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合肥市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合肥市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合肥市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人体含有结构各异功能不同的各种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A. 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B. 蛋白质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 蛋白质的功能由其特定的结构决定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氨基酸的R基无关【答案】C【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2、。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特异性和功能多样性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酶;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详解】A、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A错误;B、蛋白质不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例如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不管是在细胞外还是在细胞内都能发挥作用,B错误;C、蛋白质的功能由其特定的结构决定,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的多样性,C正确;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氨基酸的R基有关,D错误。故选C。2.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

3、识别有关B. 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 细胞间信息交流都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D. 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在组成细胞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2、细胞膜作为系统边界有如下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了细胞内有稳定的环境(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流动镶嵌模型:是膜结构的一种假说模型。脂类物质分子的双层,形成了膜的基本结构的基本支架,而膜的蛋白质则和脂类层的内外表面结合,或

4、者嵌入脂类层,或者贯穿脂类层而部分地露在膜的内外表面。磷脂和蛋白质都有一定的流动性,使膜结构处于不断变动状态。【详解】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与细胞识别有关,A正确;B、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融合的基础,B正确;C、细胞间信息交流不都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性激素作为信息分子,接受性激素信息的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位于细胞质中,C错误;D、由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故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D正确。故选C。【点睛】熟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A. 分离植物细胞的细胞器时常用差速离心法B. 研究细胞器在功能上的联系时可用同位素标记法C.

5、 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常用去核、核移植等方珐D. 制备细胞膜时常用清水使蛙的红细胞吸水涨破【答案】D【解析】【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及众多细胞器膜,只有细胞膜,故常常作为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详解】A、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A正确;B、能够说明细胞器在功能上有联系的实例是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在这一研究过程中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来显示氨基酸的去向,以此来说明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B正确;C、常用去核、核移植等方法来研究细胞核的功能,C正确;D、制备细胞膜时常用清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的方法制备,D错误。故选D。【点睛】掌握课本中经典实验的原理和步骤是解答该类

6、题目的关键!4.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下列关于细胞内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水通道蛋白进行的协助扩散是水分子跨膜运输的唯一方式B. 春季植物细胞代谢加快,消耗水多,故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C. 种子萌发时,细胞分裂所需能量主要来自淀粉等大分子物质水解D. 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产生的NADPH也能为暗反应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1、NADPH是在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形成的,与ATP一起进入碳反应,参与C3的还原,并能提供能量。NADPH的形成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完成的。2、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做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分,大约占细胞内全

7、部水分的4.5%;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有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详解】A、通过水通道蛋白进行的协助扩散是水分子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水分子还可以通过自有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A错误;B、春季温度上升,植物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增多,故细胞代谢加快,B错误;C、种子萌发时,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作为细胞呼吸的底物氧化

8、分解供能,故种子萌发时,细胞分裂所需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错误;D、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产生的NADPH既能还原C3,也能为暗反应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D。5.核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可通过催化靶位点R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地剪切RNA分子。下列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 核酶可用于艾滋病的治疗B. 核酶的形成过程只有转录没有翻译C. 核酶可以破坏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D. 核酶可以阻断真核细胞基因的表达【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题意显示核酶能作用于RNA链中磷酸二酯键,并使之断裂,故

9、可知凡是有RNA参与的过程在核酶的参与下都要受到阻断,如翻译、转录和逆转录等过程。【详解】A、艾滋病病原是HIV病毒,在该病毒增殖的过程中涉及了逆转录、转录和翻译等过程,而核酶可阻断上述过程,故核酶可用于艾滋病的治疗,A正确;B、核酶的本质是小分子的RNA,RNA的形成是通过转录完成的,核酶的形成过程不涉及翻译过程,B正确;C、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由题意可知核酶破坏的是RNA链中磷酸二酯键,故不会使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遭到破坏,C错误;D、由分析可知:核酶可以阻断转录过程,故可阻断真核细胞基因的表达,D正确。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读题并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能利用获得的信息解答相关问

10、题能力。6.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休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蛋白质只在有丝分裂间期大量合成B. 该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内质网有关C. 若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D. 该蛋白质与减数第一次及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都密切相关【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单体形成与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消失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题中的蛋白质在这段时期起作用。【详解】A、利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来看,因为染色单体出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推知该蛋白质在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大量合成,A错

11、误;B、该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和DNA有关,而与内质网无关,B错误;C、根据题意可以知道,该蛋白质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在染色体的均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若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突变,导致这种蛋白质缺少或结构异常,则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C正确;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裂,因此该蛋白质与减数第-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无关,D错误。故选C。7.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必须建立在分裂的基础上,分裂的细胞一定发生分化B. 端粒酶可将端粒DNA加至染色体末端,故可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C. 肝癌患者癌变

12、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故肝癌是遗传的D. 细胞凋亡过程中没有基因的表达,细胞的凋亡对个体有积极意义【答案】B【解析】【分析】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端粒酶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特殊反转录酶,与真核生物细胞DNA末端的端粒(一段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及结构)的合成有关。正常体细胞的端粒长度是随着细胞的分裂逐渐缩短的,端粒酶活性增强,可维持端粒的长度不缩短,

13、使细胞永久增殖而癌变。【详解】A、细胞分化是建立在分裂的基础上,分裂的细胞不一定发生分化,A错误;B、由分析可知:端粒酶可将端粒DNA加至染色体末端,维持端粒的长度不缩短,故可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B正确;C、肝癌患者癌变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但这种突变发生在肝脏细胞中,并不能遗传给后代,故肝癌是不遗传的,C错误;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故凋亡过程中有基因的表达,细胞的凋亡对个体有积极意义,D错误。故选B。8.下图中能表示二倍体动物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减数第

14、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由减数分裂过程可知: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由21,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组由12(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1(分到两个子

15、细胞中)的变化过程,即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是2;同源染色体随着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就不再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直至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即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即为0,图C正确。故选C。【点睛】熟练掌握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DNA和染色体以及染色体组的变化是解答该题目的关键!9.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说法中,能反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A. YY、Yy,yy与RR、Rr、rr之间的自由组合B. F1产生的四种雌雄配子之间的随机结合C. 黄色(绿色)表现型与圆粒(皱粒)表现型之间自由组合D. Y(y)与R(r)所在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

16、I后期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详解】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且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对于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来说都遵循分离定律;F1细胞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相对独立的,且互不融合的,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组合互不影响,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此即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故选D。10.关于DNA复制、转录、翻译和逆转录过程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逆转录和DNA复制都

17、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B. 转录需要RNA聚合酶,RNA聚合酶结合在DNA上C. 真核细胞转录场所只在细胞核,翻译场所在细胞质D. DNA复制、转录、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C【解析】【分析】DNA复制DNA转录翻译时间细胞分裂的间期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条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RNA聚合酶等,ATP酶,ATP,tRNA模板DNA的两条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含A T C G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含A U C G的四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模板去向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与非模板链重新绕成双螺旋结构分解成单个核苷酸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

18、旋边复制,多起点复制边解旋边转录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依次合成多肽链碱基配对AT,GCAU,TA,GCAU,GC遗传信息传递DNADNADNAmRNAmRNA蛋白质实例绝大多数生物所有生物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逆转录是在某些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进行的过程,R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逆转录过程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将遗传信息传递到DNA上的过程。【详解】A、逆转录和DNA复制的产物都是DNA,故都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A正确;B、转录需要RNA聚合酶,RNA聚合酶结合在DNA的一条链上,B正确;C、真核细胞转录场所主要在细胞核,翻译场所

19、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C错误;D、由分析可知:DNA复制、转录、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故选C。11.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在对遗传物质的探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目的是实现对蛋白质和DNA的分别研究B. T2噬菌体只能寄生在大肠杆菌的细胞内,呼吸作用类型为无氧呼吸C.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D. R型菌与S型菌的DNA分子混合培养时发生了基因突变转化为S型菌【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教材经典实验,遗传物质的探索。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的体内转

20、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体内存在着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步骤首先获得35S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然后再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然后适时保温后再搅拌、离心,最后通过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高低,从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详解】A、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目的直接的、单独的去研究蛋白质和DNA的作用,是实现对蛋白质和DNA的分别研究的前提,A正确;B、T2噬菌体只能寄生在大肠杆菌的细胞内,利用大肠杆菌现成的物质和能量完成自己的增殖过程,没有

21、独立的代谢过程,B错误;C、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肺炎双球菌中有转化因子的存在,C错误;D、R型菌与S型菌的DNA分子混合培养时发生了基因重组使得R型菌转化为S型菌,D错误。故选A。1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嘌呤数是嘧啶数的2.5倍,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的比例分别是A. 0.5和1B. 0.5和2.5C. 0.4和1D. 1和0.5【答案】C【解析】【分析】有关DNA的计算公式如下:【详解】由分析可知:在DNA分子的两条互补链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互为倒数,而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故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的比例分别是1/2.5和1,即为0

22、.4、1,C正确故选C。1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某种自花传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只进行自交,该种植物个体间存在生殖隔离B. 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无生殖隔离也无地理隔离,种群是繁殖和进化的单位C. 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变化D.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进化的方向,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答案】A【解析】【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四个要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即是生物进化的方向。(2)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2

23、、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详解】A、某种自花传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只进行自交,说明个体间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B、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既无生殖隔离也无地理隔离,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B正确;C、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变化,C正确;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就是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而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故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方向代表生物进化的方向,不能代表遗传变异的方向,D正确。故选A。14.以下关于牛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工程育种过程中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B. 二倍体水

24、稻的单倍体植株常表现为茎秆弱小、产量低C. 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特殊环境诱发生物遗传物质变化D. 杂交育种产生新的基因组合,但并不产生新的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几种常用育种方法的比较列表对比如下:育种类型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变异DNA重组技术处理方法先杂交后连续自交,选优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生物花药离体培养,染色体加倍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运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得以表达优点将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能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可获得纯合体,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器官巨大,营养价值高等优良性状目的强,育种时间短克服了远缘杂交

25、不亲和的障碍缺点育种年限长需处理大量生物材料技术难度大发育迟缓,结实率低有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如生物安全受威胁【详解】A、基因工程育种过程中能按照人们的意愿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实现了对生物的定向改造,A正确;B、二倍体水稻的单倍体植株常表现为茎秆弱小、高度不育的特性,B错误;C、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是利用太空特殊环境诱发生物遗传物质变化,进而提高突变的频率,C正确;D、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的本质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故杂交育种只能产生新的基因组合,而不产生新的基因,D正确。故选B。15.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体内失水过多可影响垂体释放抗

26、利尿激素的量B. 水盐平衡调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C. 食盐过多使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产生渴党D.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浆量增加渗透压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水盐平衡的调节【详解】A、体内失水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A正确;B、水盐平衡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该过程中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B正确;C、食盐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使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进而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错误;D、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浆量增加,由于生理盐水是血浆的等渗液,故血浆渗透压不变,D

27、正确。故选C。16.如图表示膝反射直接联系的2个神经元,a、b为电位汁的两个连接点,c为刺激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膝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 静息状态时.b处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K+浓度C. 在c处给于适宜刺激,不会导致a处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D. 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电位计的指针将会产生1次偏转【答案】B【解析】【分析】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据功能分:神经元包括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

28、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或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器。最简单的反射弧也由两个神经元组成。【详解】A、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故膝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正确;B、通常情况下,膜内K+的浓度高于膜外,故静息状态时,b处膜外K+浓度低于膜内K+浓度,B错误;C、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在c处给于适宜刺激,兴奋不会传递大a处,故不会导致a处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C正确;D、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兴奋能传导到

29、b处,但不能传递到a处,故电位计的指针将会产生1次偏转,D正确。故选B。17.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器官。A、B表示两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正常情况下,乙的活动只受甲分泌的激素A的调节B. 临床上抽取血样分析图中各激素含量可检测内分泌系统是否异常C. 任何情况下,图中都表示促进,都表示抑制D. 图中所有激素均能使身体各处的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2、题图分析: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丙为甲状腺, 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详解】A、正常情况下,乙表示垂体,图示垂体的活

30、动不仅受甲分泌的激素A的调节,还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抑制作用,A错误;B、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的机制,从而保证了图示三种激素的含量上的相对稳定,故临床上抽取血样分析图中各激素含量可检测内分泌系统是否异常,B正确;C、因为人体调节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故正常情况下,图中都表示促进,都表示抑制,C错误;D、图中只有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为与全身各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故不是图中的所有激素均能使身体各处的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B。18.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

31、进行实验时,应选择作为对照的组合是A. 1和2B. 3和4C. 4和5 D. 3和5【答案】C【解析】【分析】由实验题目“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分析,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是有无尖端,或琼脂块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来分析问题。【详解】A、图中1和2的单一变量是单侧光的有无,实验的结果能说明胚芽鞘的相关性,A错误;B、图中3和4没有单一变量,无法得出相应的结论,B错误;C、图中4和5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放过胚芽鞘的尖端,实验的结果能说明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促进了生长,C正确; D、图中3和5没有单一变量,无法的得出相应的结论,D错误;故选C。【点睛】把握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

32、则、对照原则是解答实验题目的关键!1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更准确的是A. 植物激素的调节几乎控制着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B. 各种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C. 不是所有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都是受基因组控制的D. 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的有机物【答案】B【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3、人工合成的对

33、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详解】A、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故植物激素的调节控制着植物一部分生命活动,A错误;B、各种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B正确;C、所有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从根本上来讲,都是受基因组控制的,C错误;D、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有机物,D错误。故选B。20.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A.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B.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要随机取样C. 标志重捕法调查农田中鼠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不能脱落D. 仅根据种

34、群密度就能反映定时期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答案】D【解析】【分析】1、样方法是估算植物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及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种群密度估算值。2、而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常用标志重捕法法来调查他们的种群密度。具体操作为: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3、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

35、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详解】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正确;B、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随机取样是关键!B正确;C、标志重捕法调查农田中鼠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影响对种群密度的调查,C正确;D、根据种群数量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的比例,能够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错误。故选D。21.氮、磷元素足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磷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内,在核

36、糖体的成分中含氮的有机物是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磷有机物是 _,叶绿体中合成的不含氮、磷的有机物的种类较多,例如_等。(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 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实验思路 _。预期结果和结论是_。【答案】 (1). 蛋白质、RNA (2). 核酸(或“DNA和RNA”) (3). 糖(或“葡萄糖”或“淀粉” 或“脂肪”等) (4). 实验思路: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

37、作物甲,一段时间后, 检测营养液中NH4+和NO3-剩余量。 (5).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营养液中N03-剩余量小于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03-;若营养液中NH4+剩余量小于NO3-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解析】【分析】组成细胞内的化合物主要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有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定含有C、H、O、N,糖类的组成元素有C、H、O,脂质的组成元素为C、H、O或C、H、O、N、P,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详解】(1)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RNA和蛋白质,二者中都含有氮元素,细胞

38、核内可以进行DNA复制和转录,复制的产物是DNA,转录的产物是RNA,其组成元素均为C、H、O、N、P,故细胞核内合成的含氮化合物是核酸即DNA和RN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产物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其中糖类、脂肪均不含N和P。(2)要验证作物甲对(NH4+)和硝态氮(NO3-)吸收具有偏好性,可以把甲放在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通过测定培养前后铵态氨和硝态氮的含量变化即可以得出结论。因此实验思路为: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营养液中(NH4+)和硝态氮(NO3-)剩余量。可用假设法推理,假设作物甲偏好吸收(NO3-),则营养

39、液中(NO3-)的剩余量较少;假设作物甲偏好吸收(NH4+),则营养液中(NH4+)的剩余量较少。因此,预期结果和结论为:若营养液中(NO3-)剩余量小于(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O3-);若营养液中(NH4+)剩余量小于(NO3-)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NH4+)。【点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关注实验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是另一关键!如在实验设计中需要注意:培养液应该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避免其他氮源对实验的影响,注意预期的结果和结论要一一对应。22.植物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的主要途径。下图一是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A、B、C代表物质;图二表示在不同条件下

40、某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一中A代表的物质是_。(2)充足光照下光合作用利用的CO2主要来自_,也有部分是由细胞的_(填场所)产生的。(3)磷酸转运器能将磷酸丙糖运出的同时将无机磷酸等量运入叶绿体。当细胞质基质中无机磷酸相对含量降低时,_(促进抑制)磷酸丙糖的外运,同时_的合成量增加。(4)图二是利用密闭大棚进行实验所得结果,这一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有_;30时,给饱和CO2浓度的大棚通风,图一中C物质合成速率_(增加减小不变)。(5)冬季晴天大棚蔬菜的生产除了应适当升温外,还可采取施用有机肥的方法达到增产目的,原因是_。【答案】 (1). ATP和H (2). 大气 (3)

41、. 线粒体(基质) (4). 抑制 (5). 淀粉 (6). 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7). 减小 (8). 有机肥被微生物分解既可提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也可为植物提供无机盐【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图一中,A表示ATP和还原氢,B表示三碳化合物,C表示五碳化合物图二表示不同温度和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提高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详解】(1)由图可知,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A表示ATP和H。(2)充足光照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光合作用利

42、用的CO2主要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由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3)由图可知,当细胞质基质中无机磷酸相对含量降低时,磷酸转运器不能将无机磷酸等量运入叶绿体,抑制磷酸丙糖的外运,磷酸丙糖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使淀粉的合成量增加。(4)由图可知,该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有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图一中的C表示五碳化合物,30时,给饱和CO2浓度的大棚通风,导致CO2浓度下降,二氧化碳固定减少。(5)有机肥被微生物分解既可提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也可为植物提供无机盐。【点睛】注意:给农作物使用有机肥的目的是通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既可提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也可为植物提供无机盐,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43、23.果蝇的性别决定为XY型,番木瓜是种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其性别决定类型与果蝇相同。请分析下列与果蝇和番木瓜有关的遗传现象并回答问题。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控制,有眼和无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 (B、b)控制,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得F1,全为红眼。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红眼白眼无眼雌蝇3/801/8雄蝇3/163/161/8(l)果蝇的有跟和无眼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_。让F2中全部红眼果蝇随机交配,理论F3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2)番木瓜的宽叶和窄叶由常染色体上A、a基因控制,高茎(H)对矮茎

44、(h)为显性,基因H、h在X染色体上。现有块种植宽叶植株的试验田,为确定田中植株的基因型情况,将其与窄叶植株杂交,所得子代宽叶:窄叶=4:1,则这片实验田中植株的纯合率为_。(3)用一株高茎宽叶雌株与一株高茎宽叶雄性杂交时,子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矮茎窄叶雄株。不考虑基因突变,杂合高茎宽叶雌株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_,高茎宽叶雌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_。【答案】 (1). 有眼 (2). bbXDXD (3). 红眼:白眼:无眼=6:2:1 (4). 60% (5). 5/16 (6). 5/6【解析】【分析】由杂交结果分析:F1全为红眼,可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有眼对无眼为显性,由F2的性状表现可知: F

45、2中有眼:无眼比例为(3/8+3/16+3/16):(1/8+1/8)=3:1,且该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无关,故可知控制有眼和无眼的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又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据此可知B、b与D、d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XDXD、BBXd Y,F1基因型为BbXDXd、BbXDY,F2基因型为:(1/4BB、1/2Bb、1/4bb)(1/4XDXD、1/4XDXd、1/4XDY、1/4XdY)。【详解】(l) 由题意可知:亲本有眼和无眼杂交,后代全为有眼,根据显性性状的概念可知在有眼和无眼性状中,显性性状是有眼,亲本无

46、眼和白眼果蝇杂交,后代全为红眼,可知红眼为显性,结合F2中果蝇的性状表现可知: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DXD。让F2中全部红眼果蝇(1/16BBXDXD、1/16BBXDXd、1/16BBXDY、1/8BbXDXD、1/8BbXDXd、1/8BbXDY)随机交配,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可分别考虑:先分析有眼和无眼,则F2中相关基因型及比例为1/3BB、2/3Bb,可推知相关基因频率为B为2/3,b为1/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的中,BB占比为4/9,Bb占比为4/9,bb占比为1/9,则表现型比例为有眼:无眼=8:1;再考虑红眼和白眼这对性状,则F2中相关基因型及比例为

47、XDXD: XDXd: XDY=1:1:1,可推知在该群体中雌配子的类型及占比为3/4XD、1/4Xd;雄配子类型及占比为1/2XD、1/2Y,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产生的后代为3/8 XDXD、1/8 XDXd、3/8 XDY、1/8 XdY,可知雄蝇中红眼:白眼=3:1,综合两对性状表现,可知F3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白眼:无眼=(38):(18):(41)=6:2:1。(2) 因番木瓜的宽叶和窄叶由常染色体上A、a基因控制,为确定宽叶植株的基因型情况,进行测交检测,由子代宽叶:窄叶=4:1,可知待测宽叶群体中的两种配子A、a的比例为A:a=4:1,又知宽叶群体的基因型为AA和Aa两种

48、,现假设AA的基因型比例为m,则Aa的比例为1-m,则a配子的比例为(1-m)/2=1/5,可算出m=3/5=60%,即这片实验田中植株的纯合率为60%。(3)用一株高茎宽叶雌株与一株高茎宽叶雄性杂交时,子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矮茎窄叶雄性。不考虑基因突变,结合题意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aXHXh、AaXHY,则后代中杂合高茎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AaXHXh、AAXHXh、AaXHXH,比例为(1/21/4+1/41/4+1/21/4)=5/16,子代中高茎宽叶雌株所占的比例为:3/41/2=3/8,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5/163/8=5/6。【点睛】熟练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9、在计算比例时注意分析比例的整体是什么,这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本题最后两空是对比例整体的最好监测。24.细胞因子(如TNF-a等)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甲类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则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为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细胞因子引起的免疫属于 _免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甲类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_。(2)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 _,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 _。(3)结合甲、乙的作用分析,推测RA的发生可能是 _导致的免疫失调。【答案】 (1). 特异性 (2).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3). TNF-a和IL-6 (4). IL-4和IL-10 (5). 甲类细胞因子增多,乙类细胞因子减少【解析】【分析】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