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交通运输工作计划_第1页
2011年度交通运输工作计划_第2页
2011年度交通运输工作计划_第3页
2011年度交通运输工作计划_第4页
2011年度交通运输工作计划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2011年度交通运输工作计划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 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对“十二五”期间拟安排的各项主要工作尽早启动、大力推进,对 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思路、大胆探索,为全面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奠定 坚实的基础。(一)加快推进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保持交通投资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全省交通建设,在重点项目安排上,突出抓好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服务民生改 善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坚持分工负

2、责、合力推进,能快则快,对于“十二五”拟开工的项目,今年都要启动前期工作并加快推进,其中,拟今年开工项目的前期工作要争取在上半年完成。(二)大力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提升行业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城市客运服务水平。一是落实政策。研究细化我省保障“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具体政策,分解发展目标,完善考核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和多级公共财政 保障体系。二是增加供给。指导各市、县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加强公交站场、保养场建设,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线网布局。新辟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新增和更新节能环保的公交客 运车辆。研究建立出租汽车运力投放和监测指标体系,合理控制出租车总量,稳步安排新增运力,结合公路

3、客运枢纽规划,建设一批出租车服务区。三是提高质量。加强出租汽车经营 权管理,完善服务质量考核机制,大力打击非法营运。积极研究加强地铁营运管理的有效举 措。加强城市客运服务信息化建设,推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地铁“一卡通”,并加快市 域联网、区域联网进程;推进城市公交运营监控系统建设;加快建设出租汽车调度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推广“电召车”经验。加大统筹城乡客运发展力度。对未通达班车的行政村实施重点攻坚,配套改造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站(亭) 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农村客运站营运管理,确保年底前全省行政村 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 96%以上。制订出台镇村公交发展实施办法,加强政策引导和鼓励,对 列入今年计划

4、开通镇村公交的18个县(市、区)优先安排与镇村公交线网相吻合的农村公路、桥梁及撤渡建桥等项目,确保年内新增开通镇村公交的乡镇100个以上。(三)加快交通物流业发展,大力提升运输产业发展层次。积极推动港口物流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三大突破”:一是实现连云港港多式联运的新突破。二是实现太仓港集卡 “双重运输”的新突破。三是实现南京港物流园区建设的新突破。加快推进交通物流基地建设。年内重点推进 15 个交通物流基地的建设。鼓励运输企业 充分利用交通物流站场、农资配送中心等与邮政方面加强合作,继续推进农村物流发展。 扶持品牌交通物流企业。 建立龙头企业评价和政企共同推进机制, 年内在全省形成 6 家交通

5、 物流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交通物流相关经营人加快发展。大力推广先进运输组织方式。 积极做好甩挂运输 3 个部级试点单位和 5 个省级试点单位 的推进工作,年底前全省形成牵引车 500 辆、挂车 1000 辆的专业甩挂车队。推进旅游包车 企业公司化经营。 调整优化全省省、 市际道路客运线网布局, 鼓励和引导长途班线实行节点 运输。积极推动运输装备升级换代。 推进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 严禁燃料消耗量不达 标的车辆新进入道路运输市场, 同时采用资金引导等措施, 试点开展老旧车辆提前退出运输 市场。 贯彻实施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和等级评定标准, 鼓励发展大中型高等级客车。 联合汽车 生产厂家,

6、 研制发展适合农村客运的安全、适用、 经济型乡村客车。加大整治低质量营运船 舶力度,加快淘汰老旧船舶。继续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大力促进江苏民航产业发展。 加大国际航线开辟力度。 规划引导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通用航空企业拓展作业范围。(四)加强市场监管,着力优化交通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立法和行政执法工作。全面加强交通建设监管。 强化市场与现场的监管, 将市场主体、 现场从业行为与其信用 评价、资质资格评定、市场准入、招投标有机结合,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各省辖市 的省交通运输招标评标分中心和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建设。 进一步完善建设管理单位准入、 行 为管理以及绩效考核等制度。 探索建

7、立我省交通建设劳务市场, 促进工程分包专业化、 规范 化发展。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探索地方铁路、民航机场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开展工 程质量品牌建设活动; 加大从业单位行为规范和现场实体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力度; 积极探索 设计质量监管机制; 大力推行专业化管理、精细化设计、 标准化施工和信息化监管;加强市 县质监队伍建设, 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 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全面加强交通建设工程造价动 态管理,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加强对运输市场的监管。 以安全、 节能减排和服务质量为重点,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 制。深化运输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加强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和从业人员诚信考核, 重 点完善驾

8、驶员培训、 机动车维修服务质量考核体系; 推进机动车维修规范化达标和放心消费 工作。 抓紧完善港口收费体系和定价机制, 继续整治内河码头经营市场, 进一步规范内河港 口经营行为。加大治超工作力度。出台加强源头治超工作的意见,推进“运政治站、港政治港、路政 治路、海事治航”综合治理格局的形成,构建多部门、跨区域的联动工作机制。全面完成省 政府批准的治超站点建设,实现部、 省、站信息联网,继续推进不停车检测和治超管理信息 系统的试点与推广。五)加强养护管理,充分发挥既有设施服务潜力。做好干线公路迎国检冲刺工作。 各地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 攻坚克难。 要坚持一把手 负责制, 不断加大迎检工作力度。

9、 要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突破口, 开展专项督 查,强化业务指导, 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以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 确保以最佳状态接受检查。积极推进养护决策科学化。加强路桥技术状况评定工作。切实加强国省干线交通调查、 统计工作, 完善公路基础数据库, 全面掌握路桥基础技术状况和动态运行信息。 构建公路综 合养护分析平台, 研究制订符合江苏省情的路桥养护评价体系, 定期编制道路、 桥梁养护报 告,辅助制订养护计划和方案。 优先养护国家水运主通道、重要口门航道、 重点港口集疏运 航道、 省际重要航道。 推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船闸大修制, 对所有航道船闸养护改善项目实施 绩效考核。提升养护机械化水平

10、和技术含量。 建立与机械化养护相匹配的公路保养定额体系与招投 标管理, 年内全省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养护机械化率分别达到 100%和 50%。重点推广沥青路 面再生技术应用。 全面推进航标管理的自动化和遥控遥测, 推进助航导航设备的规范化、 标 准化。(六)扎实推进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保持交通运输行业持续稳定和谐。 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加强交通运输安全基础工作, 推进标本兼治。 以严格交通运输安全 生产准入条件、加强动态监管为重点,推进“平安交通示范点”建设,完善交通运输安全监 管机制, 率先形成行业安全监管规范。 以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 建立企业重点 车辆GPS监管平台使用管理

11、标准,以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管理为重点,推动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加强运输市场安全监管。加强对客运和危险品运输企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站场、 港口的源头管理, 继续严厉打击非法从事危险品运输的行为, 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区域 间的协调配合, 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加强综合治理。理顺城市客运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指导 城市客运企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 提高事故防 范能力。重点强化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监管,开展内河港口危险货物码头专项整治行动, 建立“全省危险货物码头安全监管档案体系”和“石油化工码头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

12、”;制 定港口设施保安符合证书年度核验实施办法,形成港口设施保安工作长效机制。强化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落实建设活动中各个管理环节、 各个参与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推动工程安全生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有效管理格局的形成,继续深入推进“平安工程” 创建活动,保持公路水运建设安全生产平稳有序的态势。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建设。 优化地方海事所布局, 着力构建环苏 “护城河”。 强化源头监管, 推进船检体制改革, 提高船舶检验质量; 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专业技术 素质; 进一步规范船舶登记和船舶签证行为。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动态监管, 实行海巡艇和电 子巡航相结合的低碳巡航模式, 加大船舶安全

13、检查力度。 强化区域合作, 充分运用信息化手 段,推行世博会联动执法形成的长效机制, 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合力。 加强船舶污染防治 工作,强化船舶污染物送交跟踪监管。深入贯彻江苏省水上搜寻救助条例,继续推动省 市县三级内河水上搜救网络建设; 加强水上搜救多元治理模式建设, 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 量参与水上搜救。确保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加快构建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七)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继续提升行业率先发展优势。 大力提升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一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快建设交通运输监测感知体 系。二是加强行政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三是提高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进城市公

14、共 交通、民航、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的信息资源共享,完善“江苏交通出行网”和 96196 服务功能。 进一步拓展联网售票范围。加快推进智能公交系统、交通信号公交优先、镇村公 交信息化支撑技术等研究与应用推广。新建高速公路 ETC专用车道216条、15个客服网点, 新发展苏通卡客户 1 0万个,客户总数翻一番。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应用。 一是加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继续推进以泰州大桥 工程为示范项目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究,全面开展连云港港30 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等五大专项科技攻关研究,力争取得一批行业领先成果。二是加强科技成果的共享与转化工作。 编制发布重点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荐目录, 强化

15、成果转化应用绩效考核。 以行业协会、 中介 机构等社会力量为依托, 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体系。 三是重点加强城市客运管理技 术研究。重点加强对公交、出租车、地铁等城市客运管理体制机制、服务质量、班线配置与 运营调度等方面的课题研究, 提升城市客运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四是加强交通科技国际交 流与合作。扎实提升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继续加强节能减排课题研究, 并积极推广节能减排科研项 目优秀成果。 总结试点工作经验, 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行业能源统计制度和节能减排监测考 核体系,并全面贯彻实施。落实“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继续 开展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工作。深入

16、推进“节能驾驶”培训,率先开展“绿色汽 修”创建工作。(八)大力加强交通运输行业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行业发展活力。 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切实加强行业统计工作。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把交通运输业统计工作作为推动科学发展 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 要加强与国内外咨询机构的合作, 组织开展交通统计分析的顶层 设计, 改进运输量、 交通量和交通服务业增加值等方面的统计方法和制度, 对公铁水空四种 运输方式的运输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全口径统计和分析。继续加强政策措施研究。 重点在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运输结构、 引导科技创新以及推动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提升、 促进物流和交通建设劳务市场发

17、展等方面拓 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强力推进相关政策措施的出 台。继续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 大兴为民务实之风, 细化具体举措, 办好十件为民服务实 事。大兴学习进取之风,促进学习型机关和单位、行业建设。大兴狠抓落实之风,深入一线 抓落实, 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以良好的作风推进交通运输改革新突破、 发展新跨越。全面加强交通运输执法基础建设。 完成乡镇交管所体制改革, 在基层交通运输管理领域率先实 现综合执法。 通过制订规划和加大投入, 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和执法 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厅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着力完善惩治和预防腐 败体系。按

18、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在厅机关和厅属单位全面启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 认真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研究”,继续推进交通建设项目廉政风险防控手册 推广应用工作, 加快研发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暨电子监察系统。 以建立长 效管理机制为重点, 不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充分运用行政权力网上 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的电子监察功能,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察监控。探索建立“制度+科技”的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政风、 行风和作风建设, 切实纠正损害群 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 认真贯彻落实新修 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建立检查考核制度,推进廉政建设各项任务 全面完成。 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宣传教育创建工作。制定专项规划,加快培养领 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稳步推进交通干部人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