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生观[共3页]_第1页
浅谈养生观[共3页]_第2页
浅谈养生观[共3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养生观现今,是一个生活日益富裕,人们愈来愈注重保健养生的年代,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温饱,而是在此基础上,如何生活的更健康,更长寿,而在养生调补,防病疗疾等方面,中医在几千年的医疗保健的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并有凡膳皆药,寓医于食的理论。做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也指出:“我们应该以食物为药,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将养生之道等同于养生之术,其实不然。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一、顺其自然: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

2、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二、形神兼养: 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三、动静结合: 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但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 四、审因施养: 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 而“养生之术”则是要求在养生之道的指导下,方能实施。其内容囊括

3、了以下七方面: (1)神养: 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多涉及了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3)气养: 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多涉及了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 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健身活动。多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5)食养: 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6)药养: 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

4、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因此,中医常有“药膳”之说。 (7)术养: 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主要涉及医药文化。古往中外养生之说颇多,我觉得养生须真正做到以下四点: 1、心态要平衡。养生之道养心为上,“一生淡泊养心机”乃养生之最高境界。心要静。凡事不可虚浮,遇事不可烦躁,处事得之淡然,不因实现某个目标或获得某种利益而忘乎所以,骄傲自满;失之坦然,不因未实现某个目标或获得某种利益而灰心丧气,耿耿于怀;争其必然,凡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或获得的利益,要积极奋进,勇于争取;顺其自然,说话

5、做事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生活中要有知足常乐的心态,别人骑马我骑驴,回头看后面还有一串挑担汉。心要宽。常言道心宽体胖,对人处事豁达大度,不斤斤计较,不鸡肠小肚,不固执己见,象给弥勒佛的对联那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谈笑之间泯仇怨。2、起居要规律。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乃日常起居的基本要求。尤其是都市人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吃着有毒的食品,过着工作紧张、人际关系复杂、缺少锻炼、应酬过多、饮酒熬夜的不良生活,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焦虑情绪之中,五脏六腑难免不出问题,这都是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疾病。长期昼伏夜出或不分昼夜的劳作、玩乐都是养生之

6、大忌。一般来说应养成早上按时起床,中午稍事小憩,晚上按时睡觉的习惯。尽量避免春困夏烦秋燥冬懒,尤其是秋冬两季,既不要贪睡恋窝以免整天没精神,也不要过早起床晨练吸入雾气中的有害物。小憩养神最好要卧床,伏案或座卧沙发皆对颈椎、腰椎不利。晚上不要熬夜,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熬夜,一般晚上10时许应上床休息。文武之道,有张有弛。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把握好休养生息,才能保住精气神,也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3、膳食要合理。黄帝内经养生经言:饮食有节,起居有度,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年,度百岁乃去。能吃能喝不足以说明健康,会吃会喝才能保证健康。吃什么,怎样吃,吃多少,何时吃是有讲究的。在人生过程中,

7、不可能象营养学专家要求的那样安排膳食,但也不可择食挑食或暴饮暴食。要坚持三个一点的原则,即好吃的少吃一点,不好吃的也吃一点,端上桌的都尝一点。好吃的吃多了伤脾胃,下次就不想吃了;自然界的东西讲究相生相克,长期偏好某些食物或吃法都不利于健康。要坚持早餐吃饱,补充夜间的消耗,奠定全天劳作的基础,切不可不吃早餐;午餐吃好,补充营养,为午后劳作和夜间少餐提供保证;晚餐吃少,减轻肠胃负荷,避免营养过剩。饮酒少则提神,多则伤身,以不醉为妙。饮料以自制豆浆、果蔬沙拉、安全牛奶、清茶等为好,五谷杂粮有利健康,慎饮其他饮料及营养保健品,身体不适能通过自身免疫或调节治愈时最好不吃药。4、运动要适量。养生的最大误区

8、是身体健康时不锻炼,老了或身体出现问题时才锻炼,避免人们常说的年轻时拼命挣钱,老时拿钱养命。锻炼要持之以恒,运动要符合科学。总之,养生的特点就是要强调在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基础上的“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性。例如,甲需要重点形体养护;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形体锻炼或一律改变某种饮食结构,或一律静坐练习气功就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养生需要了。 现在很多人都谈养生,如何养生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要明确养生的目的,人之生存,总有生死,养生并不是怕死,是要一个健康的生命,自然有了健康的生命,也会长寿。讲究养生的,大多是老

9、年人,年轻人正在拼搏,还顾不上这些,当然养生并不是只老年人的事,年轻人也很重要,年轻人不惜力气,超负荷的工作,到老了落下一身病,这就不是养生。当然养生并不是不干活,不工作,是要劳逸结合。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都要讲究养生。年轻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老年人有了健康的身体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会给家人增加负担。所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讲究养生,做到以下五点: 1.养生先养心 。养心就是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对人与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对他人多着想。过喜伤心,过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要保持正常的七情。养心要心静自然,自己达不到

10、的事情,不要去想它,不要妄想,不要过分的追求,要知足者常乐。当然不是不要追求的目标,而是有目标努了力就可以了,胜不骄,败不燥。比如你总想比人家过的好,过不好也不能去上吊。能人背后有能人,追求过高了,一辈子也达不到。养心要勤用脑。养心不是什么也不想,脑子不用就痴呆了,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当然用脑过度也不是养生。 2.养生要养体。养体重要的是一个动字,动字包括劳动和运动,任何劳动和运动,只要不是过力的,对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这就要求人们要勤于动,不要懒,动则促进气血周流,懒则气血流通缓慢。体育锻炼是一种锻炼,劳动也是一种锻炼,但不能过力,过力了就会积劳成疾。当然体育锻炼过力了对身体也会有害

11、的。人体不断的活动,保证气血的运行畅通周流,才会有健康的身体。 3.养生要合理饮食,保证身体的需求。人体需要各种物质,不能偏食,不能过饱过饥,人缺少了哪方面的营养对身体也不利,过多供给了营养,造成了体内某物质的堆积对身体也不利。所以饮食要全面适当。 4.养生要维护身体的健康。人的身体就象机器一样,要不断的维护和保养,要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有了毛病就要修修,先是预防为主,一旦有了疾病就要抓紧治疗,只有去除了疾病,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5.养生要注重养脾胃和肾。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源。肾藏精生髓,是人体生命的精华,肾衰退了,人体就要衰老,脾胃运化是供给人体生命需要的源泉,所以要注意保养脾胃和肾。几千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医学,利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简单道理,为人类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传统中医学所提出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但反映出人体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观,也反映出人体生理活动的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