屏蔽,|p|越大,去屏蔽越强,其共振位置越在低场 v13C谱化学位移的决定因素是顺磁屏蔽谱化学位移的决定因素是顺磁屏蔽 p p AAAB B e h m C ErQQ 22 22 13 2 3 () d i i e mC r 2 2 1 3 Bionanotextile 影响13C化学位移的因素 v 13C NMR谱化学位移的分布范围约为400 ppm,因此对分 子构型和构象的微小差异也很敏感 v 一般情况下,对于宽带去偶的常规谱,几乎化合物的每 个不同种类的碳均能分离开 v 碳杂化轨道 v 诱导效应 v 空间效应 v 超共轭效应 v 重原子效应 v 测定条件:溶解样品的溶剂、溶液的浓度、测

5、定时的温 度等 Bionanotextile 碳杂化轨道 v杂化状态是影响 C的重要因素,一般说 C与该碳上的 H 次 序基本上平行 sp3 CH3 CH2 CH C=O 在最低场 150 220 ppm sp CCH 在中间 50 80 ppm O CH2 CO CH2 CH3 127 13441 14 61 171 114 138 36 36 126-142 Bionanotextile 3.2.2 链状烷烃及其衍生物链状烷烃及其衍生物 取代基的电负性 有电负性取代基、杂原子以及烷基连接的碳,都能使其 C信号向低场位 移,位移的大小随取代基电负性的增大而增加,称诱导效应 Chemical

6、shifts (ppm) of XCH2CH2CH3 1H 13C -CH2 -CH2 -CH3 -CH2 -CH2 -CH3 Et 1.3 1.3 0.9 34 22 14 COOH 2.3 1.7 1.0 36 18 14 SH 2.5 1.6 1.0 27 27 13 NH2 2.6 1.5 0.9 44 27 11 Ph 2.6 1.6 0.9 39 25 15 Br 3.4 1.9 1.0 36 26 13 Cl 3.5 1.8 1.0 47 26 12 OH 3.6 1.6 0.9 64 26 10 NO2 4.4 2.1 1.0 77 21 11 Bionanotextile 1

7、28.5 a 147.7 b 116.1 a 112.5 b 132.0 c 129.8 d 119.0 c 129.0 d 132.8 取代基的电负性 v 若苯氢被-NH或-OH取代后,这些基团的孤对电子离域到苯 环的电子体系上,增加了邻位和对位碳上的电荷密度,屏 蔽增加 v 苯氢被拉电子基团-CN或-NO2取代后,苯环上电子离域到 这些吸电子基团上,减少了邻对位碳的电荷密度,屏蔽减小 Bionanotextile 取代基的电负性 在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和具有孤对电子的取代基 系统中,这些基团便羰基碳正电荷分散,使其 共振向高场位移 -CHO -COCH3 COOH CONH2 -COCl -C

8、OBr c=O 201 204 177 172 170 167 c=O 201.5 192.4 190.7 Bionanotextile 取代基的电负性 sp3 carbons can resonate close to sp2 region if they carry a number of electronegative substituents 89 ppm N CH C OHHO HO O H2 C O COH 102 ppm Bionanotextile (c ) 空间效应空间效应 H H HH 空间效应 v化学位移对分子的几何形状非常敏感,相隔几个键的碳, 如果它们空间非常靠近,则

9、互相发生强烈的影响,这种短程 的非成键的相互作用叫空间效应。 vGrant提出了一个空间效应的简单公式,由空间效应引起的 位移增量St不仅决定于质子和质子间的距离HH,而且取决 于HH轴和被干扰的C-H键之间的夹角: v St = CFHH(HH)Cos vFHH表示质子之间的排斥力, 是HH的函数; C为常数,St的 符号取决于,可正可负 Bionanotextile HOOC H3C H COOHHOOC H3C COOH H 14.0 ppm20.3 ppm 空间效应 v影响因素: va) 取代烷基的密集性:取代烷基越大、分枝越多, C也越大 v 例:伯碳 仲碳 叔碳 季碳 vb) -旁

10、式效应:各种取代基团均使-碳原子的共 振位置稍移向高场 Bionanotextile 空间效应:示例 苯乙酮中若乙酰基邻近有甲基取代,则苯环和羰基 的共平面发生扭曲,羰基碳的化学位移与扭曲角 有关 = 0 = 28 = 50 C = 195.7 C = 199.0 C = 205.5 Bionanotextile 超共轭效应 当第二周期的杂原子N、O和F处在被观察的碳的 位并且为对位交叉时,则观察到杂原子使 碳的C不 是移向低场而是向高场位移2 6 ppm Bionanotextile 重原子效应 v卤素取代氢后,除诱导效应外,碘(溴)还存在重原子效 应。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11、增多,抗磁 屏蔽增加,C移向高场 v这主要是由于诱导效应引起的去屏蔽作用和重原子效应的 屏蔽作用的综合作用结果。对于碘化物,随着原子数的增大, 表现出屏蔽作用 Bionanotextile 氢键及其它影响 v氢键的形成使羰基碳原子更缺少电子,共振移向 低场 v其他影响:提高浓度、降低温度有利于分子间氢 键形成 Bionanotextile 部分碳的13C化学位移 Bionanotextile 饱和烷烃为sp3杂化,其化学位移值一般在-2.5 55 ppm之间 Grant和Paul提出计算烷烃碳化学位移的经验公式: Ci = - -2.5 + nijAj + S = - -2.5 + 9.1n

12、+ 9.4n 2.5n + 0.3n + 0.1n 式中-2.5为CH4的 值(ppm);nij为相对于Ci的 j 位取代 基的数目,j = 、;Aj为相对于Ci的 j 位 取代基的位移参数;S为修正值 饱和碳的化学位移值 Bionanotextile 饱和碳:正戊烷 C1和C5,C2和C4是对称的三个共振峰 CH3CH2CH2CH2CH3 1 2 3 4 5 1(C1和C5) = -2.5 + 9.1 1 + 9.4 1 - 2.5 1 = 13.5 ppm (实测 13.7 ppm) 2(C2和C4) = -2.5 + 9.1 2 + 9.4 1 - 2.5 1 = 22.6 ppm (实

13、测 22.6 ppm) 3(C3) = -2.5 + 9.1 2 + 9.4 2 = 34.5 ppm (实测 34.5 ppm) Bionanotextile 取代链状烷烃 C值的近似计算 CCkii i kk RHZR( )( ,)() Zki: 取代基对k碳原子的位移增量 Bionanotextile 取代链状烷烃:示例 Bionanotextile C ksi i kZRK( ).() 27 6 Re Ra 环烷烃及取代环烷烃 v四员环到十七员环的 值无太大变化 v取代环己烷的计算: vs: a (直立)和e (平伏);K仅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 甲基取代的空间因素校正项 v大基团取代

14、使被取代碳原子的值有较大增加 Bionanotextile v 乙烯:123.3 ppm,取代乙烯100 150 ppm v (C=) (-CH=) (H2C=) v 与相应烷烃相比,除了 碳原子的 值向低场位移4 5 ppm,其它(、碳原子)的 值一般相差在1 ppm以内, 可按烷烃计算 v 共轭效应:形成共轭双键时,中间碳原子键级减小,共振 移向高场 v 烯碳的C值可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Ci = 123.3 + nijAi + Z 式中123.3是乙烯的C值,nij为相对于烯碳Ci的 j 位取代基的 数目,j = 、; 、 表示同侧的碳, 、表示异侧碳;Z为修正值 烯碳的 C值 Bion

15、anotextile 烯碳:示例 Ci = 123.3 + nijAi + Z Bionanotextile 炔碳的 C值 炔基碳为sp杂化,化学位移介于sp3与sp2杂化碳之间,为65 90 ppm,其中含氢炔碳 (CH) 的共振信号在很窄范围(67 70 ppm),有碳取代的炔碳(CR)在相对较低场(74 85 ppm), 两者相差约为15 ppm。不对称的中间炔如2-炔和3-炔,二个 炔碳Ci值相差很小,仅有1 4 ppm,这对判断炔基是否在链 端很有用处 Bionanotextile 芳环碳和杂芳环碳的 C值 v 芳碳的化学位移值一般在120 160 ppm范围内 v 的范围及影响因素

16、: v 1) 苯:128.5 ppm; 取代苯环:100 160 ppm;被取代碳原子值有明 显变化,邻、对位碳原子值有较大变化,间位碳原子值几乎不变化 v 2) 与取代基电负性相关:一般取代基电负性越强,被取代碳原子值 越大 v 3) 与未取代相比,取代碳原子峰高减弱:取代后缺少质子,T1(纵向 驰豫时间)增大,NOE减少 v 4) 取代基烷基分枝多,被取代碳原子值增加较多 v 5) 重原子效应:碘、溴取代碳原子值向高场位移 v 6) 共振效应:第二类取代基使邻、对位碳原子值向高场位移,第三 类取代基则使邻、对位碳原子值向低场位移 v 7) 电场效应:如硝基取代的邻位碳原子值移向高场 Bio

17、nanotextile 无对称性: 6个峰 单取代: 4个峰 对位取代: 4个峰 邻位相同取代基: 3个峰 间位三相同取代基: 2个峰 单个苯环不可能只有5个碳峰! Y X YX YX X X X X X 苯环碳谱峰数 R Bionanotextile 单取代苯环碳的部分化学位移 Bionanotextile 例题 经验公式: Bionanotextile 例题 Bionanotextile 醇类碳的 C值 烷烃中的H被OH取代后, 碳向低场位移35 52 ppm, 碳 向低场位移5 12 ppm,而 碳向高场位移0 6 ppm(超共轭 效应) Bionanotextile 胺类碳的 C值 烷

18、烃中的H被NH2取代后, 碳向低场位移30 ppm, 碳向低 场位移11 ppm,而 碳向高场位移4 ppm(超共轭效应) NH3+的效应较弱 Bionanotextile COCO CO X CO X CO X CO CC CO CC CO CC 羰基碳的 C值 羰基碳原子的共振位置在最低场 羰基 n *跃迁, E小,共振位置在低场 或共振效应: 羰基碳原子缺电子,顺磁屏蔽增大 羰基与具有孤对电子的杂原子或不饱和基团相连,羰基碳原 子的电子短缺得以缓和,共振移向高场方向(羧酸及衍生物) Bionanotextile 羰基碳的 C值 化学位移值比烯碳更趋于低场,一般为160 220 ppm之间

19、。没有 NOE效应,峰的强度较小 醛基碳的C值在190 205 ppm之间, 酮的C=O在195 220 ppm之间 Bionanotextile 羧酸及衍生物碳的 C值 Bionanotextile 常用有机溶剂的13C核的化学位移和峰数 溶 剂 CDCl3 CD3OD CD3COCD3 C6D6 C5D5N c (ppm) 77.0 49.7 30.2 206.8 128.7 123.5 135.5 149.5 峰重数 3 7 7 s 3 3 3 3 溶 剂 CCl4 CD3CN (CD3)2S=O CD3CO2D c (ppm) 96.0 1.3 117.7 39.5 20.0 178.

20、4 峰重数 s 7 s 7 7 s Bionanotextile 5.3.2 偶合常数偶合常数 4.3 偶合谱 核之间的自旋偶合作用是通过成键电子自旋相互作 用造成的,与分子取向无关,这是一种标量偶合 实验发现核 N 与核 K 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与它们核的 自旋量子数 I 的标量积成正比: E = JNKINIK, JNK为偶 合常数 偶合常数由分子结构决定,与外磁场大小及外界条 件无关 只考虑13C-1H偶合,不考虑13C-13C偶合 Bionanotextile 1JCH v1J(1H-13C) 是最重要的作用,一般在120 320 Hz, 与杂化轨道s成份有关 经验证明,1JCH 5 (s

21、%) (Hz), s成分增大,1JCH增大 vCH4 (sp3杂化 s% = 25%) 1J = 125 Hz vCH2=CH2 (sp2杂化 s% = 33%) 1J = 157 Hz vC6H6 (sp2杂化 s% = 33%) 1J = 159 Hz vHCCH (sp杂化 s% = 50%) 1J = 249 Hz Bionanotextile NOS O a b 1JCH v 与键角有关,与脂环烃环大小有密切关系 v 受取代基的电负性影响:取代基电负性越大,碳核的有 效核电荷增加越多, 1JCH也增大越多。 v CH4 CH3Cl CH3F CH2F2 CHF3 v 1JCH 125

22、 150 149.1 184.5 239.1 Bionanotextile 2JCCH v质子与邻位碳原子的偶合2JCCH在-5 60 Hz v2JCCH一般数值不大,与杂化及取代基有关。 在2JCCH中,两个碳原子的杂化状态都影响它的 数值: s成分增加2JCCH增大 偶合的碳原子上有电负性取代基,2JCCH增大 Bionanotextile 裂分峰数目 v 1H和其它I 0的核(如2H、19F、31P)与13C之间有偶合作用,13C NMR谱中碳原子的谱峰也会发生分裂, I = 1/2的1H 、19F、31P形 成的AXn系统符合n + 1规律,为一级谱。对于其它任意原子构成 的AXn系统

23、,计算裂分峰的通式为(2nIX + I) v 当X为重氢时,因为ID = l,所以2nIX + l = 2n + l 在CDCl3中,碳为三重峰 在CD3COCD3中,甲基碳原子为2 3 + 1 = 7重峰 v 峰强度比仍符合二项式展开项系数之比 v 对普通有机化合物来说,对13C NMR谱图影响最大的是13C-1H 间的偶合,而对含氟或磷元素的化合物,还要考虑13C-19F或13C- 31P间的偶合作用 v 在碳谱中最重要的参数是峰的个数及其化学位移 Bionanotextile CHn体系的峰数及强度比 在只考虑 1JCH 偶合时,各个碳在偶合谱中的峰数和 相对强度如下表: Bionano

24、textile 4. 碳核磁共振谱中的实验技术 脉冲傅立叶变换法 核磁双共振 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法 质子宽带去偶法(Proton Broad Band Decoupling) 偏共振去偶法(Off-Resonance Decoupling)现 已基本上被DEPT所替代 选择性去偶法(Selected Decoupling) 门控去偶法(Gated Decoupling) Bionanotextile 脉冲傅立叶变换法 脉冲傅立叶变换法(Pulse Fourier Transform,简称 PFT法)是利用短的射频脉冲方式的射频波照射样品, 可以同时使各种不同的核发生跃迁。由于激发产生

25、 了各种13C核所引起的不同频率成分的吸收,并被接 收器所检测。在接收机中可以得到一张随时间逐步 衰减的信号,称为FID (Free Induced Decay, 自由感 应衰减信号),它是各种核的FID信号的叠加,同时 包括了各种核的信息。计算机把FID信号通过傅立叶 转换变成通常的NMR谱 FID信号f(t) NMR谱f() Bionanotextile 提高碳谱信号强度 常采用下述方法: (a)提高仪器灵敏度 (b)提高仪器外加磁场强度和射频场功率,但是射频场过大 容易发生饱和。这两条都受到限制 (c)增大样品浓度,增大样品体积,以增大样品中核的数目 (d)采用双共振技术,利用NOE效应

26、增强信号强度 (e)多次扫描累加,这是最常用的有效方法。在多次累加时, 信号S正比于扫描次数,而噪音N正比于扫描次数,所以S/N (信噪比,即信号强度) 正比于扫描次数。若扫描累加100次, S/N增大10倍 Bionanotextile 5.2 13C-NMR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碳谱的特殊测定方法 v在13C NMR谱中,因碳与其相连的质子偶合常数很 大,1JCH大约在100 200 Hz,而且2JC-CH和3JC-C-CH等 也有一定程度的偶合,以致偶合谱的谱线交叠,使图 谱复杂化。为了节省分析时间或使用较少的样品量, 通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测定方法将碳谱进行简化: v核磁双共振及二维共振就是最

27、重要的方法 v核磁双共振又分为若干种不同的方法,如质子宽带 去偶和偏共振去偶 v在13C NMR测定中常规的测试就是质子宽带去偶 Bionanotextile 双共振 v 双共振(去偶法)又分为同核双共振(如1H- 1H )和异核双共振(如13C-13C) v 通常采用符号AX表示,A表示被观察的 核,X表示被另一射频照射干扰的核 v 因为在天然丰度的化合物中,可以不考虑 13C-13C 偶合,故双共振都是异核双共振, 质子去偶的双共振表示为13C1H Bionanotextile 常用去偶法 宽带去偶宽带去偶 偏共振偏共振 去偶去偶 选择性选择性 去偶去偶 未去偶未去偶 (CH2) (CH3

28、) (CH) (CH2) (CH3) (CH) (C) 1H13C Bionanotextile 质子宽带去偶 v在测定碳谱时,如以一相当宽的频带(覆盖样品中 所有氢核的共振频率,相当于自旋去偶的X)照射样 品,则13C和1H之间的偶合被全部去除,每个碳原子 仅出一条共振谱线。因此又称为质子噪声去偶 v 由于1H对13C的偶合全部去掉,每一种化学等价的 碳原子只有一条谱线,CH3、CH2、CH和季C皆是单 峰 v 其他核如D、19F和31P对碳的偶合此时一般还存在, 峰的重数由核的个数和自旋量子数Ix确定,用2nIx + 1计算。如ID = 1,IF = 1/2,IP = 1/2 Bionan

29、otextile 质子宽带去偶 v 基团CDn有2n + 1个峰,CDCl3作溶剂的碳谱中总 有3个大峰 v 基团CFn和CPn有n + 1个峰,如基团CF3为4重峰 v 在分子中没有对称因素和不含氘、F和P等元素时, 每个碳原子都出一个峰,互不重叠。并且由于多 重偶合峰合并成单峰提高了信噪比,使信号增强, 更易得到。一般去偶NOE效应常使谱线增强1 2 倍。但由于NOE作用不同,峰高不能定量反应碳 原子的数量,只能反映碳原子种类的个数(即有几 种不同种类的碳原子) Bionanotextile 质子宽带去偶 完全图谱 测试中心给 出的图谱 质子宽带去偶 Bionanotextile CF3C

30、OOCH3 未去偶谱图:三氟乙酸 206.3和29.9为CD3COCD3的CO和CD3; 55.2四重峰为CH3O; 116.5四重峰为CF3; 159.05四重峰为COO Bionanotextile 宽带去偶:三氟乙酸 55.2在偶合谱中为四重峰,在去偶谱为单峰,归属 于CH3O; 116.5四重峰为CF3; 159.05四重峰为COO CF3COOCH3 Bionanotextile 2- -丁醇 未去偶谱图 Bionanotextile 胆固醇 Bionanotextile 偏共振去偶 v 不完全去偶(Off-Resonance Decoupling) v 采用一个较弱的干扰照射场,这

31、个射频不会使任 一质子去偶,而与各种质子的共振频率偏离,便 碳原子上的质子在一定程度上去偶。 v 偶合常数比原来的JCH小,称为剩余偶合常数JR。 但是峰的裂分数目不变,仍保持原来的数目,而 裂距减小了 v JR与照射频率偏置程度有关 Bionanotextile 偏共振去偶 v 偏共振去偶的目的是降低1J,去掉氢核对碳核的远程偶合 2JCH和3JCH,改善因偶合产生的谱线重叠而又保留了偶合 信息,从而确定碳原子级数 v 进行1H去偶时,将去偶频率放在偏离1H共振中心频率几 百到几千赫兹处,这样谱中出现几十赫兹的JC-H,而长距 离偶合则消失了,从而避免谱峰交叉现象,便于识谱 v 碳核类型的判

32、断:利用不完全去偶技术可以在保留NOE 使信号增强的同时,仍然看到CH3(伯碳)四重峰,CH2(仲 碳)三重峰和CH(叔碳)二重峰,以及不与1H直接键合的季 碳等单峰 Bionanotextile 去偶法:二氯乙酸 v通过比较宽带去偶和不完全去偶的碳谱可以得出 各组峰的峰形, 从而可以判断分辨出各种CH基团 质子去偶偏共振去偶 Bionanotextile 去偶法:2- -丁酮 质子去偶偏共振去偶 Bionanotextile 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法 vDistortionless Enhancement of Polarization Transfer, DEPT v常规测定方法:通

33、过改变照射1H核的脉冲宽度(或设定不同 的驰豫时间),使不同类型13C信号在谱图上呈单峰,并分别 呈现正向峰或倒置峰极化转移技术 v优点: v 可以克服偏共振实验中共振谱线发生重叠和指配复杂分子 的谱时的一些困难 v 准确指配CH、CH2、CH3和季碳, 用于区别伯(CH3)、仲 (CH2)、叔(CH)碳信号与质子宽带去偶谱比较,还可确定季 碳信号 v 测量时间比偏共振谱短 Bionanotextile 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法 v信号强度仅与脉冲倾倒角有关 v CH: I = I0Sin v CH2: I = I0Sin2 v CH3: I = 0.75I0(Sin + Sin3) v

34、 与偶合常数J无关, 在实验中只要设置 发射脉冲分别为45、90和 135,做三次实验,就可以区分各种碳,季碳的信号不出现 v脉冲宽度 峰的特征 v = 45 CH3 CH2 CH ( 代表正向峰) v = 90 CH v = 135 CH3 CH CH2 ( 代表倒置峰) v极化转移技术要求仪器有多脉冲器,射频脉冲有45等相位移控制装置, 1980年代后的仪器可以做此实验 Bionanotextile DEPT信号强度与 的关系 Bionanotextile DEPT:示例 Chemical shift (d, ppm)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 CCH2CH2

35、CH2CH3 O Bionanotextile DEPT:示例 Chemical shift (d, ppm)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 CH CH CH CH2 CH2 CH2 CH3 CCH2CH2CH2CH3 O 羰基和季碳峰消失 伯碳和叔碳不变化 仲碳峰倒置 Bionanotextile DEPT:示例 标准去氢碳谱 CH2碳向下 DEPT 90 仅CH碳 出现 DEPT 135CH和和CH3碳向上 Bionanotextile H3C C C C CH3 OO HH H3C C C C CH3 OO H H Keto (K: 13%)Enol (E: 8

36、7%) 门控去偶 v质子宽带去偶图谱得不到C-H的偶合信息,质子偏共振去偶 仅能看到一个键C-H偶合的剩余偶合裂分,看不到远程偶合 v为了得到真正的一键或远程偶合, 需要对质子不去偶。但一 般偶合谱费时太长,需要累加很多次。为此采用带NOE的不去 偶技术,叫门控去偶法(Gated decoupling with suppressed NOE), 也叫交替脉冲法 v接收的FID信号是具有偶合同时有NOE增强的信号 Bionanotextile 门控去偶 NMR analysis of the keto-enol tautomerism of 2,4-pentanedione (CDCl3, 25

37、C, 20 MHz). (b) 13C NMR spectrum obtained by inverse gated with integrals; (c) 1H broadband decoupling 13C NMR spectrum Bionanotextile 4.5 碳核磁共振谱的解析及其应用 v解析步骤: v1)不一定解析每一个峰,区分出杂质峰、溶剂峰,不要遗 漏季碳的谱线 v2)计算不饱和度 v3)分子对称性的分析:若谱线数目少于元素组成式中碳原 子的数目,说明分子有一定的对称性 v4)碳原子级数的确定(活泼氢数目确定) v5)碳原子 值的分区 v6)推出结构单元,组合可能的结构

38、式 v7)对推出的结构进行碳谱指认 Bionanotextile 示例 未知物分子式为C7H9N,核磁共振碳谱如下,推测 其结构 7(s) 146.8 6(s) 138.8 5(d) 129.1 4(d) 119.2 2(d) 112.3 3(d) 115.9 1(q) 21.3 Bionanotextile 解答 v 不饱和度U = 4 v 1号峰为饱和碳,为四重峰,故是CH3,按值可能为 CH3Ph或CH3C=C v 2 7号峰为sp2杂化碳,从多重峰的组成及C值看是双取 代苯上的碳 v 除以上两个结构单元CH3和C6H4外,还剩一个NH2,故可 能结构为CH3PhNH2 v 结构C的取代

39、苯上的碳只出4个峰,可排除。A和B可用计 算碳原子C值,排除A。化合物为B A B C Bionanotextile ClCH3 KOH C2H5OH CH3CH2 or 碳谱应用:判断反应机理 反应产物 质子去偶 判定它的消去方向 v 1-甲基环己烯 5个sp3杂化的碳, = 10 50 ppm,应有五个峰 2个sp2杂化的碳, = 100 150 ppm,应呈现两个峰 v 甲叉基环己烷 对称分子 5个sp3杂化碳,对称性, = 10 50 ppm 只出现3个峰 Bionanotextile 碳谱应用:判断反应机理 产物的质子去偶谱图与1-甲基环己烯相符 Bionanotextile 碳谱应

40、用:判断构象 v全顺式1,3,5-三甲基环己烷 非常好的对称性,分子中有9个 碳, = 10 50 ppm,只可能出 现三个峰 v1R-3-反-5-反-三甲基环己烷 分子中有9个碳, = 10 50 ppm,出现6个共振峰 Bionanotextile 碳谱应用:判断构象 Bionanotextile 结构推导 Analysis: C4H10O2 Bionanotextile 解题实例解题实例 1、鉴别谱图中的真实峰(除去溶剂峰和杂质峰)、鉴别谱图中的真实峰(除去溶剂峰和杂质峰) 2、计算不饱和度、计算不饱和度 3、分子对称性分析(峰的个数、分子对称性分析(峰的个数=碳原子的个数,无对称)碳原

41、子的个数,无对称) 4、碳原子化学位移区分(三个区:羰基区,不饱和区及、碳原子化学位移区分(三个区:羰基区,不饱和区及 饱和脂肪碳链区)饱和脂肪碳链区) 5、合并结构单元,组成可能的结构式、合并结构单元,组成可能的结构式 6、确定结构式、确定结构式 13C NMR解析步骤: 解析步骤: Bionanotextile 6H 0.91.52.3 21018 1243 13C 1H S t t q 4H 4H 例例1:分子式为:分子式为C7H14O,根据氢谱、碳谱推测其结构,根据氢谱、碳谱推测其结构 其正确结构为:其正确结构为: C O CH2CH2CH3H3CH2CH2C Bionanotexti

42、le 2.1 3.6 7.2 S S d d d t q 206 140 12053 30 1H 13C 例例2:分子式为:分子式为C9H10O,根据氢谱、碳谱推测其结构,根据氢谱、碳谱推测其结构 其正确结构为:其正确结构为: H2 C O CH3 Bionanotextile Analysis: C5H7O2N 结构推导 Bionanotextile Analysis: C6H10O 结构推导 Bionanotextile Structure: IUPAC Name: 2-butanon-4-ene 结构推导 Bionanotextile Analysis: C8H8O 结构推导 Bionanotextile 结构推导 Structure: IUPAC Name: acetophenone Bionanotextile Analysis: C6H8O 结构推导 Bionanotextile 结构推导 Structure: IUPAC Name: cyclohexanon-2-e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