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总论2_第1页
中医妇科学总论2_第2页
中医妇科学总论2_第3页
中医妇科学总论2_第4页
中医妇科学总论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女性的解剖和 生理特点,第一节 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内生殖器官:指生殖器官内藏部分,包 括阴道、胞宫、输卵管及 卵巢。 生殖器官 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外露部分,包括 毛际、阴户、玉门,位置:位于带脉之下,小腹 正中,直肠之前,膀胱 之后,下口连接阴道。 形态:“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中分为二,形如合 鉢,一达于左,一达于右,胞 宫,功能:a 排出月经 b 孕育胎儿 c 分泌带液 d 排出恶露 特点:定期藏泻,具有周期性、节律性。 内经称之“奇恒之府,胞 宫,中医学的胞宫,不单指子宫实 体,同时还包括两侧附件(输 卵管及卵巢,胞 宫与子宫区别,胞脉 胞络 胞脉、胞络,是附于胞宫并联属心肾的

2、脉络。 素问评热病论“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 素问奇病论“胞络者系于肾” 胞脉胞络使心气下达胞宫和肾精营血输注胞宫以发挥其功能,位置:连接子宫与阴户的通道。 功能: (1)抵御外邪入侵的关口; (2)排出月经的通道; (3)娩出胎儿、排出恶露的通道,阴 道,子 门,子宫颈口 功能:预防外邪入侵的第二道关口 排出月经,娩出胎儿的关口,阴户:又称四边。系指女性阴蒂、大小阴唇、阴唇系带及阴道前庭的部位。 玉门:即阴道口,处女膜的部位。又名龙门(未产),胞门(已产)。 功能:御外邪的第一道门户; 排出月经、带下、恶露的出口; 合阴阳的入口; 娩出胎儿、胎盘的关口,第二节 女性的生理特点,女性各期生理

3、,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以“七”为期划分,女性一生分期,胎儿期(受精后及受精卵在子宫内种植、 生长、发育、成熟的时期) 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内) 儿童期(出生4周以后至12岁左右) 青春期(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女性一生分期,性成熟期(生育期) 围绝经期(七七之年) 老年期(60-65岁以后,女性的生理特点: 经、带、胎、产、乳。 产生机理: 以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为核心,月经 带下 妊娠 产育 哺乳,一、月经,定义: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

4、 月月如期,经常不变。 (一)生理现象: 初潮:14岁左右(11-18岁) 绝经:49岁左右(45-52岁) 周期:28天左右(1周) 经期:3-7天 经量:50-100 ml 经色:暗红 经质:不稀不稠,不凝固,无血块,无特殊气味。 伴随表现:轻微腹胀、腰酸、乳胀,情绪易波动,特殊月经: 并月、居经、避年、暗经、激经 生理性停经: 妊娠期、哺乳期,二)月经产生的机理,月经的产生,是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脏腑与月经 天癸与月经 气血与月经 经络与月经 胞宫与月经,血溢胞宫月经来潮,肾气盛,天癸至,督脉调节,带脉约束,任通冲盛,任脉通(精血津液旺) 太冲脉盛(聚脏腑之血

5、,冲任二脉相资血海按时满盈,气血,脏腑,月经产生机理图示,1.脏腑与月经,肾 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 肾藏精,主生殖。 肾为天癸之源。天癸与月经相始终。 肾为冲任之本。 肾为气血之根。“血之源头在于肾”,“气之根,肾中之真阳也;血之根,肾中之真阴也”。 胞脉系于肾。 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对月经的产生发挥主导作用。“经水出诸肾”,“经本于肾,肝 “妇人以血为基本”,月经以血为用 肝藏血、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 在月经的产生中,肝血下注冲任,司血海之定期蓄溢,参与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的调节。 肝经又通过冲任督脉与胞宫相通,脾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中气而统血。 心 主血脉,心气有

6、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又通过胞脉与胞宫相联。 肺 主气,朝百脉而输精微,参与月经的产生与调节,4.经络与月经,循行路线 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 带脉络胞而过。 功能作用 冲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广聚脏腑之血。 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总司精血津液之阴液。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属肾络脑,又任督相通,调节一身阴阳脉气的平衡协调。 带脉约束诸经,使经脉气血循行保持常度,综上所述,脏腑、天癸、气血、冲任督带与胞宫,是月经产生机理的要素和生理基础。其中肾、天癸、冲任、胞宫是其中心环节,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主宰着月经的产生。 罗元恺在“肾气、天癸、冲任的探讨和对妇科的关系

7、”中首先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轴”,并认为可与西医“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互相渗透来理解。学术界基本接受了,但认为以胞宫代替子宫更合适。本教材用“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三)月经周期的调节,月经期(阴血下泻,经后期(阴长,经间期(重阴则阳,经前期(阳长,1.月经周期节律,2.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消长变化 行经期(14天) :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经血下泄。 经后期(513天):子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不足。阴长期,子宫藏而不泻,阴长。 经间期(14 15天) :重阴必阳,在肾中阳气的鼓动下,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緼之候。 经前期(15 28天) :阳气渐长,达到“重阳”状

8、态。阴精与阳气皆充盛,胞宫、胞脉气血满盈,定义: 广义:带脉以下之疾。 泛指妇产科疾病。(“带下医”) 狭义:妇女阴中分泌的一种粘性液体。 “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二、带下,带下的生理现象,特点:无色、无臭,质粘而不稠。 经行前后、经间期、孕初期、孕晚期稍多,绝经后减少。 作用:润泽、充养阴道与阴户,抵御外邪,水谷精微,肾气盛,天癸至,下注胞中 流于阴股,任脉所司阴精津液,脏腑,生理性带下,带下产生机理图示,督脉温化,带脉约束,三、 妊娠,妊娠:从受孕到分娩的整个过程。 (一)妊娠机理: 前提: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功能协调,胞宫、胞脉、胞络正常。 条件:男精壮,女经

9、调。 时机:“两精相搏”合于“的候,二)妊娠生理现象 停经; 脉滑,尺脉按之不绝; 早孕反应; 乳胀、乳晕着色; 子宫增大,4个月始自觉胎动。 下腹膨隆,孕3个月可于耻脐间测到宫底,四、产育,预 产 期:末次月经(首日)月加9或减3,日加7 (阴历加14)。 (一)临产现象: 妊娠足月,胎位下移,释重感; 腰腹阵痛,逐渐加重,小腹重坠,有便意。 医宗金鉴:“妊娠八九个月时,或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此名试胎;若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此名弄胎,二)分娩: 见红:分娩发动; 腰腹阵痛,逐渐加重,小腹重坠; 子门渐开; 胞衣破,浆水出; 胎儿娩出; 胎衣出,三)产后机体变化,产褥期产后

10、6 周内。 产后一月为小满月,产后三月为大满月。 新产后分娩后的第一周。 生理特点:多虚多瘀,五、哺乳生理,乳汁为气血化生。 顺产后30分钟可在产床开始哺乳,7天内分泌初乳,质较浓稠,营养丰富,适合新生儿所需。 产后哺乳有助于子宫缩复。 哺乳期可停经,或月经量少,周期不规则。 哺乳期1012月为宜,乳母应保持精神舒畅,营养充足,乳房清洁,按需哺乳,脾,心,肺,气,肝,肾,血,血为气母,气为血帅,精,精生血,血化精,肾气,天癸,冲任督带,胞 宫,妊娠,产育,带下,月经,哺乳,盛,通,温,约,和调,化,盛,至,肾为冲任之本,胞络者系于肾、肾以系胎,肾司乳房,上为乳汁,肝气调达,主,化生,统,主,藏

11、,藏,生而即有 出自胞宫,血溢子宫,两精相搏,日满即产,胞宫乳房 相联属,女性生殖生理特点及其产生机理示意图,1.胞宫的功能有: A 主月经、孕育胎儿 B 主带下与月经 C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D 出纳精气 E 主泻而不藏 2.子门的功能有 A 主月经、孕育胎儿 B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C 排出月经、娩出胎儿的关口 D 出纳精气 E 藏而不泻 3.月经定期三月一行者,称为 A 并月 B 激经 C 暗经 D 居经 E 避年 4.月经产生的机理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 A 肾气盛 B 天癸至 C 任脉通 D 冲脉盛 E 血溢胞宫,思考题,5.妊娠机理的描述,下列哪些是不对的 A 肾气充盛 B 天癸成熟 C 冲任脉功能正常 D 血海满盈 E 氤氲之时,男女两精相合 6.哪项不是妊娠的生理现象 A 月经停闭 B 头晕、恶心欲吐 C 白带稍多,体倦嗜睡 D 小便频数,大便秘结 E 腰酸腹痛 7.末次月经是2000年8月26日,其预产期应是 A 2001年6月1日 B 2001年6月2日 C 2001年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