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抗洪抢险工作总结_第1页
乡镇党委抗洪抢险工作总结_第2页
乡镇党委抗洪抢险工作总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乡镇党委抗洪抢险工作总结今年入梅以来,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霍邱连降暴雨。雨情很快化为汛情,境内河湖吃紧,7月19日临淮岗闸上水位一夜飙升1.6米,超警戒水位。为缓解上下游洪水压力,确保下游安全,7月20日凌晨临淮岗乡接到皖防指明电202039号特急文件,要求限时做好姜唐湖行洪区运用准备工作。临淮岗乡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奔赴防洪前线,在防汛抢险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条不紊,制定实施方案。7月19日,淮河水位暴涨,20日凌晨1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临淮岗乡党委、政府紧急制定霍邱县淮河干流姜家湖行蓄洪区运用临淮岗乡实施方案,成立临淮岗乡姜家湖行蓄洪区运用领导

2、组,由乡党委书记董素平担任组长。领导组下辖7个村级包保责任工作组,组织党员干部共计66人参战。各工作组人员与村干部组成2人小组,负责本责任范围的政策宣传、行蓄洪区内人员摸底掌控及包保、相关财产转移,确保蓄洪前人员财产转移至安全地点。争分夺秒,组织群众撤离。临淮岗乡党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压实责任、勇于担当。7月20日凌晨4点接到蓄洪命令时临淮岗乡大部分乡村干部都还在沿岗河6.5公里的临淮圩责任段上组织机械和人员筑堤挡水,但接到命令后半小时内,全体乡村干部已按实施方案赶到行蓄洪区范围内分村分组根据摸底到户、包保到人、一个不落、全员安全的工作思路开展转移群众工作。截止7月20日12时,行蓄

3、洪区内6个村共转移群众187户461人。在确保行蓄洪区域内无人滞留的情况下,乡村干部才最后分批撤离。7月20日13时整,姜唐湖行蓄洪区正式开启第十七次行蓄洪。妥善安置,保障群众利益。7月21日,因淮河水位过高,指挥部紧急下达撤离全部庄台人员的命令。乡党委主要负责人分别带队,乡机关、乡直单位、相关村党员干部80余人,组织3台渡船,40多辆车在阜阳市颍上县境内分3个转移点往返30余船次,80余车次,历时30余小时紧急转移庄台留守居住人员1033人。转移群众全面实现了投亲靠友妥善安置,并为每一名转移群众一次性发放生活费补助2000元,共计发放206.6万元。7月24日,乡党委政府动用渡船10余次将2

4、00多头牛、羊等大牲畜转移至临时集中看护点,安排9名党员群众留守庄台看守财物并喂养遗留的1000余头猪、3万多只鸡鸭鹅等,有效的保障了群众的财产安全。关键时刻,党员冲锋在前。因本次汛情突发性和危险性,为保障姜家湖行蓄洪区运行,沿岗河临淮圩抢险加高,乡党委组织包括乡机关党支部、5个乡直单位党支部,16个村党支部共220多名党员参战,全体党员自7月19日早晨至7月20日晚两天一夜没休息。在沿岗河边筑起了长6.5公里,高0.5米,宽1米的临淮圩子堤,确保了圩内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姜家湖行蓄洪区,安全、高效、不漏一人的完成了群众转移工作。7月20日晚9点,下姜台村68岁老人罗亨英突发心脏病,驻村点长、副乡长马千里获悉后立即安排村支部副书记姜志翁、文书马长永核实情况,并向指挥部汇报。当时老人已出现呼吸困难,刻不容缓,动用两艘冲锋舟,乡村干部和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黑夜浊浪中将老人从庄台出来,因及时送到县医院,最终老人转危为安。临淮岗乡党委在姜家湖蓄洪时、在沿岗河筑堤挡水时,将党旗牢牢插在防汛抗洪一线上,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