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专审幻灯片_第1页
抗震专审幻灯片_第2页
抗震专审幻灯片_第3页
抗震专审幻灯片_第4页
抗震专审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云南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相关政策及技术要点,2013 年 9 月,2,一、政策性审查 审查依据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国务院令第412号)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 云南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 云南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管理办法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实行 分级管理的通知,3,审查范围 1)超出国家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所规定的高度、层数、体型规则性和其 他强制性规定的高层建筑工程; 2)采用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规定以外的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 3)采用隔震、减震等新技术或者新材料的建筑工程; 4

2、)经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动参数复核和开展过地震小区划工作的高层建筑工程; 5)国家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的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建筑工程; 6)省人民政府规定需要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地震灾区恢复重建项目,4,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范围:抗震设防要求高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重大建设工程、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地震动参数复核的范围: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两侧各 4 公里区域的建设工程,以及地震研究程度、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并根据地震动参数复核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

3、求。 地震小区划的范围: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或者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区域的大中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应当根据需要和可能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并根据地震小区划工作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5,审查管理 1)初步审查 当对工程是否应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认定不清楚时,应报送省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初审需报送:云南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初审表和结构、建筑专业图纸(深度相当于初步设计)。 2)详细审查 当初审认定应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后,进入详细审查阶段。需报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送审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构计算数据光盘及其他计算资料、相关试验及检测

4、报告(如有,6,7,3)审查分级管理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简政放权取消和调整部分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云政发201314号文),下列建筑工程由省住建厅负责组织审查、审批。 (一)超出国家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所规定的高度、层数、体型规则性 和其他强制性规定的高层建筑工程; (二)采用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规定以外的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工程; (三)采用减隔震等新技术、新材料的高层建筑工程; (四)单体建筑规模在 2 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甲、乙类建筑工程。 其余项目由各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审查、审批,8,其中,第(一)(三)款的高层建筑昆明市建筑高度 80 米及以上、其他州市建筑高度 45

5、 米及以上的工程,由云南省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委员会负责进行审查。 第(一)(三)款的高层建筑昆明市建筑高度 80 米以下、其他州市建筑高度 45 米以下的工程,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州市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委员会负责进行审查,9,审查程序及流程 1)申请与受理 建设单位提交申报材料,进行政策性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条件的一次性告知申报单位需补充的全部内容。 2)技术性审查 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性审查,在 20 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查意见书。结构复杂或需要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查的项目除外。 审查结论分为:通过、修改、复审。 通过:抗震设防标准正确,抗震措施

6、和性能设计目标基本符合要求;对所列举的问题勘察设计单位应明确其落实方法。办理行政许可手续后,在施工图审查时由审查机构检查其落实情况,批准书、专审意见、回复意见作为施工图审查的依据,10,修改:抗震设防标准正确,建筑和结构的布置、计算和构造不尽合理,存在明显缺陷;对所列举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勘察设计单位落实后所能达到的具体指标尚需经原专项审查专家组再次检查。补充修改完善后的书面报告经确认达到通过的要求后,才能办理行政许可手续,进行施工图设计并由施工图审查机构检查其落实情况。 复审:指存在明显抗震方面的安全问题、结构体系问题、抗震措施问题,不能指导施工图设计及审查;或者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建筑和结构

7、方案均需作大调整。修改后提出的报告由建设单位按程序重新申报审查。 3)审批 对审查合格的项目,核发云南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批准书,11,12,有关事项 1)送审报告格式 采用 A3 幅面制作。 封面注明项目名称和建设、设计单位名称,封面、骑缝处应加盖设 计单位行政章。 报告需有目录,目录前附设计单位资质证、勘察单位资质证、规划许可证(或规划相关批文及意见)的彩色影印件。 目录前附设计人员名单(注册师须签字),并加盖注册师章、出图章。 超限高层建筑需加盖不少于 6 个注册师章,其中一级注册结构师、一级注册建筑师各不少于 3 名。 其他项目需加盖不少于 2 个注册师章,其中一级注册结构师、一

8、级注册建筑师各不少于 1 名。 报告需附彩色效果图至少一幅,13,申报表要齐全 超限高层 应填报“超限高层建筑初步设计抗震设防专审申报表”; 甲、乙类建筑 应填报“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抗震设防专审申报表”; 项目采用减隔震技术还应填报“减隔震工程抗震设防专审申报表”。 注意:相关表格工程名称处应加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行政章。 2)送审报告内容 报告中应包含:工程概况、设计依据、规则性判定、针对超限采取的措施、抗震性能目标设定、地震作用结构计算分析、地基基础分析、结论分析、结构计算书、彩色效果图、总平面图、建筑结构图纸。 采用减隔震技术的工程需做减隔震专项分析。 3)报送的数据光盘应包含送审报告的全

9、部内容,还要有完整的结构计算模型和计算结果。 4)审查依据书面申报材料进行,任何口头解释均无效,14,15,16,17,二、技术性审查 审查的主要方面 1)抗震设防依据和标准; 2)抗震概念设计和基本要求; 3)结构抗震计算软件的力学模型是否符合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及计 算的主要结果; 4)主要抗震构造措施; 5)地基基础方案和处理措施,18,送审报告内容要求 1)项目概况: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筑面积、设计单位及资质、勘察单位及资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需要有场地条件、地质情况等,重点是结构规则性判别。 2)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动参数、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10、等。 3)岩土勘察报告相关情况:抗震地段评价,场地类别,等效剪切波速,场地覆盖层厚度,液化判别情况,软土震陷情况,持力层名称、埋深、厚度,地基承载力和基础方案等。 4)基础设计概况:基础类型,基础埋深,桩型和单桩承载力,地下室底板和顶板厚度,承台尺寸和厚度等。基础部分需要进行抗震验算、变形验算,19,5)结构选型和布置:主楼高度、层数及结构类型,裙房高度、层数及结构类型,防震缝设置,结构平面和竖向的规则性,结构是否属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等,带地下室的结构需作嵌固端分析。 6)地震作用计算:多遇地震下常规计算(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下弹塑性验算(静力弹塑性和动力弹塑性

11、方法)。 结构分析主要结果:平动和扭转基本周期,周期折减系数,结构总重力,底部总剪力和剪重比,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楼层号,扭转位移比,楼层刚度比,竖向地震作用取值,柱、墙最大轴压比,构件最大剪压比,钢结构构件应力比,时程分析法的选波型和数量,时程分析法与反应谱法分析结果比较等,20,7)超限设计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主要结构材料的最高和最低强度,关键部位剪力墙或筒体的最大和最小厚度,关键部位梁柱的最大和最小截面,短柱和越层柱的分布范围,错层、连体、转换层和加强层的主要构造,钢结构关键构件的截面形式、节点连接构造,型钢混凝土构件的含钢率和构造形式等。 8)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包括抗震性能设计目标,超限

12、设计的主要加强措施,相关试验结果,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对超限工程需根据工程情况专门设定性能目标,应列表明确关键部位和一般部位、关键构件和一般构件的具体要求,构件在中震、大震作用下其抗弯、抗剪的效果,如中震弹性、中震不屈服,大震不屈服、大震截面控制等,21,审查重点 1)场地与地基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危险地段。 抗震不利地段: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陡坡、陡坎等地形 对地震动参数有放大作用;对液化土地基液化等级的判别,抗液化措 施的处理是重点(全部消除液化、部分消除液化、对基础和上部结构 采取措施减轻液化影响),采用桩基穿越液化土层时应注意对桩基抗 震承载

13、力折减;软弱土地基应考虑震陷的不利影响。 抗震危险地段:应避开危险地段,对发震断裂带的最小避让距离应满 足抗规要求。在避让范围内允许建造分散的、低于三层的丙、丁类建 筑,但建筑不应直接跨越断层线,且结构抗震措施应提高一度采取, 并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整体性。 注意:对断裂带是否属于发震断裂带的结论应由具备地震安全性评价资 格的部门来作出,22,注意:1. 对断裂带是否属于发震断裂带的结论应由具备地震安全性评价 资质的部门来作出。 2. 判断地形对地震动参数的放大作用,前提是地勘报告中确定场 地为抗震不利地段。 2)结构的规则性 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结构的规则性。四个层次: 规则结构 按

14、规范规定进行常规设计。 一般不规则结构 按规范规定采取加强措施。 特别不规则结构(超限结构)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超限审查)。 严重不规则结构 不应采用。 一般性不规则的主要类型(见下表) 具有下表中的两项及以下不规则类型的结构,为一般不规则结构。 注意:表中所列不规则类型是主要的而不是全部,参考指标是概念设计 的参考性数值而不是绝对的数值,使用时需要综合判断,23,24,特别不规则的主要类型,25,特别不规则结构:指具有较明显抗震薄弱部位的结构。通常有三种情况: a)同时具有一般不规则类型中的三个或三个以上; b)具有特别不规则类型中的一个; c)同时具有一般不规则类型中的两个且其中有一项接近

15、特别不规则指标。 严重不规则结构:指形体复杂,多项(3 项及以上)不规则指标超过规范上 限值,或某一项不规则指标大大超过规定值的结构,具有现阶段技术和经济条件不能克服的严重的抗震薄弱环节,可能导致地震严重破坏的后果。 防震缝:结构可设缝、可不设缝时,尽量按不设缝处理。 设置防震缝可使结构单元简单规则,但确定缝宽时应考虑地震扭 转效应,使缝两侧结构在预期地震(如中震)作用下不发生碰撞或减轻碰 撞引起的局部损坏,规范中规定的缝宽为最小值。 当不设防震缝时结构分析模型复杂,需仔细分析地震扭转效应可能导 致的不利影响,转角部位或连接部位局部可能出现应力集中,需要特别加 强,建议对这些部位的构件进行中震

16、作用下的应力分析,26,3)结构体系 抗震对结构体系的基本要求 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避免局部破坏引发整体结构破坏,良好的 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避免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加强结构中薄弱部位 的抗震能力,结构具备多道抗震防线,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动力特性 宜接近。 关于薄弱层(部位)的几个设计概念 a)结构在强烈地震下不存在强度安全储备,构件的实际承载力(与材 料、实配钢筋等有关)分析是判断薄弱层(部位)的基础。 b)要使楼层实际承载力和设计效应之比在总体上保持相对均匀的变 化,一旦有突变,会在相对薄弱楼层产生塑性变形集中。 c)要防止在局部部位加强而忽视整体结构强度、刚度的均匀协调,27,4)结构

17、嵌固 嵌固位置的判断分析:重点是坡地建筑结构嵌固端的确定,要满足规范 的嵌固条件。地下室顶板开大洞或错台不连续的情况,也需要仔细分析。 嵌固端判断的刚度比要求,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仅考虑结构自身刚度, 而不考虑地下室周边覆土的刚度贡献;二是侧移刚度计算明确为按剪切 刚度计算;三是“相关范围”的含义为主楼周边外延不超过三跨,且不得 大于 20 米。 整体地下室顶板高差控制不宜大于 0.9 米,不应大于 1.2 米。在变标高 处可采取如加腋、加斜板等方式处理,以增强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的 整体性和传递水平力的可靠性。 坡地建筑地下室各边埋置深度差异较大时,周边覆土的永久性支挡结构 宜与主体结构分开设

18、置。一是避免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二是作用在结 构上的土压力的地震效应较难模拟分析,28,5)包络设计 包络设计方法就是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计算分析,并按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设计。可应用于整体结构、局部区域或部分构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包络设计原则。 对整体结构的包络设计 如:多塔结构宜按照整体模型和分塔模型包络设计,少墙框架 宜按照纯框架和框剪模型包络设计。 对重要部位的包络设计 如:地下室顶板不能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宜进行包络设计, 对转换结构的转换层也要进行包络设计。 对结构构件的包络设计,29,6)结构分析 存在斜交角度大于 15 度的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应增加计算斜交方向的水 平

19、地震作用。 平面尺度很大的结构(如长度大于 300 米),应特别注意地震作用分析 时应多点输入地震波,以及地震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设防烈度 8、9 度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 9 度的高层建筑,应计 算竖向地震作用。 设防烈度 9 度的隔震结构,和 8 度且水平减震系数不大于 0.3 的隔震 结构,其隔震层以上的结构应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不论何种情况的 隔震结构,其隔震层以上结构的与竖向地震有关的抗震措施不应降低,30,关于时程分析 a)时程分析是动力积分方法,分为 弹性时程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 b)弹性时程分析通常作为补充计算方法,针对特别不规则建筑、特别重要 (如

20、甲类)建筑、较高的高层建筑才要求采用。时程分析的结果应与振 型分解反应谱方法的主要结果比对,如底部剪力、层间剪力、位移等。 c)弹塑性时程分析是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变形验算的重要方法。适 用于:高度大于 150 米的高层建筑、甲类建筑和 9 度的乙类建筑、隔 震和消能减震结构。 d)按建筑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选波,分为实际强震记录波和人工模 拟波,实际强震记录波数量不少于总数的 2/3,所选多组波的平均地震 影响系数曲线应与反应谱法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符合。选 波要素是频谱特性、有效峰值、持续时间,31,e)弹性时程分析补充计算时,若波数为三组,计算结果取时程分析的包 络值与反应

21、谱法两者的较大值;若波数为七组及以上,计算结果取时程 分析的平均值与反应谱法两者的较大值。 f)抗震规范未给出设防地震(中震)下时程分析的地震加速度最大峰值, 只给出多遇地震(小震)、罕遇地震(大震)的加速度峰值。对于抗震 性能设计需要的中震下的加速度最大峰值,可采用高规的推荐值。 7)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裙房与主楼相连时,与主楼相关范围(主楼以外 3 跨且不超过 20 米) 内的裙房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相关范围以外可按裙房本身确定抗 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相关范围的抗震等级 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

22、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 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 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32,当乙类建筑按规定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而房屋高度超过抗规规定 的上限时,应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的抗震构造措施。 7 度乙类的框支结构和 8 度乙类的框架结构、框架 抗震墙结构、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板柱 抗震墙结构的房屋,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 等级,其高度可能超过抗规中一级抗震等级的上限,此时抗震措施中的 其他部分(如内力调整)不提高,只要求抗震构造措施“高于一级”,大 体与高规中“特一级”的构造要求相当。 8)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构造措施不同于抗震措施。抗

23、震措施是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 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而抗震构造措施是抗震概念 设计的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 要求。抗震构造措施对应的烈度可与抗震措施其他部分对应的烈度不同,33,仅降低抗震构造措施的情况 场地条件较好(如 I 类场地)时,对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建筑可按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 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 6 度时不再降低。 仅提高抗震构造措施的情况 场地条件较差(如III、IV类场地)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7 度 (0.15g)和 8 度(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 8 度(0.20g) 和 9 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注意:1. 以上降低或提高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均与场地条件有关。 2. 抗震措施中的其他要求如内力调整措施不予降低或提高。 3. 抗震措施(其他部分)与抗震构造措施对应的抗震等级不同时, 在设计说明中应明确,34,9)多、高层钢结构 结构体系 钢框架结构、钢框架支撑结构、钢筒体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