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网优日常问题分析思路_第1页
CDMA网优日常问题分析思路_第2页
CDMA网优日常问题分析思路_第3页
CDMA网优日常问题分析思路_第4页
CDMA网优日常问题分析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DMA网优日常问题分析思路CDR原因值类型呼叫释放原因值对应的话统呼叫释放原因解析10进制释放原因值1X接入2712寻呼成功率等待寻呼响应超时100022704A1接口失败等待指配请求超时99882702捕获反向业务信道前导失败等待TCH_PREAMBLE超时99862703层2握手失败等待手机MS ACK ORDER超时99872701业务连接失败等待手机业务连接完成超时9985A13无A接口原因,收到N_DISCONNECT_IND消息,网络使用者拆除连接2579519分配呼叫资源失败码资源分配失败130552F分配呼叫资源失败前向负荷不准入132752B分配呼叫资源失败导频状态不可用

2、13231X掉话C02掉话次数(收不到反向帧)FMR连续100手机内没收到任何反向帧。时长可以修改,范围20-20000手机。3074C04掉话次数(Erasure帧多)FMR收到太多的IDLE帧,一直没有收到反向业务帧,收到IDLE帧的数目超过了一个门限,这个门限的默认值为300帧,即6S。3076C05掉话次数(Erasure帧多)FMR每300帧为周期统计FER,如果FER超过了90%,则认为掉话。3077C08掉话次数(A2接口)没有收到TRAU帧3080C0C掉话次数(A2接口)TRAU丢帧30846XX或AXX掉话次数(A2接口)A接口原因1536至1791或2560至28151X

3、X掉话次数(A2接口)手机发起的释放256至5112XX掉话次数(Abis接口)BTS发起的释放,信道板由于2S未收到前向帧时上报释放请求512至7677XX或DXX掉话次数(Abis接口)BIE或RPS发起的释放1792至2047或3328至3583525掉话次数(其他)因闭塞载频(或者载频不可用)释放呼叫1317DO掉话272F空口丢失无线环境差、用户拔卡等造成的掉话。类似1x中的C05掉话。10031120E其他原因无线环境差、互操作等原因。4622DO连接C04反向业务信道捕获失败系统发送TCA后 未捕获手机反向帧。30762733没有收到TrafficChannelComplete系

4、统发送TCA后 捕获到了手机的反向帧,但未收到手机的TCC消息。10035C03反向业务信道捕获失败BSC未收到BTS的idle帧,多为Abis传输问题导致。3075212分配呼叫资源失败由于资源不足造成的失败:CE不足530218分配呼叫资源失败由于资源不足造成的失败:MacIndex不足53620E分配呼叫资源失败由于资源不足造成的失败:带宽不足526205分配呼叫资源失败系统故障517一些定义最差小区(坏小区)定义:业务信道掉话率2.5%&业务信道掉话次数3&业务信道承载的话务量(不含切)2.5拥塞小区定义:业务信道拥塞次数(含切换)0干扰小区定义:主集平均RSSI-93dBm&RSSI

5、主分集差值绝对值=3&业务信道拥塞次数-CS=0&业务信道掉话次数-CS=0&呼叫建立成功率-CS=100&主集平均RSSI Rake 接收机的个数。这个给定的门限一般取为Tadd的设置值。目前由于手机的有效分支数一般为3个,因此,若存在4个以上的超过T_add的强分支,则视为存在导频污染。2) 一种认为,网络信号电平很好,但Ec/Io差,即在某一区域中没有一个具有足够强度的占主导地位的导频,几个覆盖导频强度相当。由于信号的快衰落引起移动台通话时在不同扇区的业务信道间频繁切换,极易造成掉话。这时若没有外界干扰的因素,说明该地区有来自很多个小区的信号,从而导致很差的Ec/Io,覆盖不好,这也是导

6、频污染的一种情况。Ec/Io差一般考虑为 Rake 接收机的个数。这个给定的门限一般取为Tadd的设置值。目前由于手机的有效分支数一般为3个,因此,若存在4个以上的超过T_add的强分支,则视为存在导频污染。4) 一种认为,网络信号电平很好,但Ec/Io差,即在某一区域中没有一个具有足够强度的占主导地位的导频,几个覆盖导频强度相当。由于信号的快衰落引起移动台通话时在不同扇区的业务信道间频繁切换,极易造成掉话。这时若没有外界干扰的因素,说明该地区有来自很多个小区的信号,从而导致很差的Ec/Io,覆盖不好,这也是导频污染的一种情况。Ec/Io差一般考虑为-12dB。考虑目前手机的有效Rake接收机

7、数量为3个,因此,可以将第1强的导频与第4强的导频进行比较,一般认为若其差异小于3dB,则认为是存在导频污染。3. 当存在导频污染时,可能会导致的网络问题4) 高FER。由于有强导频存在而不能有效利用,则对其它的导频构成了干扰,导致FER升高,提供的网络质量下降,或导致高的掉话率。5) 切换掉话。若存在3个以上强的导频,则在这些导频之间容易发生频繁切换,从而可能造成切换掉话。6) 容量降低。存在导频污染的区域由于干扰增大,降低了系统的有效覆盖,使系统的容量受到影响。4. 导频污染产生的原因导频污染产生主要是由于多个扇区之间信号相互之间干扰造成的。由于无线环境的复杂性:包括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

8、街道分布、水域等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信号非常难以控制,无法达到理想的状况。导频污染主要发生在基站比较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容易发生导频污染的几种典型的区域为:高楼、宽的街道、高架、十字路口、水域周围的区域。原因有:7) 小区布局不合理。8) 基站选址或天线挂高太高。9) 天线方位设置不合理。10) 天线下倾角设置不合理。11) 导频功率设置不合理。12) 覆盖目标地理位置较高。5. 导频污染的解决方法:8) 功率调整。最直接的方法是提升一个基站的功率,降低其它基站的输出功率,形成一个主导频。9) 天线调整。根据实际路测情况,调整天线的方位、下倾角来改变污染区域的各导频信号强度,从而改变导频信号在该

9、区域的分布状况。调整的原则是增强强导频,减弱弱导频。这些调整可以与功率调整结合使用。10) 改变基站配置。有些导频污染区域可能无法通过上述的调整来解决,这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替换天线型号,改变天线安装位置,改变基站位置,增加或减少基站,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涉及到较大的工程变化,因此,需要仔细分析。11) 采用ODU或直放站。对于无法通过功率调整、天馈调整等解决的导频污染,可以考虑利用ODU或直放站来解决。利用ODU或直放站的目的是在导频污染区域引入一个强的信号覆盖,从而降低该区域其它信号的相对强度,降低其它扇区在该点的Ec/Io,改变多导频覆盖的状况。但要考虑到ODU及直放站引入对

10、网络质量的影响。12) 采用微小区。采用微蜂窝的方式也是解决导频污染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微蜂窝主要应用于存在话务热点的地区,可以增加容量,同时解决导频污染问题。13) 分布式天线。用于解决高楼覆盖。14) 通过检查路测及调试台打印数据,避免有漏配强导频存在。6. 可能导致掉话高的原因1) 前向覆盖问题。a) 如果Ec/Io差,接收电平也差,则覆盖差。b) 如果Ec/Io差,而接收电平好,则前向干扰严重。c) 前向差引起掉话的另一种情形可能是前向导频强度好,但前向业务信道的功率设置不合理造成。2) 反向链路问题,表现为反向FER高。FER高可能为:a) 反向链路传播衰耗过高,造成反向误帧率高,若此

11、时前向链路误帧率也高,则表明该基站的传播衰耗过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该地点距离基站较远,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增加基站。b) 前向链路信号电平尚可,而仅是反向误帧率高,则表明此时基站覆盖没有问题,可能是由于反向功率不足造成。解决的方法是调整系统参数,如RLGAIN_TRAF_PILOT、反向功率控制门限Eb/Nt。但移动台最大发射功率有限,如果移动台已达到最大发射功率,说明移动台已到反向覆盖边缘。c) 反向功率未达到最大,却发生反向误帧率升高,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快衰落引起的。d) 用户多,反向干扰严重造成反向FER高。e) BSC掉话参数设置问题(掉话时间设置)3) 导频污染;4) 切换参数设

12、置不合理;5) 邻区关系不合理;6) 搜索窗设置不合理;7) 干扰原因;8) 小区负荷上升9) 前向功率受限10) 基站GPS失锁11) 软切换分支Abis时延过大12) 其他原因7. 可能导致拥塞的原因1) 系统容量不够;2) 业务信道功率分配不足;3) 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4) 邻区关系不合理;8. 可能导致软切换不成功的原因1) 无主导频覆盖,2) 切换门限及参数设置不合理,3) 漏配相邻关系4) 邻区优先级不合理5) 搜索窗设置不合理6) 前反向不平衡7) 拥塞8) 干扰9. 影响软切换比例的主要因素1) 静态软切换方式和参数的选择(相关参数有:T_Add,T_Drop,T_Comp,

13、T_Tdrop等);2) 动态软切换方式的选择对软切换比例的影响;打开动态软切换功能,可以控制软切换比例,提高空口资源利用率,但其负面影响可能会导致掉话率的抬高,因此需要合理的设置相关参数在软切换比例和掉话率之间获得平衡。3) 扇区载频的话务负荷及话务分布对软切换比例的影响4) 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系统软切换的影响, 软切换带过多(软切换带,即在邻近小区的交界处规划的重叠覆盖带状区域,过多导致软切换频繁); 无主导频覆盖;5) 四方或四方以上软切换对系统软切换比例的影响。10. 可能导致硬切换不成功的原因1) 邻区关系不合理2) 覆盖差3) 切换门限及参数设置不合理4) 搜索窗设置不合理5) 接入

14、参数设置不合理。6) 功率设置不合理11. 反向干扰判断在空载下看RSSI的平均值是判断干扰的最主要手段。对于新开局,用户很少,空载下的RSSI电平一般小于-105dBm。在业务存在的情况下,根据经验,有多个业务时RSSI平均值一般不会超过-95dBm。从接收质量FER上也可以参考判断是否有干扰存在。通过路测可以发现是否存在越区覆盖而造成干扰,也可以从Ec/Io与手机接收功率来判断是否有干扰。对于外界干扰,通过频谱仪分析进一步查出是否存在干扰源。根据经验:干扰电平与网络掉话和接入困难关系是:1、干扰电平在69dBm53dBm 范围时,信道被严重阻塞,基本无法通话。 2、干扰电平在80dBm70

15、dBm 范围时,掉话频繁、接入困难、信道容量急剧下降。3、干扰电平在93dBm81dBm 范围时,偶尔掉话、有时接入较困难、手机发射功率偏高。12. 如果有某小区有带直放站需要修改那个搜索窗参数?当一个小区作为直放站或分布系统的施主小区时,由于直放站或分布系统的延时,相当于大幅度扩大了这个小区的半径。这个小区的小区半径参数(MAX_CELL_R)和切换参数(SRCH_WIN_A)中的手机搜索窗参数都要相应的放大,同时有可能和这个小区中直放站,分布系统覆盖区域发生切换的相邻小区的相应的参数也要放大。如果这些参数没有放大,会造成在直放站,分布系统覆盖下的手机无法起呼或无法切出切入。13呼叫建立失败

16、原因分析1、网络结构不合理。网络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覆盖差或盲区,需要调整天馈甚至是站址来改善无线网络架构。2、功率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前向业务信道初始发射功率及前向业务信道最大发射功率设置过小,可能造成移动台无法正确解调前向业务信道。进入前反向功控过程后,还有可能是由于前反向功控步长、频度、Eb/Nt设定等参数设置不合理造成业务信道解调的失败。3、接入参数设置不合理。反向接入参数设置不合理可能造成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偏低,不足以让系统解调,如NOM_PWR,INIT_PWR,PWR_STEP,RLGAIN_ADJ,RLGAIN_TRAF_PILOT等。4、干扰原因。干扰包括CDMA系统自身的干扰以及来自外界的干扰,系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