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1页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2页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3页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4页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背景 (1)国内: 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但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2)国外:处在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包围下。 2、目的:P135 3、过程 (1)方针的提出: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 (2)三个五年计划,.,3,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19281932年,1933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中断,.,4,材料二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

2、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危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三毛泽东在评论苏联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请思考:苏联的工业化是如何进行的?,牺牲农业,轻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5,4、特点 (1)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轻视轻工业。 (2)追求高速度 (3)指令性计划(或政府主导) 5、巨大成果:苏联形成比较齐

3、全的工业体系,从一个依赖西方的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6、问题:P136,.,6,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通常都是走怎样的道路?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 而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同资本主义国家有何不同?其主要理由是什么?,探究:,.,7,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

4、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请思考: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通常都是走怎样的道路?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先轻工业,后重工业,.,8,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

5、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请思考: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通常都是走怎样的道路?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发展轻工业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可以为重工业积累资金,.,9,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

6、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请思考: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同资本主义国家有何不同?主要理由是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理由: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为了保卫国家,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10,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背景:,2.过程:,(1)小农经济的落后性 (2) 工业发展的需要 (3)发展粮食生产 ,缓解粮食危机,(1)1927年联共十五大提出方针 (2)1937年基本完成,.,11,农业集体化道路大致可概括为:,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

7、式,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中起来,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消灭富农阶级。 国家还通过组织机器拖拉机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派工人下乡,向农村增派管理干部,提高农民的文化与技术水平,加强对农庄的领导。以期在不长的时间内实行农业集体化。,.,12,评价,农业集体化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全盘集体化运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它违背了列宁提出的改造农民的自愿和逐步原则,。 集体化运动中,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甚至连迁徙自由也受到限制。 政府忽视农民的物质利益,限制城乡间的商品货币关系,用超经济手段从农民身

8、上拿走很多。 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13,全盘集体化运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它违背了列宁提出的改造农民的自愿和逐步原则,。 集体化运动中,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甚至连迁徙自由也受到限制。 政府忽视农民的物质利益,限制城乡间的商品货币关系,用超经济手段从农民身上拿走很多。 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14,强制加入,违背自愿原则; 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挫伤农民积极性,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笑容的背后会是什么呢?

9、,.,15,3、评价 (1)积极: 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2)消极: 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16,三、斯大林模式 1、概念: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17,2.形成的历史背景: (1)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2)国内形势: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根本原因); (3)个人因

10、素:斯大林的个人专断; 3. 形成过程:它是在实行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4. 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18,5、特点 (1)经济上: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政治上:高度集权、干部任命制和终身制 (3)文化上:高度划一(思想文化单一、个人崇拜 ),.,19,6、评 价,从当时形势和长远情况两方面,谈谈你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1、使苏联得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并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从长远来

11、看,它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到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在当时的形势下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稳定,但从长远看,它极易滋生个人崇拜,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高度划一的思想文化模式虽然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但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20,1、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步进行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 2、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个人崇拜现象的出现 B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C全国大清洗运动结束 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课堂检测:,A,B,.,21,3、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有: 苏联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存在失误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 B C D 4、对苏联20世纪三十年代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D、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破坏和践踏了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