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试卷(B【作业试题】_第1页
预防医学试卷(B【作业试题】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教学g(1092) 第6页 共6页(一). 单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计50分)1.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B )A 具有比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 更着重于护理与康复C 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D 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2.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B )A 急性病B 慢性病C 传染病D 常见病3.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使污染物不断稀释、扩散、分解、破坏,环境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此为(A )A 环境自净作用B 污染物的转化C 污染物的迁移D 生物富集作用4. 环境污染是指( A )A 有害物质进入环境

2、后,使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群或生物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危害B 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使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环境自净能力,影响居民健康C 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改变环境构成,造成地球上地质化学因素的区域性差异D 污染物在生物之间传递,并在生物体内逐渐富集,通过食物链影响居民健康5. 根据第二届哥本哈根光学会议的紫外线辐射分段,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是( B )A 紫外线A段B 紫外线B段C 紫外线C段D 紫外线D段6. 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 C )A 生物学作用B 化学作用C 物理作用D 氧化、中和7. 常用的评价居室空气清洁度的指标不包括( C )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二氧化氮D 二氧化

3、硫8. 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中,细菌总数不能超过( A )A 100CFU/LB 3CFU/ mLC 100CFU/mLD 3CFU/L9. 引起痛痛病的化学物质是( C )A 铅B 汞C 镉D 铬10. 下面哪项属于生物源性地方病( B )A 克山病B 鼠疫C 大骨节病D 克汀病11. 严重缺碘地区的最严重表现形式是( D )A 甲状腺肿B 斑釉齿C 龋齿D 克汀病12. 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1可引起( B )A 夜盲症B 脚气病C 坏血病D 口角炎13. 哪项不是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B )A 促进钙的吸收B 维持正常神经功能C 促进心肌利用葡萄糖D 调节钙磷代谢14. 膳食中铁的最好来源

4、是( A )A 肝脏B 粮谷类C 奶及奶制品D 蔬菜15. 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微生物是( C )A 细菌B 病毒C 酵母D 霉菌16. 下列哪项是容易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 C )A 肉类食品B 加热不彻底或生熟交叉污染的食品C 海产品和咸菜D 奶类及奶制品17. 职业病的特点不包括( D )A 病因明确B 有接触剂量-反应关系C 在接触同一有害因素人群中有多人发病D 及早治疗,预后良好,但易复发18. 气态毒物在体内排出的主要途径是( D )A 肾脏B 皮肤C 毛发D 呼吸道19. 慢性苯中毒的主要损害是( D )A 化学性肺炎B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C 中枢神经麻醉D 造血障碍2

5、0. 治疗铅中毒首选药物为( D )A 美蓝B L-半胱氨酸盐C 二巯基丙磺酸钠D 依地酸二钠钙21. 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程度的是( B )A 粉尘的分散度B 粉尘的化学组成C 粉尘的硬度D 粉尘的溶解度22. 下面有关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D )A 社会环境影响健康具有作用的广泛性、持久性和累积性的特点B 社会环境作用于人类健康常以交互作用的方式产生效应C 社会因素主要通过心理认知的中心环节产生作用D 社会环境影响健康具有作用的直接性、持久性和累积性的特点23. 下面选项中属于预警性行为的是( D )A 酗酒B 污染的环境C 驾车使用安全带D 预防接种24. 发病率与

6、患病率的区别在于( C )A 观察期内,发病率的分子不包括新发病例数B 观察期内,患病率的分子不包括新发病例数C 观察期内,发病率的分子仅包括新发病例数D 观察期内,患病率的分子仅包括新发病例数25.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是( A )A 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B 周期性、季节性、长期变动C 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 传染性、易感性、免疫性26. 普查的优点是( C )A 适用于患病率低的调查B 最不容易出现漏查C 确定研究对象简单D 能较快得到发病率27. 采用某项筛查试验对400例经活检证实患结肠癌病例和400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其他非癌病例做检查,结果前者中100例阳性,后

7、者50例阳性。该试验的特异度是( D )A 87.5B 75C 12.5D 2528. 对漏诊后果严重的疾病,要求筛查试验( B )A 重复性好B 特异度高C 灵敏度高D 防止出现假阳性29.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的首选病例类型是( B )A 现患病例B 新发病例C 死亡病例D 幸存病例30.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确定某因素与某病联系的强度用( B )A 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B 比值比(OR)C 灵敏度D 漏诊率31. 病例对照研究,该方法在时间上是( C )A 前瞻性的B 横断面的C 回顾性的D 回顾前瞻性的32. 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队列研究的主要优点是( C )A 省钱省时B 易于获得

8、研究对象C 因果顺序合理D 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33. 研究因素是人为控制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 A )A 实验性研究B 普查C 个案调查D 现况调查34. 实验研究中实施双盲观察的主要目的是( C )A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较性B 使实验组更有可比性C 除去研究者和受试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影响D 使研究组和对照组不清楚实验目的35. 疾病轮状模型的核心是( B )A 环境B 遗传因子C 宿主D 生物环境36. 对原因未明的疾病,初次进行病因学研究应选用哪种方法开始研究?( B )A 病例对照研究B 现况研究C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D 筛检37.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更重

9、要的取决于( C )A 排除病原体的数量B 携带病原体的时间长短C 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及卫生防疫措施D 携带者的家庭人口数38. 决定隔离期期限长短的重要依据是( D )A 有无临床症状B 患者的活动范围C 疾病的严重程度D 疾病的传染期39. 传染病的恢复期是指( C )A 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特异症状和体征之间的一段时间B 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临床症状出现之间的一段时间C 机体遭受的各种损害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的一段时间D 机体出现临床特异症状和体征的一段时间40. 下面哪项是针对传染病易感人群的措施( D )A 消毒B 改善卫生条件C 病原体携带者应登记和治疗D 预防

10、接种41. 饭前便后不洗手的行为习惯可增加下面哪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几率?( A )A 戊型B 乙型C 丙型D 丁型42. 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是( A)A 高血压B 高胆固醇血症C 行为生活方式D 遗传因素43.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政策之一是( B )A 人人不得病B 健康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C 全民免费医疗D 建立足够的大医院44.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社会基础描述正确的是( C )A 伦理不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政策的实践的基础B 性别观不能体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要求C 公平是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础D 公平是21世纪人人得到同样的卫生保健45. 下面有关

11、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叙述错误的是( C )A 促进健康B 预防保健C 治愈疾病D 社区康复46. 初级卫生保健的服务对象是( D )A 病人B 健康人C 亚健康人群D 全体居民47.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是( D )A 体格检查B 社区检查C 家庭诊断D 社区康复48. 下面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任务描述错误的是( D )A 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B 创建健康社区C 保证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D 保证社区人群不患病49. 下面哪一项属于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B )A 环境保护B 信息传播C 健康教育D 社会动员50. 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括( D )A 个人知识改变B 政府工作改

12、变C 某个特殊人群的行为改变D 个人及政府行为改变(二). 多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出所有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50分。)51. 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的远期作用包括( ACD )A 致癌作用B 致敏作用C 致畸作用D 致突变作用52.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包括( BC )A 室内人体活动B 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C 家用化学品D 来自室外53.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包括( BCD )A 致癌作用B 刺激作用C 引起呼吸道传染病D 引起肠道疾病增加54. 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ACD )A 感官性状良好B 含有的病原微生物要少C 化学组成对人体无害D 水量充足,取用方

13、便55.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AD )A 提供给热能B 不能有效利用食物蛋白质C 抗生酮作用D 提供膳食纤维56. 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ABD )A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B 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C 亚硝酸盐中毒有特效解毒剂D 一般来说,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死亡率低57. 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有( ABCD )A 毒物本身的理化特性B 剂量、浓度、作用时间C 毒物的联合作用D 个体感受性58. 诊断慢性汞中毒包括下列哪几项指标( ABC )A 口腔炎B 易激动C 震颤D 化学性肺炎59. 下面关于应激因素对健康的作用描述正确的包括哪几项( ABC )A 应

14、激可动员机体非特异性适应系统B 过度的应激使人产生焦虑情绪C 应激不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D 应激能增强体质与适应能力60.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包括( ABCD )A 描述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B 探讨疾病的病因C 用于临床诊断的评价D 用于临床治疗的评价61. 人群分布可按下列哪三种特征进行描述( ABD )A 行为B 性别C 地点D 家庭62. 抽样调查的缺点是( ACD )A 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复杂B 调查范围大,调查工作难以做到细致C 不适用于变异过大的研究对象D 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63. 病例对照研究中,关于对照正确的说法是( AD )A 是某地区人口的无偏样本或是病例人群

15、非病例者的一个随机样本B 对照可以患有与所研究的疾病有共同病因的疾病C 对照不可以患有任何疾病D 按照与病例一致的人口学特征和其他外部特征的相同要求选择对照64. 以下哪些偏倚属于信息偏倚( CD )A 入院率偏倚B Neyman偏倚C 调查偏倚D 回忆偏倚65. 队列研究的用途包括(AC )A 检验病因假设B 提供病因线索C 描述疾病的自然史D 评价干预效果66. 临床试验中研究对象退出的主要原因包括( ABC )A 不合格B 不依从C 失访D 回忆偏倚67. 下面有关确定病因与疾病因果关联的标准叙述正确的是(ABC )A 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越大,成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B 关于因素与疾病

16、出现的时间顺序,在前瞻性研究中容易确定C 关联的一致性是指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系在不同时间、地点、由不同学者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均可获得相同的结果D 如果观察到随着某因素暴露剂量增加,人群中发生某疾病的危险性也增加,因果关联的强度增大,此时该因果关系成立的可能性小68. 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包括(ABC )A 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爆发流行B 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C 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D 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后,疾病的流行能缓慢得到控制69. 下面哪几项是传染病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BC )A 新生儿减少B 易感人口迁入C 免疫人口死亡D 人工免疫70. 下面哪几项属于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ACD )A 高血压B 低密度脂蛋白C 高密度脂蛋白D 糖尿病71.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政策基础包括( BC )A 以疾病为中心B 以健康为中心C 可持续发展战略D 与贫困做斗争72. 初级卫生保健的意义包括(ABCD )A 全人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