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试行)_第1页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试行)_第2页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试行)_第3页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试行)_第4页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试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SC XXXXXXXX XXDB64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64/T XX 2020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试行)2020-XX-XX发布 2020-XX-XX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前 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促进马铃薯淀粉加工与农业种植的有机结合及废水汁水的综合利用,根据生态环境部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淀粉工业(HJ860. 2-2018)技

2、术规范,以及我区依据生态环境部关于支持固原市开展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研究试点工作的复函(环水体函【2017】6号)相关要求,开展研究形成的固原市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研究试点项目技术报告成果,制定本技术规范。本技术规范编写格式符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的要求。本技术规范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固原市生态环境局,协作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原市环境监测站、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人员岳华

3、、潘涔轩、刘刚、张生海、王天宁、杨维功、苑喜男、赵博超、窦广玉、赵克祥、范子贤、王雪婷、朱克松、曾凡逵、李晓婷、宋丹娜、罗岷、罗淑玲。本技术规范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负责解释。31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技术规范(试行)1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的总体要求,包括水质、还田利用、设施设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理,监管、评估、档案管理等规范性技术与管理要求。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范围内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开展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行为,不适用于变性淀粉加工废水汁水。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技术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4、,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应于本技术规范。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技术规范。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5006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HJ 332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636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5、HJ 700 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NY/T 52 土壤水分测定法,NY/T 111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NY/T1121.4 土壤检测 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1121.6 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7 土壤检测 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LY/T 1228 森林土壤氮的测定LY/T 1234 森林土壤钾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3.1 马铃薯淀粉指以马铃薯为原料,经清洗、破碎、筛分、精制、烘干等一系列物理方法制成的淀粉产品。3.2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指马铃薯淀粉加工所产生的原料清洗水、车间和设备清洗

6、水及分离汁水的混合水,简称加工废水汁水。3.3 脱蛋白汁水指马铃薯淀粉分离汁水提取蛋白后的汁水。3.4预处理指加工废水汁水为满足还田利用水质要求所采取的处理工艺过程,包括去除泥沙、蛋白提取、pH值调节、废水汁水处理等。3.5 还田利用指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经预处理满足相应水质要求后,按照特定的工艺流程施用于农田,充分利用加工废水汁水中的水分、氮磷钾和有机营养等肥力成分的资源化利用方式。3.6 氮平衡施用量指施用于农田的加工废水汁水中的总氮元素利用量,等于施用后一年内土壤分解消化的氮元素损失量与作物生长吸收的氮元素量之和,该部分加工废水汁水施用量称为氮平衡施用量。3.7 土壤改良施用量指针对贫

7、瘠土壤,通过合理增加加工废水汁水的施用,提高土壤总氮量,改良土壤,促进作物高产、稳产。该部分加工废水汁水施用量称为土壤改良施用量。建议:以上术语是否同时注明英文名称。4 总体要求4.1 清洁生产企业应积极履行国家法规政策规定,推行清洁生产。通过应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不得将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作为解决污染物排放问题的简单途径。4.2 安全优先企业应将加工废水汁水预处理达到还田利用水质要求后,按照本规范相关技术和管理规定进行还田利用,切实保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4.3 风险管控企业应积极开展原料、生产用水、加工废水汁水、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大

8、气及农产品检测,发现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过程环境和农作物异常,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避免产生持续性环境和作物风险。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监测监管,防范风险。4.4 溯源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溯源机制,每年加工期,建立原料来源、废水汁水去向、施用耕地类型、土壤土质、薯渣去向、污泥处理、检测数据等台账资料,确保来源清楚、去向明确。4.5 及时施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应即产即用,避免长时间储存产生异味。4.6 控制水温加强余热利用,控制调节池水温,防止调节池水温增高微生物活性增加产生异味。5 水质要求5.1 废水汁水来源主要来源是脱蛋白汁水、洗涤废水,均匀混合后达到还田利用水质要求。禁止未提

9、取蛋白或提取不达标的分离汁水施用。5.2基本水质施用废水汁水化学需氧量(COD)12000mg/L。5.3控制项目加工废水汁水水质控制项目分为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性控制项目。加工废水汁水水质不符合表1规定,不得还田利用;加工废水汁水水质不符合表2的规定,可还田利用,但应对其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进行评估,确定相应处理措施。表1 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基本控制项目及限值单位:mg/L(pH值、SAR值除外)序号项 目 种 类限 值1六价铬0.12镉0.013铅0.24总汞0.0015总砷0.056pH5.5-8.57钠吸收比(SAR)a9a SAR=Na+Ca2+Mg2+2,式中Na+、Ca2+和Mg2

10、+浓度以mmol/L表示。注:引用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表2 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选择性控制项目及限值单位:mg/L(水温除外)序号项 目 种 类限 值旱作蔬菜1水温()352氯化物3503硫化物14氟化物2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856锌27铜18石油类101注:引用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6 还田利用工艺流程6.1 工艺流程图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可采用“预处理+计量+输送+缓存+施用”的工艺,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1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工艺流程图6.2 计量计量废水汁水产生量和施用量。6.3 管道输送采用封闭管道将加工废水汁水输送至缓冲池、施用地

11、块。6.4 缓存加工废水汁水输入缓冲池中暂存,便于调节废水汁水产生量和施用量、分散施用于不同农田。6.5 施用将加工废水汁水通过施用设施均匀施用于农田。7 预处理7.1 一般规定企业应根据加工工艺、加工废水汁水水质情况、施用方式、种植作物等情况合理确定预处理工艺,原则上不得采用新增水污染物的技术和工艺。7.2 蛋白提取蛋白提取不得添加化学絮凝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宜采用酸热絮凝或热絮凝提取蛋白工艺,可絮凝蛋白提取率应高于85%,脱蛋白废水汁水化学需氧量应低于18000mg/L。蛋白提取率计算公式见附录A。7.3预处理a)采用格栅、筛网、沉沙等工艺去除原料清洗水、车间及设备冲洗水中的泥沙、草根及原料

12、外皮;b)采用物理变性(热絮凝或酸热絮凝等)析出、离心分离、干燥等工艺提取汁水及淀粉洗涤水中马铃薯蛋白;C) 加工废水汁水输送至收集调节池,经均匀混合、沉淀等技术去除加工废水汁水中悬浮性、颗粒性固体物质;d)加入碱,调节加工废水汁水pH使其满足表1相关规定。宜选择工业级氨水调节加工废水汁水pH值。e) 采用厌氧、好氧或其他非化学絮凝废水汁水处理工艺,降低加工废水汁水污染物浓度。f) 预处理过程中不得使用导致水质污染物增加的添加化学药剂去除方法。8 主要设施及设备8.1 收集调节池收集调节池宜建在加工企业厂区内,容积应综合考虑加工废水汁水产生量、储存量、施用量、调节时间、当地年降水量等需求。8.

13、2 缓冲池a) 缓冲池建设应临近施用农田,远离人类活动集中区(如村庄、居民区、旅游区等),建在主导风向下风向,减少异味对居民的影响;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禁止建在河流、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禁止建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b) 缓冲池容积、数量应综合考虑企业每年加工废水汁水总排量、秋冬季休闲耕地可消纳量、当地年降雨量以及应急处理等因素;c) 缓冲池结构及防渗性应满足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相关要求;d) 缓冲池可露天开放。四周应安装防护栏及警

14、示牌,避免人畜进入发生安全事故;e) 每个生产季结束后要对缓冲池防渗情况评估监测。8.4 输送管网输送管网应连接紧密,管道内壁光滑且水密性好,确保无跑、冒、漏。管道的材质应具备一定的防腐、承压和荷载能力。可选择金属或塑料材质的输送管网。8.5 施用设施可选用喷施系统、小管出流系统、分布式管施、卷盘给水管等施用设施。8.6 计量设备应安装流量计,准确计量加工废水汁水产生量及单位农田的施用量。宜选用电磁流量计。8.7 泵宜安装泥浆泵、污水泵等抗堵性较好的输送泵。泵的数量和型号应根据加工废水汁水流量、扬程及输送管网布局等确定。9 施用技术9.1 适宜作物施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后的农田宜种植喜氮作

15、物,如玉米、小麦、油葵、高粱、马铃薯等,也可种植蔬菜(茄子、西红柿、辣椒等茄科蔬菜除外)、豆类、果树、牧草等。未经消毒杀菌的加工废水汁水施用后2年内不宜种植马铃薯同科作物。9.2 施用时间应在秋收后春播前的农田休闲期作为基肥施用。春季生产企业施用后宜适当延后播种时间,避免作物减产。遇较大降水过程应停止施用。9.3 施用量9.3.1加工废水汁水施用量分为年施用量及单次施用量。9.3.2年施用量计算公式如下:Va=Vb+Vp (1)式中:Va单位面积土地加工废水汁水年施用量,单位为m3/亩;Vb氮平衡施用量,单位为m3/亩;Vp土壤改良施用量,单位为m3/亩;公式中相应参数的确定可参照附录B执行。

16、9.3.3单次施用量计算公式如下:Vs=100h(max-0)(2)式中:Vs作物播种前单次施用,单位为m3/亩;公顷和亩的换算系数,取值为1/15;h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H深度内的土壤平均容重,单位为t/m3;max田间最大含水率(占干土质量的百分数),单位为%;0 播种前H土层内平均含水率(占干土质量的百分数),单位为%。公式中相应参数的确定可参照附录C执行。9.3.4 不同土壤肥力、加工工艺、农田拟种植作物等条件下加工废水汁水年施用量可参考附件D及附件E。9.3.5 综合考虑农业生产需求和环境风险,加工废水汁水年施用量不得超过100 m3/亩。9.3.6 依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NY/

17、T 1118)相关要求,追肥期可适当补充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和水分。9.4 施用方式加工废水汁水宜采用喷施、管施、畦施等施用方式。选择小畦施用时,施用前应平整土地,建立封闭田坎,单畦面积不得大于150 m2。对坡度大于5%、土层较薄、砂性土壤宜采用喷施及管施。施用农田应远离居民区及其他环境敏感区,施用后及时翻耕土地,减少气味。10 监测10.1 原料监测企业应记录原料产地,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相关要求对原料中铅、镉、汞、砷和铬进行监测,防止原料污染。严禁采购和使用发生严重马铃薯疫情地区的原料。监测频率每年不少于1次。10.2 生产用水监测企业应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

18、标准(GB5749)对加工用水进行定期监测,监测项目为六价铬、镉、铅、汞、砷、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氯化物、氟化物、耗氧量、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钠。监测频率每年不少于1次。采用城镇供水的企业应定期从供水公司获取水质检测报告。10.3 废水汁水监测企业应对废水汁水进行监测,检测方法按国家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每年不少于1次。10.4 地下水监测企业在废水汁水施用农田当地及地下水水流下游建立监测点,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对地下水的pH、总硬度、氯化物、氟化物、六价铬、锌、镉、铜、铅、总汞、总砷、氨氮、耗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大肠菌群、亚硝酸盐、硝酸盐进行监测。监测每年不少于1次

19、。10.5 地表水监测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废水汁水施用农田临近水系建立监测点,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要求进行监测。监测每年不少于1次。10.6 土壤监测企业应对废水汁水施用农田土壤定期监测,监测项目包括pH、镉、汞、砷、铜、铅、铬、锌、镍、全盐量、容重、含水率、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监测评价方法按照相关标准执行,监测频次每年不少于1次。10.7 大气监测 企业应依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中相关要求,在还田利用期间应对开展废水汁水还田利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监测每年不少于1次。生态环境部门监督监测。10.

20、8 农产品监测企业对废水汁水施用农田产出农作物取样,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相关要求,监测其铅、镉、汞、砷和铬五项指标,记录农产品产量及质量变化。每种作物监测每年不少于1次。农业农村部门监督监测。11 预警及应急11.1 强化监测预警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强化监测预警:a) 采取定点监测和抽样监测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及时评估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可能导致的环境风险;b) 当监测指标超过标准限值或呈明显偏离趋势时,应开展分析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必要措施控制风险;c) 在农业疫情高发期,密切关注相关信息及发生动态,确保信息准确、畅通。11.2 应急处理还田利用发生异常

21、或重大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行为,并在2小时报告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待确定环境风险解除且环境污染得以控制后方可继续还田利用。11.3 事后总结企业应在预警及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1周内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详细应急处理报告。12 还田利用实施方案与评估12.1还田利用实施方案制定企业应识别还田利用可能导致的环境、农业和食品安全风险,制定本年度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实施方案。首次制定时应详细说明已应用或拟采用清洁生产工艺、计划淀粉产量、预计加工废水汁水产生量和施用量、施用农田位置和面积、拟种植作物、施用时间、施用方式、监测计划和应急预案等,之后

22、可根据企业生产工艺、淀粉产量、土壤肥力等变化情况调整年度实施方案。企业应在生产前1个月将方案报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经批准后实施。还田利用实施方案编写格式可参考附件F。12.2 还田利用评估企业应在废水汁水还田利用结束后1个月内向生态环境部门报送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利用评估报告,分析说明加工工艺、原料消耗量、淀粉产量、能耗、加工废水汁水产生量、加工废水汁水施用量、施用时间、施用土地、种植作物、农产品产量、及本年度实施还田利用对环境、农业和食品安全产生的影响等。评估报告编写格式可参考附件G。13 档案管理企业应建立还田利用档案,长期保存。还田利用档案应记录以下内容:a) 企业每日加工废水

23、汁水产生量、施用时间、不同农田加工废水汁水施用量。相关记录表格可参考附件H及附件I;b) 企业每周输送管网检查情况;c) 企业原料、生产用水、加工废水汁水、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大气、农产品监测报告;d) 企业年度还田利用方案及还田利用评估报告;14 监督实施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对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规范管理,加强现场监管,密切关注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对当地土壤、大气、地表水及地下水等环境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技术规范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负责监督实施。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马铃薯蛋白回收率计算公式及检测方法A.1计算公式M=N1-N3N1-N2100%(A.1)式中: M蛋白回收率,单位

24、为 %; N1马铃薯淀粉分离汁液总氮含量,单位为 mg/L; N2马铃薯淀粉分离汁液不可絮凝回收的氮含量(被三氯乙酸化学沉淀法去除后滤液中氮含量), 单位为 mg/L; N3脱蛋白水氮含量, 单位为 mg/L。 A.2 检测方法 A.2.1 N1的检测方法:每次取 100mL 分离汁液,取样间隔 2h 以上,三次混合液取 200mL 进行马铃薯淀粉分离汁液氮含量检测。A.2.2 N2的检测方法:马铃薯淀粉分离汁液样品添加配制三氯乙酸含量为 15的溶液,沉淀 1h,使蛋白充分变性絮凝沉淀后用滤纸过滤,测定滤液中氮的含量,再依据三氯乙酸加入的量,换算为三氯乙酸变性后汁液中的氮含量。 A.2.3 N

25、3的检测方法:每次取提取蛋白后分离废水汁水100mL,取样间隔 2h 以上,三次以上混合废水汁水取 200mL 进行脱蛋白水氮含量检测。A.2.4 氮的测定均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5)进行。附 录 B(规范性附录)以氮负荷为限值因子的加工废水汁水年施用量推荐公式B.1 以氮负荷为限值因子的加工废水汁水年施用量Va计算公式:Va=Vb+Vp (B.1)式中:Va单位面积土地加工废水汁水年施用量,单位为m3/亩;Vb氮平衡施用量,单位为m3/亩,计算公式见B.2;Vp土壤改良施用量,单位为m3/亩,计算公式见B.3。B.2 氮平衡施用量Vb的计算Vb=i=1nly

26、iai100c(B.2)式中:l土壤中氮损失补偿系数;yi单位面积第i季作物预期产量,单位为kg/亩;ai第i季作物形成100kg产品吸收的氮量,单位为kg/100kg;c加工废水汁水中总氮含量,单位为kg/m3。B.2.1 l的确定土壤中氮损失补偿系数与加工废水汁水施用方式、土壤结构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可取值1.5。B.2.2 yi的确定单位面积作物预期产量yi的确定应以当地前三年正常气候和耕作条件下的作物平均产量为准,如缺乏可参考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B.2.3 ai的确定作物形成100kg产品吸收的氮量ai的确定可参考表B-1。不

27、同作物、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地理条件及气候条件等都可能导致作物形成100kg产量吸收的营养元素吸收的氮量不同,ai值可参考地方农业管理及科研部门公布的数据确定。表B -1 作物形成100kg产品吸收的氮量参考值序号作物种类ai(kg/100kg)1玉米2.32小麦3.03油料7.194豆类7.25马铃薯0.5B.2.4 c的确定加工废水汁水中总氮含量因加工废水汁水处理方式、储存时间不同差别较大,加工废水汁水中总氮含量c应根据实际检测数据确定。B.3 土壤改良施用量Vp的计算Vp=lshfcwmax-w0(B.3)式中:l土壤中氮损失补偿系数;s单位土壤面积,单位为m2/亩;h土壤耕作层深度,单

28、位为m;土壤容重,单位为g/cm3;wmax改良后土壤目标全氮含量,单位为g/kg;w0当前土壤全氮含量,单位为g/kg;f还田利用风险系数,单位为年;c加工废水汁水中总氮含量,单位为kg/m3。B.3.1 l的确定土壤中氮损失补偿系数与加工废水汁水施用方式、土壤结构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可取值1.5。B.3.2 s的确定单位土壤面积s取值667m2/亩。B.3.3 h的确定土壤耕作层厚度h受农事活动、地表作物、施肥、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一般为0.20.3m之间,h值的选择应依据实际测量结果确定。B.3.4 的确定土壤容重为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重量,值的选择应根据

29、实际检测结果确定。B.3.5 wmax确定改良后土壤目标全氮含量wmax是指经加工废水汁水施用,土壤肥力不断增加后土壤中全氮含量,一般可选择1.52g/kg。B.3.6 w0确定当前土壤全氮含量w0应根据实际检测结果确定。当w0大于2g/kg时,土壤改良施用量V2计为零。B.3.7 f的确定还田利用风险系数f取值应综合考虑土壤肥力增加及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取值范围暂建议选择810。B.3.8 c的确定加工废水汁水中总氮含量因加工废水汁水处理方式、储存时间不同差别较大,加工废水汁水中总氮含量c应根据实际检测数据确定。附 录 C(规范性附录)以水力负荷为限值因子的加工废水汁水单次施用量推荐公式C.

30、1 计算公式Vs=100h(max-0)(C.1)式中:Vs作物播种前废水汁水单次施用量,单位为m3/亩;公顷和亩的换算系数,取值为1/15;h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h深度内的土壤平均容重,单位为t/m3;max田间最大含水率(占干土质量的百分数),单位为%;0 播种前h土层内平均含水率(占干土质量的百分数),单位为%。C.2 相应参数的确定C.2.1 的确定土壤容重为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重量,值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检测结果确定。C.2.2 h的确定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h是指在对土壤进行废水汁水施用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取值范围一般为0.30.4m。C.

31、2.3 max的确定田间最大含水率是指土壤所能稳定保持的最高土壤含水量。根据土壤类型的不同max取值可参考表C-1,也可通过实际检测结果确定。表C -1 田间最大持水率max参考值土壤类别田间最大持水率(占干土质量的百分数, %)砂土1120沙壤土1630表C -1续土壤类别田间最大持水率(占干土质量的百分数, %)壤土2335黏土3344重黏土4255C.2.4 0的确定播种前h土层内的平均含水率0受当地气候条件影响,应根据实际检测结果确定。附 录 D(资料性附录)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全年施用量参考表(玉米)m3/亩当前土壤全氮含量W0(g/kg)加工废水汁水总氮含量c(mg/L)

32、0.50.751.01.52.0VbVpVaVbVpVaVbVpVaVbVpVaVbVpVa500-100-1002960892930592902910001754711745621736531718351701715001236481230421224361212241201220009273692332918279918909注:l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作物预期产量y取值500kg/亩。l 作物形成100kg产品吸收的氮量a取值2.3kg/100kg。l 土壤耕作层厚度h取值0.3m。l 土壤容重取值1.2g/cm3。l 改良后土壤目标全氮含量Wmax取值2g/kg。l 还田利用风险系数f取

33、值10。l 还田利用土地的地下水位应低于100m。附 录 E(资料性附录)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施用量参考表(小麦)m3/亩 当前土壤全氮含量W0(g/kg)加工废水汁水总氮含量c(mg/L)0.50.751.01.52.0VbVpVaVbVpVaVbVpVaVbVpVaVbVpVa500-1001575901560751530451501510009546394554936459182790915006364263036624306121860620005273252328518235914505注:l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作物预期产量y取值200 kg/亩。l 作物形成100kg产品吸收的氮量a取值3.0kg/100kg。l 土壤耕作层厚度h取值0.3m。l 土壤容重取值1.2 g/cm3。l 改良后土壤目标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