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初步理解基本概念。二、预习内容1.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 体液 体液的定义: 体液的组成: 内环境的定义: 内环境的组成: 各种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2. 细胞外液的成分(1) 血浆的组成:r(约 90%)血浆 V (约10%)(2)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3. 细胞外液的理

2、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 . 和三个方面。(1) 渗透压 定义:溶液渗透压是指: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 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渗透压的关系: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 , PH为。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3)体温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左右。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由外环境提供,同时产生的 又必须排出体外,但细胞并没有和外界直接接触,必须通过内环境的中介作用。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3、。2. 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二、重点和难点1. 学习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 学习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三、学习过程探究一、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思考“问题探讨”血细胞草履虫直接生活的环境及两环境的稳定性有何异同?预习课本P2-3 思考:1、 体液的概念:人体内的,统称为体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 2/3 )体液j(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1/3 ) 等2、 内环境的概念: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用箭头连接三

4、者之间的关系思考与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提示。1. 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2. 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不同点:(1 )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 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

5、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3. 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 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 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 个有机的整体。强调: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的血浆属于细胞外液,血浆中的蛋白质属于内环境中所含的成分。而血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内含的血红蛋白也不属于血浆的成分2、写出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血细

6、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3、内环境是多细胞动物赖于生存的直接环境,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例题1.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血液和组织液02血浆和组织液O3淋巴和血浆04淋巴和组织液A O O B C O O D O O变式: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A淋巴液 B 组织液C血浆 D 唾液例题2下列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的是()A内环境 B 血浆 C 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探究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学生预习分析资料 P4并完成讨论题血浆的主要成分:水:含量最多,如血浆中含有约90%勺水。气体:以氧和二氧化碳为重要。各种无机盐离子以 Na* CL- K + Cd

7、HCO HPO42-的量最多。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肪、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细胞代谢的废物: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蛋白质代谢产物的含氮废物,如氨、尿素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组织液、淋巴与血浆三者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例1 .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 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离子C 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胆固醇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例2 .下列各组物质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 CO2 O2血红蛋白、H+ B .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 .葡糖糖、氨基酸、凝血

8、酶原、HPO42-例3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C注射胰岛素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探究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学生预习思考: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渗透压: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低。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 。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维持因素:血浆的 pH能够保持稳定与其含有的等离子有关,NaH2PO4/ Na2HPO和H2CO3/NaHCO缓冲对。人体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

9、酸,但是乳酸对人体pH影响不大,其调节过程如下:葡萄精在细胞内氧化居I凰运动02供应不笊进入肝肛转化肝穗慎分解与碳酸氢钠反应乳形成乳酸餉与碳酸氧气充足时候 葡萄糖彻底男化分解氧气充足水4二皐化碳脑干中的呼哌中枢I加强呼吸运动排出体外 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例1剧烈活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值会A 大于 7.35-7.45 B小于 7.35-7.45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探究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生讨论后 回答思考与讨论中题目,并完成技能训练。內期胞:料牝承、少ht朋换余的比咁邮蹴枭址f*呼吸系统排泄系统例1 与人体新陈代谢有直

10、接关系的四大系统是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A.当堂检测.C .1 人体的内环境是指()C.细胞外液D .血液A .体液B .细胞内液 2 .血浆中水的来源是()A .组织液 B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 .淋巴和组织液 D.消化道和组织液3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 . Fe2+ B . K+ C. Na+ D. Ca2+4红细 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 .血浆、体液和体液B. 血液、体液和淋巴C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 .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5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 血浆t组织液t淋巴t血浆t靶细胞B .淋巴t血浆t组

11、织液t血浆t靶细胞C.组织液岛收t组织液t靶细胞淋巴D.组织液t血浆t组织液t靶细胞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 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 3C. 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 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少7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B. 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C.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一般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右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1)正确填出所示结构或内部液体的名称: 为,其内液体称为细胞内液。 若表示毛细血管,其内液体称为A / 若表示人体细胞的组织间隙,其内液体称为。 若表示毛细淋巴 管,其内液体称为。(2)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其中细胞外主要方面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