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检查项目及其意义讲解_第1页
药学检查项目及其意义讲解_第2页
药学检查项目及其意义讲解_第3页
药学检查项目及其意义讲解_第4页
药学检查项目及其意义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一、 白细胞计数(WBC)二、 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三、 (白细胞、外周血液中常见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四、 红细胞计数(PLT)(运输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免疫粘附作用)(参考范围:新生儿男性4.05.5儿童女性3.55.0)五、 血红蛋白(Hb)(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红细胞;巨幼细胞贫血:红细胞计数血量: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缺VB12、叶酸营养不良所致贫血)1、 疾病 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大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2、 创伤 大量失水、严重烧伤3、 用药 对氨基水杨酸钠、vk、硝酸甘油血小板1、 血小板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2、、各种急性白血病2、 血小板破坏过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肝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3、 血小板分布异常 脾肿大、各种血液稀释4、 用药 药物中毒、过敏甲砜霉素、阿司匹林、某些抗肿瘤、抗生素、磺胺药1、 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病、骨髓增生2、 创伤 急性失血性贫血 脾摘除、骨折、出血后可见一过性增多红细胞沉降率生理性(妊娠3月以上至分娩后3周;月经期)病理性 1、炎症 炎症感染病2组织损伤及坏死3、 恶性肿瘤4、 高球蛋白血症红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第二节 尿液检查一、 尿液酸碱度(反应了肾脏维持血浆和细胞外液正常氢离子浓度的能力)二、 尿比重(反应肾脏的浓缩与稀释功能)降低增高尿酸

3、碱度(urine pH)1、疾病 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2、用药 酸性药物:vc,NH4Cl1、疾病 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2、用药 碱性药物 NaHCO3尿比重(SG)慢肾病、(急性肾衰/尿毒症)多尿期、尿崩症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糖尿病、高热三、 尿蛋白四、 尿葡萄糖五、 尿胆红素六、 尿胆原七、 尿液隐血八、 尿沉沉渣白细胞九、 尿沉渣管型十、 尿沉渣结晶异常尿蛋白(PRO)意义:1、 生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摄入性蛋白尿、妊娠期妇女胎儿压迫所致肾血管痉挛2、 病理性蛋白尿:1) 肾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正常,肾小球损伤,以中分子量蛋白质为主)2)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球正

4、常,肾小管损伤,以低分子量蛋白质为主)3) 混合型蛋白尿 (肾小球、肾小管同时受损,大中低分子都存在)4) 溢出性蛋白质(肾脏正常,小的蛋白质超过肾小管重吸收)5) 药物肾毒性蛋白尿 (运用有肾损害的)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多肽类-多粘菌素;抗肿瘤科-甲氨蝶呤;抗真菌-灰黄霉素;抗精神药-氯丙嗪6) 泌尿系统感染 肾前蛋白尿4肾中性蛋白尿13肾后性蛋白尿6尿葡萄糖阳性: 血糖增高型糖尿和血糖正常型糖尿1、 疾病2、 饮食性糖尿3、 暂时性和持续性糖尿4、 其他 烧伤、感染、骨折、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胆红素阳性:1、肝细胞性黄疸 病毒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2、尿液中出

5、现胆红素提示阻塞性黄疸 尿胆原(URO)增多:1.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淤血、酒精性肝炎2其他 顽固性便秘、肝肠阻、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减少或缺失:1、阻塞性黄疸 胆总管结石2、其他 肿瘤压迫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期的胆红素肝肠循环受阻 大量口服肠道抗生素尿液隐血(BLD)1、 尿血红蛋白阳性:红细胞被大量破坏1) 创伤 心瓣膜手术、严重烧伤、剧烈运动等2)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引起血尿疾病 肾炎、肾结石、肿瘤、感染、疟疾3) 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尿毒症、肾皮质坏死4) 用药 阿司匹林、磺胺药、硝基呋喃类、万古霉素、吲哚美辛、秋水仙碱、吡罗昔康2、 尿肌红蛋

6、白阳性 是横纹肌受损标志之一1) 创伤 挤压综合征、电击伤、烧伤、手术创伤及痉挛2) 原发性肌肉疾病 肌肉萎缩、皮肌炎、肌营养不良3) 局部缺血性肌红蛋白尿 心肌梗死、动脉阻塞4) 代谢性疾病 肌糖原累积病、糖尿病酸中毒5) 中毒 酒精,药物(两性霉素、海洛因、巴比妥类)中毒尿沉渣白蛋白(LEU)增多为泌尿系统感染标志1、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盂肾炎2、药物所致过敏反应尿沉渣管型(尿液中出现肾实质性病变)必须满足条件:1、 原尿中有白蛋白等蛋白质2、 肾脏具有可交换使用的肾单位1透明管型(玻璃管型、质地薄)2细胞管型(白细胞:提示肾实质感染性病变红细胞:由于肾小球、肾小管出血所致上皮细胞:提示肾

7、小管病变、肾上皮细胞变性脱落。见于肾小管坏死急性肾炎肾淀粉样变性)3颗粒管型:(颗粒占管型1/3,提示肾实质性病变)4蜡样管型:由颗粒管型衍化,提示肾小管病变严重、预后差5脂肪管型:提示肾小管损伤6细菌管型尿沉渣结晶1、 常见于pH碱性的感染尿液2、 大量的尿酸结晶和尿酸盐结晶提示和蛋白更新增加3、 尿酸结晶常见于痛风 4、 大量的草酸盐结晶提示严重的慢性肾病5、 膀胱酸结晶是肾或膀胱结石的先兆6、 络氨酸和亮氨酸结晶常见于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尿液中7、 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肝癌、肝硬化、磷中毒;脂肪醇结晶见于膀胱尿潴留、慢性肾盂肾炎、下肢麻痹、前列腺增生8、 用药 磺胺类、氨苄西林、十一、 尿酮

8、体十二、 尿肌酐十三、 尿酸十四、 尿淀粉酶减少增高尿酮体无1、 非糖尿病酮尿 碳水化合物丢失、启动脂肪代谢:婴儿急性发热、呕吐腹泻,剧烈运动、甲亢、妊娠2、 糖尿病酮尿 尿肌酐病理性:1.疾病严重进行性肌萎缩、营养不良、贫血、2其他碱中毒、肾衰竭病理性:1、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 肢端肥大、糖尿。甲功能减退3、 消耗性疾病 伤寒、破伤风尿酸1、 疾病 肾功能不全、痛风发作前期2、 饮食 高糖、高脂肪1、 疾病 痛风、肺炎2、 核蛋白代谢增强 粒细胞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甲亢、CO中毒3、 生理性 食用高嘌呤类食物、剧烈运动、禁食4、 用药 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尿淀粉酶重症肝病、严重烧伤

9、,糖尿1、 急性胰腺炎发作期 2、 疾病 流行腮腺炎、胃溃疡穿孔第三节 粪便检查一、 粪便外观1、正常人黄褐色,婴儿黄色色泽主要受:饮食、药物(口服药用碳、铋制剂、中草药黑色无光泽大便;大黄、番泻叶黄色;解热镇痛、保泰松红色或黑色;水杨酸钠红至黑色;抗生素、利福平橘红至红色;抗凝药、华法林、双香豆素、醋硝香豆素红色)临床意义1、 稀糊状或水样粪便 肠蠕动亢进、水分吸收不充分所致,见于各种肠道感染或非感染性腹泻2、 米泔水样便 肠道受到刺激,大量分泌水分所致: 霍乱3、 粘液便 由肠道受刺激分泌黏液过多所致:小、大肠炎症4、 冻状便 过敏性肠炎5、 脓血便 下段肠道疾病: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10、6、 Lu凝块便 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7、 鲜血便 痔疮、肛裂等下消化道出血8、 柏油便 黑色有光泽,上消化道出血50ml后,红细胞被消化液消化所致9、 白陶土便 由于胆汁减少或缺乏,使粪胆素缺乏或减少,见于各种阻塞性黄疸10、 细条便 直肠狭窄:直肠癌二、 粪隐血1、 可见于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2、 消化道肿瘤 胃癌、结肠癌3、 其他 溃疡性结肠炎、全身疾病三、 粪便胆原增加:溶血性黄疸时明显增加,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减少:阻塞性黄疸时明显减少,肝细胞性黄疸时可增加或减少四、 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1、 白细胞增多 肠道炎症(脓细胞)、细菌性痢疾(中性粒细胞)、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炎

11、症、肠道反应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2、 红细胞 痢疾、溃疡性结肠炎、3、 吞噬细胞 急性肠炎、痢疾4、 上皮细胞 肠壁炎症5、 真菌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第四节 肝功能与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一、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反应肝细胞损伤程度)二、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P)三、 血清r-谷氨酸转移酶(r-GT)四、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五、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六、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七、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HBsAb)八、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九、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HBeAb)十、 乙型肝

12、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cAb)降低升高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无1、 肝胆疾病 梗阻性黄疸、脂肪肝2、 其他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骨骼肌病、胰腺炎、外伤、严重烧伤、休克3、 用药与接触化学品 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 :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利福平、1) 抗生素、 尤其是红霉素类2) 抗真菌药 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3) 抗病毒药 阿昔洛韦4、血脂调节药 他汀类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P)无1、 心肌梗死2、 肝脏疾病(与器官有关)3、 其他疾病4、 用药(服用肝毒性药物,类似ALT)血清r-谷氨酸转移酶(r-GT)无1、 肝胆疾病2、 胰腺疾病

13、3、 其他 脂肪肝、心肌梗死前列腺肿瘤4、 用药 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镇静药苯巴比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无1、 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胆道梗住、结石2、 骨骼疾病 骨损伤、骨疾病,纤维骨炎、骨折恢复期、佝偻病、骨软化症3、 用药 他汀类降血脂的药血清总蛋白1、 各种原因引起血清蛋白质丢失和摄入不足:营养不良2、 血清水分增加 水钠潴留3、 疾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 :结核、肿瘤、甲亢、肾病综合征、肝功能障碍1各种原因脱水所致血液浓缩:腹泻、呕吐、休克、高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2血清蛋白合成增加: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症白蛋白(A)1、 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消化不良2、 消耗增加 多种慢性疾病:结

14、核、恶肿、甲亢;蛋白质丢失过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严重失水而致的血浆浓缩球蛋白(G)1、 生理性减少:出生后3岁2、 免疫功能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3、 低r球蛋白血症1、 炎症或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疟疾、肝炎2、 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热、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3、 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A/G比值1、 A/G1,提示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实质损害、肾病综合征2、 A/G比值持续倒置提示预后较差无阳性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1、 提示慢性或迁移性乙肝型肝炎活动期,与HBsAg感染有关的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2、 慢性HBsAg携

15、带者(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而HBsAg尚未转阴,或HBsAg阳性连续6月以上患者既无乙肝症状也无ALT异常)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HBsAb)乙型肝炎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HBV,现已恢复,且对HBV具有一定的免疫力。接种乙肝疫苗(抗-HBs是中和抗体,抑制HBV繁殖)无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HBV复制的指标之一1. 提示患者病情为活动性。早期表示血液中含有较多的病毒颗粒,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损害和血清具有高度传染性;持续阳性提示乙型肝炎转为慢性,预示患者预后不良2. 乙肝加重前,HBeAg有升高,有助于预测病情3. HBsAb、HBeAg均为阳性的妊娠期妇女可将乙肝传给新生儿

16、,其感染阳性率为70%90%无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HBeAb)病毒停止复制的标志(证明人体对HBsAg有一定免疫清除能力)1、 HBeAg转阴患者(HBV部分被清除和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部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可见)2、 在HBeAg、抗-HBs阴性时,如能检查抗-HBe、抗-HBc,也能确诊为近期感染乙型肝炎无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cAb)为急性感染早期标志性抗体常以抗HBc-IgM作为急性HBV感染指标1、 抗HBc-IgM判断急性乙型肝炎和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感染性较强2、 HBc-IgG阳性,高滴度表示正在感染的HBV,低滴度则表示既往

17、感染过HBV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135项同为阳性大三阳;145项同为阳性-小三阳。大三阳有传染性需隔离)无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一、 血清尿素氮(BUN)二、 血肌酐(Cr)降低增高血清尿素氮(BUN)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1、 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严重肾盂肾炎2、 泌尿系统疾病 肿瘤、前列腺增生3、 其他 脱水、高蛋白饮食、肾前性氮质血症三、 血肌酐(Cr)无1、 肾脏疾病 2、 其他休克、心力衰竭、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失血、脱水、剧烈运动第六节 血液生化检查一、 淀粉酶(AMY) 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二、 血清总胆固醇(TC)三、 三酰甘油酯(TG)四、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五、 极低密度脂蛋白低胆固醇(VLDL-ch)六、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降低增高淀粉酶(AMY) 肝癌、肝硬化、糖尿胰腺导管阻塞、随你肝功能不全、创伤性休克、大手术后血清总胆固醇(TC)1、 疾病 甲亢、严重肝衰竭感染、营养不良、2、 贫血 1、 动脉硬化、高脂血症2、 其他 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饮酒过量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