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封装的发展动态与前景_第1页
D封装的发展动态与前景_第2页
D封装的发展动态与前景_第3页
D封装的发展动态与前景_第4页
D封装的发展动态与前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D封装的发展动态与前景1 为何要开发 3D 封装迄今为止,在IC芯片领域,SoC(系统级芯片)是最高级的芯片;在 IC封装领域,SiP (系统级封装)是最高级的封装。SiP涵盖SoCSoC简化SiP。SiP有多种定义和解释,其中一说是多芯片堆叠的3D圭寸装内系统集成(System-i n-3D Package),在芯片的正方向上堆叠 两片以上互连的裸芯片的封装,SIP是强调封装内包含了某种系统的 功能。3D封装仅强调在芯片正方向上的多芯片堆叠,如今3D封装已从芯片堆叠发展占封装堆叠,扩大了 3D封装的内涵。(1)手机是加 速开发3D封装的主动力,手机已从低端(通话和收发短消息)向高 端(可拍

2、照、电视、广播、 MP3彩屏、和弦振声、蓝牙和游戏等) 发展,并要求手机体积小,重量轻且功能多。为此,高端手机用芯 片必须具有强大的内存容量。2005年要求256Mb弋码存储,1Gb数据 存储;2006年要求1Gb代码存储,2Gb数据存储,于是诞生了芯片堆 叠的封装(SDP,如多芯片封装(MCP和堆叠芯片尺寸封装(SCSP 等;1 (2)在2D封装中需要大量长程互连,导致电路 RC延迟的增 加。为了提高信号传输速度,必须降低 RC延迟。可用3D封装的短程 垂直互连来替弋 2D 封装的长程互连;( 3)铜互连、低 k 介质层和 CMP已成为当今CMOS技术中的一项标准工艺。随着芯片特征尺寸步入纳

3、米尺度,对低k介质层要求越来越高,希望采用纯低k( k v 2.8) 介质层。然而事与愿违, ITRS 曾三次(三个节点)延期向低 k 介质 层的切换。2003年底在Sematech联盟主办的一次研讨会上,与会者 认为,为改良 IC 互连面进行的低 k 材料研究有可能接近某种实际极 限,未来应更多注重改进设计及制造低 k 介质层的能力,这表明实 施SoC的难度。这就是开发3D封装的三条理由。从此,3D封装如雨 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2 芯片堆叠手机已成为高密度存储器最强、最快的增长动力,它正在取代PC成为高密度存储器的技术驱动,在2008年手机用存储器可能超过PC用 存储器。用于高端手机的高密度

4、存储器要求体积小、容量大,势必 采取芯片堆叠。芯片堆叠的封装主要两种,一是MCP二是SCSPMCP函盖SCSP SCSP是 MCP的延伸,SCSP的芯片尺寸比 MCP有更严 格的规定。通常MCP是多个存储器芯片的堆叠,而 SCSP是多个存储 器和逻辑器件芯片的堆叠。2.1 芯片堆叠的优缺点2004年3月Sematech预言,3D芯片堆叠技术将会填补现行的 CMOS 技术与新奇技术(如碳纳米管技术)之间的空白。芯片堆叠于1998年开始批量生产,绝大多数为双芯片堆叠,如图1所示。2到2004年底ST微电子已推出堆叠9个芯片的MCP MCP最具经济效益的是 45个芯片的堆叠。芯片堆叠的优缺点、前景和

5、关系如表1所示,表1给出了芯片堆叠与封装堆叠的比较。3由于芯片堆叠在X和Y 的2D方向上仍保持其原来的尺寸,并在 Z方向上其高度控制在1mm 左右,所以很受手机厂商的青睐。芯片堆叠的主要缺点是堆叠中的 某个芯片失效,整个芯片堆叠就报废。电亍I#创1 口芯片堆柱前5CSP2.2芯片堆叠的关键技术 芯片堆叠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圆片的减薄技术,目前一般综合采用研磨、深反应离子刻蚀法(DRI日和化学机械抛光法(CMP等工艺, 通常减薄到小于50卩m当今可减薄至io15卩m为确保电路的性 能和芯片的可靠性,业内人士认为晶圆减薄的极限为20卩M左右,表2给出对圆片减薄的要求,即对圆片翘曲和不平整度(即粗糙度)

6、 提出的具体控制指标。我1芯片堆矗与封装堆叠的比较* IDMWflk OEM所仃杖釆用先进的灵活舟餚耕述择.即通过敌空堆希菲储需封裝和外形事个勺餚器陕丽冏来调耶iiiM卜部绡构的?;仃线隹托个戶装级M辻测诚 rm小从片汹抚削i”已划口好磐CT ( KGD)低”装成*坤于13产咚求KC5D对装外蔚矣系啊1版产品対装堆亞的下部结构“刖扯展必顒改空琳於挪件2.3芯片堆叠的最新动态至2005年2月底,芯片堆叠的最高水平是富士通和英特尔,富士通内存芯片堆叠8个芯片,芯片厚度25卩m芯片尺寸为8mn 12mm 芯片堆叠封装高度小于2.0mm英特尔内存芯片堆叠6个芯片,芯片 厚度50 75卩m 芯片尺寸8m

7、m 10mm/8mmi1mn,芯片堆叠圭寸装高度小于1.0mm 2005年4月ST微电子也推出堆叠8个芯片的MCP 芯片厚度40卩m芯片间中介层厚度40卩m芯片堆叠封装高度为 1.6mm采用这种8个芯片堆叠的存储器,使过去1Gb存储器占用的 电路板现在能容纳1GB的存储器。4ST微电子还推出超薄窄节距双 芯片堆叠的UFBGA封装高度仅0.8mm采用BGAX艺处理只有正常 圆片厚度的1/4,金丝球焊高度也降至40口”该公司通常的MCP是 堆叠 24 个不同的类型的存储器芯片,如 SRAM 闪存或 DRAM。 ST 微电子于2004年推出4片堆叠的LFBGA其高度为1.6mm 2005年 将降至1

8、.2mm 2006年再降至1.0mm 5MCP内存在日本、韩国的手 机、数码相机和便携式游戏机中被广泛采用。如三星电子向索尼便 携式Play Station游戏机提供容量 64Mb的双片堆叠MCP,它含256Mb NAND闪存和 256Mb DDR DRAM还向索尼数码相机提供内存MCP它含移动DRAM NOR闪存,移动DRAM one NAN闪存,国外已 推出用于3G手机的8个芯片堆叠的MCP其尺寸为v11mm 14mM 1.4mm 容量为 3.2Gb,它含 2 片 1GbNAN闪存,2 片 256Mb NOR闪存、2 片 256Mb移动 DRAM 1 片 128Mb Ut RAM和 1 片

9、 64Mb Ut RAM。参与芯片堆叠技术的公司还有 Matrix、Tezzaron和IrVine Sensors 等公司。至2004年底Matrix已交付100万块3D封装的一次性可编程非易失性存储器,采用0.15卩m工艺和TSOP或Multi Media Card 封装,密度达 64MB Tezzaron 采用 0.18 卩 m工艺 推出双片堆叠的3D封装。2.4 芯片堆叠的互连 2从图 1 可知,芯片间的互连是采用金丝球焊的方式来完成的,这要求金丝球形成高度必须小于75卩m当多个芯片堆叠时,对金丝球焊的 要 求 更 高 , 即 要 求 金 丝 球 焊 的 高 度 更 低 。 IMEC、

10、Fraunhofe-Berlin 和富士通等公司联合推出 聚合物中芯片 工艺, 它不采用金丝球焊,而采用硅垂直互连的直接芯片 / 圆片堆叠,将芯 片减薄后嵌入到薄膜或聚合物基中,见图2。它的关键技术是:通孔,采用DRIE (深反应离子刻蚀)制备硅孔,如采用 SF6快速刻蚀 硅,在多工艺部的各向异性刻蚀过程中可使用C4F8钝化通孔侧壁;通孔填注,在300C下用TEOS CVD淀积SiO2绝缘层,然后淀积 TiN/Cu或TaN/Cu;圆片与圆片或芯片与圆片之间精确对准,目前 最好的对准精度为士 12卩m它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圆片 与圆片键合,可米用硅熔法、聚合物键合法、直接Cu- Cu法或Cu

11、-Sn 共晶键合法等。圆片与圆片堆叠技术适用于多芯片数的圆片;芯 片与圆片堆叠技术适用于少芯片数的圆片,它要求先选出KGD然后 将KGD粘合到基板圆片上图2 聚介物中芯忙技案3封装堆叠3尽管芯片堆叠封装在超薄的空间内集成了更多的功能,甚至某个系 统功能,但是在一些IC内由于良品率的影响和缺乏 KGD使封装IC 必须进行3D配制下的预测试。为此,业界推出了在单一解决方案内 堆叠预测试的封装,即封装堆叠,它可作为无线应用(如手机、PDA等)的一个备选方案。封装堆叠的优缺点及前景如表1所示。封装堆叠又称封装内的封装堆叠,它有两种形式(见图3)。一是 PiP(Package-in-Package St

12、acking ) , PiP 是一种在 BAP ( BasicAssembly Package,基础装配圭寸装)上部堆叠经过完全测试的内部堆 叠模块(ISM, I nside Stacked Module),以形成单 CSP解决方案的 3D 圭寸装。二是 PoP (Pockage-on-Package Stacking ),他是一种板 安装过程中的3D封装,在其内部,经过完整测试的封装如单芯片FBGA(窄节距网格焊球阵列)或堆叠芯片 FBGA被堆叠到另外一片单 芯片FBGA(典型的存储器芯片)或堆叠芯片 FBGA(典型的基带或模 拟芯片)的上部,这样封装堆叠能堆叠来自不同供应商的混合集成电路技

13、术的芯片,允许在堆叠之前进行预烧和检测杠卄山11*)3対装堆看的禺种If;真 a ) P i I1 ; ( b ) P o P目前美国Amko、新加坡STATS Chip PAC等 IC封装和测试厂商都能量产封装堆叠。如今CSP的封装堆叠已研发出多种不同形式,如图4所示。当前PCB板和封装转接板的布线限制规定为 0.5mm或0.4mm, 它是CSF封装的最小实用间距,所以CSF封装的焊球间距目前流行的 是0.65mm和0.5mm在封装堆叠中需采用回流焊工艺,一般底部封 装模盖的厚度必须小于顶部堆叠封装焊接球支架的高度,为了获得 尽可能大的支架高度,选择CSP焊球间距的65%为实际焊球的直径,见

14、表3。在回流焊中,当焊剂掩模开口尺寸是CSP焊球间距的1/2时,支架高度经圭寸装堆叠后的高度如表 3最后一排所示。Q “谢流引的CSP焊球间趾CSP弊球冋亚mm0.650.50心险炸球间乗mm0.420.33i操堆挣肓焊關戈舉高度/ min0.22最近Amkor公司推出两种新型CSP圭装堆叠,见图5, 一是与传统塑 封BGAW似,采用100卩m厚的芯片和超低环氧线焊。0.5mm间距CSP使用标准的0.3mm焊球直径,假定模盖厚度为0.27mm和4个芯片堆 叠,则在PCB板上安装后的总封装高度为0.8mm在它的上面还可堆 叠一个焊球直径为0.42mm间距为0.65mm的CSP二是在衬底中央 有一

15、个空腔,芯片放置在空腔中,使用 0.2mm厚的模盖,假定两个 芯片堆叠厚度为0.2mm,最后总高度为0.65mm在它上面可堆叠一 个焊球直径为0.33mm间距为0.5mm的CSP这两种圭寸装的顶部表面沿着模成型区都有铜的焊盘,供顶部堆叠另一个封装,见图 5的右 侧。这两种CSP封装堆叠都已通过耐潮湿测试(MRT和封装可靠性测试-红 SP料种対咽的CEP时装堆魯4智能堆叠2004年12月 日本初创公司Zycube准备采用一种智能堆叠(Smart-Stacking )技术创建 3D电路,2005年下半年着手制造,2007年推出商用产品。这种智能堆叠技术将采用垂直通孔填埋工艺,以提高芯片间的连接数目 允许并行操作以改进性能,这种方法可避免SoC大量内部连线、减小传输延迟和降低功耗,还可把Si芯片与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融合成单个器件。基于Smart-stack技术 的IC采用KGD芯片或圆片,可以是任何 Si芯片或化合物半导体芯 片,包括处理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