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

2、A(基因)的特异性;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决定了DNA(基因)的多样性。【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但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所以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C正确;D、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D错误。故选D。2.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若这夫妇再生一个女儿,表现型正常的几率应该是( )A. 1/4B. 3/4

3、C. 3/8D. 100%【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了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一般判定的方法为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题干信息表明为常染色体遗传,所以根据题干信息判定遗传方式是解题突破点。【详解】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因此周期性偏头痛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正常基因与患病基因分别用A、a表示,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所生后代的情况为AA:Aa:aa=1:2:1,所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A_)的概率就是3/4;故选B。3.图中横坐标1、2、3、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分别表示

4、DNA分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在不同时期数量的连续变化,与图中横坐标1、2、3、4相对应的细胞是()A. 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B.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C. 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D.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1细胞的1条染色体含1条单体和1个DNA,染色体数目为2n,表示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2细胞染色体数为2n,一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和2个DNA,表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3细胞染色体数为n,一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和2个DNA,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4细胞染色体数

5、为n,1条染色体含1条单体和1个DNA,表示浆细胞或卵细胞或第二极体。综上所述,B正确。4.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R蛋白质R型R荚膜多糖R型RDNAR型、S型RDNA(经DNA酶处理)R型A. 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 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 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由、组相比较可知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再通过组可进一步证明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蛋白质、多糖以及DNA水解产物都不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和

6、形成对照,也能说明DNA是S型菌的转化因子;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详解】在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细菌没有转化成S型细菌,说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A错误;表中实验结果不能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B错误;和形成对照,说明DNA是S型菌的转化因子,C正确;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5.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调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a,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为b,则该城市女性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几率分别是( )A.

7、大于a、大于bB. 小于a、大于bC. 大于a、小于bD. 小于a、小于b【答案】B【解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a,则该城市女性红绿色盲的几率小于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为b,则该城市女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几率大于b,故选B。6.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 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更

8、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D.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来研究DNA的分子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1、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是: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b、能自我复制,保持上下代连续性;c、能指导蛋白质合成;d、能产生可遗传变异。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放射性的S或放射性的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

9、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遗传物质能储存遗传信息,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样可能蕴含多种遗传信息,A正确;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B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完全分开,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细胞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细胞外,因此实验更有说服力,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采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研究方法,建构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

10、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的实验过程及其得出的实验结论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U、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 DNA复制时,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均可作为模板C. DNA分子全部解旋后才开始进行DNA复制D. 脱氧核苷酸必须在DNA酶的作用下才能连接形成子链【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1)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2)条件: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模板(DNA的两条链)、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3)方式:半保留复制;(4)产物:DNA分子。

11、【详解】A、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U只存在于RNA分子中,A错误;B、DNA复制时,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均可作为模板,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B正确;C、DNA复制过程为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D、脱氧核苷酸必须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才能连接形成子链,DNA酶属于水解酶,能将DNA分子水解,D错误。故选B。【点睛】DNA复制的特征是学生的易错点,学生容易错选C项。8.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III过程不可能有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来实现的B. I过程可实现染色体的互换和自由组合,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C. 受精过程就是指

12、I+II的过程D. 由于II生殖方式的出现,必然加快生物进化的进程;【答案】C【解析】【分析】表示减数分裂,表示受精作用,表示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详解】A、表示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过程只有有丝分裂,不可能有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正确;B、过程表示减数分裂,实现染色体的互换和自由组合,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B正确;C、受精过程指过程,C错误;D、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进程,D正确。故选C。9.如图为一精原细胞。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过程中,A基因与a基因彼此分离B. 该细胞形成的正常精子中有二条染色体C. 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 在减

13、数分裂过程中,B基因与b基因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详解】A、减一后期,A与a彼此分离,A正确;B、该细胞形成的正常精子染色体减半,有两条,B正确;C、该细胞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与b一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分离,D错误。故选D。10.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B.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的精细胞不一定相同C. 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D. 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答案

14、】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人有46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可形成92条染色单体,A正确;B、如果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或者基因突变,则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

15、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的精细胞不一定相同,B正确;C、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之前,C正确;D、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两个相同次级精母细胞,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两个相同的精子,所以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D错误;故选D。11.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c阶段(不含a、c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B. 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C. 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1:1D. 此阶段的染色体行为与配子种类无关【答案】B【解析】【

16、分析】分析曲线变化可知,该图反映的是减数分裂过程的物质变化,实线表示染色体数目,虚线表示DNA数目,Oa段为间期,ab段(含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bc段(不含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详解】A、图中ac阶段(不含a、c两点)的bc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B、Oa段为间期,经过DNA复制后出现姐妹染色单体,由分析可知,在ac阶段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C、由于ac阶段(不含a、c两点)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始终为12,C错误;D、ac阶段中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

17、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行为与配子种类有关,D错误。故选B。1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授粉前,对母本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防止豌豆自交B.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假说中最核心的内容C. 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过程,证明了其假说的正确性D.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分离定律的实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授粉前,对母本进行套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A项错误;B、孟德尔所作假说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配子中,B项错误;C、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其假说的正确性,C项错误;D、产生配子时

18、,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分离定律的实质,D项正确。故选D。13.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A. 1、3或2、4B. 1、3C. 1、4或2、3D. 2、4【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

19、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由减数分裂过程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经过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产生了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其中的染色体组合为互补关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经过了着丝点的分裂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最终形成了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其中的一个极体由于和卵细胞经过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产生,故该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与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相同,另外两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相同且与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表现为互补,A正确。故选A。14.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

20、性。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 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 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 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据测交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比为1:3,说明有色籽粒和无色籽粒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1:3的比例是1:1:1:1转化而来,因此植株X是双杂合;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也是双杂合的,与植株X相同,都是AaBb,A正确;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

21、组合定律,B正确;C、如果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测交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应该是1:1,所以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C错误;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即Aabb、aaBb和aabb三种,D正确。故选C15.DNA分子片段复制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如果没有发生变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 a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C. a中(A+T)/(G+C)的比值与b中(A+T)/(G+C)的比值不同D. a中(A+G)(T+C)的比值与d中(A+G)/(T+C)的比值一般不相同【答案】C【

22、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DNA分子片段复制的情况,其中a和d表示模板链,b和c表示新合成的子链。母链a和子链b、母链d和子链c分别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可见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由于a和d碱基序列互补,则b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A正确;B、由于a、c均能与d的碱基序列互补,则a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B正确;C、a与b碱基序列互补,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中(A+T)/(G+C)的比值与b中(A+T)/(G+C)的比值相同,C错误;D、a与d的碱基序列互补,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中(A+G)/(T+C)的比值与d中(A+G)/(T+C)的比值互为倒数

23、,D正确。故选C。16.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亲本连续自交,某代的纯合子所占比例达95%以上,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子几代? ( )A. 3B. 4C. 5D. 6【答案】C【解析】【分析】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亲本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2)n,n是自交代数,则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详解】由分析可知,要使某代的纯合子所占比例达95%以上,即1-(1/2)n0.95,解得n最少为5,即该比例最早出现在第5代,即C正确。故选C。17.下列有关人体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B.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产物不只存在于生殖

24、细胞中C. 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D. 人体的每个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决定性别,但会与性别相关联。【详解】性染色体同源区段控制的性状也与性别相关联,A错误;所有细胞都含有性染色体,故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表达产物也会出现在体细胞中,B正确;XY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C错误;每个初级精母细胞均含Y,但次级精母细胞含有Y的数目可能是0、1、2,D错误。故选B。18.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用其进行杂交育种,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

25、型是( )A. AABBB. AABbC. aaBbD. AaBb【答案】C【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根据题意,玉米基因型为AABB,则其一定会产生AB的配子,所以后代个体的基因型必为A-B-。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9.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A. B. C. D. 【答案】

26、D【解析】噬菌体浸染细菌的试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错误;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故错误;结构决定功能,清楚了DNA双螺旋结构,就可以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故正确;清楚了DNA双螺旋结构,就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而且Watson和Crick也对DNA复制进行了描述,故正确。【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对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理解。属于中等难度题。20. 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 减数第二

27、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答案】A【解析】【详解】图示染色体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该图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像,又细胞每一极都有相同的染色体,可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综合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21.以下关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致病基因不会从雄性传递给雄性B. 如果父亲是患者、母亲是携带者,则子代可能患病C. 致病基因对雄性和雌性均有影响,但对雌性的影响比雄性大D. X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答案】C【解析

28、】【分析】伴X隐性病具有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的特点。【详解】A、伴X染色体隐性的雄性致病基因会遗传给雌性后代,A正确;B、父亲是患者设为XaY,母亲是携带者设为XAXa,后代可能出现患病的儿女,B正确;C、伴X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数量少于男性患者,C错误;D、X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正确。故选C。22.某种鼠中,毛的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A. 4:2:2:1B. 9:3:3:1C. 1:1:1:1D. 3:3:1:1【答案】A【

29、解析】根据题意,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所以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为YyTt。多对黄色短尾鼠交配时会产生9种基因型的个体,即:Y_T_、Y_tt、yyT_、yytt,但是由于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YyTt(黄色短尾)、Yytt(黄色长尾)、yyTt(灰色短尾)、yytt(灰色长尾)四种基因型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比例为4221。因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也为4221,A项正确,B、C、D项错误。23.玉米的花粉有糯性(B)和非糯性(b)两种,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玉米的高茎(D)对矮茎为显性(d)。下列不能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是A. 用碘液检测基

30、因型为Bb的植株产生的花粉,结果是一半显蓝色,一半显棕色B. 基因型为Dd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矮茎植株占1/4C. 杂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D. 纯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全为高茎【答案】D【解析】【详解】A、用碘液检测基因型为Bb的植株产生的花粉,结果是一半显蓝色,一半显棕色,说明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A正确;B、基因型为Dd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矮茎植株占1/4,出现性状分离,原因是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B正确;C、杂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说明杂合的高茎植株可以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说明等位基因分离,C正确

31、;D、纯合的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全为高茎,只能判断高茎为显性,不能证明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D。24.近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与作为对照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说明A. 基因在DNA上B. 基因在染色体上C. DNA具有遗传效应D.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给出的信息可知,同样摄食的情况下,具有HMIGIC基因的小鼠肥胖,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正常,这说明肥胖这一性状是由HMGIC基因决定的。

32、【详解】A、该题干中没有涉及基因和DNA的关系,A错误;B、该题干没有涉及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B错误;C、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基因,不是DNA,C错误;D、由题干信息可知,肥胖这一性状是由HMGIC基因决定的,说明基因具有遗传效应,D正确。25.玉米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除性关系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一、根据定义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一种性状,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二、根据性状分离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

33、性状为隐性性状,和亲本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三、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则占3份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详解】A、不一定。因为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不能确定显隐关系;其中一种性状发生性状分离,则其为显性,另一性状为隐性,A不符合题意;B、不一定。因为正交、反交结果都表现为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不表现的那一性状为隐性;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无法确定显隐关系,B不符合题意;C、一定能。因为非甜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非甜为显性,甜味为隐性;若自交后代均为非甜,则非甜为纯合子(AA或aa),进一步看杂交结果

34、;若杂交后代表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不表现出来的为隐性(定义法);若杂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甜味为显性,非甜为隐性,C符合题意;D. 不一定。因为杂交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的为显性,不表现的那一性状为隐性(定义法);杂交后带出现性状分离,则不能确定显隐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熟悉生物性状显隐性的三种判断方法并灵活应用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26.黄色圆粒(YyRr)豌豆自交,从其子代中任取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比例是A. 只有一种表现型B. 1:1C. 1:1:1:1D. 3:1:3: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基因

35、自由组合定律;黄色圆粒(YyRr)豌豆自交,子代中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详解】子代中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其后代基因型为YyRr,表现型只有黄色圆粒一种,A可能出现;当子代中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其后代基因型为YYRr:YYrr=1:1 ,表现型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1:1;或者子代中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其后代基因型为YyRr:yyRr=1:1 ,表现型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B可能出现;当子代中基

36、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其后代出现基因型YyRr :yyRr: Yyrr: yyrr= 1:1:1:1,表现型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1:1:1:1,C可能出现;子代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可能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其中任一种与基因型为yyrr的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其子代都不可能出现表现型比例为 3:1:3:1,故选D。【点睛】本题破题关键在于先分析子代基因型再分析表现型比例。27.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40%和1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则在它

37、的互补链中,T与C之和占该链碱基总数的55%B. 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0%和25%C. 若该DNA分子含1000个碱基对,则碱基之间的氢键数2600个D. 则该DNA分子的碱基(CG)/(AT)为32【答案】B【解析】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则C=G=20%,A=T=50%-20%=30%,则(A+T)/(A+T+C+G)=60%,(A+T)/(A+T+C+G)=(A1+T1)/(A1+T1+C1+G1)=60%,其中一条链的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40%,即T1/(A1+T1+C1+G1)=40%,可求出A1/(A1+T1+C1+G1)= (

38、A1+T1)/(A1+T1+C1+G1)- T1/(A1+T1+C1+G1)=20%,A1/(A1+T1+C1+G1)= T2/(A2+T2+C2+G2)=20%。由于(C+G)/(A+T+C+G)=(C1+G1)/(A1+T1+C1+G1)=40%,其中一条链的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15%,C1/(A1+T1+C1+G1)=15%,可求出G1/(A1+T1+C1+G1)= (C1+G1)/(A1+T1+C1+G1)- C1/(A1+T1+C1+G1)=25%,G1/(A1+T1+C1+G1)= C2/(A2+T2+C2+G2)=25%,则(T2+C2)/(A2+T2+C2+G2)=45%。A错误

39、,B正确。若该DNA分子含1000个碱基对,则A=T=600,C=G=400,A、T之间的氢键为6002=1200,C、G之间的氢键为4003=1200,碱基之间的氢键数2400个,C错误。该DNA分子的碱基(CG)/(AT)=40:60=2:3,D错误。【点睛】学生对DNA分子中的碱基计算混淆不清DNA分子中的碱基计算的常用方法(1)互补的两个碱基数量相等,即AT,CG。(2)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数量之和占总碱基数的50%,即嘌呤之和嘧啶之和总碱基数50%,AGTCACTG(ATCG)50%,1。(3)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种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种碱基的和,即A1T1A2T2,G1C1G2C

40、2(1、2分别代表DNA分子的两条链,下同)。(4)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占该单链碱基数的比例等于DNA分子两条链中这两种碱基数量之和占总碱基数的比例,即,。(5)一条链中两种不互补碱基之和比值,与另一条链中该比值互为倒数,即若一条链中 (或)K,则另一条链中 (或)。28.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进行复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NA和酶来自细菌,脱氧核苷酸原料来自噬菌体B. DNA和酶来自噬菌体,能量和脱氧核苷酸原料来自细菌C. DNA来自噬菌体,脱氧核苷酸原料、酶、能量来自细菌D. DNA、原料、能量均来自细菌【答案】C【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要经过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

41、五个过程。噬菌体增殖场所是大肠杆菌细胞内,除噬菌体的DNA做模板起指导作用外,其余的原料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ATP和相关酶全由大肠杆菌提供。【详解】噬菌体属于病毒,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代谢和繁殖,模板是亲代噬菌体的DNA,原料是细菌体内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能量是细菌提供的ATP,场所是细菌的核糖体,C正确。故选C。29. 某调查人类遗传病的研究小组调查了一个家族的某单基因遗传病情况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谱,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 个体3与4婚配,后代子女不会患病C. 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或12D. 该遗传病的发病率是

42、20【答案】C【解析】【详解】A、个体1与2正常,其后代个体5患病男性,据此可判断该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B、分析图示可知,个体3有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但不能确定个体4是否也携带致病基因,因此不能确定,二者婚配后代子女是否会患病,B错误;C、设该隐性遗传病的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个体1与2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进而可推出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个体1与2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进而可推出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C正确;D、依据系谱图,不能确定该遗传病的发病率,D错误。故选

43、C。30. 如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存在代代遗传的特点B. 乙病为红绿色盲症,在人群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 4为甲病携带者的概率是2/3,为乙病携带者的概率是1/2D. 若4和5再生一个孩子,其为正常女孩的概率是3/8【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4和-5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A、a);又已知甲、乙两种遗传病中有一种为红绿色盲症,因此乙病为红绿色盲(用B、b表示)。【详解

44、】A、-4和-5均正常,其女儿-6患甲病,据此可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依题意并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乙病为红绿色盲症,因红绿色盲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在人群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B错误;C、若甲病基因用a表示,红绿色盲症基因用b表示,则-4与甲病相关的基因型为Aa,为甲病携带者的概率是100%,由-3为两病患者(aaXbY)可推知,-1和-2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进而推知-4的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即为乙病携带者的概率是1/2,C错误;D、因-5正常,其X染色体上没有乙病致病基因,其女儿100%不患乙病,而-4和-5与甲病相关的基因型均为A

45、a,所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其为正常女孩的概率是3/4A_1/2XX3/8,D正确。故选D。二、简答题 31.下图为豌豆细胞中某生理过程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由图示得知,获得乙、丙2个产物的方式是_,其意义在于_。(2)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细胞提供_。进行该过程的场所有_;在复制过程中遵循_原则;在此过程完成后,乙、丙分开的时期为_。(3)若该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此DNA在连续复制时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是:复制1次时,需要_个,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_个,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_个。(4)如图示细胞过程是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连续进行2次,则

46、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比例是_。【答案】 (1). 半保留复制 (2). 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性,使遗传信息能够稳定的传递给子代 (3). 能量或ATP (4). 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5). 碱基互补配对 (6).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7). m-a (8). 2n-1(m-a) (9). (2n-1)(m-a) (10). 3/4【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首先需要解旋酶将DNA双螺旋打开,为复制提供模板;然后需要DNA聚合酶将脱氧核苷酸连接形成子链,该过程还需要ATP提供能量;子链与母链再螺旋化形成子代DNA分子

47、。【详解】(1)乙、丙2个DNA分子各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可见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该方式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性,使遗传信息能够稳定的传递给子代。(2)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细胞提供能量(ATP);能够进行DNA复制的场所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乙和丙形成后,形成姐妹染色单体内的DNA分子,而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双链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则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都为m-a个;DNA复制一次,可产生2个DNA;由于每个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脱

48、氧核苷酸m-a个,所以复制一次时,需要m-a个;在第n次复制后,会形成2n个DNA分子,所以需要2n-1(m-a)个;n次复制过程中,n次复制,1个DNA分子变为2n个DNA分子,总共需要(2n-1)(m-a)个。(4)DNA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连续进行2次,共得到4个DNA分子,8条单链,其中不含15N的是2条链,含15N的是6条链,故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比例是3/4。【点睛】本题考查了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复制需要的条件、DNA的复制场所、DNA复制的有关计算,要求考生能熟记DNA分子结构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并进行简单的计算。32.小黄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

49、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下表为小黄狗的三组交配实验及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杂交组合第1组第2组第3组黑色黑色黑色褐色黑色红色后代皮毛颜色及数量黑色(1只)、褐色(1只)、红色(1只)、黄色(1只)黑色(1只)、红色(1只)、黄色(1只)黑色(1只)、黄色(1只)(1)第1组亲本黑色、黑色的基因型分别为_。(2)第2组交配实验中,亲本褐色的基因型为_;子一代黄色小狗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_(填“会”或“不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子一代黑色雌狗与黄色雄狗交配,产下的小狗是红色

50、雄性的概率为_。(3)第3组杂交亲本再生一只褐色小狗的概率是_。(4)请利用上述表中的小黄狗,设计一个实验验证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杂交方案(写出性别、表现型、数量):_。预测实验结果:若后代产生_,则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 (1). AaBb、AaBb (2). aaBb (3). 会 (4). 1/12 (5). 1/8 (6). 让第1组亲本的黑色雄狗与这三组实验中的多只黄色雌狗杂交 (7). 黑色、褐色、红色和黄色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51、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故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1组的亲本为均为黑色(A_B_ ),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Bb第2组的亲本为黑色(A_B_ )褐色(aaB_),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黑色(AaBb)褐色(aaBb)。第3组的亲本为黑色(A_B_ )红色(A_bb),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黑色(AaBb)红色(Aabb)。【详解】(1)第1组的亲本为均为黑色(A_B_ ),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Bb,即AaBb、AaBb。(2)第2组的亲本为黑色(A_B_ )褐色(aaB_),

52、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黑色(AaBb)褐色(aaBb),即AaBb、aaBb,褐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黄色小狗为aabb,子一代黄色小狗在减数分裂生成精子的过程中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子一代黑色雌狗(1/3AaBB、2/3AaBb)与黄色雄狗(aabb)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A_bb)雄性的概率为1/2Aa(1/22/3黑色雌狗产生b配子)1/2(雄性)=1/12。(3)第3组的亲本为黑色(A_B_ )红色(A_bb),后代中出现了黄色(aa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黑色(AaBb)红色(Aabb),第3组杂交亲本再生一只褐色小狗(aaB_)的概率是1/4a

53、a1/2 B_=1/8。(4)要验证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让第1组亲本的黑色雄狗与这三组实验中的多只黄色雌狗杂交,如果后代出现黑色、褐色、红色和黄色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隐性纯合突破法,结合图表信息判断亲本的基因型,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33.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丙表示该动物形

54、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甲所示的细胞只能在该动物的_中观察到,其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_(按照先后顺序写出编号)。(2)图甲D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比值为_,F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乙中的_阶段(填标号)。(3)图甲A细胞中进行了_复制;图丙中A、a分离发生在图乙中_(填数字标号)阶段,图乙中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4)若图丁是图丙中某一分裂时期的细胞,则其对应于图丙中的_(填写、或),细胞IV的基因型是_。【答案】 (1). 卵巢 (2). C、E、F (3). ADEFC (4). 1:2:2 (5). (6). 染色体 (7). (8). 受精作用 (9). 或 (10). AB或ab【解析】【分析】甲:A间期,B有丝分裂后期,C减二末期,D减一中期,E减二前期,F减二后期;乙:A减数分裂,B受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