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及其饮食保健_第1页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及其饮食保健_第2页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及其饮食保健_第3页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及其饮食保健_第4页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及其饮食保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及其饮食保健 糖尿病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原因主要 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升高血糖素不适当地分泌过多所引 起。多见于 40 岁以上喜食甜食而肥胖的病人,城市多于农村,常有 家族史,故与遗传有关。少数病人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消瘦等症状。生命的 常见病,伴发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严重时危及生命。中 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关系人体接收机的升降与调畅,肝气郁滞则 气机升降输布紊乱,肝失疏泄则血糖等精微物质不能随清阳之气输 布于周身而郁滞于血中,出现高血糖或精微物质的输布紊乱,反见 血糖升高,

2、进一步导致血脂、蛋白等其它精微物质紊乱,引起其他 合并症,治疗以疏肝调气为主,顺肝条达之性以恢复其生理功能, 肝气条达,气机调畅,精微得以输布,糖被利用而血糖自然下降。 另外,因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 疗的效果。再就是配合运动,注意调摄情志,再适当的配合中药治 疗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病因: 1. 遗传因素 1 型或 2 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 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 60种以上 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 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 2型糖

3、尿病 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 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 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 2 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 因素,使具有 2 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 1型糖尿病 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 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B细胞。 糖尿病症状: 一、手脚麻木的感觉,这是许多人都会有的一个感觉。 二、男性发生阳痿,女性发生阴道异常干燥。 三、皮肤发痒:全身或局部皮肤发痒,肛门周围瘙痒,尤其女性 顽固外阴部瘙痒。 四、疲乏无力:身体常常无原因地感到疲惫不堪,双腿乏力,双 膝酸软。

4、且高血压、尿液发白。口渴多尿、体重下降:病人的饮水 量大量增多,排尿的次数和份量也随之增多,是发现糖尿病最便捷 的途径,有时会伴有体重下降。 五、异常感觉:手足麻木、肢体发凉、疼痛、烧灼感、蚂蚁行走 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等。 六、眼睛疲劳,视力下降:视物易疲劳、视力减退或出现视网膜 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且发展很快。 七、综合征: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的情况,故 可同时或先后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高血液粘稠 度等,这虽不属于糖尿病症状,但有这些情况时,应注意血糖是否 升高。 除了上述常见症状之外,还会出现许多的症状也需要大家注意。 第一,反复感染:包括反复的皮

5、肤、尿路、牙龈、肺部等感染,以 及肺结核等。其次,排尿异常:尿频、尿急、排尿费力、淋漓不尽 或有尿失禁。第三,胫骨前褐色斑:表现为小腿前部皮肤出现片状 褐色斑,常于外伤后遗留不退。第四,反复低血糖:经常于餐前出 现饥饿、头晕、心慌、手颤等现象。 糖尿病并发症: 1.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与无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相比, 糖尿病患者由于有高血糖,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的突发事件,如心 梗、脑溢血、脑梗塞等。因此,定期做心脏彩超、颅脑 CT颈动脉 彩超来发现其中隐匿的血管病变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不容 忽视的。 2. 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病变,特别是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最常 见的合并症,神经病变会

6、让患者痛苦不堪,瘙痒、刺痛、钝痛、剧 痛等等。往往越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痛感尤为强烈 ; 而有的会让患者 感觉消失,针刺、火烧都没感觉。一些糖尿病足病的患者就是因为 感觉消失而造成外伤感染、溃烂,甚至截肢。如果患者性神经受损, 就会出现性功能障碍。 3. 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足病的发生和神经病变有关系,和血管病 变也有关系。当血管发生堵塞时,肢端供血不足或者缺血,很快脚 趾变黑变干,出现坏疽。坏疽一出现就要截肢,越截位置越高。前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元帅就是被反复截肢最终丧命的。预防糖尿病足 病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进行足底神经检查、下肢血管检查、下 肢神经检测,让截肢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4. 糖尿

7、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早期会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患者自觉腿发软,浮肿 ( 一压一个坑 ) , 小便中有泡沫,腰酸、腰困等等。糖尿病肾病一旦进入 3 期以后, 就目前医疗技术水平而言,基本没有逆转可能,进而就是肾衰、尿 毒症等直接威胁生命。因此,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是发现早期肾 病的重要手段。 5. 糖尿病眼病:眼睛也是微血管及其丰富的器官,而且眼病的出 现往往不易察觉,因为在整个病变过程中,也在不断适应,因此, 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旦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如眼前总有蚊子 在飞,视力迅速下降,看直线为折线,不管看什么东西都发红等等, 说明视网膜有了明显的病变,只能采

8、取治疗来制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不然会引起失明。 糖尿病治疗: 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分为六种类型,下面介绍下六种类型糖尿病 的中医疗法。 (1) 燥热炽盛 治法: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玉女煎、麦门冬汤、消渴汤、玉泉丸、玉 液汤、千金黄连丸、增液承气汤、竹叶黄芪汤、五味消毒饮。 (2) 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佐以清热。 方药:黄芪汤、增液汤、玉液汤、生脉散、六昧地黄汤、降糖甲 片、降糖合剂、自拟益气养阴汤。 (3) 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养阴润燥。 方药:一贯煎、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天花粉散、枸杞汤、 大补阴丸、生脉散。 (4) 阴阳两虚 治法:温肾滋阴,调

9、补阴阳。 方药:金匮肾气丸、八味地黄汤、二仙汤、秘元煎。 (5) 脾肾阳虚 治法:健脾温肾,阴阳并调。 方药:附桂八味丸、金匮肾气丸、促脾补肾降糖汤、益气扶阳饮、 右归丸。 (6) 瘀血内阻 治法: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方药: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活 血降糖方、润燥活血方、五香散。 西医治疗 一、药物治疗: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近年来有迅速的发展,从原有磺酰脲类 (sulfonylurea) 及双胍类 (biguanide)夕卜,已有第3类a-葡糖苷酶抑制剂(a - glucosidaseinhibitor) 供临床应用,第 4 类胰岛素增敏剂 (insulinsensi

10、tizer) 不久也将引入国内。 至于第 5 类胰升糖素抑制剂 (insulinantagonistinhibitor) 和第 6 类糖异生作用抑制剂 (gluconeogenesisinhibitor) 则尚在实验和 小量临床试用阶段。 在上述抗糖尿病药物中,磺酰脲类药系降糖药,可以引起低血糖 反应,而双胍类和 a - 葡糖苷酶抑制剂则不引起低血糖反应,被称 为抗高血糖药物。 二、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 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 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 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

11、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 胰岛素和超强抗氧化剂如 (注射用硫辛酸、口服虾青素等 )有望出现 较长时间的蜜月期,胰岛素注射不会有成瘾和依赖性。 胰岛素的分类 1、按来源不同分类 (1) 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两者药效相同,但与 人胰岛素相比,猪胰岛素中有 1个氨基酸不同,牛胰岛素中有 3个 氨基酸不同,因而易产生抗体。 (2) 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 30 位丙氨酸,置换成与人胰 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 (3)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 现阶段临床最常使用的胰岛素 ):利用生 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其氨基酸排列顺 序及生物活性与人体本身的

12、胰岛素完全相同。 2、按药效时间长短分类 (1) 超短效:注射后 15 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 12小时。 (2) 短效(速效) :注射后 30 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 24小时,持 续 58 小时。 (3) 中效( 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注射后 24小时起效,高峰浓 度 612 小时,持续 2428小时。 (4) 长效( 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注射后 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 420 小时,持续 2436小时。 (5) 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 (30 分钟) ,持续时间长达 1620小时。市场常见的有 30%短效和 70%中 效预混,和短、中效各占 50%的预混两种。

13、 3、适应人群 1、凡I型病者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消瘦或营养不良者依赖胰 岛素为生,一旦停用或中断,势必发生酮症威胁生命,故必须长期 终身替补充。 2、但凡H型或LADA患者当饮食及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时,亦须 长期补充胰岛素。H型患者待 B细胞贮备功能渐恢复数月后可逐渐 减量、甚而恢复口服药与饮食治疗。采用胰岛素时必须严格控制进 食量,以免发生肥胖,甚而对胰岛素产生抵抗性。 3、与营养不良有关的糖尿病,即皿型。 4、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昏迷、乳酸性酸中毒、 重症感染、高热及消耗性疾病、急性应激状态如心肌梗塞等。 5、兼有外科病将行大手术前后,即使原用口服药治疗者也须改 用胰岛素 (

14、或暂改用 ) ,以期防止酮症等并发症。 6、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病人妊娠及分娩前阶段和分娩期应采 用适量胰岛素,不宜用降血糖药物。 7、继发性糖尿病,特别是垂体性糖尿病、胰源性糖尿病。 8、糖尿病病人伴严重肝病 ( 如肝硬化、肝炎 ) 、肾脏病伴肾功能 衰竭,伴多数慢性并发症者 ( 如眼底及肾脏病变、神经病变、脂肪肝、 下肢坏疽等 ) 和其他内分泌病。 4、使用方法 注射部位 (1)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人应该掌握的一项“技术”。除了注射 外,部位的选择也很关键,因为合适的注射部位不仅能减少注射的 危险,还有助于胰岛素的吸收。 (2)腹部:是应优先选择的部位,因为腹部的皮下脂肪较厚,可 减少注射至

15、肌肉层的危险,捏起腹部皮肤最容易,同时又是吸收胰 岛素最快的部位。应在肚脐两侧旁开 34指的距离外注射,越往身 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至肌肉层。这个部位最适合注射短效 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搭配的胰岛素。 (3)大腿外侧: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内侧有较多 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宜注射。注射大腿时一定要捏起皮肤或使用 超细超短型 (5 毫米) 笔用针头。 (4)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此处是最不适合自我注射的部位, 因为上臂皮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肌肉层:自我注射时无法自己捏 起皮肤。必须注射上臂时,建议使用超细超短型笔用针头 (5 毫米 ) 或由医护人员及家人协助注射。 (5)臀部:臀部适

16、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 ( 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 岛素) ,因为臀部的皮下层较厚,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慢,这样更能 很好地控制空腹血糖,同时又无需捏起皮肤也无肌肉注射风险。 注射时间 (1) 快(短)效胰岛素:餐前1/2h , 34次/d酮症酸中毒。 (2) 中效效胰岛素:早餐或加晚餐前 1h, 12次/d。 (3) 慢(长)效胰岛素:早餐或晚餐前1h, 1次/d。 注意事项 1、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应继续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并加强对患 者的宣教,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便于胰岛素剂量 调整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所有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都应该接受 低血糖危险因素、症状和自救措施的教育。 2、胰

17、岛素的治疗方案应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包括基 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两部分的补充。方案的选择应高度个体化, 按照血糖达标为驱动的阶梯治疗方案,尽早控制血糖平稳达标。 3、注射过量的不良反应,如果在治疗中注射胰岛素过量,会导 致低血糖,中毒较轻时,主要影响植物神经系统,表现为饥饿、眩 晕、苍白、软弱和出汗,也可有震颤、心前区不适,颜面和四肢麻 木、头痛。当血糖进一步降低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发音障 碍、复视、肌肉震颤、共济失调,随后神志昏迷和不同程度的惊厥, 这种状态即所谓胰岛素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即可致死。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1、低血糖反应:最常见。多见于I型中脆性型或H型中重型, 特

18、别是消瘦者。一般由于体力活动运动太多,偶或饮食太少、减量、 失时或剂量过大。症状有饥饿感、头晕、软弱、出汗、出悸,甚而 出现神经症状,如定向失常、烦躁不安、语无伦次、哭笑无常,有 时可更严重,甚而昏厥、抽搦、状似癫痫,昏迷不醒,以致死亡。 治程中应教会病人熟知此反应而随时提高警惕,及早摄食糕饼糖食 或糖水以缓解,较重者应立即静脉注射 50%葡萄糖 40ml 以上。 2、过敏反应:少数病人有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 肿、紫癜,极个别有过敏性休克。此种反应大致由于制剂中有杂质 所致。轻者可治以抗组胺类药物,可改用口服药。必需时还可采用 小剂量多镒胰岛素皮下注射脱敏处理。 3、局部反应: (

19、1) 、注射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及皮下有小结发生, 多见于NPH或PZI初治期数周内,由于含有蛋白质等杂质所致,改 变注意部位后可自行消失,不影响疗效。 (2) 、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脂肪萎缩成凹陷性皮脂缺失,多见于女青年及小儿大腿、腹壁等注 射部位。皮下组织增生成硬块,多见于男性臀部等注射部位,有时 呈麻木刺痛,可影响吸收,须更换注射部位而保证治疗。 三、手术治疗 糖尿病治疗可依靠胃转流手术。 (1) 先把胃断开,越胖,越少留。 (2) 把小肠断开,胰岛素抵抗越重,断点离胃越远,当然体重下 降的也越厉害,因此要根据两方面的情况权衡。 (3) 把远端的肠管和胃连接在一起。 (4) 把小肠的近端

20、栽在远端小肠上,近端的肠管里有胰腺分泌的 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是负责脂肪和肉类的消化的。 因此两个肠管汇合后,食物才和胰液、胆汁混合,脂肪和蛋白开 始消化,连接点越低食物消化越不完全,体重丢失越重,但胰岛细 胞的功能也越强。 有人把它叫做胃转流术或胃绕道术。它治疗糖尿病是通过改变了 胃肠道的结构,也就是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 (胰腺),减少了食物 对胰腺的过分刺激,降低了胰岛素的抵抗,在胰岛素不增加甚至减 少的基础上,而增加机体对糖的利用能力 ; 缩短了食物到达末段小 肠和结肠的距离,使得部分未消化的食物达到末端回肠 (小肠的末端 ) 时间缩短,使末端回肠分泌降低血糖的激素,参与糖的代谢,从而

21、 提高糖的使用能力,降低血糖,治愈糖尿病。 这个手术的效果,通俗地讲就是做了一个物理的手术却发生了化 学的反应。 经过多年的随访研究,手术的有效率 95%以上。治愈率根据病人 的选择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一般在 80%90%,治愈是指完全停止药 物使用,而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正常。 既然有这样的手术效果,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通过手术 治疗呢 ?虽然这种手术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并不是针对所有类 型的糖尿病。前面说过,这种手术的主要治疗效果,是通过降低胰 岛素抵抗,同时提高胰岛素的分泌而达到作用的。 因此,目前主要是针对 2 型糖尿病,因为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 提抗为主的糖尿病。而且,还必须

22、是肥胖型 2 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预防: 1、一级预防:树立正确的进食观,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糖尿 病虽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关键是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热量过 度摄入、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原因。热量摄入 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 伍。 2、二级预防:定期测量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 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 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 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和仔细鉴别, 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的可贵时间。 3、三级预防: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

23、他慢性病,患者多因并发 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 发现,早期预防,而到了晚期,疗效往往不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 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预防教育 1、由于约有半数以上的早期患者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不能 及时确诊和得到防治,因而要大力开展糖尿病宣传健康教育,让已 确诊的患者了解糖尿病并逐渐熟悉饮食,运动,用药和尿糖、血糖 监测等基本措施的综合治疗原则。 2、配合医务人员提高控制质量,让 50 岁的对象,尤其是前述 高危对象,每年做一次餐后 2 小时的血糖筛选检查,使无症状的患 者尽多尽早得到确诊和防治。教育内容中尚需包括长期

24、坚持饮食治 疗的重要意义,尿糖和血糖仪检测方法,必须注意胰岛素治疗者, 还应学会无菌注射法,低血糖反应及初步处理等。 糖尿病的保健及其饮食: 1、精神保健:一旦确诊为此病,应抱着正确的态度,以充分的 自信心去战胜疾病,不能被糖尿病这顶帽子压垮,而精神萎靡,不 愿工作,不敢运动,整日休息。也不可视而不见,各方面不加注意, 情志失调,过于劳累,或过忧过喜,均能导致内分泌紊乱,不利于 控制血糖。 2、运动锻炼: 1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患者运动量不 宜过大,以免发生低血糖,可采取散步、做操等轻度的锻炼方式 ;2 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患者运动量可稍大些,如快走、 慢跑、骑车、打太极拳等。不管哪种运动方式,需持之以恒,才能 达到锻炼目的。 3、饮食保健:主食以粗粮为主,细粮为辅 ; 副食以疏菜为主,瘦 肉、蛋类为辅,可吃小鱼等。正所谓“粗茶淡饭,健康有源”。不 论每日三餐,还是四餐,均要吃饱,避免或减少饭前心慌、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