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_第1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_第2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_第3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_第4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 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早 晨、鲜艳、打扮”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 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3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 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汉”等 13 个生字。正

2、确读写“早 晨、鲜艳、打扮”等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 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1. (课件出示 1)播放音乐(或视频) 爱我中华片段: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 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 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 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3.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 师利用

3、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 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4.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 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 2)板书课题: 1. 大青树 下的小学。5. 请大家读题。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 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1.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

4、遍。2. 学生试读。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 出示让学生认读。4. (1) (课件出示 3、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 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 在 粗壮 影子 坪坝 飘扬 摔跤 凤尾竹 洁白认读形式灵活多样。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平舌音, “晨、装、绒、摔”为翘舌 音;前鼻音“汉、艳、扮” ,后鼻音“静、停、扬、凤”等。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有关民族的词语。(课件出示 5)景颇族 傣族 阿昌族 汉族 德昂族 注意

5、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5. 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课件出示 6) 理解词语的方法:1. 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2. 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3. 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1)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2)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课件出示 7) 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 ) 形容色彩华丽。() 山间平整的场地。 () 边防,边境。() 两人徒手较量 , 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 )6. 生字我会写(课件出示 8:生字田字格课件)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1)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6、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 :“衣、日”是形旁,表义; “壮、辰”是声旁, 表音。加一加:“氵+又=汉”“扌+分=扮”“讠+卖=读”“米+且=粗”“青+争=静”“丰+色 =艳”。换一换:“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2)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 9) 写好生字四步走: 1. 说一说。 2. 看一看。 3.写一写。 4. 对一对。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上下结构, “晨、装”上窄下宽。 “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巧记字形:“丰”“色”艳。写一写:老师范写 , 重点

7、指导“晨、装”,学生练写。“晨”和“装”二字均为上下结构,但要注意整个字不要写得过长,其中“晨” 字要注意 “日”和“曰”的区别, “装”字的“壮”要写得扁一些,按正确笔顺规 范书写。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1) 学生练写 , 教师巡视指导。(2)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师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具有集形象、声音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学习,能帮助 我们更轻松地认读、识写。7. 再次巩固字词: 把表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的图片和相应的词语连线。 (课件出 示 1

8、0)8. 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 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讨论: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2. 学习反馈(课件出示 11)(填空):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 ;再写(上课,下课) ;最后写(这就是我 们可爱的小学)。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是啊,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请同 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课堂作业新设计1. 看拼音写汉字。zco ch 印hmnz uxi0n y mnf u zhu0ng()()()()dc b m01j ingc口 zhumng()()()2. 我国有()个

9、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有( )个。3. 填词练习。()的服装()的小鸟()的国旗()的铜钟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 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 学中必须要改进的。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 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2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引起思考。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 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现在

10、就请同学们继续品读课文,思 考:“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课件出示 13)学生品读。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1. 刚才同学们再次品读了课文, 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 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哪个小朋友最勇敢,敢第一个站起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2.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 (学生讲到哪句,教师就顺势指导哪句。视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地驾驭课堂。 ) 预设 1:(1)生:我是从这里看出的。 (课件出示 14)“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 丽多彩。”各式各样的服装鲜艳夺目,使学校更加美丽。 (板书:服装:鲜艳 绚丽多 彩)(

11、2)你知道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吗?(绚丽多彩)(课件突出显示 15)“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3)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如果此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教师 可这样处理:老师来读一句话: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你们觉得这句话 写出了学校的什么呢?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绚丽多彩) “绚丽”的近义词就是 美丽。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3. 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预设 2:( 1)生:我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美丽。 (课件出示 16)“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读

12、读。2)3)景物呢?4)这句话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那我们一起来谁能来说说,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那么你们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念,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 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 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5)同学们,这样的校园美吗?你想不想去看看?那就带着对美丽的大青树下 的小学的向往,再读这句话。 (板书设计:校园美)(6)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4. 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

13、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预设 3:(1)生:我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美丽。“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课件出示17)(2)为什么认为这句话也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学生阐述)(3)我听明白了,这句话说明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 说它很美。我们把它的美读出来吧! (板书:山花烂漫)5. 小结,过渡。确实,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千姿 百态的各种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在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构成了一 幅绝妙的美景图。(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1. 课文仅仅写了大青树下

14、的小学的美丽吗?你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 所怎样的小学呢?(方法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类似。 )预设 1:(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 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 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课件出示 18)(板书:多民族)(2)其他同学找到了这句话吗?我们一起来读读。(3)为什么从这句话中能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学校?(4)生:因为这句话说明各个民族的孩子,虽然“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 都成了好朋

15、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5)讲得好。谁来读这句话?(6)他读得怎么样?(7)我们一起超过他,好吗?2. 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预设 2:( 1)生:我还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团结。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 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课件出示 19)(2)找到这句话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3)听老师怎么读。(师范读)(4)说说“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语,老师为什么要读重 音?(这几个词说明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5)你们可不可以像老师一样再读这句话?3. 小结,过渡。是啊,虽然

16、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 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其实,小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大青树下的小学 不仅仅是美丽、团结,它还具有什么特色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你一定会有所 发现!(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预设 1:(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欢乐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 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课件出示 20)(板书:唱歌、跳舞)(2)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3)大青树下有多热闹?请同学们用下列句式来说说:(课件出示 21)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

17、,有( ),还有( )。他们的欢笑声把( )都吸引过来啦。( 4)谁能把孩子们的欢乐读出来?他读得怎么样?认为比他读得好的站起来 读。(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1. 这是一所多么欢乐的学校啊!还有谁有新的发现?预设 1:(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祥和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 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 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课件出示 22)(板书:安静 学习)(2)好,我们一起读这段话。(3)你们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

18、上课的?(4)他们是怎样读课文的?(5)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6)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侧面烘托孩子认真 学习。意思讲到就行)(7)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人与环境 融洽相处,怎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怎么不令人赞不绝口呢?让我们带着对大 青树下的小学的赞美再读这段话。三、总结课文,指导朗读1. (课件出示 23)“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中的“这”指

19、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带进句子中去?2. 师生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24)“美丽的学校、团结的学校、欢乐的学 校、祥和的学校”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3. 同学们,你喜欢这样一所“美丽的、团结的、欢乐的、祥和的大青树下的小 学”吗?你愿意赞美它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读这句话!4. 假如你是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 (自豪、骄傲)5. 请自豪地读这句话!6. 请骄傲地读这句话!7. 请同学们再看课题, 你们认为该怎么读? (“大青树下的” 读重音。)为什么? (为有这样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而自豪,为自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一员而骄傲。 )8. 请同学们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把课题再读一遍。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1. 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 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 是啊,“五十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