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测试卷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测试卷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测试卷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测试卷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测试卷(满分100,其中卷面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使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4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水何澹澹,_。 (曹操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 _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_,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何当共剪西窗烛,_。 (李商隐夜雨寄北) 几处早莺争暖树,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兄女曰:“未若_。” (咏雪) (2)默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分) ,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3)题。 (6分)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绵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q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1) 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美不胜( )收 q( )盼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准确写法是“_”。 (2分)(3)请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一句改写成陈述句。(要求:不改变句子原意)(2分)改写句:_3.使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4分)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不过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_中一首哲

3、理小诗。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_,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_,把奋斗的辛劳比喻为_,把自我牺牲比喻为_,生动贴切,发人深思。4校文学社展开以“成语英雄我来当”为主题的系列语文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1分)(1)请你帮忙拟写一条符合要求的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2分) (2)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一些商家乱用成语的现象。比如,小李发现一眼镜商店广告语为:“一镜在手,一明惊人!”如果你是小李,该如何劝说商店老板?(3分) (3)下面是某同学在这个主题升旗仪式上的发言稿,请你按要求修改。(6分)A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并准确地使用、理

4、解,能够极大地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水平。B只要掌握使用好成语,就能培养我们的语文素养,提升与人沟通的方法。C 学习成语,难就难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千层之塔,起于累土,平时注意点滴积累,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A存有语序问题,可将“ ”放到“ ”前。B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 改为 。C句有个成语使用不当,可将 改为 。二、阅读 (60分)【一】心有牵挂,爱才会扎根(27分)小时候,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藏到一个很隐蔽的地方,自以为得意。小伙伴们找不到我,就放弃了,结束了游戏,而我浑然不知。天黑了,我怕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正害怕着,远远就听见母亲在大声唤着我的小名儿,我大声地应着。如同鸟儿归巢般向

5、母亲的方向飞奔而去。被母亲牵挂着,我不担心自己会走丢。母亲一辈子朴实,没做过什么出彩的事儿。她太过宠溺我们,所以对我们的学习也抓得不紧,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度,使我们这几个儿女长大了也都没有做出一点出彩的事情来。要说母亲最值得我们称道的一件事,就是一天三顿饭很是应时,从不糊弄。为我们的健康构筑了一道屏障。母亲总是天还没亮就起床为我们做饭,这习惯坚持了一辈子。记忆里只有一次例外,是因为母亲生病发了烧,父亲没让母亲起来做早餐,让她休息,结果我没吃饭就去上学了。刚上课没多久我的肚子就咕咕叫了,没办法,也只好忍着。让我没想到的是,第一节课刚下课,我就看见脸色惨白的母亲出现在了教室的门口,虚弱的身体倚靠在墙

6、上,双手却紧紧地捧着饭盒。母亲说她和父亲磨叨了一早晨,惦记我没吃早饭,这一上午得多难受啊。让父亲给我送饭,父亲不来,说一顿不吃饿不死人的。可是母亲的心一秒都不安生,趁父亲不注意,就偷偷溜出来给我送饭。有母亲的牵挂在,即便饿着,心亦充盈。成家之后,住进了城里。母亲在乡下,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来,问一些琐事,牵挂的心就像不灭的灯笼,始终亮着。母亲说,城里人吃的肉都是打了激素的,城里人吃的菜都不是绿色的。这样下去,迟早会吃坏了身子。母亲不放心,就会时不时地给我们送来一些自己种的菜来。那些都是没上过化肥的小园菜,母亲让我们放心吃。我说大老远的你拿那些东西干嘛,不嫌累啊。母亲笑着说,不一样的。能有什么不一

7、样呢?这么多的城里人,天天吃着城里的菜,不也都活得好好的吗?母亲只是笑,不和我争辩。我把头天买的个头硕大,光鲜可人的蔬菜和母亲拿的菜放到了一起,城里的菜是趾高气昂的,而母亲拿的菜就像乡下来的孩子,低头缩脑,大气不敢出的样子。可是第二天早上就完全变了一番境遇。城里的菜一个个地开始萎靡不振,昨天还粗壮无比的豆芽,变得如同牛毛一样细,就像被打回了原形的小妖。原来那点儿肌肉都是用气儿充起来的。而乡下的菜却和昨天一样精神抖擞。还真是不一样啊!母亲说,人和这菜有时候也是一个理儿。有些人的精气神儿是装出来的,有些人的精气神儿是骨子里的。还是多吃点儿乡下的蔬菜好。母亲的牵挂,就是我生命里的钙和盐,维他命,让我

8、时刻充满了精气神儿。心有牵挂,爱才会扎根。5.文章围绕母亲对我的牵挂,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补全主要情节。(4分)( )母亲拖着病体给“我”送饭( )6.从全文来看,“母亲的牵挂”让“我”有哪些深刻的体悟?(6分) 7.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6分) 我就看见脸色惨白的母亲出现在了教室的门口,虚弱的身体倚靠在墙上,双手却紧紧地捧着饭盒。 8.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城里的菜是趾高气昂的,而母亲拿的菜就像乡下来的孩子,低头缩脑,大气不敢出的样子。 9.阅读下列材料,联系文章及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阅读感受。(40字左右)(5分)链接材料:儿行千里歌词

9、 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多吃几口/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一会儿看看脸/一会儿摸摸手/ 一会儿又把嘱咐的话/装进儿的头/如今要到了离开家的时候/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的路啊/我还一步没走/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妈妈眼里流 【二】叶子时期的梅(17分)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

10、独有的芬芳。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可爱的你呀,藏

11、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

12、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 :“你认识它吗?”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

13、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选自名作欣赏)10、这篇文章的思路,概括起来说是由_梅到_梅。(请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动词)(4分)11、文中第段说:“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这里的“长久”和“佳美”分别体现在哪里?请联系上下文回答。(4分)长久:_佳美:_12、文中的两个画线句,任选一句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_1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又是什么?(5分)_【三】 文言文(16分)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1) 不亦说乎 (2)人不堪其忧 (3)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饭疏食饮水 (5)不舍昼夜 _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