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战略研究_第1页
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战略研究_第2页
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战略研究_第3页
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战略研究_第4页
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战略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关键词:技工院校,教育,创新2017年迈入了十三五;新的历史筑基之际, 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加大, 并对技工院校的教育高度重视, 如何落实好职业教育新要求, 推进学院内涵式发展, 深化校企合作, 做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 实现教育创新发展成为了当下技工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一、镇江市技工教育现状目前, 镇江市技工院校总共有4所: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镇江市江天汽车技工学校、镇江技师学院、丹阳市技工学校。办学条件和规模、师生比和专业分布参差不齐。其中,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教师300多人, 在校学生7000多人, 设有道路与桥梁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车

2、辆工程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航空工程系和建筑工程系六大类50余个专业, 年培训逾10000人次, 毕业生双证率100%, 就业率98.5%以上, 目前已经向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10万多人。镇江技师学院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 年社会培训15000人次, 常设数控加工、汽车维修、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建筑施工、城市轨道交通等31个学制专业。新兴专业有跨境电商、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现有教师总数426人, 其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44人,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5%以上, 毕业生双证率100%, 就业率达98%以上。镇江市江天汽车技工学校, 建校以来凭借扎实的汽车理论教学和丰富的驾驶培训经历, 为

3、社会各界培养了近万名汽车驾驶员和修理技术人员, 但是其专业分类、专业集群以及年培养人数已不能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丹阳市技工学校教师50余名, 学生500多人, 设有专业有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工、综合机械、纺织丝织、服装剪裁与缝制、烹饪、计算机操作等专业, 年开展社会培训1000人次, 就业率达95%以上。综合以上4所技工院校发展现状来看, 目前的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未能充分匹配, 虽然毕业生就业率高, 但是毕业生高水平就业未能充分体现, 优质生源招生瓶颈有待突破。专业设置与内涵建设还不能很好适应产业快速转型升级,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方式不够深入与丰富, 中外合作办学仍需

4、进一步开拓。二、镇江市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1. 镇江市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在2016年7月, 镇江市政府发布的镇江市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中, 对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航空制造这五大新兴产业进行了特别强调, 并且要加快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等其他新兴产业。近几年来, 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镇江经济发展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制造这五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逐年增长, 趋于良好发展态势, 固定资产投入逐年增加。从产业发展来看, 五大产业同步提速;从盈利能力来看, 新兴产业领先增长。新兴产业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愈发扩大, 需求层次愈发提高。

5、2. 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近年来, 新兴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人才队伍缺口巨大。尤其是新兴产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缺乏。相较于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是一个地区人才集聚的高地, 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领域, 主要有先导性、辐射性、倍增性及可持续性等特点。通过相关资料收集, 分析镇江市新兴产业人才队伍总量及结构, 发现新兴产业企业人才站企业总人数比重不高, 新兴产业企业人数明显不足。三、技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不能及时满足社会需求十三五;以来, 我国政府对技工教育高度重视, 并且取得了长足发展, 面对当下高校学生扩招, 人口增速下降以及初高中生源下落的新形势, 镇江市属4所

6、技工院校的办学规模、招生人数仍保持稳步前行的良好态势, 但是结合技工院校的生源特点, 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并且受中国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许多技校生及家长的择业观念仍较陈腐。因此, 呈现出毕业生数量多, 但质量不高的情形。虽然镇江市技工院校学生数量较多, 但是学习能力差距较大, 复合型人才少, 不能及时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2. 专业设置缺乏导向, 不能紧跟企业发展步伐市属4所技工院校的许多专业在课程结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行的是多年一贯制, 近几年虽有改进, 但教学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合理, 仍不能及时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市场

7、调研不够深入。部分技工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对市场经济发展、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 最终导致缺乏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设置;二是专业发展整体规划力度不够。为了迎合学生和家长心理, 部分技工学校开设当下社会紧俏热门专业以及低成本专业, 片面追求专业设置全面性, 导致开设专业重复, 造成学校间的不良竞争, 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3. 师资队伍有待健全, 不能激发教师创新能力目前, 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招生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师资配备上未能及时调整, 且结构欠合理, 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工作单位, 造成部分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没有参与过企业实际生产工作任务, 对企业

8、的三产工作流程、设施设备的使用、技能需求等情况并不清楚, 造成教学时脱离实际;二是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偏少。技工院校中能够熟练掌握工学结合一体化理论体系、熟悉操作技术, 运用工学结合一体化理论课程体系实施教学的教师偏少;三是教师培训制度不够健全。目前, 教师工作任务繁重, 参训时间受限制, 培训项目缺乏吸引力, 激励和培训考评机制不够健全, 造成师资队伍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不高。4. 人才培养力度不大, 不能满足当下高技能人才需求技工院校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然而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业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尽管近几年倡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9、真正实施效果打了折扣。四、对策及建议1. 坚持理念领动, 加强技工院校资源投入一是政府出台技工院校改革政策。由当地政府组织, 根据镇江市市场发展需求, 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对各大技工院校间重复设置的专业进行归类整合, 扎实做好市属技工院校各自的主打专业, 开辟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 为镇江经济的长远发展集聚人才。二是成立镇江市技工教育创新研究院。成立镇江市技工教育创新研究院, 定期开展现代技工教育体系、产教融合途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职业素养 (含学生心理) 等专题研究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 加强与国内外的知名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交

10、流与合作, 总结、推广教育创新典型案例。2. 坚持创意促动, 推进技工院校创新创特一是加强德育教育, 培育新时期的大国工匠。开展德育课程,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德育活动, 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技工院校重点教学内容, 融入到公共课程、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就业指导和考核鉴定体系中。二是科学设置学科专业, 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市属4所技工院校必须牢牢把握当地的市场发展需求, 开设具有前瞻性、特色性、社会需求量大并且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相关专业, 推进技工院校专业创新创特。3. 坚持改革推动, 培育发展新动力一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能力水平。应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师培养方案, 形成培养人才

11、、引进人才、稳定人才的工作机制,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水平强的师资队伍。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建立新老教师传、帮、带;工作机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培养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聘请企业高技术、高技能专家参与教学, 制订专兼结合专业教学队伍建设规划, 创新创特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管理的模式, 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二是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健全学院教师培养模式, 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纳入技工院校教育发展规划中, 定期开展社会调研, 了解企业实际需求, 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 探索建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有机融合, 形成教研与科研融合, 教学与生产融合, 培养与培训融合, 扶持与孵化融合, 创新与创业融合, 实现校企共赢。发挥当地政府主心骨的作用, 为新时期新兴产业与技工院校的合作提供经济保障及国内外专业技能培训机会, 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理论+实训的培养模式。结合相关新兴产业, 研发学院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按照职业教育规律设计教学过程, 全面推行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使全体教师掌握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技术路径, 熟悉企业典型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