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故事39363.doc_第1页
二十四孝故事39363.doc_第2页
二十四孝故事39363.doc_第3页
二十四孝故事39363.doc_第4页
二十四孝故事3936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十四孝故事1孝 感 动 天.虞朝皇帝舜,是瞽瞍之子,天性至为孝顺。 父亲是一位全然不懂礼仪的人,母亲常出恶言,其弟名象,傲慢不悛,惟姚舜并不怨恨,仍能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姚舜常在历山下耕田,因孝感动天,有象协助耕田,亦有鸟帮助其锄草。 当时的皇帝唐尧闻悉姚舜大孝,特派九位男子服侍,并将其女儿娥皇及女英与舜为妻,後来并将天下让与,舜以一平民,居然跃而为虞朝之皇帝,纯因孝心所致。2.亲 嚐 汤 药西汉时代之汉文帝名恒,系汉高祖刘邦之第三子,尚未就帝位前,其父就封化为代王,文帝奉养其母薄太后,极为孝顺,从不怠慢,有一次母亲患病,病了三年之久,文帝亲自殷勤看护,在侧侍候,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每逢煎好

2、汤药,如非亲自嚐试,未敢拿与母亲服。 文帝孝顺母亲,因而仁孝声名传遍於天下,得到人人之赞颂。3.啮 指 痛 心周朝曾参,名子舆,奉养母亲,极为孝顺,有一次往山中砍柴时,家裏忽然有客来到,母亲不知所措,盼望曾参速返,乃咬破手指,在山中之曾参,陡觉心痛,卜有预兆,急忙挑柴赶回家中,硊在母亲膝前,问其缘故,母亲说: 因有客至,乃咬手指使你醒悟。 曾参事母至孝,母亲手指竟与其性灵相通。4.负 米 养 亲周朝仲由,字子路 家境贫困,时常采食藜与藿等野菜,子路为奉养父母,每每往百里以外之地背负食米。 父母逝世後,南游至楚国,楚王敬慕其学问人品,给与封其官爵百乘之车马,积存之米粮以万钟计,平时生活,以多层毛

3、毯为坐褥,用膳时排列食鼎食用,极尽荣华富贵,但仍然思念父母之苦劳,感叹说: 虽然希望再如以往,食用藜藿等野菜,往百里以外之地负米奉养双亲,惜巳无法如愿。5.卖 身 葬 父汉朝有一孝子,姓董名永,家贫如洗,父死时无力办理丧事,乃卖身贷钱埋葬父亲。 葬亲事毕,往买主家偿工途中,遇一妇女,求董永娶为妻室,并与之同往主家,买主令织缣三百疋以抵偿贷借款项,因得该妇女之助,仅历时一个月,即完成工作,归途行至前相遇之槐树下,该妇女遂辞别董永而去。 相传该妇女系仙女,因董永之孝心可感,乃得天助。6.鹿 乳 奉 亲周朝郯子,天性至孝,父母年老,双目均患眼疾,想食鹿乳,郯子就穿上鹿皮,往深山鹿群之中,取鹿乳供奉双

4、亲,不料为猎人发现,欲箭射杀,郯子急忙告以: 为取得鹿乳供奉患有眼疾之双亲,始穿上鹿皮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 ,猎人获悉非鹿,始未予射杀,并感赞其孝行。7.怀 橘 遗 亲後汉有一姓陆名绩,字公纪之孝子,於六岁时,往九江谒见袁术,术以橘子招待,绩竟暗怀二枚橘子,告别跪拜时,橘子堕地,术责陆郎因何暗怀橘子,绩跪答称: 吾母生性极爱橘子,欲持返孝敬母亲。 绩年仅六岁即知尽孝道,术称为奇事。8.卧 冰 求 鲤晋朝时有一姓王名祥之人,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之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 继母朱氏时常欲食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乃赤身卧於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

5、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9.戏 彩 娱 乐周朝之老莱子,天性至为孝顺,奉养双亲,尽择极甚甘甜爽脆之食品。 自己虽行年七十,但从不自称年老,且时常穿着五彩斑烂之衣服,在双亲之侧扮装婴儿之游戏,又常挑水至双亲堂上,故意跌卧地上,学出婴儿啼哭之声,以娱双亲。10.扇 枕 温 衾汉朝有一孝子黄香,年仅九岁,母亲逝後,日夜思慕,乡人称赞他为孝子。 黄香亲自操作勤劳辛苦之事,一心一意侍候父亲,克尽为孝子之道,夏天暑热,为其父扇凉枕席,冬天寒冷时。 即以身先行温其之被褥。 其行被太守刘护得悉,以年仅九岁即知孝亲,而大事加以表扬。11.哭 竹 生 笋三国时代,有一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幼年丧父,母

6、亲年纪老迈,患疾沈重 ,时逢冬月,风雪交加,未有竹笋,但母亲思食笋煮羹,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因其孝感动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供奉母亲,食毕疾病竟得痊愈。12.涤 亲 溺 器宋朝黄庭坚,号山谷,元年间中为太史,生性至为孝顺,身虽为太史,富贵显耀,然侍奉母亲,却极尽其诚孝之心,凡母亲之事,不用奴婢佣妇,每夕亲自为母涤洗溺器,未曾有一刻不尽到人子之孝行。13.一 日 三 朝周文王名昌,殷代诸侯之一,商朝纣王封其为西伯,领导西方诸侯,及至武王灭商,被追尊为文王,文王系一贤明君子,亦为闻名之孝子。 每晨必先到父母居室,询问内侍,父母玉体安康否,得知无恙,始放心离去,中午又去问安

7、,夜晚复去一次,每日必趋前问安三次,如父母欠安,即忧心戚戚,坐立不安,直至康复,始能释然。 又每日三餐,餐後必探询师,得知父母食欲未稍减,始欣然重返皇居。 经年累月,不论朝夕,不问寒暑,对双亲起居,关怀备至,克尽晨昏定省之职,其子孙代代继承孝道,是以周朝相传三十七代历八百三十七年之久,此乃孝格苍天之赐佑也。14.上 书 救 父淳于意,汉朝临淄人,拜齐国名医阳庆为师,学得精湛妙术,原任齐为仓令,其师逝世後,弃官改而行医。 因为人刚直义气,行医时开罪一有权势者,致被陷害,押往京城治罪,其幼女名缇萦,虽为弱女子,竟不辞劳苦,长途跋涉,随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其陈情书阐明肉刑之害,并陈诉其父任官时清廉爱

8、民,行医时施仁济世,今遭不白之冤,实系遭人诬害,愿当婢女,为父赎罪,汉文帝感该女孝心,特赦其父,并诏告天下,癈除肉刑。15.跪 读 父 书顾悌,字子通,三国吴雍人,年方十五,即任郡吏,嗣又晋升偏将军,因性刚毅,言事切直,招致同僚妬忌,而辞官返乡,时其父尚任县令他省。 顾悌每接其父家书,必先洁身整衣,更设几棹,放置华翰,跪而恭读,读毕复行叩拜,以丧尊敬。 後其父殁,哀恸欲绝,奔丧百里外,理毕善後,犹悬挂父像於壁上,下设神座,供奉果品,从未间断,且早晚跪拜追思,其孝心可谓至矣尽矣。16.弃 官 奉 亲晋朝时代,潘岳字安仁,荣阳中牟人也。 少时才华非凡,被誉为神童。 武帝时任河阳令,迎母至任所侍奉。

9、 潘岳性喜爱花木,公暇之馀 ,裁植桃李,锦绣成林,花盛开时,扶母出游承欢。 嗣後母病,思乡情切,潘岳毅然辞官,上官力加慰留,亦不改其志,答以: 属下母患病,欲归故里,若贪恋禄位,不肯归养,将何以为人子 ? 其孝心令人感佩不巳。 归里後,因家贫,躬自耕农,种菜出售,得资买甘旨供母,又餵养群羊,取乳奉母,是以母病痊愈,享乐晚年,其力孝足为後人之范矣。17.伤 指 念 亲晋朝陈留有一孝子范宣,十岁时即能领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之孔子圣训,珍惜身体甚谨,且平素奉事双亲温顺,孝敬。 一日削尖细竹作箸,因持刀不稳,致刺伤左手食指,虽仅表皮割裂,滴出小小血珠,竟惊慌异常,顿时脸色发白,流泪不知所措

10、,旁人关注,问其是否剧痛难忍,范宣竟摇头答以: 痛,有何难忍,是因毁伤父母所身体心感不安而巳 ! 小小年纪,即知爱惜身体,孝顺父母,诚令人叹服。18.行 乞 养 亲唐朝,杨乞者,圩桥人,生性至孝,家贫如洗,靠行乞养其父母。 所乞食物,悉携归奉亲,亲未尝,虽饥饿亦未敢先尝,如有酒时,跪而捧进,待父母接杯,即起立舞蹈唱歌,如小儿嬉笑,以乐父母。 有人怜悯其穷困,劝其为人佣工,以所得工资养亲,杨乞答以: 父母年老衰迈,若为人佣工,远离膝下,则无人奉侍。 听者益感其真孝。 後父母相继去世,求乞募棺安葬,每逢朔望,即携佳肴赴墓前哭祭,其孝行实堪叹佩。19.笼 负 母 归鲍出,字文芳,後汉时代新丰人,天生

11、魁伟,禀性至孝。 时值贼乱,贼掠其母,鲍出发指,追杀贼众十馀人,终见其母及邻居老妪同受梱绑,遂奋勇冲前解救,贼见来势凶猛,勇不可挡,乃释其母与邻居老妪。 嗣後以世情动荡,乃奉母避难於南阳,数年後贼乱平定,本欲以轿扛擡其母返回故居,却因跋涉危险,遂编制竹笼,肩色负其母归乡。 其母享年逾百始逝世,时鲍出巳达七十馀高龄。20.孝 传 五 世陈侃,字君和,宋朝永嘉人,事亲至孝,名遍四方。 其事双亲,温顺恭敬,百依百顺,竭尽所能,以博欢心,遇亲有病,则自奉汤药,日夜在侧奉侍,既卒,哀恸欲绝,克尽 生事尽力,事死尽思 之圣训。 其孝行,家人引为典范,是以代代子孙,相连效法,人人弘扬孝道。 陈侃以一己之孝,

12、引导全家成千的大族,上慈下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妯娌和合,满堂春风,和气蔼蔼,得以五世同居,传为佳话。 朝廷特旌表其门闾曰: 孝门陈君 ,乡人咸称其门为: 陈孝门。21.遂 成 母 愿宋朝,蔡襄 (世传蔡端),自幼秉性至孝,未敢违悖母命。 宋仁宗时,其母携蔡襄乘小舟经洛阳江往惠州途中,遇强风翻落江中,幸被拯救,始免淹没。 其母卢氏经常述及此一遭遇,勉励祭襄力学,求取功名。 将来在洛阳江上筑造大桥,造福人群。 及其长大,不负母愿考中进士,任端明殿学士,屡向皇上请求回乡未获准,终获派为泉州知府。 回乡後,谨遵母意,积极筹款造桥,不眠不休,亲自督工,克服万难,终能筑成洛阳桥利济後世,完成母愿。22

13、.兄 弟 力 孝元朝时代,偃城地方,有文忠,文孝二兄弟,以孝闻名。 其母和氏病,侍奉汤药,夜以继日,及至仙逝,庐墓三年,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不幸未久,其父又患恶疾,虽耗尽家财,遍寻名医,却旦药罔效,二兄弟以求医既然乏术,二人共同推载其父,遍访远近名山古寺,虔诚祈祷。 一日,仆仆风尘,行至一山麓,偶遇一老僧,赐赠丹丸二粒,其父服後,霍然痊愈,实二兄弟孝心所感也。23.劝 姑 孝 祖明朝,绝兴山阴地方,杨家一童养媳,名刘兰姐,年仅十二,即见理透彻,事姑躬勤。 其姑王氏好犯上,经常骂其祖母老而不死,是为厌物,言词极其不敬。 一日深夜,兰姐进入姑房,跪泣不起,姑惊问何故,兰姐答以: 儿担忧婆母不敬太婆母,媳妇如引为榜样,日後婆母年老,亦被视为厌物,则何以堪! 太婆母长寿,诚吾家之幸,请三思之。 王氏闻谏,顿然悔悟,含泪叹曰: 良言教我多矣! 遂痛改前非,温柔卑顺,极为孝顺,而兰事其姑王氏,亦克尽孝道。24.兄 弟 争 孝清朝,长江口外之崇明岛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