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运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_第1页
物体的运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_第2页
物体的运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_第3页
物体的运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_第4页
物体的运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体的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目测 (比比眼力,请大家比较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短,活动一,1、你觉得自己的目测结果一定可靠吗,思考,3.帽高与帽沿的直径是否一样长,4,4,一样长,感觉并不可靠,比较要借助工具,测量(比比技巧,请大家比较课桌的长、宽、高。说出你的依据。(自选工具,但不许用刻度尺,阅读,鲁班和木工尺的故事,思考,鲁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相传,鲁班召集天下木工,要制作上千零件组装一座宫殿。结果各地的木工利用自己的尺子进行度量,制作的零件无法精确组装,于是鲁班做了一把尺子,其他木工以此为标准做出很多一样的尺子,结果宫殿很快完工了,测量,就是将 与 进行比较,待测的量,标准量,

2、公认的,单位,这个公认的标准量,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标准进行比较,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测量: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你还知道哪些长度的单位,千米(km,微米(m,米 (m,厘米(cm,分米(dm,毫米(mm,纳米(nm,你知道这些单位 之间的大小关系 吗,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103,103,103,103,10 10,常用单位换算规律,103 103 103 103,10 10 10,千米 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km m mm m nm,分米 厘米 dm cm,1dm0.1m=10-1m,

3、1km1000m=103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常用长度单位与m之间的换算,3、换算中等号两侧均为长度物理量,单位换算过程有什么技巧和注意事项,换算,36 km = = cm,546 nm = = m,数不变,记进率,化单位,4、按需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5、单位全部采用字母符号书写,1、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2、小单位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法则,例.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78cm78cm10mm=780mm B78cm78cm10=780mm C78cm7

4、810=780mm D78cm7810mm=780mm,例.换算下列长度单位: 一张纸的厚度为7.510-5m = = _m 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4.43m= = _km,45mm=_m=_m 1.8105nm=_cm=_m,二、长度的测量,思考,有了单位如何精确度量物体的长度呢,工具,刻度尺,刻度尺,C.量程,D.分度值,A.零刻度线,B.单位,不在边缘,对应数字,0-8cm,1mm,精确度,二、长度的测量,刻度尺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可能不能用,会选,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刻度尺类型,二、长度的测量,刻度尺,是不是选择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越好,会放,零刻度对齐、刻度线紧靠、刻度尺放正,二、长度的测量,

5、刻度尺,三种放置哪种规范,其他有什么问题,长度的测量,是对是错,错了。厚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没有贴近被测物体,正确放法,会读,视线正对刻度线,不能斜视,二、长度的测量,刻度尺,A、C的视线会使测量结果发生怎样变化,某同学采用如图 所示方法测长度, 试指出其中的错误:(1)_; (2)_; (3)_,当堂训练,零刻线未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尺的刻度线未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未垂直于尺面,会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二、长度的测量,刻度尺,估计的位数越多,是不是越准确,2.8cm,2.78cm,长度的测量,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7.5,cm,5,别忘了单

6、位,读对,记对,长度的测量,当堂训练,如图一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准确值为_,估计值为_,1.86cm,1.8cm,0.06cm,如图二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准确值为_,估计值为_,图一,图二,1.8cm,0.8cm,1cm,2.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 2.5 m = 2.5 m100 = 25 cm B. 2.5 m = 2.5100 cm = 250 cm C. 2.5 m = 2.5 m100 cm = 250 cm,B,3. 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1所示,则此木块长度是( ) A、1.8厘米 B、1.85厘米 C、7.85厘米 D、7.8厘米,

7、B,4.木块A的长度是_厘米,2.35,2.4,5.木块A的长度是_ 厘米,练 习,6.木块长 m,0.0165,一般来说,个人拳头的周长恰恰是他脚底长的长度。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大多数人7个脚长等于人的身高,实践:测量人体的各部分尺度,在纸上画出1cm长、1dm长,在黑板上画出1m长,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数据和单位,估算,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 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 一元硬币厚度约为2 ; 教室的长度约是 m; 一层楼的高度约为 m,长度的测量,小练习,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6400_; 小明的身高是160_; 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约1.9_;

8、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0.175_; 一本新华字典的厚度约3.5_,km,cm,mm,m,cm,在下列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单位,3. 以下哪个物体的长度接近 8 mm( ) A. 物理课本的长度 B. 乒乓球的直径 C. 木铅笔的直径 D. 图画纸的厚度,C,长度的测量,动手做一做,用刻度尺测量P104页图表的长和宽,记录数据,三、测量误差,训练,读出A、B刻度尺测量的木块长度,1、A、B的测量结果为什么不同,思考,2、A、B的测量结果哪个是木块的真正长度,误差及常用减小误差的方法,_值与_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是:误差只能_,但不能_;错误是可以_,真实,减小,避免,避免,什么是误差

9、,测量,常用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常用减小误差的方法,我们常用_的方法减小误差。如某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的结果分别为12.12cm、12.12cm和12.11cm, 最接近真实值的值为_,多次测量求平均值,12.12cm,平均值的位数要与测量值的位数相同,若算出来的位数不同,四舍五入,1. 三次测得书桌的长度为 1.08 m、1.10 m 和 1.05 m,书桌的测量值应取( ) A. 1.077 m B. 1.08 m C. 1.1 m D. 1.10 m,B,练 习,例、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

10、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7.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厘米,1.5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 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_厘米,物体的长度是_厘米,1.42,1.52,1mm,常用减小误差的方法,改进测量方法,活动,方案1:不可操作,1、这个实验还能改进使结果更准确吗,2、这种方法可推广到哪些类型的长度测量,四、间接测量,测量物理书内页纸张的厚度,测一张纸的厚度的难点在哪里,测出整本书的厚度H; 读出纸的页数n; 一张纸的厚度D=H/n,测出一木块的厚度h; 把纸

11、贴在木块上测出总厚度H; 一张纸的厚度D=H-h,方案2:方法合理,细节错误,测出整本书(除封面)的厚度H; 数出纸的张数n; 一张纸的厚度D=H/n,3、你还知道哪些特别的长度测量方法,四、间接测量,活动,测量头发丝的直径,方案,头发丝在笔杆上密绕n圈,测出总长除以n,累积法,四、间接测量,活动,测量硬币的直径,平移法,方案,用两三角板夹住硬币,测出两三角板间距l,四、间接测量,活动,测量宁通高速的路程,替代法,方案,用无弹性的棉线与曲线重合,拉直测出棉线长度l,四、间接测量,活动,测量易拉罐的周长,替代法,方案,用针扎紧裹罐上的纸条重合处,拉直测两孔长度l,四、间接测量,活动,测量圆台的周长,替代法,方案,记小轮沿圆台滚动圈数n,测出小轮周长乘以n,二、时间的测量 1. 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 s。 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换算关系: 1h = 60min=3600s,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5min_h,0.2h_s,900s_h,日晷,五、测量时间的工具,沙漏,摆钟,石英钟,机械秒表,电子秒表,闹钟,五、时间的测量,秒表,阅读说明书,掌握其读数与记录方法,1.读数方法,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