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新_第1页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新_第2页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新_第3页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新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1、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照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有关要求,到质量技术监察机构或授权部门逐台办理使用登记手续。2、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进行任何维修;需要带温带压紧固螺栓时,或出现 泄露需进行带压堵漏时, 必须按设计规定制订有效的操作要求和采取防护措施; 作业 人员应经专业培训持证操作,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在实际操作时, 应派专业技术人 员进行现场监督。3、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工作由盟级质量技术监察机构或授权部门负责。4、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按规定的报 告

2、程序,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1)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后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2)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现象的。(3)安全附件失效,过量充装的。(4)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的。(5)发生火灾等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6)压力容器液位超过规定,采取措施后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7)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的。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一、常用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要点 由于容器的工艺用途不同其操作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也不尽相同。 根据温州地区压力容 器布局、类型、下面就常用容器的安全操作要点作简单介绍。

3、1、换热容器的操作要点(1)熟悉热(冷)载体性质正确选用热(冷)载体对加热过程安全十分重要,除考虑工 艺设备的需要外, 应尽量避免使用与被加热介质性质相抵触的物质作热载体。 如水是冷载体, 地区不同水质差别很大,水的硬度大小直接影响换热器内壁结垢。(2)防止结疤、结炭。一些热载体在较高温度下易结疤、结炭影响换热效果,甚至引起爆炸。(3)按工艺规定,保证阀门开启度。阀门开启度直接影响热交换器内流体流速,可以提高传热系数同时又可减少结垢及防止 局部过热。(4)定期排放冷凝水、不凝性气体。冷凝水、不凝性气体存于容器内影响传热,油污易结垢物体还会堵塞。(5)控制升降温速度。升降温速度快慢会造成较大温差

4、应力, 设备不能自由伸缩, 严重时导致连结失效而泄露。2、反应容器操作要点(1)熟悉并掌握容器内反应物特性。反应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工艺特点,确定反应容器安 全操作。(2)正确控制反应温度。温度是反应物在容器中主要控制参数之一,不同的化学反应都 有各自最适宜的反应温度。正确控制温度不仅提高产品质量、成品率,同时直接关系到容器 的安全运行。温度高、压力增高会使反应物着火、容器壁温度上升、机械性能下降,造成变 形至破坏。温度过低造成反应速度减慢或停滞。如处理不当会使反应物发生剧烈反应,乃至 发生爆炸,要控制反应温度,需做以下几点: 控制反应热; 防止反应过程中搅拌中断,换热中断; 正确选择传热介质;

5、加强保温措施; 防止杂质进入反应器内; 投料的控制; 确保安全保障反应正常。3、储存容器操作要点(1)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储存容器的压力高低往往与温度直接关系。 特别是液化气体介质的 容器,一旦温 度上升,其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尤其是高温季节,必要时应采取冷却、降温措施。( 2)严格控制液位,不得超规定充装超储,应确保液位计的显示正确。( 3)严格执行储存周期,对于易聚合易分解的介质,必须按规定周期储存。(4)控制明火、电火花。危及安全的明火通常存干燥装置、烟道、烟囱、火炉、火种等,这些必须严格控制保证 安全距离。(5)防止静电。 注意静电接地的检查及维护工作,严禁堆放杂物,因杂物、灰尘等都易造

6、成静电积聚。(6)杜绝容器及管道泄露。容器或管道密封不严会造成容器内介质在空气中浓度增高, 属易燃介质, 则有可能达到 爆炸极限范围,稍有疏忽会导致事故。4、分离容器操作要求( 1)实行安全操作挂牌。分离容器基本上属于器外产生压力的容器,而压力来自器外 的容器超压又大多是因操作失误引起,为防止操作失误,必须实行安全操作挂牌,标明阀门开闭方向、状态、注意事项等。(2)定期排放积存的油、水避免因排污堵塞影响分离效果或影响后置工序。(3)定期清理,更换过滤物质、滤网等提高分离效果。 二、特殊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要求1、蒸压釜(杀菌锅、硫化罐等有快开门装置可参照) (1)运行前注意事项: 当釜盖完全关闭

7、时,安全手柄必须是水平位置,锁死釜盖无法打开。 安装在釜体上的球阀,必须是安全关闭。 符合上述二点才能送汽、升压。(2)快开门(盖)安全操作: 当快开门(盖)达到预定方位,连锁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方能送汽升压。 当容器内的压力完全释放后,连锁装置发出报警信号。装置脱开后,待 2-3分钟后, 把安全手柄由水平位置转向垂直方位, 待安全圆盘上弓形缺口处于垂直位置, 釜盖上的限位 块通过釜盖才能开启。 运行中注意观察阻汽排水装置, 应及时排放,如釜内上下温度大于40C,应采取紧急 措施排放冷凝水,如措施无效应立即停止送汽、停止运行。 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抽真空、升压、恒温和降压程序。 安全阀、压力表、

8、温度计、冷凝水、液位计等安全装置应完全灵敏可靠:不可随便拆 卸安全装置,及没有安全装置不可运行。 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盖体法兰、支承支座,排放冷凝水、安全装置等状况并做好运行记 录。 严禁在运行时对快开门上螺栓紧固或松解。2、烘筒安全操作(1)在进汽管上必须装设减压阀,在减压阀的低压侧必须设置安全阀与压力表。(2)操作人员在运行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3)按工艺指标,不得超过最高工作压力或最高与最低工作温度。(4)进汽之前,必须放净烘筒内的冷凝水,停机后必须释放、烘筒内的余热压力与温 度。( 5)运行中,操作人员应观察与视听设备有否异常响声,偏震等现象立即停车。( 6)严禁带

9、压紧固螺栓。(7)安全装置、压力表、安全阀应灵敏、可靠、正确并定期校验。( 8)防止由于蒸汽停止供给使筒体产生真空而压瘪失稳,因此停压必须缓慢进行,待 压力为零时,温度低于25C时,释放筒内蒸汽水。(最好在端盖处装有自动真空吸气阀)3、小型制冷设备安全操作管理 按制冷循环的作用可分为二类: 一类是完成必不可缺少的设备,如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 另一类是具有辅助设备,如各种贮存容器,分离器等。作用是改善制冷系统的工作条件,从而提高经济安全运行。( 1)冷凝器: 检查阀门开启情况:运行中其出、入水闸,进气阀,出液阀,均压阀,安全阀前的截 止阀必须全开,放油阀、放空气阀应关闭。 冷凝器压力一般不应

10、超过1.5Mpa,若超过应查明原因,及时排除。 检查冷却水情况,应保证水量足够,供水均匀并应及时清除出水口端的堵塞物。 冷凝水进、出水温差(立式壳管冷凝器 2-3 C,正常的卧式冷凝器4-6 C)氨液的冷 凝温度一般比水温度高3-5 C。 每周用酚酞试剂检查冷凝水中是否含氨,如发现漏氨,应停止运行,查明修复后才能 使用。 要定期从冷凝器中放油和放空气。一般每月放油一次,放油时最好停止工作。放油操 作程序如下:a、集油器处于待工作状态;b、调整好压缩机的排气管理,使气体通往冷凝器,然后关闭放油冷凝器的进气阀停止 工作 30 分钟,但不能停止冷却水;c、关闭冷凝器出液阀和均压阀,开放油阀和集油器的

11、进油阀,待油放完后,调整阀门 恢复冷凝器工作。(2)低压设备的操作管理 直接冷却的低压设备,包括循环贮液桶、排液桶、氨液分离器等。 循环贮液桶a、使用之前检查循环液桶的进气、出气阀,安全阀的控制阀、浮球阀的均压器,出液 阀及进液阀油面指示器,压力表阀是否开启,放油阀、排液阀是否关闭。b、开启供液阀,启动氨泵。c、开启进液和出液阀氨泵的进液阀,同时打开氨泵的降压泵将泵内气体排出,然后关 闭抽气阀,开动氨泵向系统供液。d、液面应保持在桶高的1/3左右。e、运行时间较长时应进行放油,以免影响氨泵的进液。 低压贮液桶的操作管理a、使用中降压阀、压力表阀、液面指示器阀均应开启,放油阀、排液阀、加压阀应关

12、 闭。b、经常检查液面情况,液面达到 50-60%时可直接从调节站排液。c、 容器工作时,首先开启膨胀阀,当容器内液位高 1/2时,应关小膨胀阀(也可以启 动氨泵将液体送去) 当液位下降到容器 1/3 时再向里供液。 对装有遥控液位计和供液电磁阀 的低压循环贮液桶要定期放油。d、低压循环贮液放油操作如下:a、使集油器处于工作状况;b、待容器内液体沉淀20分钟后,再进行放油,如压力过低可用热氨适当加压;c、开启容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将油放到集油器然后放出。 排液桶操作管理a、排液之前,首先检查桶内是否有液;b、排液时,应先打开降压阀,压力降至蒸汽压力并开启其它设备的出液阀,进行排液 工作。c

13、、排液完毕后,应关闭进液阀,打开加压阀,加压至 0.6 Mpa静止20min后放油,同 时关闭排液桶的供液阀,打开储液桶供液阀恢复正常供液。 氨液分离器操作管理a、氨液分离器运行时,进、出汽阀,出液阀,压力表阀,浮球阀装置的平衡阀都应开启手动供液阀,放油阀都应关闭(只有浮球失灵时才开启手动供液阀) 。b、运行时在金属液面指示器1/2高度的位置应结有霜层(如全部有霜层说明供液过多, 如无霜说明供液过少同时应检查浮球是否失灵) 。c、氨液分离器应定期进行放油,每周至少一次,否则积油过高易引起库房降温不良。氨液分离器属于低温低压容器, 一般情况下都连续工作的,一般都在系统停止运行的间 隙,通过自然升

14、温和加压的办法向集油器放油,其操作程序同低压贮液桶。a、 待容器液体沉淀20分钟,再进行放油,(压力过低可用热氨适当加压);b、开启容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将油放到集油器然后放出。c、 氨液分离器放油,为了使压缩机不停止工作,可先关闭液压5-10分钟,待容器下面 外壳温度升至40-45 C时,打开放油阀向集油器放油,但停止供液不宜过长,以免容器内的 积油气化而入进冷凝器。d、运行中操作人员,必须经常检查氨液分离器隔热层是否良好,法兰盘,接头是否有 漏氨。 集油器的操作a、开启降压阀,当压力表指针稳定到接近回气压力时,关闭降压阀;b、 开设备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当压力超过0.5 Mpa时应微

15、开降压阀,待集油器油 面近 70%时,应关闭设备放油阀与集油器进油阀;c、集油器放油时,必须在低压状态,如发现集油器放油口发潮或结霜,说明有氨液放 出,应立即关闭油阀;d、集油阀放油时,操作人员应在放油阀侧面操作不得离开操作地点。(3)制冷设备的安全操作 为防止环境污染和氨中毒, 从制冷系统中排放不凝性气体时需经过专门设置的空气分 离排放入水中。 为了防止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窜入库房,使机器负荷突增,储液器液面不得低于 其径向高度的 30%。 为了防止储液器、 排液器出现满液而影响冷凝压力工况恶化,储液器的液面不得超过 径向高度 80%。 由于制冷设备内油和氨呈有压力混合状态,为了避免酿成严重的跑氨事故,严禁从制冷设备上直接放油。 停用设备时应将剩水放尽以防冻裂。( 4)安全装置及色标 安全阀a、 压缩机排汽侧与吸气侧之间应装弹簧安全阀排气量超过1.6 Mpa应自动开启,使高 压氨汽回入低压腔内,管道间不得装任何截止阀。b、冷凝器、贮液桶(包括高、中、低贮液桶,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