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要抛弃惯性思维_第1页
父母教育孩子要抛弃惯性思维_第2页
父母教育孩子要抛弃惯性思维_第3页
父母教育孩子要抛弃惯性思维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父母教育孩子要抛弃惯性思维成语“疑人偷斧”许多人都知道,说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怀疑是邻家孩子偷的,在他的眼睛里,那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像是 偷斧子的。不久,他找到了那遗忘在土坑里的斧子。此后他再看邻居 家那个孩子,一举一动丝毫也不像偷斧子的了。是人,都有思维惯性。这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会调动我们以往的经验,找出认为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当 没有类似的经验时,也会想方设法去凭借主观的印象来做出一个对自 己最有利的决定。此时,几乎没有做出调查和分析原因,完全以自己 主观想象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其实,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也是如此! 下面,让我井中月再说几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大

2、家琢磨一下, 呵呵。思维惯性例子一,你走在马路上,听见有救火车的鸣叫,你就 会想是否有地方失火了;当你一进门,看见家人的拖鞋都在门口,你 就会猜他们不在家;当你在家闻到糊味,你肯定会想我是否把锅烧糊 了,等等。这些生活中的经验,能使一个人根据各种提示信息, 通过以往的认知,推断出应有正确的结果,少有失误。思维惯性例子二,当我们看见一个年轻女子对一个男性青年喊“非礼”,你会怎么认为?我,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男性是流氓! 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正常女性不会无缘无故对一个男子说 “非 礼”,说了就一定是遇到坏人了,是一种向外人求救信号。但实际上, 这也许只是小两口闹了别扭而已,并非有那么复杂!思

3、维惯性例子三, “呐”读什么音?我想, 这大概大家都知道, 那“纳”、“钠”、“衲”、“肭”、“妠”、“魶”、“豽”、“靹”、“抐”这些字,都是读nd吗?咦,好像真的耶,看样子我们可以找 出一个规律,带“内”的汉字,基本都读 nd。可是,当你看到“木 讷”,这个词应该怎么读是正确的?呵呵。思维惯性例子四, 婴儿醒来一会就有点闹, 你猜想孩子是饿了; 刚喂完一会就哭了,你想可能是孩子大小便了;幼儿开始频繁地说“不”,你就会估计孩子可能到了第一反抗期。可是,当你上幼儿园 的孩子,回家后还是猛吃一顿, 你是否是怀疑孩子在幼儿园没有吃饭? 当你上小学的孩子, 算术成绩一般时, 你是否准备给孩子请家教补

4、习? 参见案例分析:孩子偏食和强迫教育模式 ( 上) 、案例分析:别 太在意孩子幼儿园吃饭情况。很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把一些生活常识或知识,来判断一些自 然界和物质变化、客观规律时,基本可以得到预期的验证。但把我们 对人的认知,去判断另外一个人的行为时,却往往会有“意料之外” 出现,哪怕是你根据某人的以往行为, 来判断今天的所作所为。 比如, 某个人经常撒谎, 但他今天所说的话, 看起来像谎言却每句都是真话!这是为什么?道理也很简单,对于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可以按 照思维惯性推断, 因为它们没有思想和主观能动性。 而人就不一样了, 我们看待别人时, 会不由自主地加上自己的主观判断, 甚至会受自己

5、的情绪、喜欢所影响。而别人也因动力和需求不同,其行为表现必然有一定主观因素。所以,两边都有不确定的因素,定然会出现大量的 偏差。既然我们成人在人际交往中,都难免出现判断失误,那作为父 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以往的经验和认知,真的能次次帮助我 们解决孩子问题?答案必定是“否”!真实的情况是,当孩子出现某 些“问题”,首先进入父母头脑的念头或想法,正确率是很低的。为 此大家可以在平时多留心一下,看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孩子和判断准确。父母在孩子出现问题时,首先进入父母头脑的念头或想法,恰 好蒙对的话,确实能快速解决实际问题。而想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正 确,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看孩子是否有情绪上的变化,是

6、否有明显的 不“听话”和对抗,随后是否出现沉默、寡语、过度顺从、有选择性 的健忘、磨蹭、甜言蜜语、转移话题、装病等各种方式的变相反抗。 参见不能忽视孩子的变相反抗、孩子沉默是不合作的反抗?、 父母的教化与孩子不听话。另外,家长的固有思维是一种很成人化的视角,父母是以自己 几十年的人际交往经验,套用在不断学习和发展的孩子身上, 是把问 题简单化了。所以,当家长看到孩子的某个“问题”,一般都会有一 个心里假设,那好,请把这个假设抛弃掉,认为孩子绝对不会这样, 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看孩子“问题”后面到底有什么。 参见好父母就别怕孩子让你丢人。另外,家长一旦对孩子的行为有了固有思维,就喜欢按照“经 验”行事,这必然会堵死其他想法。孩子在辩解和说明的时候,家长 会认为是顶嘴和不听话,甚至是撒谎,而孩子采取沉默、过度顺从等 方式的时候,家长就认为自己说对了,孩子心虚才这样。父母只着急 了几分钟,就完全失去了倾听、认同、共情的机会,无法真正理解孩 子!参见孩子未必真像你想的那样。好,现在回到上面的例子四,当你上小学的孩子,算术成绩一 般时,若你请家教补习,孩子就知道自己很不好,其自信心丧失。结 果可能是,惯性思维的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