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综合检测_第1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综合检测_第2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综合检测_第3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综合检测_第4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综合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综合检测(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昔秦缪公兴师以袭郑,蹇叔谏曰:“不可。臣闻之,袭国邑,以车不过百里,以人不过三十里,皆以其气之 与力之盛,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今行数千里,又绝诸侯之地以袭国,臣不知其可也。君其重图之”缪公不听也。蹇叔送师于门外而哭曰:“师乎!见其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有子曰申与视,与师偕行。蹇叔谓其子曰:“晋若遏师必于殽 。”缪公闻之,使人让蹇叔曰:“寡人兴师,未知何如,今哭而送之,是哭吾师也。”蹇叔对曰:“臣不敢哭师也。臣老矣,有子二人,皆与师行,比其反也,非彼死则臣必死矣,是故哭。”师过周而东。郑贾人弦高、奚施

2、将西市于周,道遇秦师,曰:“嘻!师所从来者远矣,此必袭郑。”遽使奚施归告,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曰:“寡君固闻大国之将至久矣。大国不至,寡君与士卒窃为大国忧,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使人臣犒劳以璧,膳以十二牛。”秦三帅惧而谋曰:“我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以袭人,未至而人已先知之矣,此其备必已盛矣。”还师去之。当是时也,晋文公适薨,未葬。先轸言于襄公,曰:“秦师不可不击也,臣请击之。”襄公许之。先轸遏秦师于殽 而击之,大败之,获其三帅以归。此缪公非欲败于殽也,智不至也。智不至则不信。言之不信,师之不反也从此生,故不至之为害大矣。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绝诸侯之地绝:穿过。

3、 B使人让蹇叔曰 让:延请C道遇秦师道:在路上 D晋文公适薨适:刚刚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君其重图之。其若是,孰能御之。B邃使奚施归告,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 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C智不至则不信。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师之不反也从此生。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秦穆公兵败原因的一组是( )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 今哭而送之,是哭吾师也。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 数绝诸侯之地以袭人。先轸遏秦师于殽 而击之。 智不至则不信。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

4、阻,派兵长途跋涉去偷袭郑国,结果遭到对方痛击,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教训惨痛。B老臣蹇叔经验丰富,料事如神,断定秦军一定会兵败殽山,可惜秦穆公智力达不到蹇叔的水平,不肯相信。C郑国商人弦高机智果敢,一边派人回国报信,一边假托王命犒劳秦军,挽救了自己的国家,爱国精神可嘉。D先轸善于抓住战机,在殽山阻截秦军发动攻击,大败秦军,俘获了秦国的三个主将,是出乎秦穆公预料的。(二)5阅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 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

5、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 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10题。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应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

6、曰:“善。”乃止,不拜啬夫。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

7、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太史公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节选自史记)注释: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6对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不得调 调:升迁 B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 超:破格,越级C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属:牵连 D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 阿:迎合,偏袒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欲以观其能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B释之久之前曰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 C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振长策而御宇内D而廷尉乃当之罚金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8下列句子分别

8、编为四组,全部表明张释之严正守法、“守法不阿意”的一组是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 乃止不拜啬失 遂劾不下公门不敬 於是使骑捕 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A B C D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认为下面仿效上面比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还要快,所以君主的言行一定要谨慎。B文帝对啬夫能详细回答他的询问感到非常满意,想提拔任用他,但最终还是听取了张释之的正确意见,放弃了本来的打算。C太子和梁王违规乘车经过司马门,张释之不顾太后的包庇弹劾两人,因此得到文帝的器重而被提拔为中大夫。D张释之认为作为廷尉就要公平执法,如果执法有所倾斜,大小官吏的用法都将任意轻重了。1

9、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译文: (2)民安所措其手足?译文: (三)11翻译下列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也食。”其母曰:“亦使知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至死不复见。(1)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译文: (2)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

10、,与若俱隐。”译文: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以颍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时颍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由是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州闾成风,咸竞为善。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

11、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日:“世有仁人,吾

12、未之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时国主皆亲骖乘适烈私馆,畴谘政令。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乐。东域之人,奉之若君。以建安二十三年寝疾,年七十八而终。(三国志魏书十一裴注)【注】国主:指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度。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 秉义:修养正义B道成德定,还归旧庐。 旧庐:破旧的房子C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 幸无:幸亏没有D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 不爱:不吝惜13下列各组句子

13、中,加点的词意义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今此盗人能悔其过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由是英名著于四海。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C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始皇既殁,余威震于殊俗。D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于是余有叹焉。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烈“育人为务”的一组是诲之以道,使人从善远恶。 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人有以告烈者,烈以一端遗之。 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布衣蔬食,不改其乐。A B C 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烈为父亲守丧三年,终日以泪洗面,遭遇荒年,王烈拿出自己的粮食分送给乡亲 活命,所以本族人称赞他“孝”。乡亲

14、们称赞他“仁”。B王烈非常重视道德教化,既兴办学校,也非常讲究教化方式方法,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甚至能使盗贼改恶向善,最终成为道德榜样。C王烈德高望重,当时人闹纠纷打官司都找他评理或者断案,每遇这种情况,王烈都极力调解,从而使这些人的矛盾得到缓和或解决。D王烈名望极高,地方最高官员亲自乘坐马车到王烈家中咨询政事;王烈淡于名利,朝廷多次征召他去做官,他都没去就任。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译文: (2)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译文: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甘草子 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

15、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17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景象: 原因: 18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答: (六)阅读古诗,回答19-20题。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19、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 。20、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一)1B(让,责备)2B(“乃”都表顺承:A“其”,前表祈使,后表假设;C“则”,前一是“就”,后一是“却”;D

16、“也”,前一在句中舒缓语气,后一在句末表判断语气。)3D(句都不是。)4A(不是“对方”,应是晋国)参考译文:先前秦穆公出兵偷袭郑国,蹇叔劝谏说:“不行。我听说,偷袭别国城邑,用战车不能超过一百里,用步兵不能超过三十里,都是凭借士气旺盛和力量强大,因此攻打敌人能消灭它,退却能够迅速撤离。现在行军几千里,还要穿过其他诸侯国去偷袭郑国,我认为这不行。请您慎重考虑。”秦穆公不听蹇叔的意见。蹇叔把军队送到城门外,哭着说:“军队啊,我看着你出征却看不到你回来啊。”蹇叔有两个儿子叫申和视,参加军队一起出征。蹇叔对他的儿子说:“晋国如果阻击我们的军队一定在殽山。”秦穆公听说这件事,派人责备蹇叔说:“我出兵打

17、仗,还不知结果怎样,现在你哭着给军队送行,这是给军队哭丧啊。”蹇叔回答说:“我不敢给军队哭丧。我老了,有两个儿子,都跟军队一起出征,等队伍回来时,不是他们死了,就一定是我死了,因此才哭的。”秦军经过周地向东进发。郑国商人弦高、奚施将要西行到周地做买卖,斗路上遇到秦军,弦高说:“哎呀!秦军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这一定是去偷袭郑国。”立刻让奚施回国报告,自己就假托郑伯的命令慰劳秦军,说:“我们国君本来听说贵国军队要来,已经好久了。贵军没有来到,我们国君和战士们私下替贵军担心,惟恐你们的士兵疲劳以及干粮缺乏。派我用玉璧犒劳贵军,用十二头牛提供膳食。”秦军三个主将害怕了,商量说:“我军行军数千里,多次越

18、过其他诸侯的国土去袭击郑国,没有到达而人家已经先知道了,他们的防备一定已经很充分了。”(就)回师撤离。这时候,晋文公刚刚死去,还没有安葬。先轸对晋襄公说:“秦军不可不攻打啊,我请求攻打它。”晋襄公答应了。先轸在殽山截住秦军进行攻击,大败秦军,俘获秦国的三个主将回国。这不是秦穆公想要在殽山失败,而是智力达不到(蹇叔的水平)。智力达不到就不相信。不信(蹇叔的)话,军队回不来(的结果)就是由这造成的,所以智力达不到所形成的害处很大呀。(文本节选自吕氏春秋)(二)5晏子外出,在路上遇见他,就解下左边的马把他赎下来,用车载着他回家,越石父没有道谢。(重点:“遭之途”,“左骖”,“弗谢”的主语)了解我却不

19、以礼相待,还不如被拘禁。(重点:“而”,“缧绁”。“固”是本来的意思,可灵活处置。比如译为“本来”、“原来”、“实在”、“真”、“还”等均可。“己”可译为“这个人”。)参考译文:越石父很贤能,被拘捕了。晏子外出,在路上遇见他,就解下左边的马把他赎下来,用车载着他回家,越石父没有道谢。晏子进入内室很久(没出来),越石父请求绝效。晏子显得十分敬畏,整理衣冠道歉说:“我虽然不够仁德,(却)使您从困厄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样快就要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可以受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能够伸展。我在拘禁之中时,那些人不了解。先生您已经有所感悟而赎出我来,这就是知己了

20、。了解我却(待我)无礼,还不如在拘禁之中”晏子于是请他进去,做上等宾客。 (文本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三)6C(属:通“嘱”,交给,委托)7C(转折;并列。A代词。B音节助词。D竟。)8B9C(“太后的包庇”不合文意。“弹劾”也在太后行动之前。)10(1)如今依法律是这样判定的,而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会取得人民的信任。(2)人民把自己的手脚放在哪里好呢?参考译文廷尉张释之是堵阳县人,字季。他因为有家财而当了骑郎,事奉孝文帝,十年时间都没有升迁,没有什么人知道他。张释之跟随皇上出行,登上虎圈。皇上问上林尉登记各种禽兽档案的情况,问了十多个问题,上林尉左顾右盼,全都答不出来。看管虎圈的啬夫从

21、旁边代替上林尉很详细地回答了皇上问的禽兽档案的情况,想借这来让皇上看到自己的才能,对答如流犹如回响应声一样没有究尽。文帝说“官吏不应当像这样么?上林尉无能!”于是诏令张释之任命啬夫为上林苑令。张释之过了很久上前说:“如今陛下凭着啬夫能言善辩而破格提升他,我恐怕天下受这风气影响,争着夸夸其谈而没有实质内容。况且下面仿效上面比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还要快,国君的一举一动不能不谨慎啊。”文帝说:“好。”于是作罢,不任命啬夫了。不久,太子和梁王一同乘车入宫朝见,经过司马门没有下车,于是张释之追上来拦住太子、梁王,不让他们进殿门。于是控告他们不在司马门下车是犯不敬罪,报告上去。薄太后听说了,文帝脱下帽子谢罪

22、说:“我教儿子不够谨严。”薄太后于是派使者秉承诏令释免了太子、梁王,然后他们才得以进入。文帝因为这事认为张释之与众不同,任命他们为中大夫。不久,皇上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面跑出来,使皇上驾车的马受了惊吓。于是命令骑士捉住,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审问,那人说:“我乡下人来到这里,听到清道戒严,就藏在桥下面。过了很久,认为皇上已经过去,就出来,看到皇上的马车和仪仗队,立刻就跑了。”廷尉上奏应判的罪刑,一个犯了清道戒严的禁令,应该处以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亲自惊了我的马,我的马好在脾性柔和,假如是其他的马,一定不是摔伤我了吗?可是廷尉却只判处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一辈子和天下人一同遵奉

23、的。如今依法律是这样判定的,而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会取得人民的信任。况且在当时,皇上假如立刻诛杀了他也就罢了。如今既然交下给廷尉处理,廷尉是天下公平之所在,一旦有倾斜,天下使用法律时都任意取轻或取重,人民把自己的手脚放在哪里好呢?希望陛下明察此事。”过了很久,皇上说:“廷尉应当这样。”太史公说:张释之谈论“长者”的话,坚守法度不逢迎皇上意旨。(三)11(1)介之推母亲说:“你何不也去求赏赐呢?”介子推说:“(知道是);罪过而去效法他们,那罪过就更重了。”(2)介子推说:“语言,原来是用来表白自身的行动的。自身将退隐,还用得着表白吗?”他的母亲说:“你能这样,我和你一起隐居吧。”(四)12

24、D(A坚持正义)13D(分别为“从此”和“在这时”)14C(为育人结果 与育人无关 与育人无关)15C(王烈并未为之调解)16他教育人,完全依循被教育者的秉性脾气(考察重点词:“诱”为“教育”;“因”为“依循”)当时有人为争是非长短,要到王烈那去评判对错,有的人中途而返,有的人远远看见王烈的房子掉头而回。(考察重点词:“或”为“有人”;“质”为“评判”;“涂”为“路途”)参考译文王烈元见卓识,富于修养,坚持道义从不犹豫。拜颍川人陈太丘为老师,并和陈太丘的两个儿子结为朋友。当时颍川人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都跟随陈先生学习,见到王烈素质学业超出常人,非常佩服他的经历,也和他亲密交好。王烈因

25、此名闻天下。道德达到很高境界以后,他返回家乡,赶上(他)父亲去世,(他)以泪洗面,守丧三年。期间,遇到年成严重歉收,路有饿死之人,王烈于是分出自己积存的粮食,来救乡亲的性命。因此本家族的人说他孝敬父亲,乡亲们夸他富有仁爱之心。(王烈)用读书做学问娱悦内心,把教化百姓作为自己的追求,于是兴办了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他教育人,完全顺着被教育者的秉性脾气,用道理开导,使之追求善行远离罪恶。受教育者虽然没有明显感觉但潜移默化间修养提高极快,都成为宝贵人才。他的学生们出入,举止言行都彬彬有礼,在街头市面,一举一动都不同常人,百姓很容易加以区别。州县大街小巷的百姓都争先加强道德修养。当时王烈所在的封国中有一

26、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贼说:“我见牛而生邪念一时糊涂,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后,希望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数量的布赠送偷牛人。有人问王烈:“这人已经偷了东西,害怕您知道这件事,您反而赠送他布,这是为什么呢?”王烈回答说:“春秋时的秦穆公,有人偷去他的骏马并杀了吃,(穆公抓获偷马人后)却赏赐偷马人酒喝。(后来)偷马人(在战场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来救穆公的大难。现在这个偷牛人改悔他的错误,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表明他已懂得羞耻。懂得了廉耻,那么向善之心就会产生,所以赠给他布劝勉他向善。”过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担,有一个人见到后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