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education探源_第1页
教育与education探源_第2页
教育与education探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与education探源特征码标签:特征码从方法而言,是强制灌输,即理解的要接受,不理解的也要接受。“教”字的右边是一只手拿着鞭子,表示教育者强行施压,要受教育者接受。后来演变成模仿。春秋元命苞:“天垂文像,人行其事,谓之教。”清代文字学家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释“教,效也。上为下效,道之始也。”又引释名“教,效也,下所法效也。”均是指效法、照着做。“育”字为上下结构,上是一象形字,说文解字:“不顺忽出也,从倒子。”现代医学叫难产,表明孩子先天具有叛逆性,不好教育。下是“肉”字,以示对孩子的抚养。清代文字学家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释“育,养子使作善也。”最早出现“教育”一词是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

2、而教育之,三乐也。”辞源解释“教育”为“教诲培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5月出版的教育学也指出:“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著作在教育方法上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实行棍棒纪律教育。”这一解释是同古文字相吻合的。英语的教育,动词是educate名词是education,该词源出拉丁语的educat,其意为引导、导引。从文字学和词源学的角度可以看出中国教育与欧美教育的差别。教育是为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服务的,教育内容的选择必定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所制约。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选儒家经典著作作为教育的主体内容,是因为儒家经典是统治阶级的理论基础,统治阶级要求人们忠于君王,拼命

3、鼓吹孝道,提出“以孝治天下”,反映在教育的内容上就是崇尚书本,崇尚儒家经典。欧美教育在内容上要宽泛得多,古希腊社会和古罗马社会崇尚自然,自然科学技术很早就成了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方法上,中国古代社会崇尚皮鞭加棍棒,向学生强制灌输三坟五典。这样的教育方式现在依然盛行,俗语中的“黄荆棍下出好人”、“打是亲,骂是爱”是也。现代学校课堂教学还是满堂灌、填鸭式,还是时间加汗水,都是古代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所致。欧美教育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心智,不搞强制教育。学生接受教育是愉快的,他们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所以创造力得到极大发展。东西方社会对世界文明,特别是三大科学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贡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