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答案_第1页
西方经济学答案_第2页
西方经济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方经济学答案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言 一 填空题: 1 生产可能线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它是一条表明在(资源)即定的条件下,社会 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组合的曲线。 2 选择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 (资源配置)问题. 3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 一种是 (市场经济制度) , 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 . 4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 5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有(市场出清)(完全理性) 、 (完全信息) 。

2、 6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 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 7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 的缺点) 。 8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要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9 实证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规范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 10 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和(宏观) ;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 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11 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

3、12 理论的表述方式有(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 。 二、选择题: 1 在任何一个经济中:(c )a 、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 b 、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 不稀缺 c 、即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 2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a 、 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 、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 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书数量很少 3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b ) ( 内 a 、 可以利用的资源稀缺 b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c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4 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

4、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 ( a 、 互相对立的 b 、没有任何联系的 c 、相互补充的 5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 a 、 资源配置 b 、资源利用 c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6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b ) ( a 、 市场出清 b 、市场失灵 c 、完全理性 7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b ) ( a 、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8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a ) ( a 、 研究方法的不同 b 、研究对象的不同 c 、研究范围的不同 9 在研究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时,内生变量是: ( c) a 政府政

5、策的变动 b 人口的变动 c 收入的变化 10 在研究投资与利率和产量的关系时,外生变量是:( b )a 、 利率的变动 b 、产量的变动 c 、政府政策的变动 三 判断正误题: 1 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对) 2 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对) 3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错) 4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即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错) 5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 (错) 6 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对) 7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范围

6、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错) 8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错) 9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对) 10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错) 11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对) 12 经济学按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对) 13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对) 14 实证经济学要解决 “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要解决 “是什么” 的问题。 (错) 15 “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

7、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错) 16 规范经济学的结论以研究者的积极地位和社会伦理观基础, 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事 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对) 17 1993 年 12 月 31 日的人口数量是存量. (对) 18 1992 年的农业生产总值是存量. (错) 19 1993 年 12 月 31 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错) 20 1993 年的出口量是流量。 (对) 21 假说就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 (错) 四 问答题: 1 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什么?绝对性又指什么? 答: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绝对性是指稀缺性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

8、问题。 2 什么是选择?它包括那些内容? 答: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 内容: 1 )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 2 )如何生产( 3 )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 ( 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那些共同点?有那些不同之点? p16 4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p17 5 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又分为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这两种区分 的依据是什么? 6 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它包括那些内容?理论的表述方式有那些? 7 如何理解假设在理论形成中的重要性?理论以某些假设条件为前提,说明了什么? 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 填空题: 1 需求是(购买愿望)和

9、(购买能力)的统一。 2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3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4 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商品本身价格)(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嗜好)(消 、 、 、 费政策)(对未来的预期)(收入)(人口) 、 、 、 。 5 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 成(同)方向变动。 6 需求定理可用需求函数表示为( d=f(a 、 b 、 c 、 d n) 。 7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需求的变 动) . 8 在图形上,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

10、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 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 9 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10 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11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 12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厂商的目标)(商品本身价格)(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 、 、 (生产技术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政府的预测)(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 、 、 。 13 在图形上,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 (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 , 给曲线的平行移动) 。 14 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的变动,而生产技

11、术的变动引起 (供给)的变动。 15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它在图形上是(供 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16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7 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8 供给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 19 市场经济应当具备的三个特点是(决策机制是分散决策)(协调机制是价格)(激励 、 、 机制是个人物质利益) 。 20 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是(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存在市场) 、 、 (市场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 。 21 支持价格

12、或价格下限一定(高于)均衡价格,限制价格或价格上限一定(低于)均衡 价格. 22 农产品支持价格一般采取了(缓冲库存法)和(稳定基金法)两种形式。 二选择题: 1 在家庭收入为年均 8000 元的情况下,能作为需求的是( c ) a 、 购买每套价格为 50 元的卡中山装若干套 b 、 购买价格为 5 万元的小汽车一辆 c 、 购买价格为 2500 元左右的彩电一台 2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 ) a 、 减少 b 、保持不变 c 、增加 3 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c ) a 、减少 b 、保持不变 c 、增加 4 消费者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

13、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c ) a 、 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5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c ) a 、 是一回事 b 、都是由于同一种原因引起的 c 、需求的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 的变动引起,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 6 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 a ) a 、 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b 、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 、与需求量的减少相同 7 需求曲线是一条( a ) a 、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左下方倾斜的曲线 c 、垂线 8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 a 点移动到 b 点是( c ) a 、 需求的变动 b 、收入的变动 c 、需求量的变动 9

14、供给曲线是表示( a ) a 、 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b 、供给量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c 、供给量与生产能力之间 的关系 10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b ) a 、 由于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b 、由于鸡蛋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增加 c 、由 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11 均衡价格是( a ) a 、 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b 、固定不变的价格 c 、任何一种市场价格 12 均衡价格随着( c ) a 、 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 、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 、需求的增加和供 给的减少而上升 13 供给的变动引起( b ) a 、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 、 均

15、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c 、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14 在市场经济中,减少汽油消费量的最好办法是( c ) a 、 宣传多走路、少坐汽车有益于身体健康 b 、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 c 、提高汽油的价 格 15 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 持价格,就必须( b ) a 、 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b 、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c 、 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16 限制价格的运用会导致( c ) a 、 产品大量积压 b 、消费者随时可以购买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产品 c 、黑市交易 三判断正误题: 1 需求量是流量. (错) 2 需求就是居民户

16、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是商品量。 (错) 3 当咖啡的价格上升时,茶叶的需求量就会增加。 (对) 4 当录象机的价格上升时,录象带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对) 5 在任何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是反方向变动的。 (错) 6 如果需求增加,需求量一定增加。 (对) 7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错) 8 供给量是存量。 (对) 9 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对) 10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 变化。 (对) 11 生产技术提高所引起的某种商品产量的增加称为供给量的增加。 (错) 12 在商

17、品过剩的条件下,厂商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反之,若是商品短缺时,居民户 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 (对) 13 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错) 14 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对) 1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错) ( 16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价格调节经济。 (对) 17 价格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对) 18 在现实经济中,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对经济一定是有利的。 (错) 19 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错) 20 某种产品的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其均衡

18、价格。 (对) 21 限制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 (错) 22 某种产品的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其均衡价格。 (对) 23 为了维持限制价格,政府就要对供给不足的部分实行配给制. (对) 五 问答题: 1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那些? 2 用叙述法、表格法、图形法、模型法这四种方式表述需求定理? 3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 4 影响供给的因素有那些? 5 用叙述法、表格法、图形法、模型法这四种方式表述供给定理? 6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 7 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 8 什么是供求定理? 9 什么是市场经济?它有那些特征? 10 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是什么

19、? 11 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 12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是否应该采取对农业的支持价格政策?为什么? 13 在通货膨胀严重时采用限制价格政策有什么好处?会带来什么不利的后果? 第三章弹性定理 一 填空题: 1 需求弹性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 、 、 。 2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3 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 4 根据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需求无弹性)(需求 、 无限弹性)(单位需求弹性)(需求缺乏弹性)(需求富有弹性)五类,其弹性系数分别为 、 、 、

20、( ed=0 )( ed )( ed=1 )( 1ed0 )( ed1 ) 、 、 、 、 。 5 需求缺乏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富有弹性则是指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6 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 6% ,而需求量减少 9% 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 5 而需求量增加 3% 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7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强度)(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 、 (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等。 、 、 8 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则价格与

21、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如果某种商品是 需求缺乏弹性,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9 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 1 的条件下,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10 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 1 的条件下,卖者适当(提高)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二选择题: 1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公式是( c ) a 、 需求量与价格之比 b 、价格下降的绝对值除以需求量增加的绝对值 c 、价格变化的 相对值除需求量变化的相对值 2 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用( b ) a 、 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示 b 、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线表示 c 、一条向下方倾斜的线表 示 3 比较下列三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 c

22、) a 、 面粉 b 、大白菜 c 、点心 4 比较下列三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小( a ) a 、 食盐 b 、衣服 c 、化妆品 5 病人对药品(不包括滋补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c ) a 、 大于 1 b 、等于 1 c 、小于 1 6 若价格从 3 元降到 2 元,需求量从 8 个单位增加到 10 个单位,这时卖者的总收益 ( c ) a 、 增加 b 、保持不变 c 、减少 7 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 应该( a ) a 、 适当降低价格 b 、适当提高价格 c 、保持价格不变 8 在下列三种商品中, 可以采用 “薄利

23、多销” 的方法通过降价来增加总收益的商品是 a ) ( a 、 化妆品 b 、面粉 c 、药品 三判断正误题: 1 需求的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 (错) 2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是不同的. (对) 3 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意味着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错) 4 当某种产品的价格上升 8 ,而需求量减少 7% 时,该产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 (错) 5 各种药品(包括营养补品)的需求弹性都是相同的。 (错) 6 卖者提高价格肯定能增加总收益。 (错) 7 卖者提高价格可能会增加总收益. (对) 8 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的价格上升

24、时,农场主的总收益 将增加。 (对) 9 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对) 四计算题: 1 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 1.5 ,当它降价 8% 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 解:e=(q/q)/( p/p) q/q=ep/p=1.5*8%=12 2 某种商品原先的价格为 10 元,后降至 8 元,原先的需求量为 150 件,降价后的需 求量为 180 件,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多少?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解:p/p=(8-10)/10=20% q/q=(180150)/150=20% e=(q/q)/(p/p)=(20)/-20=1 是需求单位弹性 3 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 3 ,

25、 当其价格由 2 元降为 1 .5 时, 需求量会增加多少? 假设当价格为 2 元时,需求量为 2000 瓶,降价后的需求量应该为多少? 解:p/p=(2-1.5)/2100=25% e=3=(q/q)/(p/p) 于是q/q=ep/p=3*25=75 需求量增加为 75; (q2000)/2000=75% 所以 q=3500 4 设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0 . 15 ,现价格为每加仑 1 。 20 美元,试问汽油价格上 涨为多少美元一加仑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 10%/ 解:p/p =10/0.15=(p1。2)/1。2 于是 p=2。0(元) 5 某种商品原先的价格为 1 元,销售量为 1

26、000 公斤,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 2。 4 , 如果降价至 0.8 元一公斤,此时的销售量是多少?降价后总收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 加或减少多少? 解:(q-1000)/1000=e*(0。81)/1=-2。4(-0。2)=0。48 q=1480 tr=tr1-tr0=14800.81000*1=1184-1000=1840 需求富于弹性,降价能够增收。 五、问答题: 1 需求的价格弹性有那些类型?它们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 如何判断一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还是需求缺乏弹性? 3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那些? 4 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 5 为什么化妆品

27、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 么?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 填空题: 1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 法。 p85 2 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 ;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是(达到最大) ; 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是(减少) p87 。 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 (生理或心理原因) ;第二、 (物品本 身用途的多样性) 。 4 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点假设或条件:第一、 (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 ;第二、 (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 (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 5

28、用 公 式 表 示 消 费 者 均 衡 的 条 件 : 1 ) px qx+py qy=m ) ( 2 ) ( ( ; ( mux/px=muy/py=mum ) . 6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 同的一条曲线.7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 8 在同一个无差异曲线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 ,离原点 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 9 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消费者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既定) p97 。 10 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

29、行移动。 p98 11 消费者行为理论有三个暗含的基本假设,即: (消费者是具有完全理性的)(存在着 、 消费主权)(消费仅仅是个人的事,与社会无关) 、 。 二选择题: 1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萨寥尔森的“幸福方程式 ,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 c ) ( 。 a 、 提高欲望的同时,增加效用 b 、减少欲望的同时,减少效用 c 、欲望不变而提高效 用 2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 品的( c ) a 、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 、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 、总效用不 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3 下列那种情况是边际效用( a

30、) a 、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满足程度从 5 个效用单位增加到 8 个效用单位, 即增加了 3 个效用单位 b 、消费两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 13 效用单位 c 、消费两个 面包,平均每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 6 。 5 个效用单位 4 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b ) a 、 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b 、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正 5 如果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 a ) a 、 总效用达到最大 b 、总效用降至最小 c 、总效用为零 6 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 c ) a 、 mux/px muy/py b 、 mux/px mu

31、y/py c 、 mux/px=muy/py 注意: x 、 y 是小 x 、 y 并在下脚 7 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 50 元,商品 x 的价格为 5 元,商品 y 的价格为 4 元。假定 该消费者计划购买 6 单位 x 商品和 5 单位 y 商品,商品 x 和 y 的边际效用分别为 60 和 30 ,如要得到最大效用,他应该( b ) a 、 增加 x 和减少 y 的购买量 b 、 增加 y 和减少 x 的购买量 c 、 同时减少 x 和 y 的购买量 8 已知商品 x 的价格为 1 。 5 元,商品 y 的价格为 1 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 品得到最大效用应该是( c ) a 、 20

32、b 、 30 c 、 45 9 无差异曲线( b ) a 、 向右上方倾斜 b 、向右下方倾斜 c 、是一条垂线 10 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b ) a 、 三条无差异曲线 b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c 、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 11 消费可能线上每一点所反映的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是( b ) a 、相同的 b 、不同的 c 、在某些场合下相同 12 两种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消费可能线( a ) a 、向右下方平行移动 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不发生变动 13 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a ) a 、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

33、线的相切之点 b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 c 、 离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14 消费行为本身( c ) a 、 仅仅是个人消费问题 b 、仅仅是社会消费问题 c 、既是个人决策又是社会决策问题 三判断正误题: 1 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对) 2 效应就是使用价值。 (错) 3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错) 4 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边际效用大于零,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对) 5 当消费者从物品中所获得发总效用不断增加时,边际效用总是正的。 (对) 6 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

34、相等,他将获得最大 效用. (错) 7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是无差别的. (错) 8 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同的效用. (错) 9 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可能线是一条确定的垂线。 (对) 10 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对) 11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表示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越小. (对) 12 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对) 13 消费者均衡之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点。 (对) 14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

35、,消费都是消费者个人的事,政府不必用政策进行调节。 (错) 15 个人消费不会对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错) 四计算题: 1 根据下表计算: 面包的消费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1 20 20 10 2 30 3 35 5 ( 1 ) 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多少?10 ( 2 ) 消费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多少? 35 2 某消费者收入为 120 元, 用于购买 x 和 y 两种商品, x 商品的价格 px=20 元, y 商品的价格 p y=10 元: ( 1 ) 计算出该消费者所购买的 x 和 y 有多少种数量组合,各种组合的 x 商品和 y 商品各是多少? 如果两商品可以细分,则组合是无数

36、种;如果商品组合要以完整的单位来 核算,则只有 7 种: (0,12)(1,10)(2,8)(3,6)(4,4)(5,2)(6,0) , , , , , , ,通常 是以可细分来计算。 ( 2 ) 作出一条消费可能线。 20x+10y=120 斜率=-20/10=-2 ( 3 ) 所购买的 x 商品为 4 , y 商品为 6 时, 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消费可能线上? 它说明了什么? 420+610=130120,不在消费可能线上,在其外侧;说明收入买不到这个 组合。 ( 4 ) 所购买的 x 商品为 3 , y 商品为 3 时, 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消费可能线上? 它说明了什么?320+310

37、=90120,不在消费可能线上,在其内测;说明收入买到这个组合 后还有剩余。 3 当 x 商品的价格为 20 元, y 商品的价格为 10 元时, 各种不同数量的 x 和 y 商 品的边际效用如下表: qy muy 1 10 2 8 3 7.5 4 7 5 6。5 6 6 6 7 5.5 8 5 9 4。5 10 4 11 3.5 12 3 在购买几单位 x 商品和几单位 y 商品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是 多少? 解:均衡条件:mux/px=muy/py=(rambda,即货币的影子价格) 且 px=20,py=10 那么只 要找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为 2:1 时,就可

38、以实现均衡: 货币的边际效用 rambda 分别是 0.8, 0.7, 可以发现 (qx,qy)=(1,2);(2,4)(3,6)都是均衡组合点. 0.6 五、问答题: 1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们各采用何种分析方法? 2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 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4 无差异曲线曲线中,无差异的含义是什么? 5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 6 什么是消费可能线? 7 用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说明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 8 为什么要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 9 如何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 qx 1 2 3 4 5 mux 16 14 12 5 2 1

39、第五章生产理论 一 填空题: 1 生产要素分为(劳动 l )(资本 k ) 、 (土地 n )和(企业家 e ) 。 2 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 。 3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 4 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可分为(产量递增) 、 (边际产量递减)(产量绝对减少)三个阶段。 、 5 tp= ( ap q ) ap= ( tp/q ) mp= ( tp/ q ) , , 。 6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在相交前,边际产量 (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

40、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 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7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总产量)达到最大. 8 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规模收益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 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规模收益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 (规模收益递减) 。 9 引起内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管理效率的降低) ;第二(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 费用增加) 。 10 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有(本行业的技术特点)(市场条件) 、 。 11 用公式表示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 1 ) pk qk+pl ql=m )( 2 ) ( (

41、 ; ( mpkx/pk=mpl/pl=mpm ) 。 12 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13 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 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组合的线. 14 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的分析,生产要素最适组合之点一定是(等产量线与 等成本线相切之点) ,这时就是(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或者(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 。 二选择题: 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适用条件是( a ) a 生产技术没有重大变化 b 不考虑生产技术是否变化 c 生产技术发生变化 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问题是( b ) a 、 各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

42、影响 b 、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 量影响 c 、一种生产要素不变,其他几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3 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 c ) a 、总产量会一直增加 b 、总产量会一直减少 c 、总产量先增加而后减少 4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 a 、 平均产量递增 b 、平均产量递减 c 、平均产量不变 5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之点是在( c )? a 、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b 、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 c 、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时 6 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 c ) a 、 边际产量为正 b 、边际产量为负 c 、边际产量为零 7

43、如果要使总产量达到最大,则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应该使( a ) a 、 边际产量为零 b 、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c 、边际产量为正数 8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 b ) a 、 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b 、横轴相交 c 、纵轴相交 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b ) a 、只要总产量减少, 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 、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 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c 、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10 规模经济所研究的问题是( b ) a 、 两种生产要素中一种不变而另一种增加时对产量的影响 b 、两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 时对产量的影响

44、c 、两种生产要素配合的比例变动时对产量的影响 11 规模收益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b ) a 、 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 、按比例地连续增加各种生产 要素 c 、不按比例连续地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12 内在经济是指( c ) a 、 一个企业在资本不变而劳动力增加是时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b 、一个企业改 变劳动与资本使用量的比例而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c 、一个企业同时增加资本与劳动 时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13 外在经济是指( a ) a 、 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b 、一个企业的扩大给自 己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c

45、 、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 加 14 在下列行业中,企业规模应该最大的行业是( b ) a 、 服装业 b 、钢铁业 c 、饮食业 15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那一种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c ) ( a 、 mpk/pkmp1/p1 c 、 mpk/pk=mp1/p1 16 等产量曲线( b ) a 、 向右上方倾斜 b 、向右下方倾斜 c 、是一条水平线 17 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b ) a 、 产量增加了 b 、成本增加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18 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是( b ) a 、 等

46、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交之点 b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 c 、离原点最远的 等产量线上的任何一点 三判断正误题: 1 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错) 2 在农业中并不是越密植越好,越施肥多越好。 (对) 3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对) 4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在减少。 (错) 5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错) 6 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其结论也相同。 (错) 7 生产规模大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并提高管理效率,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属 于外在经济。 (错) 8 一个行业扩大

47、使一个企业可以减少用于交通设施的支出,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 增加属于外在经济。 (对) 9 一个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管理效率降低,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属于内 在不经济。 (对) 10 一个行业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其中各个厂商竞争加剧, 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 少属于内在不经济。 (错) 11 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错) 12 在一条等产量线的上部,其代表的产量大于该等产量线的下部所代表的产量. (错) 13 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也可以相交. (错) 14 利用等产量线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 都可以生产出同一数量的产品。对) ( 15 在

48、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三条不同的等产量线. (对) 16 当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时,随着生产者的货币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会向右上方平行 移动. (对) 17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 (错) 四问答题: 1 什么是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2 什么是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3 1958 年的大跃进中,有些地方盲目推行密植,结果引起减产。适用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来解释这种现象。 4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是不是适用于一切情况的普遍规律?为什么? 5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 6 什么是经济规律? 7 什么是内在经济?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是什么? 8 什么是内在不经

49、济?引起内在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9 什么是外在经济?引起外在经济的原因是什么? 10 什么是外在不经济?引起外在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11 什么是适度规模?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考虑那些因素? 12 用公式表示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 13 什么是等产量线?它有什么特征? 14 用图形说明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第六章成本与收益 一 填空题: 1 短期成本分为(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 、 、 。 2 短期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 。 3 短期平均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 4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50、最低点,说明 在这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5 在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 后,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只有在相交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这时,平均 成本处于(最低点) . 6 收益中既包括了(成本) ,又包括了(利润) . 7 收益可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 、 . 8 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 二选择题: 1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c ) a 、 1 年之内 b 、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 c 、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成 本的时期 2 固定成本是指: a ) ( a 、

51、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b 、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 的费用 c 、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 3 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 b ) a 、 管理人员的工资 b 、生产工人的工资 c 、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 4 已知产量为 9 单位时, 总成本为 95 元, 产量增加到 10 单位时, 平均成本为 10 元, 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a ) a 、 5 元 b 、 10 元 c 、 15 元 5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b ) a 、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6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b ) a 、 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 b

52、 、一直趋于减少 c 、一直趋于增加 7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可变成本( a ) a 、 先减少后增加 b 、先增加后减少 c 、按一定的固定比率在增加 8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a ) a 、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 、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 何一点 9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 b ) a 、 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c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10 假设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 那么在产量 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一定( b ) a 、 减少 b 、

53、增加 c 、不变 11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长期是指( a ) a 、 全部生产要素均可随产量进行调整的时期 b 、 1 年以上 c 、只能根据产量调整部 分生产要素的时期 12 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 a ) a 、 先减少而后增加 b 、先增加而后减少 c 、按一固定比率减少 13 成本递增的行业是指: b ) ( a 、 行业中各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不受产量变化的影响,无论产量如何变化,长期平均 成本是基本不变的 b 、行业中各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要随着整个行业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c 、行业中各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要随着整个行业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14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

54、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 a ) a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的最高点 15 收益是指( c ) a 、 成本 b 、利润 c 、成本加利润 16 利润最大化大原则是( b ) a 、 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 、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三、判断正误题: 1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电器是指 1 年以内。 (错) 2 在短期内,所有生产要素均不能调整。 (错) 3 在短期内,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可变资本。 (错) 4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错) 5 在不同的行业中,短期与长期的年限都

55、是一样的。 (错) 6 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 (对) 7 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错) 8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对) 9 停止营业点就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 (错) 10 长期平均成本实际上就是平均可变成本。 (对)? 11 收益就是利润,因此收益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 (错) 12 平均收益就是单位商品的价格. (错) 13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利润为零。 (错) 14 利润最大化就是实现无限的利润。 (错) 四计算题: 1 根据短期总成本、短期

56、固定成本、短期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下表中给出的数字进行计算,并填写 所有的空格。 1. 产量 0 1 2 3 4 5 6 7 8 9 固定成本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可变成本 0 34 63 90 116 145 180 230 304 420 总成本 120 154 183 210 236 265 300 350 424 540 边际成本 34 29 27 26 29 35 50 74 106 平均固定 成本 120 60 40 30 24 20 17。1 15

57、13。3 平均可变 成本 34 31.5 30 29 29 30 32.9 38 46.7 平均成本 -154 91。5 70 59 53 50 50 53 60 注意:可以看出,这些成本之间有如下关系: 总成本 tc=可变成本 vc+固定成本 fc 平均成本 ac=平均可变成本 avc+平均固定成本 afc 2 计算并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2。 销售量 1 2 3 4 5 价格 10 8 6 5 4 总收益 10 16 18 20 20 平均收益 10 8 6 5 4 边际收益 10 6 2 2 0 五、问答题: 1 经济学分析中的短期与长期的含义是什么? 2 短期成本的种类有那些? 3 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什么?它与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如何? 4 什么是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5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如何构成的?其特征是什么? 6 什么是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7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 一 填空题: 1 经济学家根据(垄断)与(竞争)的程度,把现实中的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