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脐带暴露法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word版)_第1页
探讨脐带暴露法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word版)_第2页
探讨脐带暴露法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word版)_第3页
探讨脐带暴露法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word版)_第4页
探讨脐带暴露法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word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编范文 探讨脐带暴露法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探讨脐带暴露法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本文关键词:同室, 脐带, 新生儿, 母婴, 暴露探讨脐带暴露法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本文简介:护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经典范文10篇之第九篇:探讨脐带暴露法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脐带暴露法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在20_年10月-12月开展脐带暴露方法的4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 选取20_年1

2、0月-12月采用传统脐带包扎方法的40探讨脐带暴露法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本文内容:护理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经典范文10篇之第九篇:探讨脐带暴露法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 探讨脐带暴露法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在20_年10月-12月开展脐带暴露方法的4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 选取20_年10月-12月采用传统脐带包扎方法的4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脐带结扎护理方法不同, 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脐部出血及渗血情况、脐部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脱落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脐带暴露法可

3、明显缩短脐带残端脱落时间, 减少工作量,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关键词:新生儿; 脐部护理; 脐带暴露法;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 若脐带处理不当, 容易引起脐部感染和出血, 严重可导致败血症, 继发腹膜炎。新生儿出生后从断脐至脱落前后, 脐带断面是一个开放性的创面, 护理不当易造成感染。为了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有效的护理方法, 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减少脐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我院产科在新生儿护理中用脐带暴露法与传统脐带包扎法比较进行研究, 观察护理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_年10月-12月开展脐带暴露方法的4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

4、观察组, 选取20_年10月-12月采用传统脐带包扎方法的4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脐带暴露法)与对照组(传统脐带包扎法)均为阴道分娩, 新生儿Apgar评分≥8分, 出生体质量≥2,500 g,排除宫内感染及新生儿脐部畸形, 两组胎龄、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脐带包扎法, 新生儿娩出后迅速清理呼吸道、保暖等处理后结扎脐带, 首先在距脐轮0.5cm-1 cm处用棉纱线绳活结结扎第一道, 距结扎线上约1cm处死结结扎第二道, 距第二道结扎线外侧约0.5 cm处剪断脐带, 用2%碘酊烧灼断端

5、后用无菌纱布包扎脐带残端, 每隔10 min重复勒紧第一道活结, 连续三次, 观察如有渗血, 及时勒紧结扎线绳并更换纱布, 在新生儿护理单上记录脐部情况, 重点交接班。观察组则在新生儿娩出3 min-5min或脐带搏动消失后, 采用气门芯断脐, 用套有带线气门芯的止血钳距脐轮2 cm-2.5 cm处夹紧脐带, 在止血钳上方1.2.2脐带护理方法两组新生儿每天均接受常规护理, 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1)24 h内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2)每日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带及周围, 脐带断端干枯可去除纱布;如脐带断端未干枯则需更换无菌纱布重新包扎;(3)根据残端干枯情况用钝头剪刀修剪残留脐带;直至脐

6、带脱落、脐部干洁。观察组采取脐带暴露方法:(1)暴露脐带, 观察有无出血, 保持脐带及周围皮肤清洁干净, 不涂消毒剂;(2)不进行二次断脐, 气门芯始终保持结扎状态, 连同脐带断端结痂一起自然脱落;(3)必要时(被二便污染时)可用75%酒精消毒。两组在住院期间均对产妇和家属进行指导, 出院后电话回访每周一次, 直至脐带脱落愈合。1.3 观察指标以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出血、脐炎及脐部肉芽肿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2 结果2.1 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自然脱落时间比较

7、观察组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表1 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自然脱落率比较n(%)2.2 两组新生儿脐部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两组新生儿脐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3 讨论新生儿免疫功能相对较差, 易受细菌感染1.新生儿脐带断端血管丰富, 易滋生细菌而出现异常分泌物、脐周发红等炎症表现, 若护理不当, 不仅影响脐带残端的正常脱落, 且易导致新生儿脐炎的发生。脐带包扎法需反复结扎脐带, 包扎纱布如受到尿液污染需及时更换, 及每日常规护理, 均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脐带包扎不利于脐部干燥, 致脐带根组织变性渗

8、液, 导致脐部感染及延迟脱落。脐带暴露法让脐部暴露促使脐带断端干燥结痂, 脐部可保持干燥, 避免包扎覆盖脐部敷料对脐部的磨擦刺激增加及出血, 暴露脐部的方法也更便于直观地观察脐部的情况2,有效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本研究通过对新生儿采取传统脐带包扎法与暴露脐带法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观察组用于护理脐带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 脐部会从无菌状态逐渐培养出正常菌落, 这是生理现象而非感染征象, 脐带自然脱落这一过程也是自然定律3.而使用75%酒精消毒对脐带消毒后, 可干扰脐周菌群的建立, 延长脐带脱落的时间, 故使用75%酒精消毒预防感染并不具有可靠的科学依据。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主要在于

9、暴露脐部残端,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使细菌失去了生长繁殖的条件才是关键。本研究结果提示脐带暴露组在断脐后即开始采用脐带暴露法, 并未增加脐部感染、脐带出血和脐部肉芽肿的发生率。综上, 在产房结扎脐带后即开始暴露脐部, 便于观察、简化了脐带护理的操作,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且节省敷料, 缩短了脐带脱落时间。有效的脐部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 张斗星, 张琳, 李宗光, 等。探讨血培养阳性结果在新生儿血流感染中的意义J.安徽医学, 20_, 33(10):1290-1292.2 谭小琴。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J.吉林医学, 20_, 34(3):560.3 张宏玉, 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