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诗歌鉴赏总结_第1页
2021年诗歌鉴赏总结_第2页
2021年诗歌鉴赏总结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诗歌鉴总结诗歌鉴总结人物诗人自己方法:动作行为肖像心理语言叙述描写诗中主人公答案思路。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形象(意象)景物写景层次虚实动静衬托对照照应抑扬远近高低大小正面侧面(组合意象)构成关系意境:幽静,宁谧,壮阔,悠远,苍凉,荒芜,孤寂慷慨悲凉,缠绵宛转,空寂寥落,萧条荒凉方法:修辞白描象征联想想象感觉器官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析。4、答题模式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展开

2、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点明景物所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营造的氛围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直抒胸臆:篇句词借景抒情抒情方法间接抒情移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思想感情曲笔用电答题模式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2、反映离乱的痛苦3、同情人民的疾苦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4、山河

3、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词头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2、思亲念友3、边关思乡4、闺中怀人*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2、昔胜今衰的感慨3、借古讽今的情怀4、青春易逝的伤感5、仕途失意的苦闷6、告慰平生的喜悦*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2、情深意长的勉励3、坦陈心志的告白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一、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4、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答题模式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二分析句意型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4、答题模式阐明语表义,有

5、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简要说明艺术效果。三、分析语言特色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4、答题模式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结合诗中

6、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结构:1、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3、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4、答题模式概述诗句的内容。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用何手法+写何内容+表达何情感+意义(或艺术效果)扩展阅读诗歌鉴总结古典诗词相关知识的整理考纲要求倪旭升1、鉴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7、度一、几种典型的诗歌题材分类怀古诗(咏史诗)借古讽今,抒发怀古之幽情山水田园诗抒发脱俗,清高的生活理想,向往一个高远的理想,往往有对俗世的批判,表示自己清廉节操,不与世俗合流。边塞诗写边塞绮丽风光,赞卫国勇战,有的揭露战争灾难,反战精神。闺怨类抒发女子闺中怨情,弃妇的哀怨,思念远方无音信的丈夫。有的含比兴,写怀才不遇。送别类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离开朋友的寂寞,以示友谊之深。咏物类用一个事物的特征来象征某种精神,或某种哲理。登临类登高远眺,抒发日月飞逝,世道艰难,家国忧患,人生苦辛的感慨。羁旅类写旅途奔波的艰辛,大多抒发遥想亲人和家园的温馨,旅途中的孤寂。二、关于诗词中的形象古典诗词中的形象通

8、常指意象,主要分为两类即主人公(主体或客体)、景或物。(一)常见景或物的形象(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分类列举1月(云)思乡,怀人思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5莲爱的象征。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6梧桐凄凉悲伤梧桐

9、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8秋蝉高洁,悲凉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雁字归时,月满西楼。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10、。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10.柳离情依依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12芳草离恨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13芭蕉孤独与忧愁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14羌笛凄切之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二)常见人物形象分类列举三、常见艺术形象举隅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11、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

12、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重要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

13、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三、诗词的语言风格分类1、平淡2、工丽3、直率4、委婉5、自然6、清幽7、雄奇8、奔放9、悲慨10、洗练11、沉郁12、清新四、语言特色类在诗歌解答中经常套用的关于语言的术语1、行云流水2、形神兼备3、简洁洗练4、浅显明白如话,不加修饰5、词藻华丽明快6、沉郁顿挫苍凉7、雄健雄浑8、平淡无奇,清新淡雅9、诗情画意10、淋漓尽致11、富有哲理(理趣)五、诗歌表现手法1、抒情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乐景写哀(或哀景写乐)等;2、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象征、双关、互文、移用、设问(反问)、通感等;3、描写手法,如铺陈、渲染、烘托

14、、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4、表现方式角度类如正面(侧面)描写、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味)、由远及近(由近及远)、俯视(仰视)等。借古讽今、托物言志;方式类借古讽今(讽喻)、托物言志、点面结合、卒章显志、承上启下、过渡呼应、画龙点睛、发人深省、开门见山、耐人寻味。六、分析意境特点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冷清、凄凉、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肃穆、闲适、恬静、安谧、淡雅、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七、掌握古代诗歌鉴常用名词术语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15、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些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侧面描写、对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语言特点类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炼(练)、浅显明白如话、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沉郁顿挫、苍凉雄健雄浑。文章结构作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浑然天成、行文技

16、巧类、虚实相生水乳交融。其他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一气呵成、琅琅上口。一、常规分析每一首诗词都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基本要素,比如季节、时间,人物(主人公)及其相关动作,人物所处地点和人物心情等。当然,这里说的“比较固定”,是指这些要素在诗词中通常都会描述出来有些诗词表现的明显,有些诗词则表现的隐晦。虽然隐晦,但认真去寻察还是能发现的。在鉴分析时若能抓住这些基本要素进行有效分析,往往能切中诗歌命脉,明确诗词“画意”,体会诗情。请看下面的鉴示例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

17、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题看,抒情主人公是诗人自己。“青山”暗点季节是春天,“落日五湖春”一句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但也点明了是春天时节。“汀洲”是指水边平地。春光明媚,景色怡人,本该是踏春景的好时节,但此时诗人身处如此妙境又在做什么呢?通过“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我们发现诗人浓墨重彩地渲染了自己出神凝思、依依惜别的忧伤情绪。最后一句一个“愁”字则更鲜明地点染出诗人心中那份无尽的失落、惆怅的伤感。全诗境界开阔,新颖别致,情景交融,意味不尽。二、意象分析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抒情性是诗词的第一特

18、性。但古典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大多都是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的,这些景或物都明显带上主人公的感情色彩。这些景或物就是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请看下面的鉴示例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析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呢?有人家、花朵、蝴蝶、黄莺。诗歌前二句突出花之多且繁盛,“千朵万朵”是上句“满“的具体化,”表现了春天盎然的生机。蝴蝶竞相在花丛间翩跹飞舞,着一“戏”字,表现了蝶儿欢快的心情。“留连”则表明蝶儿对姹紫嫣红的花朵的深

19、情依恋。黄莺呢?它正跳跃于枝头,展开婉转清丽的喉咙歌唱呢,像是在为明媚灿烂的春天送去一支美妙的赞歌。“娇”表现了莺儿的忸怩喜悦的神态。“恰恰”突出莺儿啼叫的清丽。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中的这些意象充分浸润了作者内心的欣喜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喜爱,对现实生活的无限热爱。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三、表达技巧分析诗是艺术的精品,诗歌创作离不开各种艺术技巧。粗略地概括,这些表达技巧可大致分为四类1、抒情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2、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象征、双关、互文等;3、描写手法,如铺陈、渲染、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

20、见大等;4、景物描写的角度,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视觉、听觉、嗅觉、由远及近、由近及远、俯视、仰视等。分析表达技巧,不仅能细致地体会到诗词的艺术美,而且能更深入地把握住诗人的情感倾向。请看下面的鉴示例独不见(沈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析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首联两句不仅浓墨重彩夸张地描绘了女主人公居室之美,也以“海燕双栖”反衬出少妇的孤独寂寞;颔联从听觉角度(寒砧声、落叶声)烘托少妇苦苦相忆而又不见所思的愁苦;颈联用“秋夜长”的细节刻画少妇的寂寞难眠;尾联上句直抒胸臆,是女主人公愁苦已极的独白,下句借“明月照流黄”进一步烘托少妇“思而不得见”的愁思。这首诗,诗人从人物心情和环境气氛入手,多方面多角度地刻画了一个身居华室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