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上)_第1页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上)_第2页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上)_第3页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上)_第4页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 1 单元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1、 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改变(平动、转动、直线、曲线、圆周)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运动的描述速度、速率、平均速度直加速度线直线运动的条件: a、 v0 共线运匀速直线运动s= v t , s-t 图,(a 0)1 at 2动vtv0at , s v0t典型的直线运动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vt2v022as , sv0vt tv - t 图2自由落体( a g)特例竖直上抛( a g)参考系: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1)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 ,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 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

2、,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3)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2、 质点 :在研究物体时,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物体看成是有质量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个点叫做质点。( 1) 质点忽略了无关因素和次要因素,是简化出来的理想的、抽象的模型,客观上不存在。( 2) 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能看成质点。( 3) 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平动的物体不一定总能看成质点。( 4) 某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看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否能被忽略以及要求的精确程度。3、时刻: 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例如几秒初,几秒末。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时间坐

3、标轴线段表示时间,第n 秒至第 n+3 秒的时间为3 秒(对应于坐标系中的线段)4、位移 :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路程不等于位移大小(坐标系中的点、线段和曲线的长度)5、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s/t(方向为位移的方向)平均速率:为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之比,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即时速度: 对应于某一时刻 (或位置) 的速度, 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 v lims)t 0t即时速率:即时速度的

4、大小即为速率;【例 1】物体 m 从 a 运动到 b,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d)a ( v1+v2) /2b v1 v2c v12v22d 2v1 v2v1v2v1 v2【例 2】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 当他返航经过1 小时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 5400 米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试求河水的流速为多大?解析:选水为参考系,小木块是静止的;相对水,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船往返运动的时间相等,各为 1 小时

5、;小桥相对水向上游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小桥向上游运动了位移 5400m,时间为 2 小时。易得水的速度为 0.75m/s。6、平动 :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都相同。转动:物体各部分都绕圆心作圆周运动。7、加速度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v/t (又叫速度的变化率) ,是矢量。a 的方向只与 v 的方向相同(即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1)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 2)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

6、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变化率” 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3)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8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例 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速度大小为 4m/s,经过 1s 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那么在这 1s 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6m/s 或 14m/s)【例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9、匀速直线运动 : vs,即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相t等它是速度为恒矢量的运动,加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匀速 s - t 图像为一直线: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速度。第 2 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1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vtv0ats v0 t1at 2vt2v022assv0vt t22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s=at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m-sn=(m-n)at 2v0

8、vts vt / 2,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tv02vt2(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vs/ 2,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2速度)。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vt / 2vs / 2 。3初速度为零(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v gt , s1 at 2 , v22as ,sv t224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前 1 秒、前 2 秒、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 49第 1 秒、第 2 秒、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 35前 1 米、前 2 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 3

9、第 1 米、第 2 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 ( 32 )对末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相应的运用这些规律。5一种典型的运动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物体由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用右图描述该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s1 , t1 , s t v1 v2 vv b2aaa1、 s1、 t1a2、s2、t 26、解题方法指导:abc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 2)明确物体作什么运动,并且画出运动示意图。 (3)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及特点,合理选择公式,注意多个运动过程的联系。( 4)确定正方向,列方程求解。( 5)对结果进行讨论、验算。

10、解题方法:( 1)公式解析法: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组。本章公式多,且相互联系,一题常有多种解法。要熟记每个公式的特点及相关物理量。(2)图象法: 如用 v t 图可以求出某段时间的位移大小、可以比较vt/2 与 vs/2,以及追及问题。用 s t 图可求出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比例法:用已知的讨论,用比例的性质求解。( 4)极值法:用二次函数配方求极值,追赶问题用得多。( 5)逆向思维法:如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视为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求解。综合应用例析【例 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一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此物体, 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物体, 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

11、的作用时间相同时, 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速度为v2,若撤去恒力甲的瞬间物体的速度为v1,则 v2 v1=?【解析】ss ,而 sv1 t , sv1 ( v2 ) t 得 v2v1=2 122思考:在例 1 中, f1、 f2 大小之比为多少?(答案:1 3)2m/s2,加速行驶【例 2】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起动加速度为5 秒,后匀速行驶2 分钟,然后刹车, 滑行 50m,正好到达乙站, 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解析:起动阶段行驶位移为:匀加速匀速匀减速2s1=( 1)s1s2s31 at 12甲t1t2t3乙t= 5ss=12 . 5m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 at

12、1( 2)匀速行驶的位移为:s2 =vt2( 3)刹车段的时间为:s3 = v t 3( 4)2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为:v = s1s2s325120050m / s1275m / s 9.44m / st1t 2t 3512010135【例 3】一物体由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最初的3 秒内的位移为s1,最后 3秒内的位移为s2,若 s2-s1=6 米, s1 s2 =3 7,求斜面的长度为多少?解析:设斜面长为s,加速度为a,沿斜面下滑的总时间为t 。则:斜面长:s = 1at2( 1)21( t-3) s前 3 秒内的位移: s1 =at12( 2)213s后 3 秒内的位移

13、:s2 =s -a (t-3)2 (3)2s ss -s =6 (4)= 3 7 (5)2112解( 1) ( 5)得: a=1m/s2【例 4】物块以 v0=4 米 /秒的速度滑上光滑的斜面,途经a、 b 两点,已知在a 点时的速度是b 点时的速度的2 倍,由 b 点再经 0.5 秒物块滑到斜面顶点c 速度变为零, a、 b相距 0.75 米,求斜面的长度及物体由d 运动到 b 的时间?解析:物块匀减速直线运动。 设 a 点速度为 va 、b 点速度 vb ,加速度为 a,斜面长为 s。a 到 b:vb2va2 =2 asab (1)va = 2vb (2)b 到 c:0=vb + at0

14、.(3)解( 1)( 2)( 3)得: vb =1m/sa=2m/s22d 到 c0 v0 =2as(4)s= 4m从 d 运动到 b 的时间:d 到 b:vb =v + at1t1=1.50d 到 c 再回到 b: t2 = t1+2 t0=1.5+20.5=2.5(s)cd秒【例 5】一质点沿 ad 直线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测得它在ab、bc、cd 三段的时间均为 t,测得位移 ac=l 1, bd=l2 ,试求质点的加速度?解:设 ab =s1、 bc=s2、 cd =s3 则:abcd22s2 s1=ats3 s2=at两式相加: s3 s1=2at2由图可知: l 2 l1=(

15、s3 +s2) ( s2+s1)=s3 s1则: a = l2l12t 2【例 6】一质点由 a 点出发沿直线 ab 运动, 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为a1 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为 a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抵达b 点时恰好静止,如果ab 的总长度为 s,试求质点走完ab 全程所用的时间 t?解:设质点的最大速度为v,前、后两段运动过程及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相等,均为v 。s= v t ( 1)2全过程:2匀加速过程:v = a1t1( 2)匀减速过程: v = a2t2( 3)由( 2)( 3)得: t 1=vvt2代入( 1)得:a1a2s =v ( vv )2 a1a2s=2sa1 a2a

16、1a2将 v 代入( 1)得:t = 2s2s2s( a1 a2 )v2sa1 a2a1 a2a1a2【例 7】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连续通过两段长为s 的位移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 t2,求物体的加速度?解:方法( 1):设前段位移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 a,则:前一段 s:s=v0t1 +1 at12( 1)2全过程 2s:2s=v0( t1+t2) + 1 a(t1t 2 ) 2( 2)2消去 v0 得:a =2s(t1t2 )t2 )t1t 2 (t1方法( 2):设前一段时间t1 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后一段时间t2 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v2。所以:v1=s ( 1

17、)v2= s( 2) v2=v1+a( t 1t 2 ) ( 3)t1t222解( 1)( 2)( 3)得相同结果。方法( 3):设前一段位移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 v,加速度为 a。前一段 s:s=v0t1 +1at12( 1)2后一段 s:s=vt2 +1 at 22( 2)v = v0 + at( 3)2解( 1)( 2)( 3)得相同结果。例 8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做水平飞行时,突然受到强大的垂直气流的作用,使飞机在10 s 内下降高度为1800 m ,造成众多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害事故,如果只研究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且假设这一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1)求飞机在竖直方

18、向上产生的加速度多大?( 2)试估算成年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多大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座椅.解:由 s= 1at2 及: a= 2s2 1800m/s2=36 m/s2 .2t 21000由牛顿第二定律: f+mg=ma得 f=m(a-g)=1560 n, 成年乘客的质量可取45 kg65 kg, 因此,f 相应的值为1170 n1690 n第 3 单元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重快轻慢”非也亚里斯多德y伽利略n(1)特点:只受重力作用,即 0=0、a=g(由赤道向两极, g 增加由地面向高空,g 减小一般认为 g 不变)(2)运动规律:

19、 v = g th = g t 2 . / 2v 2 = 2 g h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下落的时间仅与高度有关,与物体受的重力无关。(3)符合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规律2、 竖直上抛运动:物体上获得竖直向上的初速度 0 后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特点:只受重力作用且与初速度方向反向,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运动规律:( 1) v v 0 g tt v0 / g-a=-g( 2) h v 0 t g t2 / 2(3)v 02 v 2 2ghh v 02/ 2g( 4)v = ( v 0 +v) / 2例:竖直上抛,v 0 100m / s 忽略空气阻力( 1)、多长时间到达最高点?0v

20、0 g tt v 0 / g=10 秒500 米理解加速度( 2)、最高能上升多高?(最大高度 )100m/s0 v02 2g hh= v 02/2g 500 米( 3)、回到抛出点用多长时间?h g t2. / 2t 10 秒时间对称性( 4)、回到抛出点时速度?v g tv 100m / s方向向下速度大小对称性( 5)、接着下落10 秒,速度?v 100 10 10 200m/s方向向下( 6)、此时的位置?s 100 10 0.5 10 102 1500 米( 7)、理解前10 秒、 20 秒30 秒 内的位移v( m/s)1000102030t (s)100200结论:时间对称性速度

21、大小对称性注意 :若物体在上升或下落中还受有恒空气阻力,则物体的运动不再是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分别计算上升a 上与下降 a 下 的加速度,利用匀变速公式问题同样可以得到解决。例题分析 :例1、从距地面125 米的高处,每隔相同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队,不计空气阻力,g=10 米 / 秒 2,当第11 个小球刚刚释放时,第1 个小球恰好落地,试求:( 1)相邻的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大?( 2)当第 1 个小球恰好落地时,第 3 个小球与第 5 个小球相距多远?(拓展) 将小球改为长为5 米的棒的自由落体,棒在下落过程中不能当质点来处理,但可选棒上某点来研究。例2、在距地面25 米

22、处竖直上抛一球, 第 1 秒末及第3 秒末先后经过抛出点上方15 米处,试求:( 1)上抛的初速度,距地面的最大高度和第3 秒末的速度;( 2)从抛出到落地所需的时间(g=10m/s2)例 3、 一竖直发射的火箭在火药燃烧的2s 内具有 3g 的竖直向上加速度,当它从地面点燃发射后,它具有的最大速度为多少?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少?从发射开始到上升的最大高度所用的时间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10m/s 2)第 4 单元直线运动的图象知识要点 :1、 匀速直线运动对应于实际运动1、 位移时间图象,某一时刻的位移s v t截距的意义:出发点距离标准点的距离和方向图象水平表示物体静止斜率绝对值=

23、 v 的大小,交叉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2、 速度时间图象,某一时刻的速度v (某时刻的快慢)vst阴影面积 位移数值(大小)上正下负t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t 图)vtv0vtv0 atatv tv o v0t(1) 截距表示初速度(2) 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即加速度(3) 交叉点表示速度相等(4) 面积 = 位移上正下负v【例 1】 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vpqq apobctqttp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已知 ab 和 ac 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 同时从 a 点分别沿 ab 和 ac 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a. p 小球先到

24、b.q 小球先到c.两小球同时到d.无法确定解:可以利用 v-t 图象 ( 这里的 v 是速率,曲线下的面积表示路程s)定性地进行比较。在同一个 v-t 图象中做出 p、 q 的速率图线,显然开始时q 的加速度较大,斜率较大;由于机械能守恒, 末速率相同, 即曲线末端在同一水平图线上。为使路程相同 (曲线和横轴所围的面积相同),显然 q 用的时间较少。【例 2】 两支完全相同的光滑直角弯管(如图所示 )现有两aa只相同小球 a 和 a/同时从管口由静止滑下,问谁先从下端的出l2v2口掉出? (假设通过拐角处时无机械能损失)l 1解析:首先由机械能守恒可以确定拐角处v1 v2,而两小球l1到达出

25、口时的速率v 相等。又由题薏可知两球经历的总路程sv1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a=g sin ,小球 a第一阶段的加速度跟小球a/第二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设为l 2va1);小球 a 第二阶段的加速度跟小球/第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vav相同(设为 a2),根据图中管的倾斜程度,显然有a1 a2。根据这些物理量大小的分析, 在同一个 v-t 图象中两球速度曲线下所围的面积应该相同,且末状态速度大小也相同(纵坐标相同)。开始时 a 球曲线的斜率大。由于两球两阶段加速度对应相等,如果同时到达(经历时间为t1)则必然有 s1s2,显然不合理。ot1t2t考虑到两球末速度大小相等(图中vm

26、),球 a/ 的速度图象只能如蓝线所示。因此有t1 a2b a1= a2ca1 a2d 不能确定解析:依题意作出物体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下方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由几何知识知图线、不满足ab=bc。只能是这种情况。因为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a1a2,选项 c 正确。【例 4】蚂蚁离开巢沿直线爬行,它的速度与到蚁巢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当蚂蚁爬到距巢中心的距离l 1=1m的 a 点处时,速度是 v1=2cm/s。试问蚂蚁从a 点爬到距巢中心的距离l 2=2m 的 b 点所需的时间为多少?解析:本题若采用将ab 无限分割,每一等分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求和,这一办法原则上可行,实际上很

27、难计算。题中有一关键条件:蚂蚁运动的速度v 与蚂蚁离巢的距离x 成反比,即 1x ,作出 1x图象如图示,为一条通过原点vvabcd 的面积,就是蚂蚁从 a 到的直线。从图上可以看出梯形b 的时间: t1 ( 11 )(l2l1 )l22l1275 s2 v1v22l1v1第二章相互作用第 1 单元力 重力和弹力摩擦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力是相互的( 2) 力是矢量(什么叫矢量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4)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5) 力的分类:根据产生力的原因即根据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分

28、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即效果力如拉力、压力、向心力、回复力等。(提问:效果相同,性质一定相同吗?性质相同效果一定相同吗?大小方向相同的两个力效果一定相同吗?)(6)力的效果: 1、加速度或改变运动状态2、形变(7)力的拓展: 1、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2、产生加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4、牛顿第三定律二、常见的三种力1 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 方向:竖直向下或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3) 大小: g=mg,可用弹簧秤测量两极引力= 重力(向心力为零)赤道引力= 重力+ 向心力(方向相同)由两 极到赤道重力加速度减小,由地面到高空

29、重力加速度减小( 4) 作用点:重力作用点是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测量方法:均匀规则几何体的 重心 在其 几何 中心,薄片物体重心用悬挂法;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2、弹力( 1)产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并使之发生形变的另一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2)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有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有:轻绳的弹力方向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支持力或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撑或被压的物体;弹簧弹力方向与弹簧形变方向相反。( 4)大小:弹簧弹力大小 f=kx (其它弹力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1、 k 是劲

30、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2、 x 是相对于原长的形变量(5)3、 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作用点:接触面或重心【例 1】如图所示,两物体重力分别为g1、 g2,两弹簧劲度系数分别为k1、 k2,弹簧两端与物体和地面相连。用竖直向上的力缓慢向上拉g2,最后平衡时拉力f=g 1+2g2 ,求该过程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解析:关键是搞清两个物体高度的增量h和 h跟初、末状态两根弹簧的形变量/x、x、x、x1212 f 12间的关系。无拉力 f 时x, x,( x、 x为压缩量)1 =(g1 +g2)/k12= g2 /k212加拉力 f 时/x, x,(x、 x为伸长量)1 =g2/k12= (g1+g2

31、) /k212而 h/, h/1=x1+x12=(x1+x2)+( x1+ x2)系统重力势能的增量 ehhp= g11+g22整理后可得: epg1g1 g2g22g2k2k1练习1. 关于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b. 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成正比c. 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d. 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g2g2x2k2x2k2g1g1x1/k1x1k1f2. 如图,两本书 a 、b 逐页交叉后叠放在一起并平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设每张书页的质量为5g,每本书均是200 张,纸与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问至少要用多大的水平力才能将它们拉开?(g

32、取 10 米/ 秒 2)3、弹簧秤的读数是它受到的合外力吗?3、摩擦力( 1)产生:相互接触的粗糙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摩擦力种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 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 2)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3)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一定相反( * 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反、可能相同、还可能成其它任意夹角)( 4)方向的判定:由静摩擦力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来判定

33、;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来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由动力学规律来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5) 作用点v = 2滑动摩擦力v = 3( 1)产生: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2)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3)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 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也可能成其它任意夹角)( 4)大小: f= n( 是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vaf = mgf = ( mg +ma)f = mg cos(5) 作用点【例 2】 小车向右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恰好沿车后壁匀速下滑。试分析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速度方向的关

34、系。解析: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始终和小车的后壁平行,方向竖直向上,而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水平分速度逐渐增大),所以摩擦力方向和运动方向间的夹角可能取90和 180间的任意值。av 相对点评:无明显形变的弹力和静摩擦力都是被动力。就是说:弹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无法由公式直接计算得出,而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决定的。例题分析:例 3、 下面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b 、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d、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平行。例 4、如图所示,物

35、体受水平力 f 作用,物体和放在水平面上的斜面都处于静止,若水平力 f 增大一些,整个装置仍处于静止,则: aa 、 斜面对物体的弹力一定增大;b 、 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一定增大;c、 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不一定增大;d、 水平面对斜面的弹力一定增大;例 5、用一个水平推力 f=kt (k 为恒量, t 为时间)把一重为 g 的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所示,从 t=0 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f 随时间 t 变化关系是哪一个? b第 2 单元力的合成和分解一、 标量和矢量矢量:满足平行四边行定则(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标量:不满足平行四边行定则(

36、路程、时间、质量、体积、密度、功和功率、电势、能量、磁通量、振幅)1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 标量用代数法; 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一个矢量(合矢量)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矢量(分矢量)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就可以用这一个矢量代替那几个矢量,也可以用那几个矢量代替这一个矢量,而不改变原来的作用效果。2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入相反的用负号代入,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

37、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二、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合成与分解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人的一种方法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必须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则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1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 (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2)平行四边

38、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 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 n 个力的合力为零。f 1(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1 2| f合 1 2fff f(4) 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o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f 2【例 1物体受到互相垂直的两个力1 、2 的作用,若两力大小分别为ff53 n、 n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ff 1of2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于f1、 f2 相互垂直,所以作出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对角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ff12f22(5 3) 252n=10 n

39、合力的方向与1 的夹角 为:ftgf25330f15 332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分解相当于已知对角线求邻边。( 2)两个力的合力惟一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在无附加条件时,从理论上讲可分解为无数组分力,但在具体问题中,应根据力实际产生的效果来分解。【例 2 将放在斜面上质量为 m的物体的重力 mg分解为下滑力 f1 和对斜面的压力 f2 ,这种说法正确吗?解析:将 mg分解为下滑力f1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mg的另一个分力f2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从力的性质上看,f2 是属于重力的分力,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属于弹力,所以这种说法不正确。【例 3 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有几种分法?解析:有无数种分法,只要在表示这个力的有向线段的一段任意画一条直 线,在有向线段的另一端向这条直线做垂线,就是一种方法。如图所示。( 3)几种有条件的力的分解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时,有唯一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