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电梯安全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电梯安全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电梯安全管理ppt课件_第4页
电梯安全管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电梯安全管理知识,目的: 1、了解电梯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2、电梯突发状态下的救援措施,2,乘客电梯,3,病床电梯,4,杂物电梯,5,室内观光电梯,6,室外观光电梯,7,室外观光电梯,8,观光梯轿厢,9,货梯,10,概述,电梯的分类 1 按用途分类 1.1 乘客电梯 1.2 载货电梯 1.3 医用电梯 1.4 杂物电梯 1.5 观光电梯 2 按驱动方式分类 2.1 交流电梯 2.2 直流电梯 2.3 液压电梯,11,3 按速度分类 3.1 低速梯:常指低于1.00m/s速度的电梯。 3.2 中速梯:常指速度在1.002.00m/s的电梯。 3.3 高速梯:常指速度大于2.00m/s的电梯。

2、3.4 超高速:速度超过5.00m/s的电梯,12,电梯的七个基本参数:(1)电梯的用途,(2)额定载重量,(3)额定速度,(4)拖动方式,(5)控制方式,(6)轿厢尺寸,(7)门的型式。 电梯的八个系统:(1)曳引系统,(2)导向系统,(3)轿厢,(4)门系统,(5)重量平衡系统,(6)电力拖动系统,(7)电气控制系统,(8)安全保护系统,13,电梯的工作原理,14,电梯工作原理,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15,16,概述,电梯的工作条件: 海拔高度

3、不超过1000m; 机房内的空气温度保持在540之间; 运行地点的最湿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 电源应是专用电源,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在7%的范围内; 环境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性尘埃存在,17,机房的要求,机房应是专用房间,有实体的墙、顶和向外开启的有锁的门,不得设置与电梯无关的设备或作电梯以外的用途。 通向机房的通道和机房门的高度以及机房内供活动和工作地点的净高度不应小于1.8m,且控制柜前应有一块深度不小于0.7m、宽度为柜宽且不小于0.5m的检修操作场地。 机房地面高度不一,在高度差大于0.5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设护栏

4、。 机房应通风,有相应的消防设施,机房与井道,18,机房,19,机房安全管理制度,20,机房救援装置,21,井道的要求,井道是个封闭的空间,只允许有运行和功能必须的开口; 当相邻两层站地坎间距离大于11m时,应设井道安全门,而且门应该从井道内向外开启,井道内不用钥匙可以打开。 为保障电梯的运行和保护轿顶工作人员,要有足够的顶部间距; 适当通风,应设永久性照明,机房与井道,22,底坑的要求,底部应光滑平整,不得漏水或渗水; 有安全间距; 在底坑中对重的运行区域应采用刚性的护栏进行防护,23,底坑,24,轿厢,组成:轿厢架、轿厢壁、轿厢底、轿厢顶、轿门。尺寸:高度不小于2米,宽度和深度由实际载重量

5、而定,国标规定,载客电梯轿厢额定载重量约350kgm2(其它电梯有不同规定)。杂物梯每格净高小于1.2m。轿厢载客人数按每人75kg计算,25,轿厢操纵箱,轿厢内在轿门旁设置有轿厢操纵箱,供乘客操作电梯用。 组成:操纵盘(内呼按钮盘)、副操纵盘(与主操纵盘对应,在轿厢的另一侧,属购梯选择件)、轿内指层显示器。 操纵盘上功能:装有对讲机、紧急救援开关警铃按钮、开关门按钮、楼层按钮等供乘客使用;在操纵箱的下面带钥匙锁控制盒内,有检修上或下行点功按钮、直驶按钮、风扇电源开关、照明电源开关、司机自动开关、检修/自动开关、停止开关、独立运行开关等供专业技术人员使用,26,门入口保护装置,接触式保护装置

6、光电式保护装置(非接触式) 电磁感应式保护装置(非接触式) 超声波监控装置(非接触式) 红外线光幕式保护装置(非接触式,光幕,27,安全触板,机械触板,28,电梯层门,作用:是电梯在各楼层的停靠站,也是供乘客或货物进出电梯轿厢通向各层大厅出、口。 组成:门框、门板、门头架、吊门滚轮、层门地坎、门联锁。 分类(按电梯开关门的方向):中分式、折叠中分式、旁开式等,29,电梯层门,30,门锁,为防止发生坠落和剪切事故,层门由门锁锁住,所以门锁是个十分重要的安全部件。门锁由底座、锁钩、钩挡、施力元件、滚轮、开锁门轮和电气安全触点组成,31,主副门锁,32,电梯超载装置,作用:为防止电梯发生超载事件,确

7、保电梯运行安全。当轿厢载员达到额定载荷的110时,称重机构动作,切断电梯控制电路使电梯不关门、不运行;同时点亮超载信号灯,超载蜂鸣器响。 超载装置类型: 轿底式称重装置有活动轿底式(轿厢体与轿底分离,称重装置被设在轿底与轿厢架之间);活动轿厢式称载装置(用68个均匀分布在轿底框上的橡胶块作称重元件)。 轿顶式称重装置以曳引钢丝绳绳头上的弹簧组作为称重传感元件或有四个橡胶块均匀安装在轿厢梁下面。 机房称重式称重装置一般用于载货电梯,33,导向系统,导轨:电梯常用的导轨有T型导轨、空心导轨和热轧型钢导轨。 导轨一般应支承在底坑内坚实的基座上,高度超过100m时,下端可留有一定的间隙。在安装时每节导

8、轨的固定应不少于两个支架,以保证导轨的稳定性,34,导向系统,导靴:轿厢导靴安装在轿厢上梁和下梁安全钳下面,对重导靴安装在对重架上部和底部,分别与各自导轨接触。 常用的导靴有固定滑动导靴、弹性滑动导靴和滚动导靴三种,35,防超越行程保护,防越程的保护装置一般是由设在井道内上下端站附近的强迫换速开关、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组成。 当强迫换速开关撞动,轿厢立即强制转为低速运行。 当轿厢在端站没有停层而触动限位开关时,立即切断方向控制电路使电梯停止运行。 当限位开关动作后电梯仍不能停止运行,则触动极限开关切断电路,使驱动主机和制动器失电,电梯停止运转,36,电梯机房部分,限速器安全钳 “专和轿厢下坠时的

9、速度过不去,矫厢下降速度越高,它拉住矫厢的劲就越大。“ 电梯中限速器与安全钳成对出现和使用,是电梯中最重要的一道安全保护装置。 作用:超载、打滑、断绳、控制失控等时,电梯轿厢超速向下坠落,限速器安全钳动作,将矫厢紧紧地卡在导轨之间。 电梯一般只在轿厢侧设置限速器与安全钳。 组成:限速器、限速钢丝绳、安全钳、底坑张紧装置,37,电梯机房部分,38,电梯机房部分,限速器:安装在电梯机房的地面上; 安全钳:安装在轿厢两侧,贴近电梯导轨,它的联动装置设在轿顶; 张紧装置:位于井道底坑内,固定在矫厢导轨背面,作用是张紧限速器钢丝绳;该绳两端分别绕过限速器轮和底坑张紧轮,两个接头固定在轿厢侧面,39,电梯

10、机房部分,工作原理:当轿厢运行时,通过限速钢丝绳带动限速轮旋转,当轿厢向下运行速度超过电梯额定速度的115以上时,限速器上的电气开关先动作,切断电梯安全回路,曳引电动机和制动器的电源失电,制动器动作并抱闸;甩块或飞球所产生的离心力相应增大使限速器机械动作,楔块便卡住限速钢丝绳。由于矫厢仍会继续向下运行,将安全钳连动装置向上提起,将矫厢紧紧地卡在导轨之间,40,单向限速器,41,电梯超速和断绳的保护,安全钳装置包括安全钳本体、安全提拉联动机构和电气安全触点。它按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分为瞬时式安全钳和渐进式安全钳,42,双向限速器、安全钳,43,防人员剪切和坠落的保护,防人员坠落和剪切的保护主要由门,

11、门锁和门的电气安全触点联合承担。安全触点应动作可靠,甚至触点熔接也能断开。 标准要求:当轿门和层门中任一门扇未关好和门锁未啮合7mm以上时,电梯不能启动;当电梯运行时轿门和层门中任一门扇被打开,电梯应立即停止运行;当轿厢不再层站时,在站层门外不能将层门打开,44,轿门防夹人保护,电梯的防撞保护装置形式有接触式、光电式、感应式三种,45,报警和救援装置,电梯必须安装应急照明和报警装置,并由应急电源供电。 电梯困人的救援以往主要采用自救的方法,即轿厢内操纵人员从上部安全窗爬上轿顶将层门打开。现在电梯的救援从外部进行。救援装置包括曳引机的紧急手动操作装置和层门的人工开锁装置,46,报警和救援装置,现

12、在一些电梯安装了电动的停电(故障)应急装置,在停电或电梯故障时自动接入。应急装置在停电、中途停电、冲顶蹲底和限速器安全钳动作时均能自动接入,但若是门未关或门的安全电路发生故障则不能自动接入移动轿厢,47,消防开关,发生火灾时井道是烟气和火焰蔓延的通道,为了乘员的安全,在火灾时必须使所有的电梯停止应答召唤信号直接返回撤离层站,即具有火灾自动返基站功能,48,因停电造成电梯停梯时的措施,运行中的电梯将会因供电线路的故障或限电等原因造成突然停梯,将乘客困在轿厢内,则应采取如下方法处理: 1、如果有司机操作,司机应对乘客说明原因,使乘客保持镇静并与维修人员联系,进行断电(拉闸)盘车放人操作; 2、如无

13、司机操作,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与轿厢内被困人员取得联系,说明原因,使乘客保持镇静等待。有备用电源的应及时启用备用电源; 3、若恢复送电需要较长时间,则应进行盘车放人操作,解救被困乘客; 4、恢复送电后,及时与轿厢内乘客联系,重新选层恢复电梯正常运行,49,发生火灾时的措施,建筑物或电梯间发生火灾后应以立即终止电梯运行为原则,并采取如下措施: 1、及时与消防部门取得联系,告知火情实际情况,如:地区位置、楼层高低、灾情大小、有无困人等等情况; 2、及时通报单位领导及救援小组组长等相关人员; 3、发生火灾时,对有消防运行功能的电梯,应立即砸开消防功能玻璃,并按动“消防按钮”使电梯进入消防状态。消防状

14、态启用后一般人不允许再启动电梯,而只供消防人员及有资格人员使用,50,发生火灾时的措施,4、对于无消防功能电梯应立即将电梯直驶或选层到基站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情尚未蔓延的楼层; 5、有关人员组织疏导乘客尽快离开轿厢,在步行楼梯安全撤离。并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用手关闭轿门并切断总电源,51,发生火灾时的措施,6、井道内或轿厢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疏导乘客尽快撤离,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扑救; 7、共用井道中发生火灾情况时,其余相邻电梯应立即停于远离火情区,供专业人员或消防人员灭火使用; 8、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应立即停梯,以免因火灾停电造成电梯停电而造成困人事故,5

15、2,电梯漏水时的措施,电梯机房一般处于建筑物的最高层,底坑处于建筑物的最底层,井道通过层站与楼道相联接,机房会因屋顶或门窗漏雨而进水,底坑除因建筑物防水层处理不好而渗水外,还会因暖气、上下水管道、家庭用水及因施工不当的跑水等,使水从楼层经井道流入底坑。发生洪水时,井道轿厢及底坑各设施、电器开关等也会遭遇水淹,53,电梯漏水时的措施,发生漏水事故除从建筑设施上采取堵漏措施外,还应采取应急措施: 1、当底坑内出现少量水或渗水较多时,应将电梯停在二层以上,终止运行并切断总电源; 2、当楼层发生跑水、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将轿厢停于进水层的上一层,终止运行,切断总电源,以防止轿厢进水; 3、当机

16、房或底坑水较多时,应立即停梯,切断总电源,以防止发生短路触电事故,54,电梯漏水时的措施,4、当发生漏水时,应尽快切断漏水源,以保证电器设备不沾水或少沾水; 5、漏水电梯在正常使用前应进行除湿处理,如采取擦拭,热风吹干,自然通风,更新管线及有关部件等方法,确认湿水消除,绝缘电阻经重新测试符合要求并经试运行无异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6、电梯恢复运行后,对漏水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等应记录清楚并存档备查,55,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1、微开厅门,确定电梯轿厢的大概位置,56,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2、切断电源,57,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3、拆除护罩,安装盘车手轮确定轿厢移动方向、距离等,58,

17、安装手轮,59,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4、若往省力方向盘车只要用松闸扳手打开制动器采用点动方式慢速移动轿厢至预估距离即可;若往费力方向盘车需两人配合操作,一人握住盘车手轮防止轿厢反向移动,另一人操作制动器,根据盘车人的需要点动松闸,开闸时轿厢在人力盘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盘车间段释放闸皮稳住轿厢,这样一开一放直至轿厢到预估距离即可,60,盘车示意,61,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5、到预定楼层打开厅、轿门释放乘客,62,一电梯管理日常注意事项,1、机房门必须紧锁。 2、通往机房之通道请保持畅通,以便维保公司进行保养或紧急修理以及电梯检验工作。 3、机房保持空气通畅,室内温度在任何位置都要在摄氏40度

18、以下。4、机房内的换气窗及装置保持良好。 5、机房内需提供足够的照明及通风设备。6、防止机房天花板及墙壁渗水。 7、请勿将机房作为其他用途(例如居住或储存杂物) 8、电梯井道底坑必须能够防水,63,二.电梯安全管理,1、保持轿箱及门槛槽坑的清洁。 2、电梯井道底坑需定期清扫。 3、电梯切勿超载使用,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4、勿让幼童搭乘电梯。 5、指导乘客勿在轿厢内蹦跳,因为此举可能引致电梯安全钳误动作而发生困人事件。 6、切勿用硬物敲打电梯按钮,以免发生故障。 7、轿厢内禁止吸烟,64,二.电梯安全管理,8、留意陌生人进出电梯,有条件可装设轿厢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以杜绝电梯犯罪。 9、切勿私自改装电梯,如有需要时,请与维保公司联系。 10、除特别设计的载货电梯之外,切勿用机动铲车在电梯内装卸货物。 11、如果发生故障时,请先检查电梯是否有人为的阻碍。例如杂物阻止们的正常操作和安全靴被提起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