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卢仁峰先进事迹材料多篇_第1页
2021卢仁峰先进事迹材料多篇_第2页
2021卢仁峰先进事迹材料多篇_第3页
2021卢仁峰先进事迹材料多篇_第4页
2021卢仁峰先进事迹材料多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卢仁峰先进事迹材料多篇 卢仁峰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国家级技能 _、技术带头人,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焊工岗位上默默奉献,他的境界令人钦佩,他的精神令人感动,下面2021卢仁峰大全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自己没文化,学不会一门技术,一辈子也就一事无成了,我不想这样度过人生,我渴望成功。”当记者见到49岁的卢仁峰时,他吐露心声。为了这个目标,卢仁峰付出了血的代价。 卢仁峰与电焊结缘始于16岁,作为下乡知青回城的他来到一机集团。每每看到前辈们在工作中取得成绩,他都羡慕不已,也从此喜欢上了焊接。 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定要学会,还要学好、学精。看到 _们施展绝技,他盘算着自己什么时候

2、也能将电焊玩转。 正当卢仁峰在焊接岗位上潜心钻研并开始大显身手的时候,1986年的一场事故却让他险些 _失去左手。经过抢救,他的左手虽然保住了,但小手指和无名指被切除,食指、中指 _丧失功能,只有第二节大拇指保留了部分功能。当时大多数人认为,他不可能再从事这个职业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卢仁峰没有倒下,妻子的不离不弃、父母的鼓励、 _的关爱,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和动力。 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 _上准备让他去做库管员的工作。然而,练好一门技术的人生目标支撑着他,“我下定决心要战胜这些困难,坚持自己的理想。”倔强的卢仁峰再一次拿起他心爱的焊枪,重返挚爱的焊接岗位。 卢仁峰记得自己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就

3、是:“我行!我能行!”尽管他如此自信,可别人一次能完成的活儿,他却要数次才能干完。 卢仁峰的妻子董焕先说,他给自己定下了每天要焊完50根焊条的任务。他常常一连几个月吃住在车间,一蹲就是数小时,直到厂房里空无一人 卢仁峰,是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大成装备公司一名普通的电焊工人。只有一只手可以正常工作的他,执着地坚守在平凡的焊接岗位上,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一个个焊接技术难题,赢得“独手焊侠”的美誉。他先后获得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今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 1979年,卢仁峰来到内蒙古一机集团从事焊接工作。从拿起焊钳的第一天起,卢仁峰就给自己树立了

4、目标:当一名最优秀的工人。 然而, 1986年的一次意外险些让卢仁峰 _失去了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被勉强缝合后,左手基本上不能再工作。 面对无情的打击,卢仁峰没有退缩。回到工厂后,他给自己定下了每天要练习50根焊条的底线,常常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由于左手不再能起到灵活的辅助作用,焊上去的零件很难保持垂直、精准,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割下来、焊上去。别人一次能完成的活儿,他却要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才能干完。就是凭着这股较真劲,卢仁峰掌握了单手焊条电弧焊、氩弧焊等十几种焊接方法。 xx年,作为国庆阅兵装备的某型号轮式车辆首次批量生产。在整车焊接蜗壳部位过程中,由于新型装甲材料具有碳含量高、刚性极大

5、和蜗壳壁薄等特点,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变形和焊缝成型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整车的装配质量和进度。卢仁峰在车体狭小的空间里,认真研究、分析材料的特性,查找问题,找寻解决的办法。经历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推倒重来,多少回从绝望到希望,他终于总结出了“正反面焊接,以变制变”的操作方法,使该产品生产合格率一下子由60%提高到96%。此项目获得了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创新成果一等奖。 xx年,卢仁峰又承担起了动车组铝摇枕焊接的技术攻关工作。铝焊接对于一直从事装甲钢装焊的大成装备公司算是一个空白。卢仁峰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像一名刚入门的学徒工一样重新上路。经过上百次的反复钻研和实验,他总结出了母材熔化时间、加入填充金属

6、的最佳时机和最佳焊接角度等技术理论,一举攻破了技术难题,使动车组铝摇枕这一发展前景好、附加值高的轨道高新装备制造项目试制成功。 在由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焊接高级技师后,卢仁峰把很大的心血花费在了带徒弟和团队建设上。10几年间,卢仁峰带出了50多名徒弟,个个都成了技术上的骨干。 从拿起焊钳的第一天起,卢仁峰就立志当一个最优秀的工人,哪怕只能用一只手 他36年如一日,用一只手坚守在平凡的焊接岗位上,练就了卓然不凡的绝技;他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一个个焊接技术上的难题;他用自己执著的追求和无悔的焊花情,演绎了一名军工战士立志、成长、成才、奉献的“最美”人生,他就是中

7、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一机集团大成装备公司焊工高级技师卢仁峰。 从拿起焊钳的第一天起,卢仁峰就给自己树立了目标:“当工人就当最优秀的工人,干电焊就要干成最有水平的专家。”从此,他开始拼命地学习焊接技术,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他都把筷子当成焊条、把桌子当成练习试板。 然而1986年的一次意外,险些让卢仁峰 _失去了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被勉强缝合后,左手基本上不能再工作。面对无情的打击,卢仁峰也曾徘徊和退缩过,最终选择了坚持。住院期间,他把病房当成了书房,把家里所有的焊接书籍都搬到医院里。回到工厂后,他给自己定下了每天练习50根焊条的底线,一蹲就是几个小时,一连几天吃住在车间。别人一次能完成的活儿,

8、一只手残疾的他却要两次、三次甚至数次才能干完。就是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卢仁峰掌握了单手进行焊条电弧焊、氩弧焊等十几种焊接方法,完成了短段逆向带压操作法特种车辆焊接变形控制等多项成果。勤学苦练,让卢仁峰焊接技艺大涨,他多次代表公司参加全国、行业、自治区等各种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分别获得过中华技能大奖、国家级技能 _及中国兵器首席技能 _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卢仁峰的带动和影响下,他的妻子、两个弟弟、妹妹、妹夫还有嫂子全部选择了在一机集团从事电焊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焊工之家。逢年过节,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聊得最多的是焊接技术。对于卢仁峰的这种执著追求,同样作为焊工的妻子也非常理解支持。在一次某重点

9、军品任务焊接技术攻关中,卢仁峰和同事们天天从早到晚泡在现场进行焊接实验,忙起来经常顾不上吃饭。妻子得知这一情况后,索性把电磁炉和锅碗瓢盆搬到单位给大伙做饭,让大家全身心投入到攻关中。 卢仁峰出名了,成为了行业内有名的专家,可是他没有把这些作为炫耀的资本,反而 _到了沉甸甸的责任。xx年,内蒙古一机集团承担了“93”阅兵装备的生产任务,卢仁峰所在的车间承担了轮、履两大系列5个品种的阅兵装备产品焊接任务。在某轮式战车焊接蜗壳部位过程中,由于新型装甲材料的多项特点,使焊接过程难以控制。 卢仁峰再一次全身心地投入,从焊丝的型号到电流大小的选择,他和工友们对每个细节反复推敲、试验。最终,他采用正面焊接完

10、再进行反面焊接的“正反面焊接,以变制变”的操作方法,使该阅兵装备外观质量得以保证。阅兵式上,当看到自己和工友们亲手焊接的装备,威武地通过 _ _接受检阅时,卢仁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成为高级技师后,卢仁峰把很多心血花费在了带徒弟和团队建设上。十几年间,卢仁峰带出了50多名徒弟,个个都成了技术上的骨干。为了不让徒弟重走自己因理论知识匮乏而走的弯路,他归纳提炼出理论提高6000字读本,要求徒弟们死记硬背,然后在实践中理解消化。为了提高徒弟们焊接手法的精确性,他要求徒弟一年内每天必须进行5块板、30根焊条的“定位点焊”。为了能将自己所掌握的焊接技巧传授给徒弟们和更多的青年工人,他把自己的焊接技巧总结

11、成一本小册子,成为全公司焊工学习的“宝典”。他先后总结提炼出了“三顶焊法”“短段逆向操作法”“带水带压焊法”等一批操作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成为青年焊工公认的良师益友。 卢仁峰是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大成装备公司的一名电焊工。他从16岁进厂学徒到现在,37年来凭着勤学苦练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兵器工业集团首席技师、自治区劳模。xx年,他的事迹在 _电视台“大国工匠”栏目播出。前不久,他又被 _、 _文明办、全国总评为xx年全国十大最美职工。 “从拿起焊钳的第一天起,我就给自己树立了目标,当工人就当一个最优秀的工人,干电焊就要干成最有水平的专家。”卢仁峰说。 为实现这个目标,他上班时

12、跟着 _认真学习焊接技术,牢记操作要领,不懂就向 _请教;下班后,他按照要领一遍遍地练习。在吃饭的时候,他都把筷子当成焊条,把桌子当成练习试板。他利用业余时间研读了金属学焊接工艺等书籍,记了20多万字的和。 正当卢仁峰准备在焊接岗位上大显身手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造成他的左手功能丧失。8次手掌修正手术,没有让卢仁峰放弃自己的理想。 “回到工作岗位后,由于左手不太灵活,我焊上去的零件很难保持垂直与精准,别人一次能完成的活儿,我要两三次甚至数次才能完成。为了达到焊接要求,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至少焊50根焊条。”卢仁峰说。 凭着这股较真劲,他掌握了单手进行电弧焊、氩弧焊等十几种焊接方法。1

13、994年,卢仁峰参加了兵器集团举办的首届技能大赛。在比赛中,他用一只巨大的手套,将残疾的左手掩饰起来,用另一只手同正常人的双手去竞争,获得了焊工比赛第2名的好成绩。 实践中,他总结出了金属材料与焊接材料的选用匹配法短段逆向带压操作法特种车辆焊接变形控制等多项创新方法,其中HT火花塞异种钢焊接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 卢仁峰把大量的心血花费在了带徒弟和团队建设上。 _出高徒,十几年来,他先后带出了全国劳动模范王文山等100多名徒弟,个个都成了技术骨干。 近年来,一机集团成立的卢仁峰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了23项技术难题的攻关。其中,解决轮式车辆焊接变形和焊缝成型项目,有效控制了轮式车辆的焊接变形和

14、焊缝成型问题,创造经济价值500万元以上;新型民品科研项目“铝摇枕”焊接攻关填补了兵器集团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 _解决高速列车枕梁完全依靠进口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面向未来,我决心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在焊接人才培养、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总结 _先进操作法等方面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兵器工业发展再立新功。”卢仁峰说。 卢仁峰的妻子董焕先也是一名焊接工人。看着丈夫长年累月坚守一线,她理解老卢的那种倔强:“为了让工友们吃得好一点,他把家里的炉具和柴米油盐都搬到了车间休息室,他就是这么个不管多难都要把事情做成的人,我有时会给他们做做饭,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卢仁峰常

15、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没有合适的工具,他带领团队成员制造工具;为了找准合适的焊接角度,他钻到车下进行焊接,落下的火花烫得他满身伤疤。“光是料就用了1000多块,试验一次不行再换另一种方法,试验了300多种方法,用了整整5年时间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卢仁峰说。 某型轮式车辆所用的装甲材料碳当量高、可焊性差,严重影响到装备的质量和进度。在狭小的空间里,卢仁峰和工友们反复推敲、试验,最后总结出一种新的焊接方法,有效提升了装备的质量和焊接效率。 工友们常说,卢仁峰之所以被称为焊接“ _”,是因为有一手绝活一动焊枪,他就知道钢材的可焊性如何,仅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的声音,就能辨别出碳含量有多少,应采用怎样的

16、工艺。在穿甲弹冲击和车体涉水等试验过程中,他焊接的坦克车体坚如磐石、密不透水。 “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坚持、努力去做,就没有干不成的活。” 卢仁峰的执着,像一根焊条把他和这份事业牢牢地“焊”到一起。 卢仁峰爱看书,工作室的书桌、卧室床头都有专业书籍,其中金属学焊接工艺等常用的工具书已经翻得起了毛边,里边各种颜色的笔涂得密密麻麻。 在他的刻苦钻研下,越来越多的实践成果得到理论固化,并逐步 _应用。“金属材料与焊接材料的选用匹配法”“特种车辆焊接变形控制”等多项成果荣获国家专利,熔化极氩弧焊接技术甚至被应用到神舟七号上。 “全国十大最美职工”“中华技能大奖”“国家级技能 _”面对一项项荣誉,卢仁峰表现淡然。相比这些荣誉,卢仁峰更在乎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