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体制PPT培训资料_第1页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PPT培训资料_第2页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PPT培训资料_第3页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PPT培训资料_第4页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PPT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9章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构成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现存问题及原因 第三节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决定因素 第四节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基本思路 专 题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干预,2,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构成,农村金融体制 通常是指农村各种金融机构及其活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广义的农村金融体制不仅包括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及其活动,而且包括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以及个人借贷活动。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 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制,3,一、农村信用社 (一)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 是指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

2、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新的定位:面向乡村、面向农民的社区性金融机构,4,二)合作制农村信用社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区别 两者都采取入股方式,都讲盈利,都有分红,但实际上有本质区别: 、股份属性不同:合作性质;投资性质 、控股方式不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经营目标不同:为了获得服务;追求利润 、管理权限不同:一人一票;一股一票 、分配方式不同:按交易量(如贷款数量)分配等多种形式;按股份比例分红; 、服务对象不同:以社员为主;整个社会(包括国外,5,三)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模式 二级法人制:县乡农村信用社同时存在,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传统模式。 统一法人制

3、:取消各乡农村信用社法人资格,以县为单位组建农村信用社。 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合作制。目前与统一法人制的区别不大。 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与商业银行类似,按股分红,一股一票。股东来源广泛。但存在着大股东欠缺问题。 银监会计划今年起5年内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6,二、政策性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一)概念 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专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二)特征 完全由政府出资设立。一般不会改为股份制。 主要从事农产品收购贷款业务。也有开发性、扶贫性业务。 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强调保本经营。 强调政策性。但正在探索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协调发展,7,三、商业银行 (一)概念 经营存

4、贷款业务,主要以盈利为目的的银行。 包括: 四大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的分支机构。(其中中国农业银行所占比重较大。) 村镇银行:金融机构发起创办的小型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制后的产物,有特定含义,不完全属于商业银行性质 (二)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战线 1997年,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除了农村信用社外,县以下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极为缓慢,8,四、农村民间金融 (一)概念 狭义:农村居民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活动 广义:正式金融机构之外的所有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或指官办金融机构以外的金融组织及其活动。 民间金融组织:正式金融机构之外的金融组织,主要

5、包括合会、钱庄、互助信贷社、小额信贷公司等,9,二)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制度特征 地下性 私人性 非规范性 社区性,10,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现存的问题及成因,一、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难 (一)表现 一是金融机构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贷款所占比重较低。 二是农户存款多于贷款,存贷差逐年扩大。 三是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四是农户贷款满足率不高,11,二)成因 1.农村贷款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 2.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大规模撤离农村 3.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面临很多困难 4.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太窄 5.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 6.民间借贷受到抑制,12,二、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困难 (一)表现 1

6、.不良贷款占比太高 尽管由于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普遍加大了贷款清收力度,再加上2004年人民银行对8个首批改革试点省(市)农村信用社发行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资产和历年挂账亏损(1679亿,资不抵债的一半),这些都促使从2002年以来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呈递减趋势。尽管农村信用社近几年来不良贷款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和这四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比相比,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占比还是太高。截至2008 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仍高达7.9%,远远高于同期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水平,13,2002-2006不良贷款按照“一逾二呆”口径统计,2007-2008不良贷款按照“五级分类”口径统计,14,2.

7、盈利水平较低 2004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实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轧差盈余,一举结束连续10年亏损的局面,经营财务状况明显改善。2004年实现纯利润105亿元,净利润率达到0.55%,随后逐年出现纯利润递增的形势,净利润率也每年增长。截至2008年底,农村信用社共实现纯利润545亿元,净利润率达到1.46%。尽管农村信用社连续五年实现赢利,但是净利润率还是太低,盈利水平低下,15,表二 2004-2008年全国农村信用社盈利情况(单位:亿元,%) 总量掩盖了个体的差异,16,二)原因产权问题:产权不明晰,内部人控制,无破产约束,道德风险严重。利率管制问题:利率管制使利差不足以补偿成本与风险。监管问题:

8、特别是对信用社的监管不力。而且由于倒闭的外部性较大,无法破产,只能撤并。地方政府鼓励企业逃废债务问题:包袱最终转给中央。历史包袱:信用社无保值补贴及接收基金会问题,现在部分得到化解,17,第三节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因素,一、三大理论流派 (一)农业融资论(农业信贷补贴论) 1.产生时间: 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学说。 2.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的问题 农业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 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 3.可能的弊病 过分依赖外部资金、资金回收率低,18,二)农村金融市场论(农村金融系统论) 1.

9、时间 20世纪80年代末,在对农业融资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2.观点 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 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 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 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19,3.政策主张 农村金融机构只是金融中介,储蓄动员是关键之关键; 为实现储蓄动员、平衡资金供求,利率必须由市场决定 农村金融成功与否,应根据金融机构的成果(资金中介量)与经营的自立性和持续性来判断; 没有必要实行专向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的目标贷款制度; 应当同时利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市场,20,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1.产生 20世纪90年代 2

10、.观点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 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21,3.政策建议 抑制存贷款利率的增长 政策性金融是有效的 政府应鼓励并利用贷款人联保小组以及组织贷款人互助合作形式 利用担保融资、互助储金会等办法,改善信息的非对称性 融资与实物买卖(肥料、作物等)相结合,以确保贷款的回收 非正规金融市场一般效率较低,可以依靠通过政府的适当介入来加以改善,22,二、两种发展模式 1.“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 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11、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映,金融体系不断发展。 2.“供给领先”(supply-leading)模式 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通过金融服务的供给促进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领先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追随型逐渐居于主导地位,23,三、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梯度分布 1.在时间方面,由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逐步提高,金融服务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 2.在空间方面,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间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各不相同。 3.在主体方面,由于不同需求主体的组织经营形式不同,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因此不同,24,25,四、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

12、矛盾 1有效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从静态的角度看,大量农户的信贷需求是无效的 从动态的角度看,农户的贫困是因为缺乏自有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及外来的推动力 ,否则借贷需求可以不断提高 从供给领先的理论来看,如何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扩大供给显得十分必要 ,这需要借助于政策性金融与合作金融,26,2资金的趋利性与农村生产经营的高风险、低回报之间的矛盾 农户面临着三种风险:信息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这些风险在借贷关系中有可能转化为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 商业性金融机构基于其逐利的本性,对三农实行回避态度是完全理性的,27,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的思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包括各种金融机构

13、,表面完善的体系实际上存在着功能缺陷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梯度分布的格局,决定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农村金融体系有不同的具体需求。 在不同时期、不同农村地区,都会出现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及民间金融并存的现象,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28,一、政策性金融机构 目前只承担粮棉收购贷款业务,范围狭窄 农发行扩大业务范围已基本形成共识,但要协调 为实行风险转移或风险分摊,还应该设立: 农业保险机构 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机构 农村贷款担保机构,29,二、农村信用社 由社员组成、为社员服务的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才可能成为农户的主要依靠。完全根据商业化原则进行市场化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将会越来越

14、远离农户、农业甚至农村。 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在经济济发达地区,有必要,但也要解决农户融资问题。 改革后同样要解决治理结构的问题。 互助信贷社的发展很有必要,30,三、商业性金融机构 非农产业发达地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十分重要 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形成空档,可增设一些地方性的商业金融组织,如城市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应该主要面向农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或其它大型乡镇企业; 非农产业高度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可以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31,四、民间金融 由于正式金融制度在满足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农村民间金融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而不宜禁止

15、。 应当允许一些形式的民间金融的存在,降低其准入门槛,同时规范其行为,强化监管。 狭义的:个人借贷、合会、集资入股、资金互助社、基金会 广义的:信贷公司、村镇银行、典当行,32,专题: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干预,一、政府干预农村信用社:理论依据 二、政府干预农村信用社:实际影响 三、由失效到有效:提高政府干预的效果,33,引言,从各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政府干预已成为普遍现象。 在金融机构中,政府为何更多地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干预? 本文将分析政府干预农村信用社的理论依据与实际影响,探讨提高政策干预效果的对策,34,一、政府干预农村信用社:理论依据,1.制度供给的外生性 2.民主管理的局限性 3.参与主体的弱势性 4.组织范围的广泛性,35,二、政府干预农村信用社:实际影响,1.对组织成本的影响 组织成本的转移 组织成本的增加或减少,36,2.对产权制度的影响(1)政府干预对社员所有权的影响(2)政府干预对社员民主管理的影响(3)政府干预对社员受益权的影响(4)政府干预对社员退出权的影响,37,3.对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影响 法治环境 政策环境 市场环境 社会信用环境,38,三、由失效到有效:提高政府干预的效果,1.政府失效在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中的表现 第一种情况是指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未达到预期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